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家长里短之早早上锁的大门


故事:家长里短之早早上锁的大门

1

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停滞不前,堵在路上已经两个小时了。原定八小时的车程,被无限拖长。夏日午后的四点,艳阳高照,晒得高速公路的沥青发出阵阵难闻的臭味,尽管车内的冷气也令人作呕,林晓晓还是摇起了车窗。

爷爷答应高考结束后,就上城里来小住。所以一考完,她就收拾行囊回老家接他们过来。爸爸妈妈不放心她一个人,又抽不开身陪同,只好让她搭乘厂里供应商的大货车回家。

货车里就两司机,老的在开车,小的闭眼睡觉,两人轮流,好缓解路途的疲劳。老司机看出晓晓的无聊,试图找话:“小姑娘,你放心,我们老板特意嘱咐过了,保证将你安全送到家。”

“谢谢叔叔。”受到贵宾级待遇的晓晓有点不适应,赶忙转移了话题:“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到啊?”

“我们跑运输的,这种事都司空见惯了。照我的判断,还得堵,十点吧,晚上十点前肯定能到。”

十点?不知为何第一时间闪现在晓晓脑海里的,竟是爷爷家的大门,那扇不管春夏秋冬,夜晚八点钟就要关闭的大门。于是晓晓自顾自嘀咕起来:“那我得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让他们别等了。”

电话响了半天才有人接听,不一会儿那头便传来奶奶爽朗的笑声:“晓晓,什么时候能到到啊?爷爷去给你买吃的啦,回来奶奶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牛肉丸粿条汤。”

“奶奶,路上塞车,要晚上十点才到,不用等我啦,我回自己家睡就行了。”

“什么,七点到吗?奶奶等你......”

奶奶本来还想多闲扯几句,无奈信号不好,不得已挂断了电话。

晓晓往椅背上一靠,叹息一声。路途漫漫,且有得塞。

无聊闲暇之余,往事历历在目!

2

小的时候,晓晓在爷爷家寄养过两年,印象尤为深刻的便是爷爷家的大门。

那时只要轮到上学的日子,一到晚上八点钟,大门必定准时上锁。回来晚的坚决不给开门,屋里的人也甭想出去玩。起初还觉得长夜漫漫,日子久了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原始生活。

后来晓晓跟着爸妈外出读书,老家就只剩下爷爷奶奶留守阵地了,一年也就春节回一趟。离家后第一次回去过年,晓晓记得那天是下午五点到的家。一只脚刚踏出车门,爸爸便着急着让她先去探望爷爷奶奶。当场就被妈妈拦下了,颇为不满:“家里乱七八糟的,不能让她先帮忙收拾吗?”于是帮着收拾东西,吃过晚饭,洗完舒服的热水澡,晓晓才准备要去看爷爷奶奶。

爸爸拦住她:“别去了,都八点了,你爷爷奶奶家的大门早就关了。”

晓晓不相信:“以前我们上学,怕耽误睡觉才早关门的。现在大过年的,怎么可能这么早关门?我去看看,要是关门了我就大声把他们喊出来。”

爷爷奶奶家不远,大概200米,晓晓一路小跑着过去的。远远就看见大门紧闭,只是屋里灯光还开着。不会吧,还真这么早啊。晓晓一边搓着手抵抗寒气,一边放开嗓子大喊。半天没有回响,只好悻悻地回家了。

第二天晚上,晓晓故意早去了一个小时,可以多陪陪他们。一年不见,爷爷奶奶对孙女有说不尽的思念。一阵絮絮叨叨,不知不觉就到了10点。晓晓心想着,爷爷奶奶也没有那么早关门嘛,上次一定是个意外。

到了第四天,九点左右晓晓就起身回家了。走到一半路程,突然想起奶奶让拿的糕点忘记了,就折回去了。这一次,远远地,又瞅见了大门紧闭,这中间也不过一分钟的事。

晓晓怔怔地看着那扇大门好一会,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门里门外,到底哪里才是围城?城里城外,到底谁才是真正困住的人?

那时的她也并没有多在意这个念头,转身就跑回家。还跟爸爸抱怨了一番:“真讨厌,刚想起东西没拿,转身爷爷奶奶就关门了!。”

爸爸教育了她:“老人家需要清净,你以后早点过去,别耽误他们休息……”

话音未落,妈妈就插嘴吐槽道:“你爸妈也真是的,大过年的,还跟平常似的,大门紧闭。这样哪里会有客人来家里热闹,财气运气都被挡在门外了。”

这点晓晓是站在妈妈这边的,打开门,邻里左右串串门挺好的。就算是平常,村里的留守老人聚一聚,也不至于终日两人大眼瞪小眼,相顾两无言的。

不过晓晓慢慢也发现,村里留守的老人都一样。吃过晚饭,就早早就关门了。

生怕二老闷得慌,散落各地打拼的儿子,总会招呼他们过来城里生活。只是每每住个把礼拜后,就嚷嚷着要回老家,说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的话。年纪越大之后,腿脚也不利索了,更是干脆拒绝了,甭管你怎么软磨硬泡。

他们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也不如自家寂静的小屋子。

3

想着想着,晓晓就进入睡梦中,醒来已经是七点了。抬头望望前方,畅通无阻,货车正全速向前开,两旁的树木也模糊得失去了形状。车窗早已被摇下来,大风一阵阵地往车内灌,头发被吹得漫天飞舞。

老司机的酣睡声从后背传来,驾驶员早换成了小司机。见晓晓醒来,小司机就笑着说:“姑娘,醒啦?还得一会才到你家呢?”

“还要多久啊?”

“三个小时吧,估计到你家10点。”

“现在不堵了吧!”

“应该不会堵了!”

“是吗?太好了!”

“谁说不是呢!”

......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尬聊着!

夜晚9:50,到达村口。村里路窄,货车开不进去,晓晓就在村口跟两位司机挥手道别。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迎着村里微弱的路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蝉鸣不断,时不时还掺杂几声蛙叫,汇成一曲和谐美妙的乡村合唱。

不同于春节大家伙聚拢到一起庆祝团圆的热闹氛围,夏天的乡下,除了大自然的奏乐,一片寂静。留下镇守的老人,早早就关灯休息了。偶尔有几间屋子灯火通明,可大门依旧是紧闭着。

晓晓回家需路过爷爷奶奶家,大概还有十米的样子,就看见爷爷打着手电筒迎面走过来,喊着:“晓晓,是你吗?”

“诶,爷爷,是我。”说话间,晓晓便一眼瞥见了爷爷身后敞开的大门,门口的大灯也罕见地亮着。

爷爷一路小跑过来,夺过晓晓的行李箱,走在最前方。

一进门,奶奶就说:“到啦到啦,坐了这么久,累了吧。奶奶给你煮了咸粥,趁热喝一碗,暖暖胃。”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知道我到了?还提前跑出来了?”

“你不知道呐,你爷爷七点钟就搬着竹椅,带上蒲扇,泡壶茶,在门口守着了。”

“哎呀,不是让你们别等我吗?多累啊!”

“你这孩子,你家一年都没人住,肯定脏。你还准备打扫一遍再睡觉啊。这两天,就住奶奶家好了。”

“我不是怕影响你们睡觉吗?”

“我们年纪大,睡不了多少觉。”奶奶边跟晓晓闲聊着,边喊着爷爷:“老头,把东西搬进来,大门也关了。”

晓晓假装无意地问:“奶奶,平常怎么都那么早关门,怕进贼啊!”

“这孩子说什么傻话。村里的人平常走得七七八八,静的很,大家都早早就关门休息。”

“那过年,不也这样?”

“习惯了,两个糟老人,不会有人来看的。”奶奶看破红尘似的淡然地说着。

听到这番话,晓晓莫名觉得心酸,也就不敢追问下去了。

洗漱完出来,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而爷爷奶奶的里屋早已铺好了一张床,支上蚊帐。奶奶拉着她进屋:“奶奶家小,你这两天就跟我们一起睡,铺了两层被子,很舒服的。”

“那空调是怎么回事?之前还没有的。”

“上个礼拜,你爷爷特意去买了,想着你来可以睡得舒服点。这几天也在开,还别说,这东西真凉快。”

晓晓瞬间红了脸,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爷爷奶奶,竟然为了自己这短暂的两个夜晚,做出如此重大的举措。想到平时对他们俩的关心少之又少,就羞愧难当。

那天夜里,在一片寂静与阴凉中,晓晓趴着身子,透过里屋望着外屋的大门,久久地陷入了沉思:或许门里就是城内,困住了二老。

4

第二天早上十点晓晓才起床,这要是换做平常,爷爷六点钟就来敲锣打鼓了。幸好,这一天的爷爷很仁慈。一整天就坐在家里陪爷爷奶奶做手工,这些东西必须在傍晚之前做好,交给小作坊,因为隔天早晨他们就要跟晓晓坐车去她城里的家暂住一个暑假了。晓晓暗自吐槽着:“明天都要走了,还拿这么多手工品,一个也就赚一分钱,亏不亏,累不累啊!”但也不敢懈怠,一个接一个地帮忙清除存货。就这样,忙到下午5点,终于完事了。

吃完晚饭,也就6点,奶奶就开始催促晓晓去洗澡,因为她要赶在天黑之前把衣服拿到河边去清洗。

晓晓纳闷:“我不习惯这么早洗澡,到时用洗衣机就好。”

话音刚落,爷爷的声音就传来:“还不快去洗,水电不用钱吗?”

早上慈祥的爷爷果然太反常,现在凶凶而又节俭的爷爷才是常态。

陪着奶奶去洗完衣服,回来已经七点半了。奶奶忙着继续收拾屋里屋外,爷爷则翘着二郎腿,安静地看着电视新闻。晓晓在一旁磕着瓜子,想着待会上婶婶家去问候一下,来之前妈妈特意嘱咐她,要懂得人情世故、礼仪习俗。

八点的时针一到,奶奶准时喊着:“老头,把门关了,我去收拾行李。”

晓晓赶紧插嘴:“这么早吗?我还想上婶婶家做客呢!”

晓晓还以为她来了,爷爷家的关门时间会有所调整呢。

爷爷大声说:“那你早些时候不去,现在估计各家各户都休息,别去了。”

晓晓有些不开心,嘟着嘴,这可是妈妈吩咐的任务。奶奶看出晓晓的情绪变化,就说:“那奶奶陪你出去走走。”

八点钟的夏日乡村,果然静的吓人。一般老人家都早早关了门,在屋里休息了。村里为数不多中年人的,还会互相串门,东扯扯西扯扯,来惜别平凡的一天。婶婶家就是这样,晓晓到的时候,她家里坐满了客人。面对一屋子熟悉又陌生的客人,晓晓瞬间有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错觉,他们存活在自己儿时的记忆中,不经点拨提醒,轻易是想不起来的。

寒暄了几句后,奶奶就暗示晓晓要回家了,老练地说:“人老了就是容易犯困,我们明天一大早还要去赶车,先回去休息,你们聊。”

晓晓前脚刚踏进家门,奶奶后脚就把大门关紧了。时钟刚好显示八点半,超时半个小时,仿佛是爷爷奶奶最大的容忍。

关门之后,奶奶依旧收拾行李,准备了两个大袋子,什么都要往里装,幸好晓晓及时阻止了。不过,还是没能拦住奶奶备好的那一大袋红薯。

爷爷呢,还是看着新闻,抽着烟,弄得满屋子乌烟瘴气。晓晓是敢怒不敢言,爷爷是个老烟鬼,烟就是他的生命。听爸爸说有一回,爷爷生病了,动手术那段时间不能抽烟,偏偏前来探病的人不是送香烟就是酒。爷爷把香烟藏进柜子里,一锁,严肃地吩咐:“你们谁也不许动我的烟,我都数过了。等我病好了,我再抽。”一副老顽童的样子,把爸爸和叔叔们搞得啼笑皆非,束手无策。

奶奶收拾完行李,又开始忙进忙出,捣鼓这折腾那,一刻也闲不下来。而且还会时不时朝爷爷喊:

“老头子,我帮你带了三条裤子,够不够?”

“老头子,你和晓晓都喝碗凉茶,清热降火的,放桌子上,凉了记得喝。”

“老头子,饿不饿,饿的话,我把粥热一热,给你盛一碗。”

......

爷爷则微丝不动,慢悠悠地一个个回应着:“嗯。”

没有WiFi的夜晚,晓晓真实地看到了门内的世界。一个忙碌不停,一个沉默寡语,各司其职,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契,一种岁月静好的美。

没有手工活的夜晚,奶奶早早就躺下了。爷爷则不一样,手工也好,新闻也好,他总能找到事情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着。这不,拿着放大镜,对着日历不停地研究,不是预估日子好坏就是推算行事凶吉,乐此不疲。

半夜一点晓晓起床上厕所的时候,经过外屋,电视的微光还在亮着,声音开到最小。走出去一看,爷爷在看动物世界重播。关于电视节目,爷爷是涉猎广泛,因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知道一点。

“爷爷,还不睡吗?明天要早起。”

“看完这小节就睡了,爷爷睡眠不多,你先去睡吧。”

“嗯嗯,好,那我先睡了,你别弄太晚。”

也许,对于爷爷奶奶而言,门外的世界,是被圈住的城内。相反,门内的世界,更像城外的广阔天地。

在这片独属于他们二老的广阔天地,自由随性,逍遥自得。

5

隔天早上,爷爷六点多就起来,精神抖擞的,一点也不像熬过夜的样子。吃过奶奶做的早饭,爷爷就四处检查门窗,断开电源水源,生怕漏过一丝一毫。晓晓和奶奶把行李拿到门口,奶奶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小推车,这下就能轻松运走那袋红薯了。

不一会儿,爷爷也退到大门,郑重其事地关上大门,上锁,在反复确认了三遍后,才安心地把钥匙藏进衣服的内口袋里。

邻居叔叔的三轮车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他负责把我们送去车站。坐上电动三轮车,扬长而去,爷爷奶奶露出灿烂的笑容。因为距离上一次到晓晓家,已经过去三年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晓晓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大门,一种别样的感觉油然而生。

到底是年老的他们融不进年轻的世界,还是我们不去尝试理解他们的世界?

夜晚,八点钟,大门,紧锁着。

在城市华灯初上的时候,他们在寂静的小村里,用大门锁住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也许这就是他们平淡而超俗的选择。

圈一方净土,颐养天年,守护着晚年的一处精神净土。

想着想着,爷爷家的大门早已淡出了视线范围……

(作品名:《家长里短:早早上锁的大门》,作者:肥漫儿。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看更多精彩)

点击【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