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

昨夜偶夢,我到一所學校應聘,竟意外被校長同意聘用。不想校長與我的部分談話被人斷章取義地外傳了,直到我任教的班級學生耳中。剛一到班上課,一個大膽的學生站起來問我:“老師,我們聽校長說您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那您怎麼來當老師?又怎麼來教我們?”

我坦率地告訴他們:“我的確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一,我此前雖然在教育局工作,但我的身份是公務員,沒有教師編制,評不上職稱,沒有發表論文,也沒有科研成果;二,我多年前曾經在民辦學校工作過,但不是學校‘炒我的魷魚’,就是我‘炒學校的魷魚’,原因是我不願意按照學校的某些意圖搞分數,拼成績,不願意以‘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換取‘光彩照人’的‘教學業績’,更不願意犧牲學生的快樂童年乃至生命健康博得‘家長和社會’的讚譽;三,我畢業於師範學院中文系,自然要教語文課。但我也不願意按照多年沿襲下來的教課文的方式上課:複習舊知,導入新課,作者簡介,通讀課文,分析大意,總結主題,佈置作業,我有自己對語文課的獨立理解。但學校的學科組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的教研方式讓我如困獸在籠,伸展不得。所以,我真的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會‘教課’的老師。”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

在農村小學指導學生讀書

“但是,沒有教師編制和職稱,不妨礙我願意當一名教師。更不影響我熱愛教師職業、熱愛語文教育、熱愛學生的一片真心!職稱在一部分老師那裡不過是多漲工資的條件,與他們的教學水平、育人能力、為師之德並沒有太大關聯。不要過於迷信那一級、高級這樣的名頭,有時他們工作還不如一位剛畢業的年輕大學生對教學用心、對學生用情。有的人只願拿高級的工資,乾的是初級的活,甚至啥活不幹白拿錢。他們會因為學生的分數不同而對其另眼相待,因為學生的分數影響了他的獎金和評優。”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

“孔子當年也不是出身名校且受教於名師,卻成為“至聖先師”,弟子三千,名徒七十有二;陶行知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系學習,且受教於大教育家杜威,卻在民國初期的中國農村大地上,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大愛精神,用他的雙手和雙腳勇於探索和實踐,終成“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成為中國著名的教育大家;魏書生老師僅有初中學歷,憑藉熱愛教育的誠心和博覽群書的才學,多次申請,才如願以償地成為人民教師,更憑著對語文教學和獨立思考和對學生和理解、信任,成為新時代的語文教育專家。”

“他們不是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他們也不會把自己的職稱的高低、工資獎金的多少和學生的成績掛鉤。他們把學生當作一個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來關懷,他們把學生當作一個個具有獨立思想和人格的人不看待,他們眼中的學生,具有不同性格、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的智力類型組合,具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發展方向……只有具有了這樣的學生觀和人才觀,才能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他們看重人性的發育和人際交往的能力,他們也看重生存、生活能力的培養,他們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而學習也不只是書本知識和課堂一個學習場所。大千世界,人間萬物,生產生活,人際往來,皆是學習的內容和課堂。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人格獨立,思想自由,勇於擔當,自信自強。放在任何一個環境中,都能以積極的心理狀態,面對當下的困難和挫折,妥善地處理眼前功利和人生理想的關係,在團隊和群體中不斷放射出‘正能量’。”

一席話畢,學生們認同了我這個不會“教課”的老師。夢就此中斷,腦子卻出奇地清醒,感覺夢中有很多話沒有對學生說出來。於是提筆,繼續我的“痴人夢話”。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但我讀了數百本書,雖不是汗牛充棟,卻也能車載斗量。我願意和學生們一起,共同閱盡人間鉅著,享受知識帶給我們的智慧和力量!我願意把教室變成一間名副其實的“閱讀館”,讓學生們在書海中自由徜徉,在人類思想與智慧的精華中發育、成長!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

農村小學的學生在練習書法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但我理解中國文字的奧妙,喜歡在線條的交織飛舞中感受先人造字時的情感與頓悟。我願意與學生們在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發展歷史和名家碑帖中穿行、品味;在以古代詩詞為載體的名家書法作品中感悟二者的完美結合,意蘊相融。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

在農村小學朗誦詩歌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我理解中國語言的美好,聲韻鏗鏘,圓潤飽滿,如歌如唱。我願意與學生們在聲情並茂的誦讀中吸收母語的精華,品思中華文化的博大,傳承如水至善的人生哲學和思想真諦。我希望學生熱愛鄉土,熱愛神州,但也希望他們不狹隘、不激進,寬容、大度,理性、睿智!以更高遠的民族精神和國際化的視角承習自己的母語,建設自己的家邦!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我雖然不會寫宏篇鉅製,不會著書立說,但也能夠下筆千言,流水成章。文乃意之表:說明事物,抒發情感,闡明思想,表達觀點。我希望我的學生能說會寫:道家常裡裡短,說生活情趣,描繪四季風光,書寫自然變化;我也希望他們能夠講究章法和技巧,手著精美華章;我還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思維縝密,法度嚴謹,撰寫出高水平的科研論文。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

給農村小學組織公益捐書活動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所以我絕不會一個霸佔講臺,四十分鐘滔滔不絕的講授,而且是隻教課文,且把它們拆解得支離破碎後硬塞到學生耳中。我希望學生們能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最好動手動腦又動手,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權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敢於創造。爭強好勝是青少年的特點,但我希望他們不要一味地競爭,要懂得人生一世,競爭不是唯一的方式,妥協、協商、交流、合作、互助更是人類的至善之德!

我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可我理解課程的重要,更理解教師專業與教師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我願意與同事們一起學習不斷髮展著的課程理論,進行課程開發與實踐,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的教學技能,特別是要不斷警惕落後和狹隘的教育觀念的束縛,要敢於衝破舊的制度與思維模式,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為師境界與胸懷。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的教育心有多大、多寬廣,就能為學生的發展與成長搭建多大的舞臺!

我的確是一個不會“教課”的老師。想必大家明白了我說的“課”的意思。我願意與更多的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們一起,走出傳統的“課”的僵化模式,努力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語文課程的本質,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課程資源,創新教學形式,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為目標,上好“語文課”,當好“語文老師”,教給學生能夠支撐他一生順利行走的“人生大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