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不一定能防老,想要老了無憂,還得靠這“三樣”

以前人們常說,“養兒防老”所以很多人,拼命了也要生一個兒子。然後為了孩子,拼命的賺錢,就是為了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一個號的學習環境。然後等孩子長大了,父母要要替孩子存錢娶媳婦,買房子。中國的父母為了孩子忙忙碌碌的一輩子,可是等到老了、生病了的那一刻,才明白養兒並不能防老的事實,但是為時已晚。人們要知道如今的時代已經變了,不再是那個舊社會,現在社會的年輕人壓力都很大,很多年輕人自己都喘不過氣來,又拿什麼來養你老呢?

所以現在人們要清楚的,社會風氣變了,養兒不能防老確實是一件很現實的問題。不過現在的人老了,除了兒女以外,還有其他的養老方式可以安心養老。養兒不防老,能防老的是這幾樣東西,每一樣都讓人無法反駁。

養兒不一定能防老,想要老了無憂,還得靠這“三樣”


鄰居家張奶奶今年65歲了,她一共有兩個孩子,都是兒子,張奶奶從小就很偏愛小兒子,她的思想也是“老大就應該多讓著弟弟”,於是在兄弟兩長大的時間,她並沒有很公平的對待二人,但是也算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把他們養大成人。大兒子結婚時,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唸書的,就幫大兒子拿了彩禮錢,並沒有買房子,小兒子結婚因為買了一套房,兩兄弟就開始跟她鬧。

他們家有時就會充滿爭吵,張奶奶也很累,她的丈夫自從上了年紀身體就不是很好,後來兩個孩子就很少來。之後張奶奶的丈夫住院了,她給兩個孩子說了之後沒有一個人來,大兒子甚至說:“你不是對弟弟好嗎?讓他養你們就好啊。”小兒子表示工作忙,也就是那一次寒了兩個老人的心,幸好張奶奶的丈夫身體得到了好轉。

養兒不一定能防老,想要老了無憂,還得靠這“三樣”


都說養兒防老,張奶奶養了兩個兒子,最後一個兒子都靠不住。所以說晚年想靠兒子養老,真的不是很現實。

一 自己身體健康

要說什麼都不必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重要。父母自己擁有一個好的身體,自己想吃什麼可以自己做,想去哪路玩,也可以自己去。父母身體好,一個老人最好的狀態就是能夠自理,老人一旦不能自理或者得了重病,就會增加子女的負擔和煩惱,他們本來為了生活就已經很忙碌、心累了,但是如果自己的母親還是一個不能自理的人,就會遭到子女的反感。雖然這樣說真的是很令人難過,但是就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自己有有一個好的身體才是最實在的,就算子女不孝順,自己還能照顧自己,也能過著自己喜歡的晚年生活。

養兒不一定能防老,想要老了無憂,還得靠這“三樣”


二 自己有存款

在外國,經常可以發現父母的房子非常豪華,孩子的房子卻很舊。外國然的教育觀念是,撫養到你成年,父母們的任務就結束了。孩子以後生活怎樣,就靠他們自己本事,有本事就住得好,沒有本事就住的差。但是自己有錢自己是要住的好。再看看中國的父母,父母通常是買點自己的房子,回老家,也要讓孩子在大城市有房子。自己省吃儉用,什麼都不捨得買,也要讓孩子吃好喝好。不乏有很多的老人為了子女花光為了所有的錢,最後弄得自己身無分文。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就會很困難,有的人覺得找子女,但是不要忘了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照看,可能沒有很多的精力來管我們。···所以說父母們與其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不如自己多存點錢。自己有錢比什麼都有安全感,也不用為了向子女拿點生活費,還看子女臉色。自己有錢想吃什麼買什麼,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

養兒不一定能防老,想要老了無憂,還得靠這“三樣”


三 伴侶才是晚年互相的依靠,

父母要知道的是,孩子不是可以陪伴自己到老的那個。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就有了自己的生活。孩子陪伴在父母身邊的可能就20幾年的時間,並不是說父母陪伴孩子長大,孩子就能陪伴父母變老。能陪伴自己變老的是自己的另一半,所以晚年的時候,自己的伴侶很重要,人老了總會有點疼痛鬧熱的,有些子女孝順的,還會照顧父母,不孝順的,只能依靠自己的伴侶。真正陪伴身邊的只有老伴,人在老了之後是需要陪伴的,但是子女都忙於掙錢,是不可能的,只有老伴是能夠陪伴我們走完餘生的,也是我們生活的精神保障,是我們精神的寄託。所以夫妻要保持良好的關係,等到了晚年兩人互相照顧。

養兒不一定能防老,想要老了無憂,還得靠這“三樣”


所以父母們要知道一點是,我們生孩子並不是為了等自己將來老了,來養自己的。生孩子的意識在於生命的延續,父母的責任是要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有良好的品格,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把孩子培養成為不給社會添麻煩,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但是我們不要讓自己淪為一個每天圍著孩子去轉的老人,沒有自己的生活,沒自己的思想。作為子女,也要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無以為報,只能儘自己所能地對父母好。父母和孩子之間作妖的相處就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不給對方添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