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000元捡漏的鸡缸杯,5次转手后,竟拍出2.8亿天价!

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的天价刷新了瓷器拍卖史上的最贵纪录,在业内一直成为美谈。过后,大家记住了一个叫刘益谦的大咖以及他用天价宝物嘬茶的任性,但这一切的背后,有谁知道最开始是谁?发现了这件传奇拍品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天价文物背后的故事……

鸡缸杯

有一位名叫仇焱之的大藏家他不仅以1000港元捡到鸡缸杯这个传奇大漏最后还因收藏富甲天下!

当然,更让人敬佩的是最后的最后,他又倾其所有只为收养流失在外的中国古陶瓷。

成化皇帝为宠妃烧制鸡缸杯,一只小酒杯背后的爱情故事

成化帝14岁的时候,将当时已经三十三 岁的万贵妃招入东宫,纳为嫔妃。1464年英宗驾崩后,成化帝登基,本想立万贵妃为皇后,但迫于两宫太后和众多朝臣的压力,最终选立贤妃吴氏为皇后,但其对万贵妃的宠爱竟由此一发不可 收拾,专宠后宫二十余年。

“斗彩”以制瓷的工艺方法取名,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五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是将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形成釉上、釉下彩绘互相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

在制作“斗彩”时,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如红、黄、绿、紫釉等填绘,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即成斗彩。由于釉上釉下, “青花”与“彩绘”产生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所以在《博物要览》中载:“成窑上品,无过五彩。”

再说成化斗彩鸡缸杯,那可是“成窑”精品,十分名贵。在明代万历年间,一对酒杯就已经价值100两白银了。

成化斗彩鸡缸杯图案

仇炎之1000元地摊捡漏鸡缸杯 ,历经5次转手拍出2.8亿天价

成化斗彩鸡缸杯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又是如何流落民间呢?

这就让我们来说一说这…

价值2.8亿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流浪记

仇焱之

1949年,仇焱之赴香港发展,香港古玩市场上,一对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一商贩的地摊上摆了很久,都无人问津,恰好有一天被仇焱之发现,就出价1000港币将它买回。

伦敦藏家

在20世纪50年代,它成为了伦敦收藏家LeopoldDreyfus夫人的藏品;

坂本五郎

1980年11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鸡缸杯拍出了528万港元,竞得者为日本著名藏家、有“小拿破仑”之称的坂本五郎;

玫茵堂主人

1999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品相完好的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港元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竞得者为玫茵堂主人、瑞士银行家Zuellig兄弟。

玫茵堂——古董界享誉世界的堂号。它的创始人为瑞士欲利兄弟,他们被公认为西方私人手中最好的中国瓷器持有者。他们对中国瓷器的收藏,就是经由仇焱之点拨。而仇焱之对他们最深远的影响,则是在他们心中深植了对中国艺术品的热爱跟敬畏之情。

刘益谦

2014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

上海藏家刘益谦,以2.5亿港元的价格竟得,加上佣金为2.81亿港元。

乾隆仿制鸡缸杯

然后是“精”。“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以青花勾廓、五彩填色,艺术价值很高。流传到现在的鸡缸杯,无论胎、釉、型、画工等方面都有极高水平。”

最后成化斗彩鸡缸杯存世量稀少,物以稀为贵是颠扑不破的法则,稀少到某种程度,能拍出高价也不足为奇。

他1000元捡漏的鸡缸杯,5次转手后,竟拍出2.8亿天价!

也许,现在提起鸡缸杯,依稀还有人想起它的”伯乐”仇炎之。但再过数代之后,仇炎之的名字会消失在中国瓷器收藏历史的风云里。因为一位收藏家,当他的藏品几乎全部消散之后,他的名声、他的荣誉、他的学识、他的财富,也都将渐渐消散。

然而,这正如在任何传承千年的珍宝面前,谁又能永久的拥有呢?我们都只是暂时得到,我们也只需要在这份暂时拥有的瞬间,享受它带给我们无尽的财富、乐趣、学识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