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為什麼古代會怕蝗災?

金旭濤


悟空問答,有問有答。且聽大獅來答題。

為什麼古代會害怕蝗災呢?很簡單,因為蝗蟲吃莊稼。

古代不像現在,擁有轉基因和雜交技術,也沒有化肥及農藥等用品,更沒有澆水機等現代化產物。莊稼的收成好壞全靠老天爺,老天爺開恩,風調雨順,莊稼便收成好,百姓則富足。除了交納公糧之外,剩下的還夠一家吃喝,這對於古人來說,便是幸福。

可遇到老天爺不開恩,半年不下雨,或者一連大半月天天下雨,那麼就意味著莊稼減產,甚至失收。到那時地主家都沒有餘糧了,就只能“易子而食”了。

縱觀古代農民造反,除了暴政苛捐之外,多數時候無非就是為了單純的填飽肚子。

窮地方的人因飢餓而揭竿起義的典故比比皆是,只要打著造反起義的口號,就可以跑到富裕的地方搶吃搶喝,這跟電影《1942》中饑民吃大戶的描寫是一模一樣的。

除了天災人禍之外,對於依靠種地為生的農戶來說,蝗災便是除天災人禍外最大的災害。這些俗名為螞蚱的小飛蟲,成群結隊如同烏雲一般結伴而來,不能說將莊稼吃的完全不剩,但百分百會造成極大損失,減產是肯定。減產就意味著口糧的減少,極有可能導致一個家庭出現變故,餓死老小並不新鮮。

在古代一些文獻記錄中,重大的蝗災造成的減產可達70%,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

有人要問,為什麼不吃蝗蟲呢?

當然要吃蝗蟲,人在餓極了的情況下,什麼都吃,何況蝗蟲。再者蝗蟲營養價值豐富,現在還是一道美味菜餚,炒螞蚱絕對下酒。

但螞蚱並非趴著不動等你去吃。這種昆蟲往往在禍害完一塊區域的莊稼之後,旋即轉移戰場,不會給人留下抓捕的空間。另外蝗蟲不是四季生昆蟲,到了秋後便消失了,你想吃也吃不到了。

小時候聽過螞蚱精的故事,據說蝗災都是有螞蚱精帶來的。還看過一本清代的繡像書,裡面描述了農戶抓捕螞蚱精的故事。這可惡的傢伙竟有成人一般高大,十分駭人。

當然,這是民間故事。古人將螞蚱視為妖物,足見其可怕程度。


大獅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蝗災會餓死人,餓死很多很多人。

(古代蝗災)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大概就是問為什麼人們非要使用化肥、農藥,就不能多吃點有機的東西?

這兩天又看到新聞,16歲的瑞典女孩控訴各國領導人,倡導環保理念,多搞點“零排放”……

人一旦吃飽了,不擔心下一頓飯的問題,就容易不切實際的幻想。

既然有人能問出這個問題,那就順便感慨一下現代某些人的奇葩思想吧。

首先,古代怕蝗災,是因為工業化之前的農業社會,糧食就是根本。而當時的糧食產量極低,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農民根本沒有存糧來應對,只能活活餓死。

中國的蝗災主要發生在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等地,這些地方是傳統的產糧主要地區。也就是說,農民每年種出來的糧食,除了吃和留種之外,大部分的都要以賦稅的名義上交——每年留下的糧食能勉強吃飽就不錯了。

(蝗災和乾旱會導致饑荒)

而蝗災一旦發生,就意味著一年沒有口糧,蝗災一般伴隨旱災,對農民的影響不僅僅是一年時間——大多數人要麼餓死,要麼造反。所以,古代害怕蝗災,不管是百姓還是朝廷。


另外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工業化之前的糧食產量,真的很低。

舉個例子,《企鵝歐洲史》中有這麼一段話:“甚至在不錯的年成,收成也可能只有種子的四五倍,他們沒有用於收穫、打穀或晾曬的機械設備……”這段話出現在論述17世紀歐洲農業的篇章,可見當時糧食產出是多麼低。

南京農業大學闞國坤所寫的《蘇北地區農業旱改水的歷史研究(1953—1983)》中有很多歷史資料,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當時水利興修和農田整治等基本建設比較薄弱,蘇北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糧食畝產一直徘徊在50公斤到100公斤之間,每年仍有很多地方受災嚴重。特別是瀕臨河湖的一些低窪地區澇漬嚴重,旱作物大都減產失收。”
“連雲港市連雲區曾種植水稻地方品種有六十籽、大車粳、黑籽芒等,畝產在100公斤左右……”

在我國的西南地區,也有資料能證明糧食產出量是多麼的“驚人”。原梁平縣縣誌當中,記錄了當地自建國之後的水稻種植產量情況。


大家看看圖,就一目瞭然了。產量低就很難有存糧,沒有存糧就更怕天災人禍了。

這還是建國以後,大力發展農業的情況下,你說古代會有多慘?(對了,現代水稻畝產多少,各地不一樣,就不列數據了,有興趣的上網搜搜吧)

也就是說,古代的糧食產出量非常低,低到經不起一點點天災人禍——蝗災一來,那就只能等死了,誰會不怕?

現在很多人吃的飽了,不知道餓的滋味,開始各種瞎折騰。真的不用化肥農藥,糧食產量會降低多少你知道嗎?物價會上漲多少你知道嗎?

現在豬肉價格上漲一段時間,就看到一片“哀嚎”,很多人感慨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少吃肉了。那要是糧食價格大規模上漲呢,該咋辦?

所以,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有些人對糧食生產不太瞭解,對糧食的重要性不太瞭解。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能過上穩定的生活,糧食產出量高,大家都能吃飽飯,有存糧,不怎麼害怕蝗災了。


七追風


蝗災既是蝗蟲引起的災變,古代一旦發生蝗災,憑藉古代的應急能力,幾乎是無法抵抗的,滿天蝗蟲,所到之處,不止是糧食,凡是土地上的植物一概不留。民以食為天,古代中國一直存在食物匱乏的問題,民間發生蝗災,必定使得百姓顆粒無收,國家不僅糧餉無法徵集,並且國家還需要耗費大量錢財去賑災,對於下層百姓來說,蝗災的發生直接導致食不果腹,家破人亡,對於統治階級來說,蝗災的發生動搖統治根本,造成國庫空虛,甚至流民饑民大規模的出現,引起社會動盪,百姓起義。

中國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發現蝗蟲的危害了,在《詩經》中說道: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螣即是蝗蟲,古代已經開始祈求神靈來保護天地,驅逐蝗蟲了。在《中國救荒史》中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涉及的範圍、程度、頻率來看,為世界之最。

蝗蟲危害大,什麼都吃,並且是群裡出動,據統計蝗災時期每平方米有多達62頭蝗蟲集體出動,而且繁殖快,平均每平方米土地可產卵20萬枚,並且來無影去無蹤,對於古代人民百姓來說,是沒有辦法抵禦的,因此蝗蟲在古代被稱為“蟲中之皇”,認為是天神,每次的蝗災也認為是上天的懲罰,在古代各地都有蝗神廟,就連皇帝也會祭拜,來年風調雨順。可想而知,古代人對蝗災的重視與無力。


曹老師xixi


對於傳統農業文明而言,蝗災比其他自然災害更恐怖。因為無論水災、旱災都會有一個預兆,即便遭受災害也有一個過程。


而蝗災一旦爆發,猝不及防。在傳統農耕條件下,既無法防範,也無法善後。對人打擊之大,令人崩潰。

早晨農民看著地裡的莊稼,心說雖然乾旱,但是自己辛勞澆灌,長勢雖然一般,但是今年應該還是可以有點收成,不至於餓死。

但是就在他一抬頭的功夫,遮天蔽日,像烏雲一樣,漫天遍野地飛來了這玩意,落在哪裡,哪裡都給他啃得光禿禿的,連毛都不剩。

也就個把時辰,還沒等他做點啥,他的莊稼口糧啥都沒了,連路邊雜草都沒了。換任何人這種打擊都吃不消啊。本來旱災就讓人覺得苦不堪言了,但是多少還沒把自己徹底逼入絕境。而就在個把時辰之內,他覺得整個世界都完了。

除了背起花鼓逃荒,沒有其他任何辦法,因為可能現在不走,半個月後自己就徹底餓死在這一片荒地之上。


其實古代王朝很早就教育老百姓,捕蝗食之。但是越來越頻繁的蝗災,使得老百姓深信蝗災時上天給予的懲罰。

新舊唐書上都有李世民帶頭捕蝗蟲吃蝗蟲的記載。以天子身份,帶頭讓老百姓捕蝗食蝗。但是古代傳播手段有限,實際效果並不好。

《中國救荒史》裡記載,根據古籍數據,秦漢蝗災平均8.8年/次;兩宋為3.5年/次,元代為1.6年/次,明、清兩代均為2.8年/次。所以蝗災在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是越來越頻繁的存在。

加之傳統人們對蝗蟲的認識不足。既不懂它們是怎麼生成的,也不懂它們究竟是什麼生物。甚至很多人還認為它們是大海里魚變的。


所以一直到民國的時候,華北平原上的很多老百姓仍然供奉著蝗神。認為蝗災是是上天給予的懲罰。

河南歷史上一直是遭受水、旱、蝗災比較多的省份,幾次大的饑荒都和自然災害有關。

在民國時期,流行著“水旱蝗湯”四大害的說法。說的就是湯恩伯在河南,對老百姓造成的深重災難,是和傳統的水、旱、蝗災這三個自然災害一樣的。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蝗災也是作為最深重的自然災害的標準之一。農耕時代由於認識和科技水平的侷限,導致了人們對蝗災束手無策。


近十幾年來,已經很少聽說有大型的蝗災發生。然而由於蝗蟲的繁殖能力實在太強,仍然存在,無法徹底消除。但是我國對蝗災防治是非常重視的。

從根源上保護自然環境,保持蝗蟲的天敵數量均衡;避免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避免地面沙化,等等。即便發生了蝗災,採用人工噴藥、飛機噴灑、大網隔離等辦法,對蝗蟲進行圍堵。


當然我們還有一個絕招,那就是撒把孜然,烤起來。



炒米視角


你現在可能沒見過蝗災,所以不知道它的可怕,

電視劇巾幗梟雄第一部看看,就知道什麼叫蝗災了。

蝗蟲一來,鋪天蓋地,所過之處,寸草不生,顆粒無收。

顆粒無收什麼意思?今年沒飯吃,會餓死人,明年沒有餘糧做種子,沒有錢交地租、稅收,

這個會發生什麼呢?易子而食,餓殍遍野,十室九空,萬里無人收白骨,

電影1942看過沒?聽過長輩說那三年的事沒?就是那個場景,

什麼?蝗蟲可以吃啊?嗯,現在可以吃,古代能吃?即使能吃,能吃多久?

而且,這是古代人力不能對抗的東西,蝗蟲來了,就只能坐著等死了。

什麼?朝廷救災?別逗了,想得美,哪來那好的事?

現在是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在古代,蝗災跟河患是最可怕的事,而且,這倆一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