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偉大科學家殺了人,如果判他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一百年,怎麼辦?

邱澤科技


能夠影響人類科學並使之停止100年的科學家寥寥無幾,也就是牛頓(蒸汽時代)、麥克斯韋(電氣時代)、愛因斯坦(原子能時代以及量子時代)等幾位,其實仔細想一想就知道,除了愛因斯坦和牛頓之外,大部分偉大的科學家在活著的時候創立的偉大理論都是超前的,包括愛因斯坦,他的廣義相對論實際上到了100多年後發現引力波的時候才真正證實,在當時一定是處於爭論當中的,因此如果當時他們殺了人,肯定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不用說殺人,圖靈作為偉大的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還在二戰中為破譯德國密碼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就是因為同性戀被化學閹割,最後不堪其辱吃下毒蘋果自殺的嗎?(當然,也有可能是被人害死)。

因此千萬不要高估了人類群體的智商,也不要低估人性的醜惡。

當然,愛因斯坦是一個特例,無論他怎麼殺人,都一定會被政府保護起來的,他簡直就是國家之寶啊。


高維宇宙觀


目前為止,能影響世界科學發展一百年的科學家,目前只出現過兩個,愛因斯坦和牛頓,而且這兩人影響的可不止一百年,可能還會伴隨人類千年,像這種能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人類會捨得殺嗎,假如愛因斯坦殺了人,人類會處置他嗎?

如果科學家無故殺人,不判刑的話,明確的結果是破壞了法律,讓其他有特權的人(功臣,有貢獻的人,以及功臣的後代,權貴二代三代)可以以同樣的理由肆意殺人而不負責。“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果他是“見義勇為”“正當防衛”殺的人,那什麼都不用多講,他就是無罪,其餘的不合實際的不過多說。

因為人類科學的進步是全人類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不是某個科學家的獨功。從歷史的角度看,科學進步有其自身的速律,短時間會有影響,但長期必定尊尋速律。科學進步一段時間的遲緩,必然迎來一段時間的暴發。而一段時間的超前發展進步,又會導致一段時間的遲緩,但長期速律不變(當今理論科學的發展不就被愛因斯坦害的停滯不前了嗎)。

因此,從功利的角度看,殺一個偉大科學家,幾乎不可能阻礙科學進步。所以,偉大科學家幹了該判死刑的事情,真的需要判死刑,也妨礙不了科學的發展。一些網絡小說作家,對偉大科學家有許多誤解,其實科學這個領域大多是由最初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推動的,當他們成為偉大科學家之後,一些人反倒成了阻礙科學發展的絆腳石。但是,必須強調一句。濫殺本國科學家,或者讓政治介入科學之爭,卻可能導致這個國家的科學發展倒退一百年,被國際科學界遠遠拋在身後。大家怎麼看呢?


包仔燙過頭


人馬君的回答是:沒有什麼好猶豫的,該判什麼刑就判什麼刑。如果因為罪犯的科學貢獻而赦免死刑,那麼這是人治的體現,並非法治,在長遠的時間內將會傷害人類社會的根本,反而拖慢科學的發展速度。

這個問題已經不單純是科學問題了,人馬君雖非法學專家,但大是大非還是懂的。在這個問題上,除了要保證受害者的權利外,我的觀點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理由,一個是從法制的角度,一個是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法制的角度

法制是現代社會賴以維繫的基石,是人們能夠安居樂業的保障,也是科學家能夠專心研究,並將成果回饋人類社會的前提條件。近幾百年來,科學發生了令人深刻的進步, 這與越來越健全的法制環境是分不開的。

關於法制必要性的討論可以談上一大段,這裡就不贅述了,只提供一個假想的例子供大家思考: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不在少數,如果一個偉大科學家被認為殺人後可赦免,那他接二連三的殺死其他的偉大科學家,是不是就可以無所顧忌了呢?人類科學真的能挽回一百年的停滯嗎?說不定會停滯更長的時間,甚至崩潰掉,直到這種做法被糾正為止。

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有人可能從全人類的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認為我們應該看重偉大科學家的價值,而赦免其死罪。然而這裡有一個問題:一個科學家的價值如何評判?我們稱一個人為偉大的科學家,完全是因為他曾經做出的科學貢獻,而非他未來能帶給世界的成果。未來的事情還未發生,不管這個人之前曾經有多重大的發現,你怎麼能知道他在未來還能有可以使人類科學不停滯的成就呢?如果不能判定,郝免他不就成了撞大運,賭他將來能有所發現嗎?

而如果不是為了未來的收益,只是因為過去的功勳而赦免死罪,我只能說,一碼歸一碼,這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不然就亂套了。

另外如果因為赦免了一個人的死刑,而導致其他科學家受到威脅,或是科學的名聲受到威脅,以至社會不再崇尚科學,那全人類的利益就更非最大了。

總結一下:不論從哪種角度,因為被評價為偉大科學家而赦免其不該赦免的死刑,都會得不償失。理性的討論是有益的,但有些原則不能違反。


人馬座A


該怎麼判還是怎麼判,有人拿那個李紅濤來說事,說可能會被免除死刑啥的。這個是不合理的。

因為李紅濤所犯的不是殺人,雖然最後判的是死罪,但是和殺人判死是兩碼事。

李紅濤當初被判處死刑是因為他屢次越獄,而不是殺人,所以他造成的只是社會危害可以彌補。但是這個和殺人不一樣。除非這個偉大的科學家發明了能讓人復活的方法,否則無論他讓人類進步多大,都已經造成了殺人,被害人死亡這個事實。所以因此免除死刑顯然是不合適的。


寫遊戲同人的小阿


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為什麼殺人,殺的是什麼人?是我們要知道的,那我就舉個例子,有人說瘋子和天才一線之隔。那麼假設這個科學家是這兩者,那麼對於人類主觀意識上的好與壞,可以把他歸為罪犯,那就應該受到懲罰,但他本身存在對社會的巨大價值,那麼就不給予普通的懲罰,就是研究,但是其他權利收走,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別說這很狠,人家死的無辜的人就不處理了嗎?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分大小。


勿觀邸


如果科學家無故殺人,不判刑的話,明確的結果是破壞了法律,讓其他有特權的人(功臣,有貢獻的人,以及功臣的後代,權貴二代三代)可以以同樣的理由肆意殺人而不負責。

至於讓科學停滯一百年,只是猜測,只是可能性。現在沒有一個人能100%確定會導致科學停滯,牛頓,愛因斯坦也做不到。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不發現,10年內也會由別的科學家發現。現在科學史上,愛因斯坦同時代至少有三個人已經接近發現狹義相對論了。至於廣義相對論,確實是愛因斯坦獨立發現。當時,愛因斯坦一旦以廣義相對論成名後(1915年,36歲),也再也沒有什麼都停滯科學百年的發現了,反而在量子力學上成為發展的障礙。

因此,很明顯,沒有任何人,無論科學家,無論功臣權貴,都不能破壞法律。


明日Will


你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有問題。“一個偉大科學家殺了人,還要判他死刑”,這兩個前提就是矛盾的。如果一個科學家能夠稱得上偉大,那麼他不但有傑出的科學成就,而且有崇高的道德水準,他會為了一己之私利去故意殺人嗎?顯然不可能;如果他真的殺了人,那他一定是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而非私利,才不得不這樣做,或者是失誤殺了人,這兩種情況下也罪不致死,要麼無罪釋放,要麼是輕判,那麼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也不會中斷。法律機構對一個人判死刑是相當慎重的,何況是科學家呢?如果這個科學家被判死刑,那一定是這個科學家犯了不可饒恕的重罪,而且是出於私利,道德敗壞。想一想,一個自私自利、道德敗壞的科學家,能夠成為一個做出巨大成就的偉大科學家嗎?雖然凡事都有可能,但是這個可能無限接近零。

所以上述自相矛盾的前提假設,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現在我把你這問題的前提修改一下,但是和你要問的目的基本一致,那就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英年早逝,他的逝世可能使得人類科技發展停滯於一百年,人類應當如何面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一目瞭然的。能讓人類科技發展停滯一百年的科學家,應當是牛頓、愛因斯坦級、波爾級別的,首先這一類科學家的逝世絕對是人類的巨大損失,大家會無比地悲痛,但是痛過之後,地球也不會停止轉動,人們的生活和科研還得繼續。其次,比悲痛更重要的是,人們應當繼承這位偉大科學家的遺志,在他的研究領域繼續開拓未來,深入研究他所做出來的科學成就,以及他逝世之前留下來的科學手稿,和有關他的文獻記錄,畢竟這類偉大科學家太少了,他的思維模式、思考方法、思想境界,那是遠強於普通科學家的,所以要重點研究。


yq101yq


別說影響100年了,就是影響10年都不能殺!有些實驗需要犧牲很多人,美國就拿人坐過核輻射實驗。華為的5G領先3-5年都讓美國如坐針氈,可見科技的重要性。如果是重要技術一天都不能晚,對於我們個人一天不是很重要。可對於國家就非常重要了,在今天更應該唯才是舉共克時艱。


除了脾氣什麼都少


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事例,法律的責任肯定要承擔的。但是功又大於過,有突出的貢獻是可以酌情處理,減免,但是不能不罰。



臨沂Linyi


一個人的創意是有限的,已經成為偉大的科學家的人,很少再有更傑出的貢獻

因此,從功利的角度看,殺一個偉大科學家,幾乎不可能阻礙科學進步。所以,偉大科學家幹了該判死刑的事情,真的需要判死刑,也妨礙不了科學的發展。一些網絡小說作家,對偉大科學家有許多誤解,其實科學這個領域大多是由最初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推動的,當他們成為偉大科學家之後,一些人反倒成了阻礙科學發展的絆腳石。但是,必須強調一句。濫殺本國科學家,或者讓政治介入科學之爭,卻可能導致這個國家的科學發展倒退一百年,被國際科學界遠遠拋在身後。這兩方面的例子在歷史上都能找到實例

被殺頭的法國科學家拉瓦錫

圖示:在科學史上,拉瓦錫之死,也可以和被燒死的布魯諾相提並論了,從科學成就上,拉瓦錫的貢獻遠遠超過布魯諾。


拉瓦錫是法國的一名大貴族,同時也是著名的化學家,被後世尊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現代中學生學的中學化學裡強調的質量守恆原則,編寫了第一份廣泛的元素清單,徹底改革化學術語,正是拉瓦錫的這些重大貢獻,才讓化學從近乎巫術的鍊金術變成了一門科學,從定性到定量,從神秘的故弄玄虛的符號到人人都能學習的科學知識,拉瓦錫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此外他還發現並命名了氧氣,雖然他並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早意識到氧氣存在的,但他是第一個正確解釋了氧氣在燃燒中的真正價值的化學家,他還發現了氫氣,預言了硅元素的存在,並找到了硅,認識到硫是一種元素,而不是一種化合物等等。


但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拉瓦錫這個大貴族被激進的革命者判處死刑,他們指控他偷稅漏稅,並且故意給菸葉澆水,來牟取暴利,後一條指控讓當時的大眾們群情激憤,雖然給菸葉上灑水其實是正常操作,有助於維護菸葉的質量,但大眾在單方面信息渠道的灌輸之下,是不可能知道真相的。


當時,革命黨內部也曾經有人用科學進步的名義給拉瓦錫求情,但掌權的那一部分革命黨人說,共和國不需要科學家。1794年,拉瓦錫死了,但並沒有妨礙化學的飛速發展,甚至都沒有妨礙法國的化學發展。

前蘇聯曾經對本國遺傳學家進行大qing洗,結果就是直到今天,俄羅斯的遺傳學還在為此付出歷史代價,而且各種偽遺傳學在俄羅斯層出不窮。

圖示:死於冤案中的前蘇聯著名遺傳學家瓦維洛夫,1955年ping反,但對前蘇聯遺傳學的傷害太深,至今沒有完全恢復。

前蘇聯出了一個科學投機分子,李森科,李森科迎合上意胡編亂造遺傳學,對真正講科學的遺傳學家進行政治上的汙衊和陷害,將學術之爭變成政治和意識xing態之爭。由此前蘇聯搞出了兩種遺傳學:無產介級遺傳學和資產介級遺傳學。


資產介級遺傳學的帶頭人,就是前蘇聯最富有國際名望的科學家瓦維洛夫,他確定了世界各種主糧的起源地而享譽世界。也曾經是莫斯科農業研究所農學院院長,蘇聯科學院院士和全盟農業科學院,蘇聯全盟地理學會主席。但就是因為反對李森科的偽科學理論,被下了大牢,傳喚訊問約400次,訊問總時間為1700小時,在審訊期間他遭到了種種酷刑折磨,先被判處死刑,後來因為瓦維洛夫的國際聲望太高,前蘇聯還想在國際左派思想家和科學家那裡留一點面子,將瓦維洛夫改判無期徒刑,1943年1月26日,這位偉大的遺傳學家最終餓死在監獄裡。


如果只是死一個瓦維洛夫,並不會造成前蘇聯的遺傳學被重創。但是,前蘇聯在這次關於遺傳學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上,處死流放了大約三千多個遺傳學家或遺傳學工作者,幾乎將本國所有真正的遺傳學家一網打盡。這一極其愚昧殘暴的政策,徹底讓前蘇聯的遺傳學遭到重創,甚至可以說這讓前蘇聯已經徹底將遺傳科學摒棄在外。這一愚蠢的舉動,一直到今天都讓俄羅斯的遺傳學領域難以崛起,怪力亂神分子層出不窮。


瓦維洛夫是個堅持科學真理的科學家,他的死應該被更多人知道。殺一個人並不會阻礙科學發展,但如果把科學精神給殺了,那科學就真的沒法發展了。


我們將走向柴堆
我們將被燒死
但是我們絕不從我們所確信的退卻。
讓我坦白地告訴你們,我曾經相信,現在也還相信並堅持我所認為的是正確的
…這是一個事實
僅僅因為身居高位者希望我退卻就要我退卻,是不可能的——————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瓦維洛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