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疫情之下,家成了避风的港湾。

在我们大部分人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没能宅在家里,有的令我们感动,有的令我们气愤,有一小部分不应该呆在家里却待在家里,有的令我们同情,有的令我们鄙视。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一,有人因为责任、使命和担当,有家不能宅,逆向前行,冲向防疫第一线,令我们感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国家一声令下,我们身边很多人离开家,冲到防疫第一线,他们有白衣天使、公安干警、政府工作人员、环卫工人,还有基层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他们舎小家顾大家,忍饥受冻,坚守岗位,冒着风险,履职尽责,为尽快打赢防疫战辛苦付出,甚至牺牲。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在重点疫区湖北武汉,从全国各自家中走出的人们,在抗疫的最前沿,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而又壮烈的画面,让我们热血沸腾。

84岁的院士钟南山,73岁的院士李兰娟,他们不顾年事已高,奔赴武汉,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敢于直言,吹响第一哨,并为抗击肺炎已染病去世的医生李永亮。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响应号召,闻风而动,紧急集结,逆向前行,舍生忘死的几万名白衣天使。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坚守岗位,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在基层一线,忍饥受冻,履职尽责,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加班加点、争分夺秒赶工的建设者。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们宅在家里,总被一些不能宅在家的人所感动,热泪经常模糊我们的双眼。

吴小艳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1月20号,她本来已登上返乡的动车,可当她看到工作群里,主任号召35岁以下的医生积极响应医院参加紧急救治队时,她义无反顾地决定下车,重新买票返回武汉,病理科的岗位上很快就出现了这个年轻的身影。她说:“我没有成家,也没有照料孩子的负担,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在战场上,我才能安心过好年。”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九六年女孩甘如意,2017年毕业后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工作。本人在疫情发生时己回老家过年,她想到同事一个人连续上了很多天班,她决定回单位上班。1月30号他从家里出发,因为家里没有私家车,他靠手机导航,骑自行车,辗转四天三晚,从湖北公安县老家回到江夏金口卫生院上班,一路共有300多公里。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今年20岁的佘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一名护士,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她两次请战前往一线,给出的三个理由看哭网友:1,全院护士我年龄最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复肯定比年龄大的要快;2,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3,身为汶川人,我得到过很多的社会帮助,如果我有机会能够去前线出自己的一点力,我一定义无反顾。两次请战后,她于2月2日随四川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来到武汉,被分配到驻点酒店负责后勤工作,她又三次申请去医院工作。2月11日,她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病区的清洁区。但佘沙还不满足,又两次申请得以进入污染区照顾病患。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在朋友圈发的一段话,感动了无数网友。“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是的,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是战斗英雄,但他们也是一个个平凡之人,他们为人之(父)母、为人之(夫)妻、为人之(子)女,他们的家人,也希望他们陪伴在家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刷刷手机,他们也渴望与家人宅在家里共享美好的生活。但他们深知,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深知自己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必须逆风而行,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人间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有生死的战斗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医务人员感染超过3000多名,因公殉职的医务人员已达到30多位,最年轻的26岁,最年长的86岁,牺牲的公安警察(含辅警)30多人,牺牲的公务员(含干部)15人,村干部(含村党员)20多人,这些人成为我们铭记的英雄,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和爱他的人,再也回不了那个想宅的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二,有一部分普通人本可以宅在家里,却为奉献爱心成为志愿者,而选择离开温暖的家奔波在抗疫需要的地方,同样令我们钦佩。

在疫情最重的武汉,本可以宅在家里自我防护的人们,却勇敢的走出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愿服务行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里有需要,就奔向哪里。

社区防控一线,有他们的身影;物资运输保障,有他们的汗水;心理疏导支持,有他们的温馨……他们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志愿者。他们平时是普通的小老板、社区居民、大学生、或者是公司的白领,还可能是快递小哥和外卖送餐员,他们大部分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城市,也有的以前从没有来过。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何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武汉疫情暴发之际,自己没有选择躲在家中,而是自告奋勇成为抗疫一线的一名志愿者,他积极奔赴在各大医院,义务接送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最终不幸感染肺炎牺牲。如果何辉选择在家里,他感染的机会就会降低,甚至不会感染病毒。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28岁的陈灵毓是服装公司的一名销售助理,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姑娘。在这个特殊时期,她看到有人在群里求助,便想办法买了3000个口罩捐出去,后来他又主动加入了武汉专车志愿者车队,每天接送义务工作者上下班。她说:“我爱武汉,无论她好还是不好,能够做一个自愿者司机,让我每天都能安稳地睡觉。”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付文杰是武汉科技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出生于1990年。武汉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筹钱捐赠物资。他称自己卖掉了一套公寓和几台车,筹集近300万元用于购买医疗物资,亲自送到武汉各大医院。但他自己却不幸被感染,所幸是轻症。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如果我命数至此,死在了疫区,就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里,让他漂回湖南,报答陪伴我的祖国、家人、老师、朋友,还有我的理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武汉抗疫激战正酣时期,志愿者郑能量“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悲壮誓言,令无数人泪奔。从大年初一至今的几十天里,这位来自湖南长沙的90后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奔波在武汉市区的大街小巷,义务接送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运送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的患者尸体,转运各地援助武汉的抗疫物质,为有需要出行的市民提供帮助……成为疫魔笼罩下武汉街头的最美“摆渡人”。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汪勇、华雨辰、喻俊、张帆、胡倩……象这样的名字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为武汉的抗疫奔跑出力。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不仅仅在武汉,不仅仅在湖北,不但在城市,而且在农村,到处都有千千万万志愿服务者美丽的身影,尽其所能,服务抗疫,奉献爱心,温暖他人,哪里有需要,就随时出现在哪里。

三,有些人本应该宅在家里,却偏偏出来遛达,给抗疫添乱,给社会添堵,受到应有的惩罚。

按照规定,从疫区回来的人员必须主动报告登记,并在家自觉隔离14天。少数人不报告登记也就算了,你自己在在家里隔离也行,他偏偏隐瞒自己的行踪,参加聚会,四处遛达,恨不得跑遍全城。结果不仅自己被确诊,而且还传染给其他人,有的甚至因为一个人,几千人被同时隔离,给我们的抗疫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人已经受到惩罚,有的头天出院,第二天就被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刑拘。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根据政府的号召,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应该宅在家里,既是保护自己,也是配合防疫工作。实践证明,大部分人都做到了,但也有极少数人宅在家里久了,就想四处遛达,对工作人员的善意劝阻不但不听,而且恶语相伤,无理取闹,甚至骂人和打人,给我们的工作人员带来不应该的麻烦。说老年人年龄大了没文化,不听劝阻还可以理解,可我们发现一些年轻人也很固执,比老年人还更容易冲动。如果说我们的一般的老百姓觉悟低,不配合工作还可以理解的话,可是我们的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小小的领导,觉悟也不是很高。不知道这些人想过没有,你宅在家里呆腻的地方,却是我们抗疫英雄奢望想回去而不能回去的地方。不怕你胡闹,善恶终有报。这少数该宅家不宅家而胡闹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的被训诫,有的被拘留,有的收到党政纪处分,最严重的被刑拘。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四,有的病人本应该在医院接受治疗,却被迫宅在家里,我们为之揪心,有些病人不愿去医院却愿意宅在家里,却引起大家的公愤。

在武汉刚刚封城疫情暴发的时候,很多发热的病人应该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但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医院无力接收,这些病人只能在家隔离治疗,等待床位入院。有些轻症拖成重症,有的在家隔离措施不当感染到家人。当我们看到这些消息时,为之同情,感到揪心,也暗暗地为武汉加油。好在后来国家和湖北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新建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改建十几所方舱医院,紧急征用部分高校和宾馆,加之调来更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武汉市很快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确诊人数快速下降,我们才放下心来。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而在武汉普通感染者一床难求的严峻形势下,一个退休干部,官至厅级的原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陈北洋,已经确诊感染,大家劝他住院治疗,只是因为医院没有相应的厅级病房,拒绝入院治疗,坚持在家。但在家期间在小区院里四处遛达,大家多次劝阻无效,引起邻里愤而举报。在中央指导组和湖北省主要领导过问督促下,经多方劝说勉强同意去医院接受治疗,但拒绝乘坐医院救护车,最终乘坐单位派出的公务车。此事持续发酵,引起网友公愤。尽管后来陈北洋向大家道歉,并且受到相应的处理,但仍难解大家的心头之愤。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面对疫情,宅不宅家,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有人说,疫情是一面镜子。那我说,面对疫情,宅家与不宅家,更是一面镜子,演绎人间百态,折射人间善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