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忍的罪人和失敗者,馬略:一半吳起一半爾朱榮

公元前86年1月13日,羅馬史上的風雲人物蓋烏斯·馬略去世。

在羅馬史上,馬略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他曾七次當選執政官,羅馬社會因為他推行募兵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成為職業軍人的士兵越來越依附於將領個人,成為個人的政治資產,最終羅馬逐漸走向獨霸者和帝制。他的侄子,便是赫赫有名的愷撒大帝。

對某些人來說,馬略是希望,是力挽狂瀾的救世主;對另一些人來說,馬略是仇敵,是奪走一切的野心家。他就像中國歷史上的吳起和爾朱榮的混合體,讓人又愛又恨。


殘忍的罪人和失敗者,馬略:一半吳起一半爾朱榮

馬略半身像


先看像吳起的一半

吳起,戰國初期的法家改革家和著名軍事家,傳說他一生七十二戰六十四勝八平,未嘗敗績。郭沫若說他是“作為兵學家與孫武並稱,作為政治家與商鞅並稱”。馬略和他哪裡相似呢?

一是出身相似。吳起家裡曾經有錢,但是為了能走上仕途家道中落,歷盡千辛萬苦才成為魏國和楚國的高官。馬略則是出身寒微,比吳起還差,加入羅馬軍團之後勇敢作戰,憑著戰功一步步爬上來,最終成為領兵大將,七次擔任羅馬執政官,權傾一時。

二是與士兵同甘共苦。吳起和馬略都喜歡和士兵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與底層士兵打成一片。而且,馬略肩負著為手下士兵發軍餉、解決退役后土地問題的重任。所以,士兵對他們俯首聽命,甘願被驅使作戰,即使戰死也無怨無悔。這就導致軍隊戰鬥力極強。

三是軍事改革。馬略的軍事改革,在制度、裝備、士兵來源、退役待遇等各方面都深刻改變了羅馬軍隊,使羅馬軍團成為一隻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強軍。吳起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他訓練出大名鼎鼎的“魏武卒”,橫行天下,百戰百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勁旅。

所以,作為軍事家的馬略,確實與吳起很相似。可惜,馬略缺乏吳起的政治才能。吳起出將入相,可以主持變法;馬略卻大字不識一筐,完全靠軍功和士兵的支持當上執政官,改變不了羅馬共和國混亂的內政。所以說,馬略只是一半像吳起。


殘忍的罪人和失敗者,馬略:一半吳起一半爾朱榮

羅馬士兵劇照


馬略又是哪裡像爾朱榮呢?

爾朱榮,是北魏末期的大將和權臣,利用天下大亂的機會,鎮壓各地的起義,控制朝政。為人殘忍弒殺,自己也不得善終,被皇帝埋伏下人手,亂刀砍死。

馬略和爾朱榮一樣,都是憑藉著亂世軍功上位。

當時,羅馬政壇腐敗,地方叛亂不斷。先是有北非的努米底亞國王朱古達發動叛亂,腐敗的羅馬軍隊屢戰不勝,直到馬略出馬,帶著蘇拉一起平定了叛亂。但是朱古達最後落到了蘇拉手裡,這埋下了馬略和蘇拉不和的種子。

後來又有日耳曼人入侵,殲滅羅馬軍團,使羅馬舉國震恐。於是元老院再次想到馬略,在馬略沒有回到羅馬城的情況下就選他當執政官,讓他帶兵出征。這種做法是違背羅馬制度的。不過馬略不負眾望,連續戰勝好幾個日耳曼部落,殲滅了大量的日耳曼人,把俘虜賣作奴隸。有的部落被擊敗後陷入絕望中,許多婦女先殺死自己的孩子,再自殺,以避免成為羅馬人的奴隸。

馬略就是靠著這種軍事勝利,迫使元老院和羅馬人選擇自己當執政官的。爾朱榮則是鎮壓過六鎮起義、葛榮起義、河北起義、關隴起義等,基本平定了動盪的北方。除了爾朱榮之外,北魏朝廷沒有可以依賴的強人。於是,爾朱榮控制了北魏政局。

馬略和爾朱榮的另一個相似點,就是都曾大開殺戒,屠殺政敵。

馬略背叛過自己的政治盟友。薩都尼努斯本來和馬略結成同盟,保證解決馬略軍團老兵的土地問題,並支持馬略繼續當執政官;但是很多羅馬人覺得薩都尼努斯太激進,侵犯了自己的利益,於是包圍了薩都尼努斯等人。馬略本來率領部分士兵保護住了薩都尼努斯,但是為了迎合元老院的態度,馬略又放任薩都尼努斯被暴民打死。

可以說這件事是小人之舉。

馬略和另一個大將蘇拉的關係不好。蘇拉曾經找機會迫害過馬略,馬略趁蘇拉帶兵出征的機會伺機報復,大肆迫害蘇拉和他的黨羽,導致羅馬城血流成河。這種做法,開羅馬政治鬥爭中大規模屠殺之先河,可以說影響十分惡劣。蘇拉得勝回朝之時,也依樣畫葫蘆,用同樣殘酷的手段對付馬略黨。馬略在蘇拉回羅馬之前就去世了,他的黨羽可倒了黴。馬略的兒子小馬略,也在蘇拉軍隊的逼迫下自殺了。


殘忍的罪人和失敗者,馬略:一半吳起一半爾朱榮

羅馬古城復原圖


再看看爾朱榮的做法。他擁立北魏孝莊帝之後,怕朝廷百官不好控制,就以孝莊帝的名義,把百官、貴族甚至皇親國戚騙到河陰這個地方,大開殺戒,殺了大約兩千人。從此以後,爾朱榮就註定是個亂臣賊子了。爾朱榮甚至想篡位稱帝,但是連屬下都不太同意,所以只能作罷。兩年之後,戰功赫赫的爾朱榮回到都城洛陽,被忍無可忍的孝莊帝騙到宮中亂刀砍死,他十四歲的兒子和好幾十黨羽也一起被殺。

所以說,在殘忍弒殺、禍及子孫的結局上,馬略與爾朱榮十分相似。說他是一半爾朱榮,也有道理。再看吳起的結局,他是在楚國主持改革,被反對派亂箭射死;還留下“箭射王屍”的典故。也是不得善終。

這就是馬略,一半吳起,一半爾朱榮。

古今中外的諸多亂世梟雄,為達目的,常常不顧手段,最後又常常自食其果。馬略是個典型的例子。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權臣到底怎麼做,才能避免悲劇結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