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近日,奥斯卡最佳影片新鲜出炉,韩国电影《寄生虫》拔得头筹,于是慕名欣赏了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7的高分电影。

《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寄生虫》讲述的是住在地下室,靠着帮披萨店折叠披萨包装盒为生的基泽一家人,最开始通过儿子基宇被介绍到富贵家庭朴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作为开端,女儿基婷,基泽,妈妈忠淑先后通过各种人造契机,进入朴先生家,为他们家打工。

原本基泽一家只是想要有个稳定工作,却在一个雨夜,一家人的自尊心全部被踩碎在脚底下,最终酿成了悲剧。因为朴先生捏着鼻子嫌弃"穷人的味道",基泽觉得一再被羞辱,激情之下杀死了朴先生,逃进了朴先生家的地下室。

故事的最后,基宇看到了地下室的基泽发出的信号,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成功人士买下那栋别墅,让父亲重见天日。

可惜,镜头一转,基宇始终还是生活在那个阴暗的地下室里,穷困潦倒。

《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看完了整部电影,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

故事的时间线虽然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但是从一家四口全部"入侵"到朴先生家里打工,时间肯定不会是几天。

那就假设几个月。

这是一份高薪的工作,他们一家人,就是四份高薪工作。

那为什么他们还是住在地下室里?他们挣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呢?

电影的结局,基宇买下别墅只是一个梦,很多人会觉得,基宇买下别墅,作为一个励志的结局,也挺好的。毕竟电影还是要传达一些正能量的。

但是,基宇最终一生穷困潦倒,才是最符合基宇或者说是基泽一家人的命运的。

原因无他,基泽一家,包括基宇在内,都是心穷的人。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是心穷。而心穷,注定了基宇穷困潦倒的一生。


01 心穷的人,我穷我有理

电影中基宇的妈妈忠淑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朴太太一家外出,基泽一家在朴家别墅吃吃喝喝,然后说到了他们一家对朴太太一家的看法。

看到这里,正常的逻辑,是不是应该要感谢朴太太一家给了他们四份高薪的工作?

可是基泽一家却在说着朴太太单纯好骗,说自己家的演技高超。

女儿基婷说朴太太很单纯很善良,有钱却很善良。

妈妈忠淑却立刻纠正了女儿的说法。朴太太不是有钱却善良,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

朴先生一家给了基泽一家四口高薪的工作,可是基泽一家却把朴太太的善良归结到她的有钱上,丝毫没有感恩之心。

仿佛只要朴太太有钱,那么朴太太的善良就是理所应当的。

心穷的人,大多很贪婪,基泽一家已经将贫穷当成了自己的底气。

这就是俗称的,我穷我有理。

《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去年,江苏扬州的秦女士价值2980元的快递丢失了,查看监控后发现是被一个小女孩拿走了。秦女士找到孩子家长,开始家长并不承认。但是在监控证据面前也无法抵赖,承认后,家长表示不可能全部赔偿,孩子才8岁,什么都不懂。

甚至,小女孩的家长还跟秦女士说:"你都开得起豪车了,这事就算了吧!"

《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因为你有钱,所以我穷我有理,哪怕我做了错事,也因为你有钱,所以这事也不能全赖我。

这就是心穷的人最真实的想法。

相反,如果秦女士主动表示因为小女孩才8岁,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相比小女孩的家长也不会感激,更不会主动教育小女孩。

因为心里穷的人,将有钱人的所有善意,都归结为他有钱。将穷人所犯的错误,都归结为贫穷。

仿佛不管做了什么事情,贫穷都可以成为遮羞布。


02 心穷的人,拒绝成长

电影《寄生虫》中,描述的基泽一家中的两个孩子,基宇和基婷,都很聪明。

毕竟不聪明的人也不会一环扣一环,最终得到了四个高薪职位。

基泽短时间内摸清了豪车使用方式,忠淑的厨艺和家政能力征服了朴太太,基宇是最开始想到"入侵"计划的,而基婷的绘画天赋很高,也率先从朴家儿子多颂入手,攻破了朴太太的心理防线,只是因为没钱上补习班才自暴自弃。

韩国的社会现状,穷人即使有能力,也依旧在底层,富有的人因为拥有更多的资源愈发富有,穷人则因为贫穷,而更加贫穷。

但是我们从实际看,基泽一家四口的贫穷,真的是因为贫穷导致的吗?

不,是因为他们心穷。

基宇学习好,但是四年了没有考上大学,却依旧赋闲在家备战高考。

基婷有绘画天赋,却因为没钱上补习班,所以自暴自弃。

基宇作为全家人的希望,家长因为溺爱不会让他出去找工作,这也勉强可以理解。

但是基婷,在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钱上补习班的前提下,依旧终日无所事事,难道这也要怪罪贫穷吗?

基泽带着儿女逃出朴先生家的那个雨夜,困境亟待解决,基泽却说"没有计划就是最好的计划"!

单单从基宇来说,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后,他所想的是继续和朴太太的女儿交往,甚至开始幻想以后结婚的事情,做着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

心穷的基宇,仗着自己穷,自己弱,正逐渐成为一只疯狂吸血的寄生虫,对朴家不停地索取。

基宇的失败在于,他永远只看到社会的不公平,只看到自己家的贫穷,却看不到自己是否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过。

心穷的人就是这样,遇到问题,怨天怨地怨社会,却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拒绝正视自己,也拒绝成长。

《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03 心穷的人,自大又自卑

阿勒德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曾写道:每一个看似高人一筹的表现背后,都藏着自卑感。

电影中基泽一家趁着朴家人外出,将朴家别墅当成了自己的家,这一段台词隐喻深刻。

基泽:现在这里是我们的家,很温馨吧?

忠淑:温馨?你觉得温馨是吗?好啊,加入朴社长突然回来了,你这个人呢,会立刻像蟑螂一样躲起来吧?孩子们,你们知道家里半夜只要开灯,蟑螂就会全部躲起来,听懂我的意思吧?

《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前一刻,基泽一家还在为自己全家的演技骗过了朴先生一家而沾沾自喜,下一秒又用蟑螂来比喻朴先生回来后他们一家将会被打回原形。

自大而又自卑,正是这一家心穷的人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只能用自己欺骗朴太太一家人并且欺骗成功这件事情来鄙视朴太太的智商同时,表现出自己一家人高人一筹,从而获取优越感。

阿勒德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还写道: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避开不谈。

基宇和家人一起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沾沾自喜的同时,获取了优越感,但是他高考四次落榜这个问题却被他避开不谈了。

基宇获得了短暂的心灵快感,但是他本身的问题没有解决。这所谓的优越感,并不能解决他的困境,无法让他摆脱贫穷。

《寄生虫》:心穷的基宇,注定穷困潦倒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心穷的人到底缺什么?"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力。

而基宇正是这样一个人。

他将自己的困境归结于贫穷,仿佛只要有了钱,就能解决他所有的问题。

可是他没有奋发向上的勇气,也没有行动力,畅想未来多过筹划现在。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用小聪明去掩盖自己的真失败。

所以,结局中,基宇在地下室里,贫困潦倒,才是电影最完美的结局。

那幻想中,基宇成功成为有钱人,买下别墅,让父亲重见天日的画面,就像是黄粱一梦,衬托着基宇贫困潦倒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很显然,心穷的基宇,做不到穷且益坚,也没有青云之志,所以,贫困潦倒的结局,才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