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母亲向我吐槽妻子偷懒不干活,进屋后她的样子却让我给母亲发脾气

小说:母亲向我吐槽妻子偷懒不干活,进屋后她的样子却让我给母亲发脾气

爷爷去世时,恰好陪伴了奶奶六十二年。

寒风凛冽的萧索冬日,病重的爷爷终究没能等到新春的脚步,终究没能吃上阖家团圆,热气腾腾的饺子。

彼时赶到医院的奶奶,理了理因深夜匆忙而来被风吹乱的头发,轻轻揭开病床上的白色蒙布,亲昵地蹭了蹭爷爷还尚有余温的头。

远方似有烟花绽放,照亮沉沉夜空,昙花一现的漫天烟火掩盖了奶奶低沉的絮语,“老头子,放心走吧。”

一室的静默,一生的告别。

1

奶奶刚满十七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二十二岁的爷爷。

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着两家父亲交好,爷爷奶奶未曾蒙面便早已定下婚约。

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相约白首海誓山盟的故事却并没有发生。事实便是:拜堂时新郎不见了!

“切,你爷爷那时还没看上我,我还没嫌弃他呢,个子那么矮,我都不乐意跟他一起走在街上。”

每想起当年的事,奶奶总是忿忿不平地对我说。

那时的明媒正娶极其简单。所谓嫁衣便是一套新衣服,所谓喜帕便是一副墨镜,再加一顶小轿,奶奶就被抬进了爷爷家。

本就对这桩婚事不满的爷爷,看着奶奶墨镜下苍白的面容,虽然高挑却过分瘦削的身材,全不似新娘娇小可人的模样,一时气愤,居然脚底抹油溜了。

等到家人找回爷爷,早已错过拜堂的吉时,洞房花烛的新婚之夜,爷爷干脆蒙头大睡。进门的第一天,奶奶就这样被晾在一边,默默不语地坐了一夜。

尽管如此,奶奶还是迅速融进了这个陌生的新家庭,她只是传统的姑娘,没有过多的想法和浪漫情怀,知道的,不过是出嫁从夫。

面对婆婆的颐指气使,丈夫的冷眼旁观,没有丝毫抱怨,一声不吭地接下所有家务,承担起照顾一家人的重担。

刚刚出阁的姑娘,年纪又小难免犯错,奶奶免不了受到婆婆的责难。很多次,奶奶都是垂头丧气回屋,第二天却依然早早起床做好全家人的早饭。

倒是奶奶任劳任怨的精神撼动了爷爷那颗不屑一顾的心。在奶奶又挨骂时,不知不觉间,爷爷由最初的幸灾乐祸变成了时不时地帮她分辩两句。

奶奶的第一次生病,是在嫁给爷爷三个月后。在爷爷下班回家,便听到母亲在耳边絮叨奶奶偷懒不愿干活,躺在床上一天了,这种新媳妇必须要管一管。

爷爷心中纳闷,回屋后才发现被子下的奶奶瑟瑟发抖,手脚冰冷,额头滚烫。

他一时气愤不已,转头第一次对着他的母亲发了脾气,“妈你难道看不出来她生病了吗?她年纪小不懂,你也不懂?我娶来的媳妇又不是佣人,以后她的活,都由我来干!”

无论时隔几十年,奶奶依然完整地记着爷爷的这几句话。那天,奶奶流下了自结婚以来的第一次眼泪,却又和着眼泪,与吼完自己母亲,朝着她做个鬼脸的爷爷相视而笑,或许这就是爱情最先开始的模样。

2

因为有了互相的认可和呵护,日子就不是那样难过了。奶奶一如既往地照顾爷爷,爷爷也愈发疼爱奶奶。

有一年夏天,怀着身孕的奶奶实在忍不住嘴馋,想吃西瓜,婆婆倒是嘟囔着去买了西瓜,却仅仅买回一块,还不满地指责奶奶娇气,让奶奶的一块西瓜都吃得极不顺畅。

当时的爷爷并没有反应,不久后便寻了个机会,带着奶奶出了门。

当奶奶看到那些绿油油,如同一个个胖娃娃的西瓜时,别提有多震惊了,瞠口结舌地看着一脸得意的爷爷,“大老远地跑到乡下……瓜田?”

是的,爷爷辗转多人打听到这里种的西瓜又大又甜,早就和瓜农商量好,带着奶奶吃一顿西瓜大餐。

爷爷说,就知道你最喜欢吃西瓜,那天肯定没吃够,就算买回家,咱妈在,一大家子人也不好让你多吃,不如就到这,你吃足了,咱再回家。

可想而知,那顿西瓜大餐,奶奶到底吃得多么心满意足,不仅饱了口福,心里还装了满满的幸福感。

爷爷奶奶确实恩爱了一辈子。因为怕奶奶太辛苦,在那个多子多福的年代,爷爷主动提出不要太多孩子,因为爷爷身体不好,每次做饭,奶奶总会单独给爷爷开“小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有营养的饭菜,奶奶都会盛到爷爷和孩子的碗里。

奶奶目不识丁,却并没有和酷爱读书的爷爷格格不入,只因爷爷当了奶奶一辈子的“解说员”。

上了年纪后,奶奶的听力下降,理解力也大不如前,就连电视剧,也要看着问着,而爷爷,依然一如既往地坐在旁边耐心讲解,有问必答。

都说婚姻最大的障碍是志趣不同,我跟你探讨历史变迁,你答我柴米油盐。可是爷爷奶奶却无比轻松地跨越了这条鸿沟。

这样互相扶持的生活,他们携手养儿育女,默默走过了平平淡淡而又风风雨雨的岁月。

3

他们老了,六十岁的时候,爷爷因为肺病,做过一次大手术,每逢四季更迭,冷热交替,一不小心爷爷便会着凉生病。

从那以后,收音机里每天两次的天气预报,奶奶从不会错过,提前便备好爷爷要穿的衣服,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即便后来家里有了空调暖气,奶奶的这个习惯,也从没改变。她告诉我,你爷爷每天要出去遛弯,屋里和外面的温度,自然有差别,小心点才好。

对着爷爷的事情格外上心,对自己,奶奶就特别的粗枝大叶。多年的糖尿病,在爷爷非常严格的监管下,奶奶的病情才控制地很好。

为了让奶奶管住嘴,爷爷自己也忌口,禁止在家中存放所有带糖的食物,为了让奶奶按时吃药,爷爷要提前看好说明书,将药品分门别类的归置,将一天的药量按次数分好,按时提醒奶奶吃。

奶奶常说爷爷管着她,临老了,还是要管着,还好自己还有一样可以管着他,那就是——爷爷的“伙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