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01

電影《今夜在浪漫劇場》裡,生活在彩色世界的男主角健司,沉醉入迷黑白電影裡的美雪公主。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或許,這也是如今我們看尾崎豐的感覺。靜止老舊照片裡,一張好似刀砍斧劈的面龐,眼眸裡透著孤傲,迷茫,還有溫柔。但當安靜少年站上舞臺,唱著唱著突然聲嘶力竭起來,激情得用盡全身力量。

明明是繾綣情歌,尾崎豐唱得滿頭大汗。雖然我不懂日文,但仍感受到咬字裡,是一個男人從胸腔湧上的真摯與熱血。

臺下,迷妹呼喊此起彼伏,臺上,少年面容被時光定格。


02

上個世紀末,謝霆鋒唱著《謝謝你的愛1999》橫空出世,在舞臺上怒摔吉他,斜睇眾生,戀愛和言行一樣大膽。

但在謝霆鋒心裡,有一個偶像般的存在,他就是尾崎豐。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10年前背著吉走在日本街頭,被一個香港歌迷搭訕,他說我的背影酷似日本歌手尾崎豐,他還去唱片行買專輯送我,影響了我日後的創作。”

在偶像尾崎豐身上,那些叛逆是自毀式的,常常因過度亢奮投入,在地上打滾,在後臺癱倒嘔吐。

一次反核音樂會上,他從高高的照明燈鋼架上縱身跳下,雙腿摔折還跪著唱完全場。被問到為什麼這樣做,他的回答竟是“好玩”。很長時間裡,他又抽菸酗酒吸毒,極盡成癮之事。

狂熱流露在外,寫成了歌,迷惘隱藏於心,融入了血液。可就是這樣一個成人眼裡的“不良少年”,是日本一代青少年的精神領袖。

因為聽尾崎豐的歌,可以宣洩內心壓抑許久的情緒:那沒有希望的升學考試,鋼筋水泥的城市變化,強權虛偽的成人世界,還有暗戀許久的可愛女孩。

曾有一個歌迷對偶像表達感謝:“是他的歌,令經常有著自殺念頭的我放棄自殺。”


03

《灌籃高手》裡,三井壽對安西教練懺悔“我想打籃球”,觸動了無數叛逆少年的心。

與世界對抗並不是終極理想啊,在他們的心中,依然有愛,有理想。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80年代的日本,物質雖充裕,卻也在不斷走向泡沫經濟低谷,同時失去的還有少年們的精神世界。

尾崎豐出生於普通工薪家庭,因為生活境遇不斷搬家,在陌生的學校受到欺凌,被萬惡的升學制度折磨到厭學。他逃課,飆車,打架……怎麼叛逆怎麼來。

但上帝關閉了一扇門,又打開了一扇窗。高一那年,喜歡唱歌的尾崎豐被索尼唱片選中。對未來充滿迷茫的少年,開啟了短暫又輝煌的音樂人生。

走上歌壇的尾崎豐,找到了實現價值的舞臺。他包攬詞曲創作,演唱極富感染,在音樂上創造了無數的經典作品。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一曲《卒業》,至今仍是日本畢業季的必唱曲目。

鈴聲響起,回到教室的老位子上不禁想起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所該依從一顆徬徨的心是此刻我所擁有的唯一

而一首被翻唱無數,一聽便入坑的《i love you》,竟是尾崎豐17歲寫下的作品。

原曲歌詞講述的是一段不為人支持的愛情。為了對抗殘酷的世界,相愛之人互相依偎,在空蕩小屋躲避,無路可退。

這並非世俗允許的愛,兩人好像被遺棄的小貓。小屋就是被落葉掩蓋的空紙箱,而你就像那小貓一樣在哭。

旋律與歌詞意境完美融合,擊中人心的是在現實世界裡愛而不得的痛楚。關於愛情,另一首《十五之夜》裡還唱道:

雖然不明白戀愛的結局但我卻一直在夢中凝視著她跟我的未來雖然大人們對我說,捨棄自己的心吧、捨棄自己的心吧,但我卻不願意

尾崎豐將少年時對愛情的理解與認真,寫得直白又動人。成年人乍看顯得幼稚,小小年紀自以為看透世事,同齡人卻歡呼鼓掌,因為那是他們的心聲。

半成年的Seventeen's map我不知道我是為了什麼而生啊伸出援手而無求於你的這個城市無論怎樣的生存方式我也不會放棄自己啊——《十七歲的地圖》

"我會為了想聽我音樂的人們繼續創作,我相信我的感性與靈感,所以會繼續加油,感動更多人的心。"


04

朋友回憶說,進入20歲後的尾崎豐,經常陷入困惑:歌迷眼中的自己,媒體塑造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被萬人追捧的尾崎豐,其實孤獨得要死。而高處不勝寒的結果,可能一步跌入谷底。

1986年,演出前的尾崎豐因體力不支暈倒,隨後他被查出違反禁毒法而被逮捕。叱吒風雲的巨星被法律宣判了有期徒刑。這等新聞放在如今,絕對能佔據大半月的熱搜前列。

而正是因為吸毒,我們忍不住去窺探少年美好的另一面:那個在朋友眼裡,既敏感脆弱,又無理取鬧的尾崎豐。

原來,他會在陷入創作瓶頸時,躺在地上耍賴,情緒化地宣洩無助。原來,他會因為別人一個動作或不合意的言詞,便心壘高牆,封閉自己。

在音樂裡,尾崎豐用文字旋律打動人心。可迴歸現實,他並不擅長將內心直接攤開,不屑於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往來。

有人說,孤獨是因為缺愛。可尾崎豐並不是沒有遇到愛,有家人,有妻子,有兒子。只是,家庭和婚姻雖然是避風港,但他依然倍感孤獨。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他和齊藤由貴的緋聞,孰是孰非,無人知曉。我們能知道的,是尾崎豐那不被世俗幸福所填充的孤獨。


05

對更多人而言,無論當年多麼英勇,到達一定年齡後,便迴歸大眾生活,或勤懇上班,對老闆點頭哈腰;或經營生意,觥籌交錯。曾徘徊在社會邊緣,勵志對抗世界的偏執少年,有一天也會拼命擠進人群中間,成了為生存妥協的圓潤中年。

成長多是如此。

世紀初砸吉他的謝霆鋒,穿上穩重西裝,將叛逆藏進了更深的心底,他說:

“可能現在火就變了,變成一種比較熱的、藍色的火,也許燒的沒有以前的大,但並不表示它沒有以前那麼的熱。”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然而,那個叫尾崎豐的少年,帶著“所謂活著,就是日復一日告白歲月”的信念,永遠止步在26歲。

雖然戒毒復出,演唱會專輯收穫商業成功。但母親猝然離世,就像導火索,將尚未癒合的心靈再次擊潰。原本或許重新振作的尾崎豐,再次拿起了烈酒。

相較成年人將悲傷調成靜音,少年的脆弱有時不堪一擊。他們可能為理想不顧一切,也可能因受傷一蹶不振。

“回想起短暫的歲月,不足以言盡人們口中的自己。在人生的盡頭想要原諒一切,在最後的路途上痛如雨下的時候......別了,我要去到夢中了。”

1992年4月的一天,他被發現躺在街頭昏迷不醒,送醫後無治離世。

他是謝霆鋒偶像,被楊坤翻唱17歲成名作,一生不羈卻英年早逝

或許是少年不夠勇敢,過於死磕,才因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而走上絕路。但世間少有感同身受,我們又能體會幾分他人的愛與愁?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的一個主人公,也是一個憤怒少年。張嘉佳對他這樣描述,讓人不禁聯想到尾崎豐的故事結局:

“他還徜徉在一條馬路上,瘦瘦的少年滿臉淚水,踩著梧桐葉和自己的抽泣聲,被無數匆忙的行人超過。”


- The end -

作者 | 兩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