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藥、懷川、老懷幫,從南京到北京沒有懷川精

跨過黃河來到了黃河以北的這一塊地方,作為地道的懷川人,歡迎您來我的家鄉做客。說到覃懷你想到了什麼?“四大懷藥”和“老懷幫?”

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到底埋藏了多少秘密?走吧,咱們今天一起來揭秘!

在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有這麼一句話:“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這“夫三河天下之中”的三河地帶締造了華夏文明,而覃懷正處在河內。

這裡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覃懷大地豐富多樣、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有句老話:“太行雄峙於後,丹沁交流其中,土曠民殷”,這裡地處太行山之南、黃河之北,濟水、沁水、丹水縱橫其間。這河內之地,北為山、中為川、南為灘,山河交匯懷抱而成的地方,就有了這個更親切的名字“懷川”!三百里的懷川形似牛犄角,世人又稱“牛角川”。

這是我的家鄉、我的故鄉,我從小生活長大的地方,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在城鎮化推行的今天,我不止一次問我家老梁:“老梁,你說老梁家的老祖先怎麼這麼沒眼光,挑選了這個犄角旮旯的地方,也拆遷不到也發展規劃不到,簡直就是個三不管地帶?”老梁笑呵呵,總是那一套說辭:“小孩子家懂啥!老祖先是很聰明的找了這麼大片的土地,有土地就有糧食,這可是一畝三分地那!”

記憶裡的小時候,老梁看見個破磚爛廟就走不動了,盯著那些個殘缺的碑刻研究上個半天。每逢春節時期,一姓一族的祠堂大開門,老梁都跑的特別快,盯著那泛黃的族譜研究來研究去,還帶上我這個不合“”規矩”的小不點(為啥不合規矩?老祖宗的規矩,女孩不能隨便進祠堂),我也聽得似懂非懂得,童年記憶中那種感覺:莊嚴肅穆,煙氣繚繞,真真的思索那個世界哲理: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就這樣打開了我好奇心的大門,在老梁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這關注點和別人都不一樣,走到一個地方研究研究地名,研究研究老東西,總是裝的特別深沉的樣子。

就從老梁所說的“一畝三分地”說起。明朝初年朱元璋建國之後為了平衡地方人口,發展農耕,下令山西移民,歷時50年,遷民18次,人數多達百萬之眾,遍佈京冀魯豫18個省份,500多個縣市,是咱們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範圍最廣的一次官方大移民。咱們有句歌詞唱說:“姓啥叫啥百家姓裡查,家住在黃土高坡大槐樹底下”,就是這麼說的。

當年我們老梁家的祖先,大槐樹移民從山西洪洞下山來到這裡,原有的村落容不下下移民,官府就組織移民的老百姓在黃河古道的灘地屯墾生息,這就是我們這裡村名“官灘”的來歷,姓梁的就叫“梁官灘”,姓張的就叫“張官灘”,那姓劉的就叫“劉官灘”,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們從開封一路走來,大家發現了路標有寫著“杏花營”、“**營”的地名,同樣,你來這覃懷之地走走看看:“謝旗營”、“高旗營”、“馬營”....你看,有旗、有營你想到了什麼?排兵佈陣、戰爭,對了,我們說“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兵家必爭之地少不了部隊。這就是傳說中的“軍屯”!(我家老梁小時候講給我的,所以我就無比堅信他是對的✧٩(ˊωˋ*)و✧)

以前我總是不屑一顧,“”嘲笑”老梁那種“老學究”一樣的研究精神,忽然發現那是指引了我探究知識、“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掘強!原本我以為這個地方也就是大槐樹的歷史,殊不知厲害了(ง •̀_•́)ง

除了我們剛才講到的“官灘”、“*旗營”之外,黃河北邊的有段堤壩叫“湯王堤”,堤邊的村子叫“湯王堤村”;緊挨著的那個村子叫“商村”,商村旁邊有八個大土冢,其中一個叫“湯陵”,它的邊上還有“商王廟”,1963年就被國家保護起來了。什麼意思?商代額額第一代王叫商湯,曾在這裡帶領民眾治水,湯王治水,留名武陟。

而“武陟”一名出自“武王伐紂”,相傳武王伐紂時,百萬大軍抵達黃河沁水交匯的地方,登高望遠,“陟,步步登高”!

黃沙埋沒了曾經的所有,但是遮擋不住歷史的傳承。類似於大司馬、大封和西陶,你會說“司馬相如的司馬?” “對,三國時期的那個司馬家族就在這!”三國的名將許褚的墓冢之地,守墓人世代居住、繁衍生息形成的村子就叫“仲許”...

村落,大抵如此,子女的思念、父母的牽掛,我們僅僅剩下的文化之根!

在這片文化根植的土壤裡,千古一河,萬年不絕;四瀆之尊,大河滔滔!

從濟水之源的濟源到山東的濟寧和濟南,是四瀆之一的濟水;從“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幫一個殿“懷川精”把“”懷”字頭的四大懷藥賣出了國門;從黃河到“北方小故宮”的嘉應觀,再到毛爺爺視察過的人民勝利渠渠首,這個覃懷之地確實值得你們來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