西双版纳,你比七年前更加婀娜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的边疆,著名的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纵贯南北,流经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后汇入太平洋,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正是由于他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终年温暖、四季常青的气候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纷纷踏足这片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等多种称号的土地。

西双版纳是傣族自治州,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的爱情故事,就是在这里被传颂成了惟美与经典。而经典故事的缔造者就是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她于1956年在傣族舞剧《召树屯与南吾诺娜》中,将孔雀公主的美丽善良、温柔多情通过舞蹈完美地表现出来,成为中国舞台上第一个“孔雀公主”,而西双版纳也随着“孔雀公主”开始盛名东南亚。

西双版纳从不缺乏你对它的无限追求,野象、孔雀、东南亚风格的佛塔寺、傣族风情都让你兴奋异常。2013年第一次来到西双版纳,先是被这里繁茂密集的热带雨林所吸引,然后那一个个身姿曼妙的“哨哆哩”、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建筑,让你的眼睛开始燃烧,据当时带团的导游介绍:“这里聚居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而一年一度的傣族泼水节,更是西双版纳旅游的黄金期,在这里若想真正地玩好、吃好,必须要一个星期时间。”

七年前的西双版纳之行,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跟随旅游团),惟一能记住的就是这里的水果、茶叶,还有野象谷、傣族风情园,其他的仿佛都随着时间慢慢淡忘了。七年之后,我再一次踏上了这块似曾相识的土地,仍旧是在11月份,只不过这次是自由行,有着充足的时间可以对他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西双版纳,你比七年前更加婀娜

心心念念的菠萝饭,让我更加爱上了这里。

打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者戈壁,惟有这里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镶嵌在皇冠上的一块绿宝石,格外耀眼。透过飞机的舷窗,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连绵不绝,顿时让你心驰神往,很想拥入到他的怀抱。

从昆明到西双版纳坐飞机只需50分钟,当飞机降落在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时,走出机舱你刹时会感到一股热浪袭来,然后是醉人的清新空气及几头大象雕像,这里的一切仿佛在告诉你:此时你的脚下就是“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州名,它的州府所在地是景洪市,所以我们所说的版纳市区是景洪。从机场到景洪乘坐“版纳好行”景区直通车,真的是十分便捷,而且票价仅为5元。曾经七年前对西双版纳的记忆都已经抹去,看到车窗外的街道竟如此陌生,东南西北更是分不清楚,于是我们听从“直通车”人员的意见,去告庄,一个西双版纳比较繁华的地方。

西双版纳,你比七年前更加婀娜

告庄现在是景洪的打卡点,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独特、景观植物充满了热带气息,尤其闻名的澜沧江从旁边流过,不知不觉让你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告庄周边的客栈很多,而每家客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据“直通车”的导游介绍:“告庄晚上的夜市十分繁华,如果你想选择清静一点的客栈休息,就要避开夜市的摊位,在离其稍远一点的地方租住。”

对于住的地方,我一向是很严苛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与筛选中,选中了临近大金塔旁边的“雨林客栈”,老板是来自陕西的80后小伙子,他很热情,也很健谈,尤其客栈的装修风格满足了我所有的暇想,庭院里的秋千、楼梯上的黄灯笼让我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里。房间完全是木制结构,既有傣族竹楼的淡雅,也有着东南亚的经典元素,而房屋飘窗下的茶台及藤椅,使我可以在下午无聊之时坐在这里看着外面的风景及人来人往,是惬意,更是内心的狂喜。

在西双版纳的街道漫步,随处可见腰肢纤细的傣族姑娘,这些“哨哆哩”穿着漂亮的紧身筒裙,腰束银质腰带,举手投足间魅力尽显。据客栈的老板说:“傣族女孩的腰都很细,因为她们从七八岁起就开始束腰,父母管束很严,是不能够随便放的。因为在傣家人眼里,细腰是女孩不可缺失的美,如果腰围超过一尺八,就称之为丑女了”。

傣族姑娘的纤纤细腰让你心生羡慕,那傣族的风味美食呢,有人说“来到西双版纳,最不缺的就是美食。”从傣家糯米饭到米线、从竹筒饭到泼水粑粑、从香茅草烤鱼到柠檬干巴丝……足够满足你的味蕾。而最让我兴奋的则是,终于吃到了我心心念念的菠萝饭,米饭糯糯的、味道酸酸甜甜的,既有菠萝的香味,又有米饭的香糯。在傣家风味餐馆,苦果炒小牛肉、紫菜干包饭、香茅草烤鱼、酸笋炒肉,让我的舌尖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而“自食苦果”这句成语,也终于在吃了那盘苦果炒小牛肉后,明白了其中的寓意。

西双版纳,你比七年前更加婀娜

一片繁荣的告庄夜市,是夜生活开始的地方。

西双版纳的早晚温差很大。上午九点半,街道上的行人人寥寥无几,店铺的门也都是关着的,温度只有十六七度,可到了中午温度却已经上升到二十六七度,太阳炙烤着大地,让很多人都呆在房子里享受这仅有的清净,整个城市似乎还在昏昏欲睡,像一个在睡梦中叫不起来的孩子。

夜幕降临,西双版纳苏醒了,告庄的夜市逐渐进入到鲜活热闹的气氛。有人说,夜晚才是告庄一天的开始,此时此刻的游人像变戏法似的多了起来,气势恢宏的大金塔前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游人,或拍照,或游览,似乎在慢慢地咀嚼着文化所赋予的不同意义。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的大金塔高度66.6米,又被称为缅甸大金塔,有一江连六国的寓意。据当地人告诉我们:“大金塔斥资1.2亿建成,象征五景之一的景洪,周围四个特色小塔分别代表着另外四景,即景栋(缅甸)、景莱(泰国清莱)、景迈(泰国清迈)、景邦(老挝琅勃拉邦)。”

晚上西双版纳的温度非常舒适,在室外喝啤酒、吃烧烤无疑是最惬意的事情,而傣味烧烤就成为所有游客的首选,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傣味小吃,竟真的觉得自己的胃太小了,仿佛此刻能装得下所有的食物。夜市之中除了美食,还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卖首饰的、卖傣族服装的、卖玉的、卖银器……在夜晚灯光及悠扬歌声的衬托下,让人沉醉其中,而舍不得去打乱这难得的繁华,及这座城市所带给你的诱人气息。

西双版纳,你比七年前更加婀娜

澜沧江畔的夜色

一直以为,这就是俗称的告庄夜市,而我也尽情地在享受着这个夜市所带来的一切。直至一天,偶然情况下发现了“赶摆街”后面有一个夜市,了解后得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告庄夜市”,那里有各式各样的小吃摊,民族风味和外地口味应有尽有,为吃货们迎来了最快乐的时光。最重要的是,在璀璨灯光的闪映下,澜沧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此时此刻竟没有任何的涟漪,很难想像轰动世界的“湄公河大案”竟然发生在这里。

在哈尼族朋友家做客,体味到了他们的生活。

西双版纳有两大少数民族,一个是傣族,一个是哈尼族。

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如果傣族温柔似火,那么哈尼族则热情如火,而我们也有幸感受到了哈尼族如火的热情。租住的客栈老板邀请我们去当地的哈尼族家作客,据说哈尼族人在到达西双版纳时,河谷地带已经被傣族占领,因此他们选择到山林居住。在民族形态中,哈尼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一直保留。

驾车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行走,竟真的感受到了所谓的“山路十八弯”。哈尼族的村寨人数很少,经过了两个村寨后到达了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三村石头一队,这时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光着小脚丫跑了出来,嘴里嘟哝着我们听不懂的哈尼语,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微笑,那样子十分招人喜欢。

南糯三村居住在向阳的山腰,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房屋的建筑是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墙基用石块从地下半米开始砌,随后用坚实的圆形木柱支撑屋檐。站在房子的院里,放眼望去满满的绿树青翠,虫鸣鸟叫,恍如置身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中。头脑中的思绪还未停止,便有人招呼去那处新建的“钢结构”房子里品茶 。

西双版纳,你比七年前更加婀娜

哈尼族房屋一瞥

据了解,茶叶在西双版纳哈尼族生产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饮茶方式古朴有趣、丰富多彩,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喝着刚刚炒出来的新茶,细细品味着他的芳香,竟真有种“一抹茶香齿间留”的感觉,据哈尼族朋友介绍:“我们种植的这些新茶,都是销售给自己的朋友,虽然数量不多,质量却是非常好,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用土办法制茶。”

从哈尼族朋友的日常饮食中能完全感受到他们是一个“火辣辣”的民族,因为眼中的“万物皆可烤”。品茶之后,我们驾车来到了一处十分幽静的森林之中,这里有一个天然鱼塘,哈尼族朋友却从车里拿出了“烧烤架”,笑呵呵地说:“一会儿将鱼塘里的鱼抓出来烤着吃,将刚买的猪排拿过来也烤着吃。”只有盐和辣椒面的烤鱼、烤肉竟吃出了一股“鲜香”味,吃喝之间,娓娓地述说着哈尼族的历史,“哈尼族村寨中只要有人杀猪,全村的村民都会来吃,尤其一年一度的‘嘎汤帕’节,乡镇政府会组织各项文体活动,表演竹竿舞、荡秋千、打陀螺、摆长街宴等,村民们更会杀猪宰牛,寨子里的人都将盛装庆祝。”

此时山上的村寨温度很低,外面已经有些凉了。主人邀请我们晚上在这里品尝特色的哈尼族美食,看着已经渐黑的夜色,想想那条崎岖的山路,只好将美食之约放在了下次再相聚的日子。

西双版纳很美,不仅迷人的景色令你如痴如醉,傣族姑娘水一般的“柔美”也让你留连往返,而且哈尼族人民火一般的热情让你永远忘不了这里。

西双版纳,你比七年前更加婀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