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如何評判一個人的演技?”

“演技爛的人演什麼都是本人,演技好的人演什麼就是什麼人。”

就像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李幼斌老師飾演的李雲龍,李明啟老師飾演的容嬤嬤一樣;孫紅雷飾演的黑社會,實在太像黑社會了,甚至一度讓人認為孫紅雷就是個黑社會。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2003年,孫紅雷在《征服》一劇中扮演反派老大劉華強的角色,第一次以黑社會分子形象出現在人們眼前。

也正是靠著這部劇,一步登天,成為中國實力派演員中的佼佼者。

許多人不禁想知道,一個與黑幫老大如此相像的人物,背後究竟又有些什麼故事呢?

01、貧窮的記憶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東北,正處於風暴來臨的前夜。

1970年,孫紅雷出生於東北的一個普通家庭,兄弟三個,父親是哲學教師。雖然並不富裕,但穩定的工作帶來的是安逸的生活。

幼年時期的孫紅雷和那時的所有小孩兒一樣,在職工大院裡長大。可如果就按照這個軌跡,孫紅雷註定不會成為現在的孫紅雷;因為不久後,山雨欲來風滿樓。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隨著國企改革,東北社會陷入了低迷,在大時代的面前,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孫紅雷一家生活變得難以為繼。

為了生存,孫紅雷的母親放下了自己的尊嚴,低聲下氣地向人借錢,拾垃圾,甚至乞討。

那是一段最為艱難的歲月,因為貧窮,孫紅雷很小的時候就受人嘲笑;卻也因為貧窮,孫紅雷打那時起便練就了一顆堅強的心;當時的孫紅雷恐怕還不知道,這一品質會成為日後成功的最大助力。

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個出身於書香門第的青年,面對貧窮,不可能坐以待斃。

而為了改變命運,孫紅雷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學習舞蹈。

要知道,在那個民風未開的時代,放下做讀書工人的正道不走卻選擇去跳舞,是一個非常令人不解的決定。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說來也巧,孫紅雷是個極具藝術細胞的人,自小起就很喜歡跳舞,再加上因生活所迫練就的堅強內心,使得他無懼於任何人的冷嘲熱諷,說幹就幹。

高二那年,孫紅雷放棄了學業,一頭扎進哈爾濱青年宮,學了霹靂舞。

為了獲得父親的支持,孫紅雷沒日沒夜地練習;終於在1987年獲得了黑龍江省霹靂舞大賽一等獎;自此,孫紅雷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02、瞬逝的機遇

1988年,剛剛成年的孫紅雷就捧了個大獎,很快便成為哈爾濱娛樂場所的明星。

那個年代,娛樂場所魚龍混雜,各種三教九流的人充斥在一起,當然也少不了道上的大哥,混混,俗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耳濡目染之下,孫紅雷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江湖習氣。

也是在同一年,在重慶舉辦的全國第二屆霹靂舞大賽上,孫紅雷又拿了一個二等獎,中國的歌劇舞劇院發現了他,並邀請他入團。

小時候的貧窮給孫紅雷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在有了錢之後,孫紅雷立刻擺起了譜。

身穿一件黑皮大衣,脖子上掛著金鍊子,帶著一副蛤蟆鏡,手裡再拎個4萬多一部的大哥大,三天兩頭就往哈爾濱中央大街跑,見著熟人就打招呼,用今天的話說那叫一個“裝”。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然而這種歲月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有了錢,在最初的一段享受之後,孫紅雷的精神變得空虛了。

每天白天睡覺,晚上跳舞,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呆坐著思考未來。“霹靂舞不可能一輩子跳下去。”的確,這是一門吃青春飯的職業。

1995年初,在戲劇團裡的孫紅雷認識了來哈爾濱演出的馮鞏,牛振華等明星。

牛振華對孫紅雷說“要不你去報考中戲吧。”“中戲?就我這樣?人家能看得上我麼。”懷著忐忑的心情,孫紅雷決定打個電話問一下。

當時中戲招生辦接電話的是劉振華。孫紅雷扭扭捏捏半天憋出了一句話:“長得不行能當演員嗎?”

劉振華大笑的說道:“你覺得你和姜文,王志文比起來,誰長得好看?”一句話就提醒了孫紅雷,有霹靂舞基礎的孫紅雷,立刻信心滿滿。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1995年孫紅雷報考了中戲的表演專業當時主管報名的老師在看孫紅雷,撂下了一句“你太胖了,不適合做表演”一口氣回絕了孫紅雷。

為了能上中戲,在離考試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在中戲的操場上,孫紅雷每天堅持跑步。一天跑20圈,跑了一個月,硬生生地瘦下了35斤。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當年有700多人參加音樂劇班補招報名,只有孫紅雷一人被錄取。

可是進入中戲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孫紅雷參加考試的表演專業已經人滿為患,無法再招更多的人,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轉到音樂專業。

又因為他是最後臨時補錄的學生,所以只能作為一名旁聽生進行學習。意味著到畢業的時候孫紅雷拿不到文憑。

不過孫紅雷並沒有就此氣餒,因為他知道中戲學習的機會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所以孫紅雷反而比其他的同學更加認真的學習。

也恰恰是在中戲學習的這段日子裡,孫紅雷結識了中國藝術界最頂尖的一批人才,為自己之後的人生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9年,剛剛畢業的孫紅雷受到張藝謀的邀請,和章子怡搭戲,參加拍攝了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孫紅雷本想借已經成名日久的張藝謀劇本火起來,成為大明星。但張藝謀的一番話直接給孫紅雷潑了一盆冷水:

“你飾演的角色是一個鄉民,和你對戲的只有你一個科班出身。其他人都是完完全全的普通百姓。你如果火了,讓大家都記住你了,這反而是我們電影的失敗。”

03、人生的巔峰

“記得當年第一次聽到深圳華強北這個地名的時候,我以為是一個黑社會窩點。”父親曾這樣跟我說過。

原因無他,2003年,孫紅雷在《征服》一劇中飾演的劉華強角色,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重情重義,睚眥必報,他是一個復仇者,也是一個狂妄的黑社會;既可憐又可恨,既有悲憫之心,又像個不折不扣的混蛋。

孫紅雷將劉華強這一黑社會老大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

曾經《征服》究竟有多火呢?當年的電視劇都是先在電視上一集一集播放,之後發售的碟片才有的賣。

可《征服》一劇,卻是電視劇還沒播完,市面上的碟片已經被搶空了,許多人等不及了要看下一集。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當時看到劇本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劇要火。”孫紅雷後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這簡直就是為孫紅雷量身定製的一部劇。

黑社會老大的形象,科班出身的小演員演不出那種味兒,幾十年的老戲骨又缺少了些邪性。

其實在孫紅雷之前,飾演黑社會的演員還是有不少;但所有人都演不出現實中的感覺,而孫紅雷演得實在是太真實了。

彷彿他就在你我的身邊:是中學門口堵人的小混混,是夏天光個膀子路邊攤吃燒烤的無業遊民,更是夜總會里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好鬥角色。

那些個從不考慮後果的“地痞流氓”,才是常人眼裡的黑社會,孫紅雷在熒幕中展現的形象,完全一致。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04、全新的道路

從《征服》之後,孫紅雷便完全成了黑社會專業戶;大大小小的電影電視劇,但凡和黑道沾上點兒邊的,人們總能想起孫紅雷——黑幫老大到底是不是他演的。

《我非英雄》,《浮華背後》,《落地,清開手機》等等一系列片子,孫紅雷也總能不負眾望地向觀眾們展現出最具男人味兒的黑社會老大形象。

隨著一類角色的越來越成功,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在不斷地放大。所謂福兮禍所依,正是如此。

人們已經習慣於把“黑社會”的標籤打到了孫紅雷身上。一提到孫紅雷,演有野心的黑幫老大嘛,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印象。

冷酷,不近人情,好勇鬥狠成了孫紅雷的人設,這就導致他再演別的角色時,觀眾都覺得有一種既定的違和感——

一個黑幫老大咋成好人了呢?一言以蔽之:孫紅雷的戲路走窄了。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孫紅雷做了一個決定——上綜藝。2019年6月,孫紅雷參加了《極限挑戰》第五季的拍攝。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父母走了之後,我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有了錢,卻買不回來朋友,親戚們看了我的片子後都怕我,粉絲見了面都繞著我走,甚至許多人現在都認為我就是個黑社會。”孫紅雷一度在鏡頭前表現的很無奈。

其實現實中的孫紅雷和熒幕上的他完全是兩個角色。

在《極限挑戰》的拍攝中,孫紅雷更多的展現了他溫柔體貼的一幕,少了焦躁和暴戾,多了理智和寬容,甚至願意犧牲自己來換取團隊中的和諧。

《極限挑戰》中,有一個環節需要大家一起投票投掉一個人,不許他去海南。這時的孫紅雷主動站了出來,說自己不去。

當問及原因時,孫紅雷直言:其實在生活中,自己就是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不喜歡為難別人,更不願意因為個人原因導致爾虞我詐,痛苦和悲傷。

除了重塑自己在觀眾面前的印象外,孫紅雷參加綜藝的另一個目的在於磨鍊演技。說到底,藝術是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的存在。

初出茅廬時的孫紅雷是個愣頭小子,常年混跡於歌舞廳,夜店,和社會眾生打著交道;後來出了名,卻深居簡出了起來。

人怕出名豬怕壯,幾乎所有交際都由助理代理完成,時間一久,就容易脫離大眾。

孫紅雷離開哈爾濱的夜,跳霹靂舞混夜店演黑幫,終要“學為好人”

孫紅雷很清楚,自己火的關鍵原因在於接地氣,而接地氣的原因則是自己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

所以想要自己的戲路更長久,必須保持與社會的接觸,與形形色色的人的接觸。

去年年末,孫紅雷參加了電視劇《新世界》的拍攝,在其中飾演了典獄長金海一角。

依舊是那個黑老大,依舊是那個孫紅雷;只不過,人們認識的不單單是冷酷無情的黑社會頭子孫紅雷。

而是一個全新的,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屏幕裡都更加有血有肉,形象豐滿的孫紅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