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事實:在可預知的未來,數字化醫院仍將是電子與紙質混合的信息模式


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數字化醫院通常被視為不再使用紙質記錄病例,取而代之的是各類電子渠道、系統和工具。而無紙化醫院或許是一項備受期待的長期的醫療產業,走數字化醫院的道路會是一段複雜的、高風險且高成本的旅程。

目前只有極少數的醫院可歸類於無紙化醫院。此外許多臨床醫生和管理人員都強調,在特定的醫療環境內,使用紙質記錄工具對於採集患者信息最為有效,但他們也認可紙質工具的“數字化實現”這一科技方向,因此紙質化與數字化兩者可共存。事實上在可預知的未來,數字化醫院仍將是電子和紙質的混合信息模式。

雷區二:數字化醫院要當作“數字化世界”來設計

事實:醫院需要實現數字化與非數字化供應商的信息交流,以支持臨床醫生,為患者儘可能地提供最佳治療

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包括數字化醫院在內的所有醫院,並非一個孤立的功能體。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護理,則需要當地就診的醫療衛生系統及時交換患者信息。該醫療系統包括基層醫療、專科醫療和醫療專家,以及其他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不幸的是,醫療組織的數字化轉換速度已經遠遠落後了,許多地區的醫療組織仍然對此毫無準備。數字化醫院的設計必須認識到這一現實,尤其是系統需要與當地醫療衛生系統,進行數字化和非數字化相結合的信息交流。

在可能的情況下也必須考慮和利用管轄權和國家電子醫療項目,例如國家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系統(PCEHR)。這些項目大多數都為了提高患者信息的交互性和流動性,並增加了實現醫院數字化目標的可能性。最終結果它們將可能會成為一項技術基礎設施,以支持醫院和多數醫療系統的數字化部門之間進行信息流動,包括實現醫療組織內的紙質信息的交互及轉換。

雷區三:臨床醫生需要與患者相關的所有臨床信息

事實:臨床醫生最需要的是可支持臨床決策的資料,並提高效率,避免信息過載

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信息過載是一個挑戰。而處於重重壓力下的臨床醫生,往往在多個系統中需要瀏覽大量的信息,這不僅會導致他們產生挫折感和壓力,容易感到沮喪,同時還浪費了向患者提供最佳治療的寶貴時間。

事實上臨床醫生很少或者並不需要收集所有的臨床信息。相反,他們最想要的是,可以輕鬆訪問一個以“結構化數據”呈現的信息子集,能使他們及時作出安全有效的決策。該種相關信息子集將根據各個醫院或部門的護理機構、護理和臨床路徑模式而不斷變化。

臨床醫生能夠快速有效的開展工作,並監測患者治療方案的進程與成效,這不僅依賴於獲取正確的信息子集,還同時依賴於呈現該信息的正確方式。數據表現和工作流配置的另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是不同護理人員的特殊角色及其記錄的工作流程。

雷區四:雲服務不安全,也無關緊要

事實:雲技術日漸成熟,數字化醫院將從中獲益

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安全和隱私的疑慮,並無法阻礙醫院雲服務的應用。目前進入醫療領域的有:私有云、混合雲和公共雲,每種類型的安全和隱私有不同特點,不同醫院有各自的適用需求。

要知道,雲服務提供商其實非常重視用戶的安全和隱私,因為確保客戶的信任是商業之本。由於規模效益,供應商會對整個安全架構投資,因此不會明顯提高單個醫院的成本。此外,供應商還會向客戶提供獨立的安全環境保障。

安全和隱私當然需要考慮,但不是唯一。醫院的規模大小,醫療服務的需求和可擴展性,還有預算都是影響醫院選擇合適雲服務的重要因素。這些考量可能驅使醫院之間增強協作,開發雲服務滿足業務擴展需求,同時確保單個醫院無需承擔過高成本。

雷區五:等數據積累比較多以後,再添加分析和報告

事實:基本的分析和報告功能,在數字化項目早期就必須視為一個關鍵需求

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在過去的20年裡,大家一直關注患者數據收集和存儲的電子系統。現在,有了大量可用的電子數據,注意力轉移到可用數據的分析上,以期撬動其中的奧秘,提高臨床決策、研究和醫院管理的水平。

一個數字化醫院的技術戰略,必須把這些需求視為“核心”,對此早期就要制定一個計劃,正確地使用如商業智能(BI)和各種分析工具,但是這還面臨著兩大關鍵挑戰,數據質量和數據可訪問性。

確保數據的質量,特別是來自不同數據源的數據整合時,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醫療機構建立了傳統的碎片化IT環境,數據標準化不夠充分。醫療機構內對數據分析和報告的運用程度很有限,這也數字化醫院必須解決的問題。

雷區六:必須通過數字化醫院的系統和設備,臨床醫生才能訪問患者信息

事實:臨床醫生希望在工作中使用自帶的設備,更方便地訪問患者信息

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臨床醫生需要隨時隨地獲取患者信息,並希望這些容易訪問和查看。他們越來越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個人移動設備上,或在除了醫院之外的其它系統上進行操作,尤其對在多個醫療機構中工作,和處於急救環境的臨床醫生更是如此。他們可能在其他醫療機構,在家或辦公室,甚至是在不同的國家。

用自帶的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會更方便和熟悉。許多臨床工作者,他們希望能夠將患者信息從醫院納入個人臨床信息系統。醫院將更多地考慮這個新形式,建立機制,確保點對點的遵守安全政策和標準。

------------------------------------------------

精益醫療頭條號,帶你看有趣的醫療話題、醫學新知,不要錯過哦~~

前車之鑑丨美國醫院信息化發展趟過的“雷”

精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