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武器裝備秀


難道到現在為止,還有人認為德國🇩🇪有機會贏得二戰嗎? 必須要明確一點,像世界大戰這種規模的戰爭,拼的就是國力,尤其是在戰爭進行到相持階段之後,誰的肉厚,誰就能取得勝利。

那麼,在此不妨列舉一下法西斯一方和盟軍一方的綜合實力對比:






由於法國在一開始就被德國用閃電戰擊垮,所以不算入排名。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僅僅戰鬥機的數量,美國一國的數量就多於德意日三國的總和;而坦克的數量方面,僅美國一國就多於德意日三國的總和,蘇聯一國也多於德意日三國的總和。而這僅僅是軍事裝備方面,還不包括兵源數量。 所以說,在硬實力上,盟國是遠遠要強於德意日的。

除了紙面的數據之外,戰爭潛力也很重要。眾所周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經紀上收到美英法等戰勝國的抑制,但後來美國為了保持歐洲大陸的平衡,英國也為了防止歐洲大陸上法國一家獨大,所以兩國大量對德國投資,使得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經濟的恢復,完全依賴於美國英國資金的注入,換言之,其對外依賴性很高。一旦外國撤資,其經濟將受打擊,在經濟危機爆發後,德國的確受到了眼中的衝擊,而希特勒之所以能上臺,二戰之所以能發動,也是因為經濟危機中德國收到很大沖擊。 所以,德國走的路線就是用對外擴張,來轉移國內矛盾;用搶掠別國,來緩解本國經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其所有的戰力都是即戰力,而根本沒沒有後備力量,戰爭潛力極弱。

反觀盟國的美蘇兩國,美國由於羅斯福採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擺脫了經濟危機,再加上戰爭初期大量倒賣軍火,經濟實力全球第一,再加上其齊全的工業鏈,雖然美國在開戰前只有10萬陸軍,坦克飛機等裝備數量甚至不如英國,但一旦開展,其可怕的生產能力便顯露出來,僅僅一年時間,其裝備數量暴增幾十倍;而蘇聯由於其體制,也沒有受到經濟危機影響,而且其生產效率極高,所以在戰爭初期,蘇聯雖然一度敗退,但其拖拉機廠能在一夜之間變成坦克生產廠並大量生產坦克,這種生產能力也是德國無法匹敵的,所以,儘管德國的坦克質量遠強於蘇聯,但憑藉數量優勢,蘇聯還是佔了上風。


綜合實力以及戰爭潛力的巨大差距,註定了德國在這種曠日持久的世界性大戰中無法取勝。即使德國趁著歐洲的英法蘇毫無準備,曾經一度大敗這三國,但其國力的透支,也是不可避免的。從德國東線失利開始,已經說明其轉移國內矛盾的失敗,因為這種轉移矛盾的戰爭,只能勝,不能敗,於是,出現了施陶芬堡等人刺殺希特勒的事件。

可以說,德國自從選擇與整個歐洲(包括蘇聯)為敵,並且將意大利這種水平的國家當做隊友時,失敗就已經是百分之百註定了。東線失敗之後,雖然每場戰役打得都異常激烈,但各國領導人都知道,希特勒已經在做最後掙扎,雖然盟國還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但是,勝利,已經註定。


庭州行者


德國不可能贏得徹底的勝利,更多是建立起類似於拿破崙一樣的大陸霸權,與英國和美國這樣的海權國家對峙。

德國放棄了海獅計劃,就意味著德國已經失去了控制戰爭的烈度的能力了。除了蘇聯之外,當時世界上最有勢力的國家有英國、美國。英國的特點是全球殖民帝國,家大業大,然而英國由於土地分佈太廣,短時間內不能將戰爭潛力轉化成戰鬥力。美國的特點是經濟規模最為龐大的工業國家,然而由於美國遲至1941年才從1929年的大蕭條中走出來,同時美國的軍隊規模一直偏小,短時間內美國也不能將戰爭潛力轉化成戰鬥力。

(德國在較高舒適度下的戰爭)

因此在法國投降至蘇德戰爭爆發這段時間,英國最缺少的是時間,就像是前期儲備了很多資源卻一直被對手打rush戰術,不能大規模暴兵——英國支撐的很艱難,以至於丘吉爾都跑到美國簽署了城下之盟的《大西洋憲章》,以英國放棄傳統的殖民帝國秩序為代價獲得了美國的支持。

英國快堅持到了最後關頭,希特勒卻放棄了對英國的持續戰爭,可能是來自蘇聯的情報顯示東方的威脅越來越大,而遠征英國又因為德國海軍的乏力而不能夠成行。美國與英國的曖昧態度最終讓希特勒認為征服英國,或者逼迫英國求和的可能微乎其微,德國必須在尚佔據優勢時快速拿下歐洲大陸,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美英聯軍的圍剿。

(海獅計劃)

不過,出乎希特勒意料的是,英國的戰爭潛力幾乎被希特勒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打法逼迫到了極限,希特勒相信丘吉爾的抵抗決心,而誤判了英國人的抵抗實力。丘吉爾在戰後都感慨地評價英國的飛行員:“英國曆史還從來沒有過如此少的人卻保衛瞭如此多人。”所以,儘管英國人有雷達黑科技,還破譯了德國的密碼,但德國在侵略蘇聯之前,仍然具備極強的戰爭能力。持續不斷地襲擊英國本土,是可能實現逼迫英國求和的結局。英國求和後,美國不會再有進攻歐洲的橋頭堡和盟友了,德國在歐洲的地緣安全會得到保證。在此基礎上,德國可能會通過掠奪歐洲各地的資源來幫助自己實現經濟轉型。

為了讓蘇聯人絆住德國人,丘吉爾拋棄了固執的反蘇政治理念,在德國侵略蘇聯後,英國是第一個支持蘇聯的。蘇德開戰3個星期,蘇聯遭受到重創,德國人步步緊逼,局勢很不明朗,丘吉爾就在英國財政窘迫的情況下,還為蘇聯提供了1000萬英鎊的貸款,這讓蘇聯人都感到很意外——英國人確實需要時間。

(蘇軍攻克國會大廈)

再來看看希特勒在蘇聯土地上的橫衝直撞,可以說德國人可能取得了世界史上最大成就的殲滅戰。此時的德國已經不是一般的中等強國,希特勒幾乎是以整個歐洲聯軍,挾雷霆萬鈞之勢砸向蘇聯。雖然斯大林為首的蘇聯人抵抗意志更為頑強,在1941年10月時就已經搜刮盡最後一粒米投入了戰爭,而德國人卻遲遲在1943年2月才宣佈進行戰爭總動員。

德國黨衛軍的種族主義政策,也在佔領區使德國喪失民心,轉而促成了反法西斯主義聯合陣營的成立,德國軍隊陷入了人民戰爭,

德國人在1939年至1943年間,實際上是在舒適度很高的環境中開展作戰的。雖然德國人發動的戰爭規模已經打到了世界級,然而不知為什麼,德國好像迷之自信,一直沒有將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於戰爭。

當德國人發現戰場優勢在被逆轉之後,他們發起了總動員,但是為時已晚。4年的時間,讓英國和美國都有足夠的時間訓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把國民經濟轉型為戰時經濟,德國儘管仍有強大的實力,卻不得不與整個世界為敵,最後落敗。

(德國最終戰敗)

所以,德國打贏二戰的唯一方式,即是全力以赴,將德國的所有戰爭潛力用於一個方向上的戰鬥,不管是英國還是蘇聯,德國只要能夠逼迫英國和蘇聯求和,美國再參戰的戰爭意志就會有所保留,德國可能會以一種體面的方式結束二戰。從二戰爆發到德國發動總動員令,希特勒浪費了4年時間。與整個世界為敵,德國能夠擁有的最大機會,就是時間。


而知而行


要是希特勒不和蠢萌的意大利結盟,也許結局就不一樣了呢,為什麼這麼說?

意大利軍隊並不是像《爆笑二戰史》中那樣搞不清楚狀況,什麼德軍千里馳援意大利軍隊,沒想到對方竟然在煮意麵,作者的描述手法卻讓大眾誤會了他們,事實上,在沙漠中沒吃沒喝,意大利基本就是罐頭罐頭罐頭,想吃意大利麵不可能的,軍官也吃不到,而且連飲用水都是用飄著汽油或者某種不知名的油,即便規定是食用水桶和汽油桶分開用但是沙漠地區沒那麼多講究,乾淨的飲用水都困難,更何況奢侈的意大利麵。



所以士兵士氣低迷,再加上意大利內部官僚主義盛行,外行瞎指揮,內部派別鬧得厲害,導致意大利整體戰鬥力下降,還有很多部隊譁變,其實他們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德軍沒少為意大利善後擦屁股,這也讓德軍延遲了進攻蘇聯的計劃,趕上了蘇聯的冬天,然後就像拿破崙一樣了,有意大利這麼個拖後腿的,希特勒想要打贏,很難。



另外,希特勒雖然調動了全德國人的戰爭積極性,但是在二戰之初,就有很多人反對希特勒,認為他這是在玩火,後來一些人還幾次密謀刺殺希特勒,最終都失敗,就連沙漠之狐隆美爾都捲入其中,不得不自殺謝罪。



蘇聯和德國還有過蜜月期,如果德國先和蘇聯保持好關係,一點點耗死孤懸的英國,戰局整個歐洲大陸還是有可能的,而且德國資源匱乏,很多打仗用的橡膠,石油等,鋼鐵等沒有,不適合打雙線戰役,同時他的盟友日本也是同樣的原因,急不可耐的發動太平洋戰爭,提前拉美國下水,所以戰略失誤,隊友是豬,沒多少勝算。


軍事一點通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簡單說來,德國答應二戰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大概為百分之0.000000001%。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打贏二戰不光是軍事征服這麼簡單。

很多人認為德國在二戰中如果不犯錯誤,比如不在敦刻爾克放走33萬英法聯軍,不在6月22日才進攻蘇聯,不在北非擴大戰場,德國就有可能獲得軍事上的勝利,也就贏得了二戰。

但是,二戰的勝利不單單是建立在軍事勝利的基礎上。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戰爭的本質是綜合國力的搏殺

戰爭的表面是士兵的砍殺,背後卻是綜合國力的比拼。

而德國加日本、意大利以及一干僕從國,在綜合國力上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美國、蘇聯以及英國的。

這就意味著德國和這些大國剛正面一定是沒戲的。所以德國對蘇聯採用了閃電戰,日本偷襲了珍珠港。

不過這種偷襲的套路只適合於戰爭前期,幫助德國和日本在敵人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取得勝利,但是此時距離戰爭的勝利還有十萬九千里。

而美國、蘇聯等大國在遭受德日的攻擊時,就如同一個被猛然拍到地面的乒乓球,在觸地後,只要這個乒乓球沒有爆裂,那麼它會彈跳地更高!產生更為強大的能量!

所以莫斯科會戰後的蘇軍越打越強,而珍珠港之後的美軍則很快在中途島海戰中獲勝!

因為綜合國力強,這些大國能夠經得起德日的突然打擊,然後在付出比德日數倍的代價後,依然能夠取得勝利。用一句比較誇張的說法:“我有源源不斷的士兵衝上來,而你卻已經沒有了子彈”。

因為綜合國力強,在戰場上美蘇可以以損失多名士兵殺掉敵軍一名的交換律作戰,而德日則不可能從一比多的巨大優勢中取得勝利,反而是越打越萎靡,最後被耗死。

二戰打到1943年,德國已經筋疲力竭,不得不進行全國動員。因此,綜合國力的巨大差距決定了德國不可能取得二戰的勝利!

2、法西斯戰爭具有不可持續性

法西斯上臺是希特勒的陰謀,更是資本大鱷的陰謀。

“凡爾賽體系”給德國帶來了刻骨銘心的屈辱,讓所有德國人都充滿仇恨,這種仇恨被希特勒利用起來!

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德國也遭受重創,超過800萬人實業。危機的蔓延讓所有階層充滿了失望,所以各種各樣的思潮開始湧動,來自蘇聯的無產階級思想開始趁機在德國壯大。

此時的德國民眾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失望的資本大鱷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袖帶領德國防止被蘇聯赤化,於是他們選擇了極端的法西斯領袖希特勒。

應該說,希特勒很符合這樣的要求。他團結無產階級,拉攏小資產階級,鎮壓工人階級,使共產主義在德國失去根基。隨後希特勒以國家擔保發行債券,要求資本家購買,獲得大量資金。

在獲得資金後,希特勒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經濟的恢復中,很快德國修建起了高速公路網,軍隊大規模擴編,軍事工業欣欣向榮。

經濟的恢復讓德國人看到了希望,所以希特勒的支持率更高,通過大型工程的建設和軍隊的擴充,德國的失業率不斷下降。

但是瘋狂開動的工業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場,這是德國國內無法滿足的,所以德國開始想周邊擴張,於是吞併奧地利、兼併蘇臺德、捷克斯洛伐克。

不過敲詐勒索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也不是誰也吃這一套,所以在碰到波蘭這顆石頭時,希特勒不得不動用戰爭。

而一旦開戰,就只能不斷打下去。

  • 首先戰爭帶來了巨大的土地、人口和資源,解決了當下的資源和市場問題,刺激了國內經濟,工業規模進一步擴大,這就讓德國不得不繼續擴張,維持這個鏈條的循環。

  • 其次戰爭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致使國內勞動力大幅減少,如果戰爭持續時間過長,那麼國內的生產將會處於嚴重困難的局面;

  • 最後戰爭轉移了國內的矛盾,但是一旦國外戰爭受阻,或者遭遇了巨大的失敗,不能為國內獲得更多的市場和資源,矛盾就會重新回到國內,且更加猛烈。類似於龐氏騙局,一旦底層會員無法滿足上一層的要求,整個鏈條就會轟然崩塌。

所以,德國的戰爭是不能失敗的,但是戰爭拼的是綜合國力,德國的失敗是必然的,所以這對於德國來說就是個死循環。隨後的結果只能是玉石同焚,大家一起完蛋。

3、德國的對手是全世界

希特勒維持自身地位和德國凝聚力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戰爭,且是不斷取勝的戰爭。

但是,一旦戰爭受阻或者遭遇失敗,希特勒的地位就會變得岌岌可危。

  • 首先是資本大鱷們對希特勒感到失望,因為戰爭沒有帶來他們所需要的資源和市場;

  • 其次是小資產階級的失望,希特勒的戰爭不僅沒有為他們帶來豐厚的回報,反而因為戰爭降低了他們的生活水平,所以他們會選擇離開;

  • 最後是工人階級,希特勒承諾的工人福利是建立在對外掠奪的基礎上的,而一旦掠奪受阻,這些福利就難以落實,工人階級自然開始離心;


所以不用美英蘇等國來消滅希特勒,本國的各階級就會革了希特勒的命!

希特勒的發展模式,並不能解決經濟危機,緩解也不可能,而是典型的飲鴆止渴,希特勒能做的,就是通過戰爭,讓這場更大的危機推遲幾年發生,越晚越好。

戰爭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德國發展的困境,比如資金和資源,但是卻加劇了國內的供求矛盾,導致危機蘊藏了更大的能量!

所以,希特勒的泡沫遲早有被戳破的一天,這是希特勒無法避免的結局!

另外,由於希特勒的對外掠奪的本質,導致希特勒幾乎全世界成為敵人。日本作為德國的盟友,並沒有對德國的擴張形成實質上的幫助,反而是處處掣肘,時時幫倒忙。比如在莫斯科戰役期間偷襲珍珠港。

至於豬隊友意大利就更是如此了。

而即使希特勒取得了二戰的勝利,美英蘇等國都被打服了,希特勒還是需要面對和日本等盟友的火併。加上佔領區此起彼伏的反抗,希特勒贏得二戰勝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德國能否打贏二戰?這是一個常識問題。既然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闡明瞭先東方蘇聯的戰略方針,沒錯,拮取糧食很重要,沒有糧食怎麼供養士兵呢?奪取高加索的石油同樣重要;因為戰爭靠的是速度,德軍一開始突襲蘇聯,之所以成功,就是靠的快速突進。不過話得反過來說,當時德國傾盡了所有的國力和兵力,在機械化裝備和能源都是充足的,土兵士氣也很振奮。但一進入烏克蘭的基輔會戰就出現了膠著狀態。這就說明德軍存在了多種戰略預算的不足。一.欲速則不達。當德軍偷襲成功,這裡邊也有斯大林的責任,這責任就是輕信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對紅軍的調動不力,開戰初時竟疏忽了有一支紅海軍的存在,假定這支紅海軍立即調上的話,納粹根本沒有可能在進攻中炸了蘇軍的機場和飛機,也不會一下子損失300萬的軍力。斯大林的自信或略了朱可夫的作戰才能!既然稱德軍的"欲速則不達",德軍從1939年9月1日開始運兵發動戰爭開始到進入烏克蘭的1941年6月22日,德軍沒有休整過部隊,士兵無疑產生了疲勞的情緒。


二.德軍在計劃進攻蘇聯之前不應該對英法進行挑戰。對付英法必須得消耗國力,當初德軍已在敦刻爾克打得英法大撤退,但最終在海軍和空軍方面存在差距,德軍沒有能力持續下去,再者西路提供不了糧食和石油。

扭過頭來再去東路蘇聯,那是多了一個週折。更要命的是:英法同美國結盟;要知道當時的美國十分強大,這就是德軍造成了西線戰役的困頓。何為雙手難敵四拳啊!

三.德軍進入蘇聯的列寧格勒十次會戰,對於士兵的供給沒有充分固計到位,由於戰線較長,糧食必然發生困難,到了這個時候,士兵的士氣已是無法再提升。這就是在庫爾斯克戰役讓蘇軍取得了轉折點的重大原因。更可怕的是,到了1941的冬季,德軍士兵沒有棉衣,到了莫斯科會戰時,德軍已凍斃了20萬兵員。

四.德國自身國土不大,人口相對也少。蘇聯地域遼闊,即使德軍在十次會戰中全勝,可是也不能讓蘇聯紅軍全部消滅吧?蘇聯紅軍完全可以從別的地方組織反攻,因此,希特勒打蘇聯只是一廂情願的美夢。

......

綜上,二戰時期的德國法西斯沒有戰勝的可能。我們可以看到:德軍進攻蘇聯的時候集結了250萬兵力,而到了柏林會戰時卻只剩下了80萬兵力,證明德國當時已沒有兵源可補充了。德國在柏林會戰時的飛機有4500架,可參戰的飛機卻是3300架,證實能源已枯竭。處於重重困境的德軍怎麼會有獲勝的機會呢?


星空89831416


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實上德國和自己的對手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德國僅僅只是一個千萬人口級的中等強國,而在其對手中卻有美國和蘇聯這樣洲級大國。1940年的德國大約有7000萬人口,全年鋼產量2150萬噸,發電量630億千瓦時;而同期美國的數據為1.32億、6070萬噸和1780億千瓦時,要知道美國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後才加入二戰,換句話說美國在和平年代的工業產能都遠遠高於戰時的德國,那麼一旦美國的戰爭機器全速開動起來就擁有完全碾壓德國的戰爭潛力;同時期的蘇聯儘管在技術層面還落後於德國,但也擁有1.7億人口、1830萬噸鋼產量、480億千瓦時發電量。儘管此時的德國已征服控制了整個西歐,但在鋼產量和發電量上也只是稍微領先於蘇聯,然而後者所擁有的勞動力資源卻是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以致於當蘇德戰爭進入僵持狀態後德國赫然發現自己陷入了蘇聯的人海洪流中——這還不僅僅只是單純指蘇軍在前線拼人海戰術,與此同時在後方蘇聯利用自己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源源不斷生產出糧食、被服、藥品和武器並將其不斷送往前線,而德軍的後勤補給很快就隨著戰線越拉越長而日益捉襟見肘。

自此之後德國用了4年時間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高了200%,然而同一時期美國的軍工規模擴張了整整19倍,到1944年美國的軍火產量已是德國的2.5倍、日本的6.7倍,德、日兩國的武器產量加起來還不到美國的零頭。與此同時蘇聯也奮起直追將自己的軍火產量提升至德國的90%,儘管直到此時蘇聯的工業技術仍不及德國,然而僅僅是龐大的體量就給德國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當德軍越過斯摩稜斯克-基輔一線後儘管此時的蘇軍在德軍面前一觸即潰,然而德軍已然因為戰線過長而出現後勤乏力的現象,非戰鬥性減員日益增長。

即使在美、蘇這兩個洲級大國參戰前德國單挑英國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拿下——儘管此時的英國早已開始走下坡路了,但畢竟得等到二戰後大英帝國才正式解體,此時的英國依然擁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這意味著英國可以調動的戰爭資源遠比德國雄厚。況且英國也並非孤軍奮戰——儘管德國征服了整個西歐,但需要對這些地區進行消化,英國則扶植各國的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組織同德國對抗。雖然流亡政府和低下抵抗組織實力有限,但也能對德國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

而當蘇、美相繼參戰後德國戰敗實際上已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以德國有限的國力卻要單挑美、蘇、英三個巨無霸,不要指望日本和意大利:日本深陷中國戰場無法自拔,又擅自開闢對美國的太平洋戰場,早已是自顧不暇;至於意大利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如果軸心國真要會師一處相互配合的話,那麼1942年應該是最佳時機:如果在這一年日本在佔領東南亞後向西進軍——自海路席捲印度洋、同時在陸上攻擊印度;德軍則在全力爭奪烏克蘭油田的同時強化在北非的兵力,那麼就有可能將各自的控制範圍聯結起來。一旦德、日成功在中東會師將會使中、蘇這兩個同盟國陣營中的陸權人力資源大國同外圍的美、英這兩個海權經貿大國隔絕開,從而使同盟國的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無法相互配合。然而這只是德、日兩國一廂情願的設計而已,事實上當時德、日兩國都已達到自己擴張的極限:日本不可能在同中、美對抗的同時還有餘力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德國也不可能在烏克蘭和北非兩個方向同時出擊。所以關於二戰時期德、日中東會師的計劃始終只停留在紙面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這要看怎麼定義“贏”,如果到英、美、蘇都己對德宣戰的程度,德國不可能贏,失敗是註定的。這不用多說,歷史已經證明。

現在很多軍迷議論的,有幾個戰略節點,如果德國做到了,可能不是最終失敗,能“贏”二戰,那麼分別列出來討論一下。

一,不和日本結盟或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不向美國宣戰。

與日本結盟,德國戰略考慮是用日本這個在亞洲己先於德國“搞事情”發動戰爭的亞洲第一軍事強國牽制蘇、美,讓德國在歐洲的戰事減輕壓力。美在亞太有重多利益,日本的擴張會讓美國小心的提防著日本,而無暇或至少分散兵力。蘇、日之間有深刻歷史矛盾,就算不夾擊蘇聯,讓蘇聯有後顧之憂,也是好的。所以結盟是上選之策,德國並沒有犯錯。偷襲珍珠港之舉,不是德國控制得了的,但偷襲之後德對美的宣戰也沒有錯,一是美德之間實際對立己形成,宣戰不宣戰,只是一層紙,宣戰後對美之商船、軍艦就可以給予攻擊,對英國形成巨大壓力,讓美形成兩線作戰,同時讓日本方更全力攻打美在亞洲地區利益,讓美形成兩難選擇。

而美國的選擇有二點出乎德的想像,一是參戰後選擇先歐後亞的戰略順序,二是與意識形態對立的蘇聯結盟,並給予蘇聯大量援助。這些都是德國方掌控不了的,與德宣戰與否並無關係,戰爭走到那裡了,這是必然結果。

二,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入侵蘇聯,或提前幾月發動,不要拖到冬天,輸給莫斯科的嚴冬。

這都是用二戰結果反做的“事後諸葛亮”的推演。滅掉法國後,進攻蘇聯成為德國必然選擇。蘇聯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並高速發展,如不在攻下西歐,軍力幾無損傷,士氣正旺時進攻蘇聯,而是讓蘇聯再備戰幾年,德國就算把佔領區的能量全部消化為已所用,依然無法和蘇聯對抗,(這點上看看地圖就明白),趁蘇聯備戰不足,軍隊受肅反影響嚴重受損時,滅蘇聯正是時候。這是戰略決策方面的問題,德國也沒犯錯。

戰術方面,初期對蘇戰役的順利,超出了德軍指揮部想像,後勤補給出了問題,但推遲兩個月進攻蘇聯並不是其主因,只是推崇德國的一些人找的藉口。其次就算是攻下了列寧格勒、莫斯科,也不意味著滅了蘇聯,贏得了戰爭。先不說拿破崙也攻戰了莫斯科這樣的歷史,就說斯大林也做出了放棄莫斯科的決定,一度就差點登上了撤離的汽車。為備戰德國,蘇聯早有準備,將大量工業搬到了烏拉爾山以東地區,莫斯科就算失守,只是相持階段來臨會晚一點,戰線停在那裡的問題,這是蘇聯擁有巨大戰略縱深所決定的,如同中國抗戰,丟了上海、南京、武漢、太原,還有西安、重慶、昆明等一樣。德國無法通過戰爭來消滅蘇聯政權,或消滅蘇聯的抵抗意志,就註定會輸。

三,先滅英國,再攻蘇聯。還有不放走敦刻爾克英法撤退回英國等言論。

這更不值得一評,這是對二戰情況根本不瞭解的人的YY。德之能力,是過不了英吉利海峽的,不多說,自己去補知識。敦刻爾克那點人馬,在二戰的戰役規模看,更不值得一提。

德國發動二戰,就註定失敗。如果說要“贏”,也許有幾個時點或條件,一是與蘇聯瓜分波蘭後,停下侵略腳步,與英法蘇溝和,成為英法抵禦蘇聯的橋頭堡,如同現在歐洲一樣。好處是基本恢復了一戰前,德國的領土和國際地位,慢慢發展也許會成為西歐“領袖”。

二是戰領西歐後,與蘇聯取得戰略互信,保留英國為條件與美國簽訂和平協議。可這個條件能否達成,並不在德國一方,要看美、蘇怎麼想。最可能成功的協議是聯英、美,抗蘇聯。結果可能幾年後,蘇德仍有一場大戰,蘇聯對耗後,英、美得利,法國復國,德國退回原點。不知這樣算不算“贏”。





淨月暖陽


個人覺得納粹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多人會提出反駁意見,理論依據基本是戰爭初期1939年-1941年納粹在歐洲取得的輝煌戰果。但在所有“成就”中,能稱得上巨大勝利的只有征服法蘭西而已。納粹眼中的主要敵人英國、蘇聯、美國都未臣服。

當法國投降的消息傳到柏林時,希特勒欣喜若狂,誰都沒想到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蘭西在短短一個月內戰敗了。對突如其來的勝利,德國上下並沒有做好準備,完全是運氣好。當時希特勒對內講話時表示,要抓住此天賜良機,迫使英國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以求儘快結束戰爭,鞏固既得利益。

誰知道,英國出了個主戰派首相丘吉爾,堅決反對與德媾和。憑藉大英帝國經營了幾百年的海軍繼續抵抗。納粹海軍實力就呵呵了,只能依靠空軍轟炸英倫三島。英國皇家空軍英勇反擊,單憑空襲怎麼可能擊潰英國?陸軍又不能游過去,戰事陷入僵局。

希特勒在戰前曾預言: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不可忽視,一個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一個是潛伏在東方的蘇聯。與傳統殖民帝國英法不同,他們領土都連接在一起,是一個完整的帝國,戰爭潛力極其強大。如果德國不抓緊時間在歐洲(主要指西歐)開疆拓土、分庭抗禮,那麼遲早有一天美蘇兩大勢力將在德國會師,瓜分世界。二戰後德國果然被冷戰一分為二,希特勒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希特勒帶領德國人走的,既不是資本主義道路又不是社會主義道路。納粹解釋為“第三條道路”——國家社會主義。美蘇都不認為納粹是自己人,甚至相互指責對方。美國人說,納粹是極左;蘇聯人說,納粹是極右。在共同敵人“感召”下,美蘇走到了一起,攜手消滅“第三股”勢力。納粹怎麼可能對抗兩大帝國?

就算納粹在蘇德戰爭初期一路凱歌,兵臨莫斯科城下,但縱觀歷史,俄羅斯人面對強敵時往往採取防守反擊策略,利用廣袤的縱深拖死敵人。拿破崙做不到的,希特勒也做不到。納粹心裡很明白,自己跟蘇聯拖不起,如果在冬季前無法結束戰鬥,時間是站在蘇聯這邊的。所以納粹才會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給在沉睡中的蘇聯人最大的打擊,快速結束戰爭。歷史總是驚人相似,當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納粹失敗的命運已經註定,總不能納粹每次都那麼好運,遇到法國這樣的對手。

西邊有個搗蛋的英國,東邊有個泥潭蘇聯,外加一個豬隊友日本,為了一己私慾把珍珠港炸了,納粹極力避免的情況出現了:美國參戰。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現在是六手,納粹可能勝利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最後還要提下納粹的兩個主要盟友意大利和日本。

意大利真是個“窮光蛋帝國主義”,明明國力不行,還做著羅馬帝國的美夢,正面戰場不幫忙就算了,在自己的主場北非還被英國人追著打。

日本又遠在東方,總不能指望100萬皇軍在歐洲登陸作戰吧?最現實的一套方案是派遣關東軍從東邊進攻蘇聯,最後和納粹在西伯利亞會師。可在諾門坎被朱可夫一頓胖揍後,皇軍也打消了這個念頭,轉頭去打美國了。

從盟友層面來看,納粹也不可能取得勝利。


我們愛歷史


德國想要打贏二戰,就需要避免所有的決策性錯誤。而德國決策性錯誤的根本還是在於希特勒,希特勒有大局觀但,並不是真正的大局觀,希特勒若是能認清自己的能力和國的戰爭實力,德國有極大的可能性在建立起神聖羅馬帝國後從而停戰。只要能避免所有的錯誤,德國是有希望在1941年冬季之前結束歐陸戰爭的。

即使1941年日本和美國仍然會宣戰,但是考慮到美國太平洋艦隊被重創,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和戰時生產又需要時間,理論上英倫三島,美國是無法避免淪陷的。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畢竟從二戰初期德國的戰績可以看出法國和蘇聯兩個大帝並沒有足夠的預備來應對德國的突然行動德國只要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的結束掉於法國和蘇聯的戰爭就有希望在美國全面介入之前結束戰爭並獲得勝利。


貞觀防務


德國打贏二戰的可能性我認為超過七成,但四個致命失誤葬送這超過七成勝率。

第一個失誤:英國沒拿下之前攻擊蘇聯。

第二個失誤:意大利進攻希臘讓蘇德戰爭脫了兩個多月。

第三個失誤:非洲戰場用了過多資源。

第四個失誤:日本偷襲珍珠港。

四個重大失誤裡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最大失誤,美國的參戰讓德國陷入滅頂之災。

為什麼我認為德國有超過七成的勝率,從德國40天征服歐陸第一軍事強國法國就看得出來,如果德國在沒有美英等國的干擾下收緊拳頭全力進攻蘇聯,那麼第一個春季攻勢就能打垮蘇聯。看看德國那些將領,哪個扔到盟國那邊都是不世出的名將。

其實德國進攻蘇聯之前英國已經獨木難支了,再堅持轟炸個兩年日不落帝國就變成德意志帝國的不列顛省了。只要德國精心經營歐洲十年,讓歐洲人對帝國有了國家認同感,那麼未來擊敗蘇聯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