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誰的官職大?

風中有朵雨做的霧狀雲


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這些官職不止一個朝代設立過,像總督、巡撫這種職位,在明朝也非常普遍。所以為了方便大家比較,我們就以清朝的這些官職來橫向對比一下。

總督

總督通常是從一品,是明清兩代的最高地方長官。但清代統治者在官員的職責分配上非常任性,不同地方的總督,權限也不盡相同。


清朝總共設有直隸、四川、陝甘、湖廣、兩廣、雲貴、閩浙(不常設)、東三省(晚清設立)等幾個總督。同時還偶爾設置漕運總督,主管運河事務。

總督雖然管理地方事務,但嚴格意義上屬於京官。因為一般外派的總督都掛六部中的某部尚書銜,一部分甚至會加掛大學士銜。中央官位+地方實權,讓總督的地位非常重要。

不過,總督和總督也是不一樣的。

直隸因為位置重要,因此居於天下總督之首。直隸總督集軍事,行政管理和財政大權於一身,還管理著境內的河道事務,因此在晚清,直隸總督已經不能僅僅以總督看待,而加掛“北洋大臣”銜,在朝廷中屬於最核心的實權派。

而位置偏遠的雲貴總督就差的遠了。雖然雲貴總督在級別上並不低,但是由於距離中央遙遠,遠離權力核心,因此很多有野心的大臣都不願意去。比如晚清的岑春煊,被慈禧任命為雲貴總督,磨磨蹭蹭半年不上任,終於求的老佛爺收回成命。


除了直隸、四川因為位置特殊只管一個省以外,總督都管著幾個省,有些類似於建國初期我黨的華南局、東北局等等,屬於方面大臣。

從職權上講,總督雖然可以管理地方的民政、人事等,但是主要還是負責軍事方面。在戰時,總督負責戰爭事務,在和平年間負責練兵和軍工等等。他是代表皇帝管理一個地方的總管,起著維護皇權的作用。清代名臣中最有名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都曾擔任地方總督。

巡撫

地方巡撫級別通常是從二品,也是地方上主管軍政的封疆大吏,不過通常轄區是一個省。

巡撫的設置來自於明朝。

朱元璋剛建國的時候,為了分權,將地方權力分為三部分——布政使、按察使和指揮使。

這三個人分別分管民政、監察司法和軍隊。三個人互相沒有統屬關係,各幹各的。朱元璋認為,這樣的設置能夠避免地方官專權。

但是,這種設置正好應了一句老話——三個和尚沒水喝。

在全國各省,都出現了地方官員互相扯皮的問題。因此為了防止地方由於官員扯皮失去控制,中央不得不派遣專員來管轄三個地方主官——此即所謂巡撫。

巡撫類似於我們的省委書記,既管軍也管民,只不過只管一個省,管的地盤比總督小而已。

將軍


將軍是清朝特有的官職。

清代的將軍是地方上八旗駐軍的最高統帥。對於馬上得天下的朝廷來說,軍隊最重要,所以將軍的官職並不低,是從一品,甚至比巡撫還高。

不過因為將軍管轄的是八旗兵丁,所以只有滿族人和蒙古人才有資格擔任。將軍有時候也是虛職,一種榮譽,朝廷把將軍授予那些立過軍功的宗室。

但有些地方由於不設省,沒有巡撫和總督,因此這裡的將軍是既管軍政也管民政。像吉林將軍、伊犁將軍都屬於此類。

都統

滿族人打天下靠的是八旗子弟,八旗就像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可是滿清的命根子。而八旗中每個旗的最高統帥是都統,都統級別也很高,是從一品。

既然是清廷的皇族的直系武裝,自然是滿族人才可以擔任都統。 都統負責管理八旗內部的軍務民務,他與將軍的區別是都統無權管理地方。


提督

提督也是軍職,是綠營的統帥。

如果說八旗是清廷的“共和國衛隊”,綠營就是常規部隊。

滿族人很有想象力,隊伍建制不同,旗幟也五顏六色。八旗的軍隊以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為標誌,而綠營是綠色旗幟為標誌。八旗子弟再忠誠,畢竟人少。打天下還要靠漢人,所以綠營主力都是漢人,統帥也是漢人擔任,也是從一品級別。


清朝設有十二名陸路提督和三名水師提督。

總兵

總兵是正二品官級,在提督之下。直接歸本地區或者所在巡防海域、水域的都統指揮。清代總兵做多時候,有將近80名總兵。

由此看來,清朝時候的總督、將軍、都統和提督的級別基本一樣,相互之間不屬於從屬關係。比較之下,巡撫和總兵級別低了一點。但巡撫管理地方,實權更大。而且由於古代重文輕武,相比之下還是巡撫地位稍微高一些。


小約翰


上述六個官職集體亮相是在清朝。清朝設立九品十八個級別的官制,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總督、巡撫屬於文官。總督官制上正二品,加尚書銜的,為從一品,巡撫官制上從二品,加侍郎銜的,為正二品。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屬於武將。將軍、都統是八旗兵將領,將軍、都統官制上從一品。提督、總兵為綠營兵將領。提督官制上從一品。總兵官制上正二品,受提督統轄。從實際運作中的權重來看,將軍(都統) >總督 >提督>巡撫>總兵。

八旗兵將領將軍、都統

八旗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於1601年,在女真牛錄製基礎創立、完善。每三百人設立一牛錄額真(漢譯稱佐領),五牛錄設立一甲喇額真(漢譯稱參領),五甲喇設立一固山額真(漢譯稱都統),三級建制,集軍事、行政、農業生產於一身。皇太極增加了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一共24旗。

八旗兵“工資”收入,不僅有俸米、餉銀,還有旗地,每個八旗兵還是個小地主。雍正曾經說過,“今兵丁等錢糧較前增加一兩,又有馬銀,計其所得,已多於七、八品官之俸祿”。

八旗軍隊最高長官是將軍、都統。主要駐防在京城。其餘駐防在全國各省,一則應對軍事威脅,可能發生的戰事,部署人數由軍事威脅大小所定。如康熙平定準噶爾之亂後,在新疆駐防了八旗部隊,防止叛亂的再次發生。 其次,八旗軍隊還起到監視地方綠營部隊。這是滿清作為異族統治,提防漢人的心理。

清朝全國行省共設14個駐防將軍,分別駐守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烏里雅蘇臺。駐防將軍一般只負責軍事方面,訓練軍隊,整修武備,保持戰鬥力。

相對於封疆大史的總督,駐防將軍,直至宣統退位,都少有漢人擔任,除了1905年漢人程德全擔任黑龍江將軍之外。大清至少保證最後一道防線,將八旗軍隊掌握在手中。


提督、總兵綠營兵將領

綠營兵以招募的漢人為主體,與八旗兵一起成為大清的兩支常備部隊。因八旗兵戰鬥力極強,待遇高,但人數不足以覆蓋全國各地。與綠營兵一起,形成高低搭配,對地方形成控制。除此,綠營兵還兼有維護地方治安。

綠營兵的最高長官是提督,職能是“總領綠旗,明號令,閱軍實,以整飭營伍”。提督管轄若干鎮,長官是總兵。鎮以下是協、營、汛,形成四級建制,對綠營兵進行管理。大體上總兵相當於軍分區司令,提督相當於軍區司令。與八旗兵統轄官基本滿人擔任不同,綠營兵統轄官候選人上,清廷傾向於旗人,《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記載:從順治二年至順治八年,全國約有90人被任命為中層綠營官。

清朝共設置12名陸路提督以外,還在清後期,成立水師,設置了3名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廣東水師提督及長江水師提督。


封疆大吏總督、巡撫

總督、巡撫作為清朝的封疆大吏,經過一系列的變動,於乾隆時期固定下來,全國18個行省,設置了8個總督15個巡撫。

總督職權偏於軍事,巡撫職權偏於民政、刑法與財政。因設置上存在交叉,如此會出現以下情況,

1、督撫同城而駐(如湖廣總督與湖北巡撫同駐武昌),總督節制巡撫,巡撫權力較小。

2、不設巡撫(如四川只設四川總督)總督兼巡撫職。

3、不設總督(如河南只設河南巡撫)巡撫加提督銜,節制總兵以下的綠營兵。

清朝中央政府對於總督、巡撫的軍事、財政等權利加以分化,防止權利過分集中,導致尾大不掉局面。不僅如此,清廷對於督撫這等封疆大吏同樣加以限制,以排總督座次前兩位的直隸總督、兩江總督為例,咸豐朝以前都是滿人擔任,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不得不選擇漢人擔任,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授予軍政大權,解決太平天國問題。

後記:

如此,無論職權上與官階上,總督的權重都要大於巡撫,雖然巡撫不是屬官。如果總督與將軍(都統)同駐紮在一個地方,專折上奏朝廷同一事件,一般由將軍領銜,僅就這點來看,將軍地位高於總督。但將軍只負責軍事,地方大權在總督手中。而只設巡撫的省份,出現了撫提交惡,文武殊途的局面,不利於地方的穩定。康熙十年,清廷做出調整,逐步提高了巡撫的權力,可以節制總兵以下綠營兵。

但無論八旗序列的都統、將軍還是綠營序列的提督都只有統兵權,調動軍隊需要經兵部批准,擅自調動將視為造反,清廷中央政府以此防止地方作亂。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公子霜塵


首先,說一點,這些官職基本上都是明清時期的官職,與之前的王朝官職完全不同。



清朝一共有9個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四川總督、陝甘總督和東三省總督。總督是一品大員,屬於清朝的高級官員。總督屬於文官,地位類似於戰區司令,負責兩三個省的軍隊事務。有的總督不能干預地方上的政務,總督和巡撫屬於同事關係,並不是上下級關係。例如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兩個官職負責的事務不同而已。



巡撫是一個省的最高軍政官員,巡撫一般都是正二品或者從二品的官員。按照清朝的規定,一個省有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員。布政使負責全省的民政,按察使負責全省的司法工作。至於巡撫則負責全省的全面工作,有的巡撫負責軍政民財等各方面的事務,不過有的巡撫不能管理軍隊。由於河南、山東等省份沒有總督,巡撫的權力略微大一些。



提督是武官,在品級上,提督是從一品的高官,比巡撫的地位還高。但是由於文官高於武官的慣例,提督需要服從巡撫和總督的命令。提督負責管理全省的駐軍,類似於現在的軍分區司令。在南方的各個省,都有提督。但山西、河南等省份沒有提督,提督的事務由巡撫負責。由於提督是武官,鎮壓農民起義是責無旁貸的。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廣西提督向榮一路追擊太平軍,從廣西追到了江蘇。



至於將軍,分為了廣州將軍、西安將軍、杭州將軍等等。清朝入關以後,全國的主要城市都駐紮八旗軍。總督只能調動綠營兵,根本指揮不了八旗軍。八旗軍服從鎮守將軍的命令,但各個地區的駐軍數量都不多。一般情況下,一個省只有幾千人。年羹堯被降為杭州將軍以後,他只能調動浙江省的幾千八旗軍。至於數量比較多的綠營兵,不歸各地的鎮守將軍管理。



總兵是明朝出現的一種高級武官,在明朝時期,全國只有20多個總兵,總兵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但是進入清朝以後,總兵的數量擴大到了80多位。清朝的總兵負責管理一個鎮的官兵,鎮是清朝的一種軍隊編制,例如太原鎮、高州鎮等等,一個鎮有1萬多駐軍。總兵的地位類似於軍長,在品級上和巡撫相當。但是在權力上,連提督都不如巡撫,就不要說總兵了。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以清朝為例:

總督:

總督是地方上最高大員,堪稱封疆大吏,官階為正二品,實際操作中,總督一般會加掛尚書、大學士等從一品甚至是正一品的品階。清朝設有九大總督,除了直隸和四川單省設置有總督,其它七大總督都署理兩個省以上,總督擁有包括屬地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最高級別的管理權。

直隸總督由於在天子腳下,別看只管一省,但實屬各大總督之首。

除了地方九大總督,清朝還在部分時間段設置了一個漕運總督,兩個河道總督(江南、東河)。

巡撫:

巡撫是每個省份的最高官員,官階為從二品,低於總督,每省都會有且只能有一個,但像直隸、四川這兩個有總督的單省,為了避免機構重疊,乾脆就取消了巡撫這個職位。在有些地方(如甘肅)和有些時間段,總督衙門所在的省份,也會由總督兼本省巡撫。巡撫負責管理屬地的政務為主,軍務為輔。

總督與巡撫可能會有督撫同城的現象,從級別上,總督要比巡撫高,但兩者之間並非直接隸屬關係,總督比較偏重軍政,巡撫偏重民政,巡撫可上達天聽,直接對皇帝負責。在清朝統治前期,總督權力絕對大於巡撫。到了中後期,巡撫與總督在督撫同城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矛盾,解決這些矛盾的措施無非兩種,一種是像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那樣,乾脆把廣東巡撫裁撤掉;另外一種就是像兩江總督(管著江蘇、安徽、江西)那樣,到了後期安徽、江西兩省巡撫無論從名義上還是業務上都不再歸兩江總督管轄。

將軍:

將軍一職,顧名思義,是主管軍務,清朝入關之後,在重要的城市都駐防有八旗軍隊,乾隆年間基本固定下來,共有十四名將軍,他們的稱號就是駐紮地名加將軍二字。從品階上來看,他們是從一品,甚至比總督都要高,這與清朝統治體系有關,他們本身都是滿蒙出身,就實權來說,大部分將軍低於總督。

但是邊疆和清朝發跡的幾個省份,由於不設總督,所以駐防將軍們不僅負責軍務,事實上也要行總督之實,軍政民政都是最高領導。比如盛京、吉林、黑龍江、伊犁、烏里雅蘇臺這五個地方,就都是將軍轄區,沒有總督。

既是總督駐地、又有駐防將軍的城市,比如廣州,涉及軍務大事,一般會採取將軍領銜、會同奏事的模式。兩者互不隸屬,萬一真要是矛盾重重,那就看各人能耐道行了。

都統:

都統與將軍一樣,都是從一品,滿蒙漢各有八旗,合計二十四旗,二十四位旗務都統管理本旗軍務民務全面工作。清朝後期的旗務都統一般沒有實權,是由各中樞大臣兼任。

除了旗務都統,還有各地的駐防都統,由於與駐防將軍級別相同,所以駐防將軍與駐防都統一般各有管轄範圍,駐防將軍手下設置的助手叫做副都統。駐防都統在乾隆年間只設有三個,分別是察哈爾都統、熱河都統和烏魯木齊都統,其中前兩者不受駐防將軍節制,烏魯木齊都統與和伊犁將軍在管轄範圍上有一定重疊,因此,烏魯木齊都統雖然品階與伊犁將軍相同,實際上地位要低於伊犁將軍。

提督:

掌管八旗的叫都統,掌管邊疆省份之外的各省綠營軍的就是提督,品階與都統一致,都是從一品。

除了各省提督,清朝中後期還設置有水師提督,京師還有九門提督,他們的品階全都一致。

提督都是從一品,那麼封疆大吏九大總督才是正二品,總督又偏重軍務,豈不是要受很大委屈?

文章開頭闡述過,現實操作中,各大總督一般還會有加掛尚書、大學士名銜,足以達到文臣鉗制武臣的設置作用。

總兵:

清朝總兵品階為正二品,全國定員八十多名,受本省或本水師提督直接統轄領導。

綜上,如果硬要排出品階和實權的高低,那麼從高到低,大概可以採取這樣的排列方式:總督、將軍、都統、提督、巡撫、總兵。


歷來現實


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這六種官職在清代的時候,總督、巡撫屬於地方上的文官,而將軍、都統、提督和總兵屬於武職。

要討論它們之間誰的權力大,咱們就要搞清楚關於這六種官職各種的職能是什麼。

1、總督

《清史稿》:總督從一品。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

從史料來看,清朝一共有九個總督,他們管轄著一個到幾個省的行政、軍事和經濟大權,屬於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清朝除了這九種負責管理省內事物的總督外,還包括某些專管特定領域的總督,比如漕運總督、東河總督和南河總督這類負責河道、漕運的總督。

【清朝總督巡撫轄區圖】

一般的總督是二品官,如果他的頭銜加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的話,是從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的話,是正二品。

2、巡撫

巡撫的品級比總督低一級,他們在地方上是上下級的關係,《清史稿》記載:巡撫從二品。掌宣佈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考核群吏,會總督以詔廢置。

從上述史料可以看出,總督是兼管一省或幾省軍事、經濟和行政一應事物,而巡撫通常只負責一省的行政和軍事事物。

所以,一般情況下,總督的權力要大於巡撫,當然,清朝也有總督兼領巡撫職位的特例。

3、將軍

清朝的將軍非常特殊,我們很難去定義這個職位權力的大小,因為它分三種情況:

一、負責鎮守各方的八旗將領稱將軍;

二、皇室宗親獲得的榮譽頭銜,有些也稱將軍,比如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

三、戰時負責指揮行動的軍事將領稱將軍,這也就是我們常規意義上帶兵打仗的將軍,不過他們的任其只限於戰爭期間,戰事結束後通常會被免除職權。

【將軍盔甲】

清朝的爵位分為十二種,其中第九至十二等封爵的名字就是各種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從宗室封爵往下數,清王室還給文武大臣準備了榮譽官職,也就是那種名頭很響亮(品級很高),實際上沒有權力的官職。比如一品武職建威將軍、連威將軍,從一品武職振威將軍、二品武顯將軍,從二品武功將軍,三品武義將軍皆屬於武散官序列。

4、都統

清代的八旗都統屬於從一品的官職,主要職能是負責八旗中某一旗的戶口、生產、教養和訓練等職能。

同時,清代駐守地方的專城副都統、專城副都統鎮守總兵屬於二品官,主要負責地方的軍事駐防。

清末的時候,曾改革過兵制,那個時候的副都統可以任免軍隊中的武官。

5、提督

提督在清代屬於從一品武職,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他們又分為陸路提督和水路提督兩種,主要負責一省或幾省的水軍、陸軍。

清朝的提督中,還有一種特殊的“九門提督”,這種官職又被稱為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主要負責北京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九門內的防守和維持治安的職能,也屬於從一品。

6、總兵

總兵在清朝極為特殊,剛開始都是由總督和巡撫兼任,品級在從一品到正二品之間。

乾隆十八年的時候,坐冷板凳的總兵一職終於得到重視。在此之後,清朝設總兵定員83名,分別管轄全國的水軍和陸軍。

所以,綜上所述,權力最大的應該要屬總督了。當然,將軍或者都統當中某些出身高貴的宗室,並不受這套秩序束縛。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按照問題的描述,較為符合清朝時期官吏體制設定。其中將軍、都統、提督、總兵屬於武官體系;巡撫屬於文官體系;總督比較特殊,乃系文武綜合體系官員。

我們就上述六種官職名稱,分別予以說明:

1、總督

按照《清史稿·志九十一·外官》的記載:

總督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標下有副將、參將等官。三十一年,定總督加銜制。

也就是說,總督乃系清朝時對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長官(總督所管轄的區域基本類似於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局、西北局等區域管理範圍的設定)。

正常情況下,總督的品銜為正二品(相當於副國級級別),但一般情況下,總督後都會兼領兵部尚書銜,品銜就為從一品(相當於正國級和副國級之間的級別)。

2、巡撫

同樣在《清史稿·志九十一·外官》有著對“巡撫”職能的明確說明:

巡撫掌宣佈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考核群吏,會總督以詔廢置。標下有參將、遊擊等官。

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名。(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兼省長)

一般情況下,巡撫的品銜為從二品,(相當於省部級);但自康熙朝規定:“由巡撫授者,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也就是說,巡撫如果兼領了上述官職,就會變成正二品品銜(副國級,相當於省委書記兼領國務委員)。

對於總督和巡撫之間的關係,清朝時期有著“而巡撫例受總督節度,浸至同城巡撫僅守虛名。即分省者,軍政民事亦聽總督主裁”的明確規定,也就是說,巡撫應該歸於總督管轄,品銜、官級都低於總督。

3、將軍

將軍在清朝時期分為三種情況:

1、爵位稱號

比如鎮國將軍、奉恩將軍等乃系清朝皇室宗親的承襲爵位,並不屬官制體系,其雖然有著具體的品銜對應,但其並不屬於正常的官員體系管轄。

2、戰爭時期的專指官銜

明清時期,戰事發生時期,皇帝會任命大將軍和將軍官職,作為軍隊的統帥或者主要領導將領,當其一般為非常設官職,戰爭一旦結束就會將該官職免除。

3、清朝駐防各地的軍事長官

《通典·職官十·武官上·將軍總敘》記載:

駐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長官,皆用滿人,分別冠以駐防地名,如江南將軍、奉天將軍、伊犁將軍等。

清朝時期,駐防各地的八旗軍隊首領一般稱為“將軍”,而且以地方名冠之具體稱號。

問題中的“將軍”應該為第三種!

《清史稿·志九十二·職官四》記載:

“將軍為旗兵最高長官,凡與總督同駐一省者,如會同奏事,以將軍領銜,實權雖不及總督,但地位高於總督。”

清朝時期的地方駐防將軍為從一品,和兼領兵部尚書銜的總督相比,雖然實權不如總督,但其地位應該在總督之上。而且,如果總督和將軍在同一省份,共同上奏聞事,也應該以將軍領銜。

也就是說,將軍應該為一省或者數省軍區司令;總督則是一省或者數省軍區的政委,而且軍區同樣施行“軍事長官責任制”,所以將軍的地位和管理權限應該高於總督。

4、都統

《清史稿·志九十二·職官四》記載:

驍騎營八旗都統,(初制正一品,後改從一品。)滿、蒙、漢軍旗各一人。都統,副都統掌八旗政令,宣佈教養,釐詰戎兵,以贊旗務。

清朝基本的生活、軍事、政治制度為八旗制度,八旗都統即為旗的最高長官。職掌一旗的戶口、生產、教養和訓練等。

不管是修改前後,都統的官銜都和總督、將軍平等或者更高一等;都屬於清朝統治階層而非吏部、兵部等直接管轄的軍事武裝力量領導。

也就是說,都統原則上屬於統治階層,而非正常官制體系,其地位和品銜應該在將軍和總督之上。

5、提督

提督為武職官名,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負責統轄一省陸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為清朝各省綠營最高主管官,官階從一品。

《清史稿·志九十二·官職四》記載:

提督等官提督軍務總兵官,(從一品。)掌鞏護疆陲,典領甲卒,節制鎮、協、營、汛,課第殿最,以聽於總督。

也就是說,提督雖然品銜和總督相同,但其是一省或者數省漢軍綠營首領,受總督節制,乃系總督下屬。

6、總兵

《清史稿·志九十二·官職四》記載:

鎮守總兵官,(正二品。)掌一鎮軍政,統轄本標官兵,分防將弁,以聽於提督。

這裡就直接說明了總兵的統屬關係,乃系提督下屬,受到提督的管轄。

也就是說,按照官員等級對比應為:

都統>將軍>總督>提督>總兵;而巡撫作為一省政務領導,並不屬武官行列,沒有可比性。但其在統屬關係上,應該低於總督。

從制約關係上講:

都統乃系八旗軍隊的領導,不屬於地方軍事武裝力量,和八旗地方駐防軍事力量之“將軍”相比,兩者雖然在官制上屬於平級;但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旗屬問題,也就是說,駐防將軍在旗屬上已經屬於都統管轄,級別低於都統。

在地方武裝力量中,總兵歸於提督管轄,提督歸於總督管轄。

如果需要鎮壓省內叛亂,官府衙役如果控制不住,就需要總督出面,安排提督,提督安排總兵,派兵鎮壓;

如果總督級別出面再鎮壓不住,需要國家出面,朝廷才會派遣地方八旗駐防軍隊進行鎮壓。


我是@正說清代十二朝,專注清朝歷史解析,歡迎關注!個人見解,歡迎提出不同意見和建議!


正說清代十二朝


以清朝為例,以上這些官職從職稱(品級)上說的話,“駐防將軍”是從一品(個別有正一品,如伊犁將軍);“都統”、“提督”也是從一品;“總督”是正二品(個別有從一品,如直隸總督);總兵也是正二品;“巡撫”是從二品(個別是正二品,如山東總督)。官員品級就代表了地位、待遇的高下,以上一目瞭然。

◆但是,從職權大小看的話,按品級作比較就不合適了。且看【爾朱少帥】分析:

總督、巡撫這是屬於“地方文官”的範疇,而駐防將軍、都統、提督、總兵屬於“地方武官”。有資格叫做“封疆大吏”的只有總督、駐防將軍和提督。按照清朝朝廷“文官鉗制武官”的思維,恐怕職權上總督要更勝一籌,但是總督也做不到一手遮天。

【將軍】

“駐防將軍”就是八旗旗兵在各地駐防的最高長官。品級很高,但是職位很尷尬,他手下的官兵,戶口(旗籍)歸京城正四品的佐領管轄,駐防事務卻要聽兵部遙控。還好,駐防將軍一般都在邊疆省份,總督一般是內地省份。

遇到同一個省份,同時設置了將軍和總督的,就更鬱悶了。將軍品級地位更高、總督實權更大,遇到事情就商議著來了。誰聽誰的?朝廷沒規定,就看個人發揮了。相互不服,那就上奏章,相互彈劾唄。

【總督】

“總督”分為地方總督和專務總督。專務總督是什麼呢?漕運總督,看名稱就知道,這是專職做運輸錢糧;河道總督,就是治理水利。我們平常講的都是地方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這些都是。

總督,名義上是地方最高官員,實質上是“朝廷的派出機構”。明朝發明總督這個職位的時候,就是為了對外解決邊患和對內鎮壓叛亂、協調和節制轄區內文武大員,事情辦完,職位就是撤銷了。清朝把這個職位固定下來,功能卻也差不多。不過總督在地方上,重點在統一指揮、協調軍事,順帶監督和節制巡撫、提督。

【提督、總兵】

“提督”其實幹著跟駐防將軍差不多的事。區別就是將軍們管的是八旗兵,提督們管的是綠營兵,提督轄區一般是一省到兩省的綠營兵。跟將軍一樣,提督也是地方上最高軍隊長官,駐防將軍和提督各管各的,雙方沒有統屬關係。

◆有一個特殊的叫“九門提督”,這個跟地方上的提督完全不是一回事。九門提督的正式名字叫做“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簡稱“步軍統領”,就是因為負責京城內九門的防衛工作,有了“九門提督”通俗叫法。

“總兵”同樣的名稱,在明朝那是封疆大吏;在清朝,地方上的總兵管轄一鎮綠營兵,歸提督管轄。而京城的總兵實際就是“九門提督”的副官。

【巡撫】

“巡撫”為一省最高父母官,號稱“軍政大員”,實際上主要是幹民政,省內大小地方官都歸他直接管轄。當然了,假如看不慣省內的總督、提督,可以直接發奏章、爆黑料。

【都統】

都統其實就是八旗中各旗的最高長官。這個職位,名義上是武官,乾的文官的活。看看都統都管些什麼?管理某一旗旗民的戶籍、安置、生活、訓練。表面上跟其他幾個職位,很少有交集,所以都統的地位越來越尷尬,最後乾脆由朝廷大員兼職了。

◆總結,總督名義上的職權能節制將軍、巡撫、提督,但是對巡撫、提督沒有處罰權、任免權。巡撫、提督的工作是直接向皇帝負責、向皇帝彙報。巡撫、提督是不是跟總督扯皮,也純靠個人操作了。而都統在職務上跟其他基本沒交集,武官的將軍、提督、總兵跟文官的巡撫職務上沒交集。

由此,從職權上比較,軍事系統:總督≧將軍=提督>總兵;民政系統:總督>巡撫。


爾朱少帥


根據史書上的記載,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這六個官職,雖然在很多朝代也有零零散散的出現過,但它們在同一時期全部出現的情況,只有在清朝。所以,我們就根據清朝的官制,來討論下這六個官職的大小。

首先,清朝的管制,大體上是承襲明朝的,共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這裡所提到的這個六個官職,基本都屬於是地方官職。其中,總督、巡撫屬於是文職類官職,將軍、都統、提督和總兵屬於武職類官職。

首先說下總督和將軍:這兩個職位分別是地方上的最高文官和最高武官。

將軍一般稱之為駐防將軍,負責旗兵的調度,因此又被稱為旗兵最高長官。清朝共設駐防將軍十四人,分別駐守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烏里雅蘇臺。

在這十四個將軍中,除綏遠將軍和伊犁將軍的官階是正一品外,其他十二位將軍,軍階都是從一品,其職責類似與我們現在的軍區司令員。



總督:一般為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最高長官。清朝共設有十一位總督,分別是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河道總督、漕運總督。

這十一位總督,是清朝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吏,其官階都是正二品,但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所以從官階上來看,總督的職位實際要低於將軍。並且,清朝也曾有規定,將軍凡與總督同駐一省者,如會同奏事,以將軍領銜。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如果擔任總督的人同時還是內閣大學士的話,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那他們這個總督的官階,就是正一品,其地位還要高於正一品的綏遠將軍和伊犁將軍,不過這不是常態。所以正常情況下,將軍的職位要排在總督的前面。

其次是巡撫:它和總督的情況有些類似,都屬於地方的頂級大員,官階也為正二品,但不同的是,它一般只主管一省的軍政、民政,所以實際職級要比總督低一些,不過他們兩個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巡撫和總督,就有點類似於我們各省的省長和省委書記。



至於提督:它十清朝各省綠營的最高主管官,官階為從一品,又分為陸路提督與水師提督。清朝共設有12名陸路提督和3名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廣東水師提督及長江水師提督)。

雖然從官階上看,提督的職位還要高於總督,但是提督只是管理地方綠營軍隊,其擁有的實際權力和地位,相對是比較低的。並且,清朝還規定,提督必須受當地巡撫的管轄。從這層意義上說,提督的實際職位,要排在巡撫的後面。

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九門提督,因為其負責的是京師和皇帝的安全,屬於是中央官職,並且往往擔任該職位的人,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所以導致其職位還要高於總督和將軍。

最後我們來說下都統和總兵: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至於都統,前期職位和巡撫的職能類似,但它只負責管理旗人。當時清朝有滿漢蒙二十四個旗,每個旗的都設有都統一職,主要負責管理本旗的軍務和民務工作,權力可謂非常顯赫,往往都是八旗貴族子弟才能擔任。

但後期各旗都交由駐防將軍來管理後,都統職位實際上已經很少見,即便有,要麼淪為名義上的職務,要麼多設置在一些一些邊境地區,中央直接管理不太方便,於是就設置都統,算是在當地最高的軍政長官。

所以,雖然都統的官階為從一品,但實際地位也就僅高於提督而已。最後綜上所述,如果不考慮特殊情況的話,這六個官職按實際職位從大到小排列依次應該是:將軍、總督、巡撫、都統、提督、總兵。


我是趙帥鍋


官職大小,要放在具體的歷史空間裡看,時代不同,情況可能不同。

很多時候,同樣的官名,以前是小官,後世可能是大官,比如侍中,尚書,還有書記。

下面僅以清代簡單講這個問題。

一、先說總督和巡撫。

總督和巡撫都是文官系統。

很多人以為,總督和巡撫是上下級關係,其實他們之間並沒有直接垂直的上下級關係。

巡撫是一省的行政長官,全稱是:巡撫某處,提督軍務錢糧等事務

總督的全稱是: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都御史銜,總督**處,提督軍務錢糧等事務,到。總督可能管著一個省,這時官銜後面會加兼巡撫事字樣,也有可能同時管著幾個省,比如兩江總督,管著江蘇,安徽等地。

可見,總督和巡撫具體負責的事務是差不多的,只有轄區大小之分。但總督和巡撫有品級的高低,比如有加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都御史銜的總督,就是從一品,就要比巡撫的正二品高一級。如果沒有,總督和巡撫並級。當然,到了後期,擔任了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成為了定例。

總督和巡撫非但沒有正式的上下級關係,有的時候還有矛盾。有個詞叫督撫之爭,特別容易發生在總督、巡撫的駐地都在同一個城裡的情況下,到底聽誰的,比如四川總督和巡撫,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四川巡撫就裁撤了,只留下了四川總督。而山東只設巡撫而沒有總督。

所以總督屬於職級高配,實則二者為同僚。

二、將軍、提督、總兵,

將軍、提督、總兵,都是武官系統的。

清朝的將軍,主要指駐防將軍,受制於中央,和總督一樣都是從一品到正一品,排名在總督之前。

提督,正二品到從一品,則為一省軍事長官,但受制於地方總督。

總兵正二品。



空桑空桑


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誰的官職大?(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吃瓜群眾們經常看電視,對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耳熟能詳,到底誰官大,小編先給大家打一個比喻,然後再和大家一一道來。

總督在古代基本上是封疆大吏,如果按現在的級別對應來看,相當於兩到三個省的省委書記之和,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東西南北,黨政軍民學,黨指揮一切,總督是對這幾個個省全權負責。

巡撫最好做比喻,也就是一個省的省長。

至於將軍,就相當於軍區司令員加政委。

提督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戰區司令。

都統這個職務比較尷尬,暫且定性為直轄市市長吧。

總兵的話相當於一個集團的軍長。

從剛才的比喻來看,大王小王基本上大家有一個大概的來了解,也就是總督第一,將軍第二,提督第三,巡撫第四,都統第五,總兵第六。總督最大,總兵最小,下面小編以清朝為例,一一給大家分解如下:

總督:一般為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最高長官。清朝共設有十一位總督,分別是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河道總督、漕運總督。這十一位總督是真正意義上的牛逼人物,近代的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等,都是有名的總督,按理說,他們應該是正二品,可實際上,一般的總督都是高配,可以兼任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也就說,有些總督還是“政治局委員”,所以總督絕對是六個官職的龍頭老大。

直隸總督 李鴻章

將軍:將軍這個稱為歷朝歷代都有,拿現在解放軍的編制來說,只要是有將軍軍銜的都是將軍,從少將到上將,多如牛毛,還有很多文藝家是文職將軍,比如宋祖英、閻維文等。在清朝,將軍一般稱之為駐防將軍,負責旗兵的調度,因此又被稱為旗兵最高長官,清朝共設駐防將軍十四人,分別在全國各地。當然有人會說還有大將軍,比如撫遠大將軍周培公,徵西大將軍年羹堯等,大將軍和將軍不同,一般全國只有一個,指的是有戰爭時出征的總統帥,深受皇帝新任,職務也更高,如果真要舉例的話,相當於出征朝鮮的彭德懷彭老總這個位置。

大將軍 年羹堯

提督:提督為武職官名。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負責統轄一省或幾省陸路或水路官兵。提督分為陸路提督與水師提督。提督這個官職也是隻有清朝才有的,看過康熙王朝的都知道,姚啟聖是總督,施琅是提督,兩個督在打臺灣上策略不一樣,施琅對姚說:你是督,本督也是督,老子憑什麼聽你的?!”從這點可以看出,提督和總動基本上官職差不多大,但提督是純粹的軍事長官,一般來說要讓總督三分。當然,有一個提督最牛逼,那就是九門提督,掌管整個京師的兵馬,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警備區司令員,官職不高,但是手握皇家姓名,所以九門提督選拔非常嚴格,只能夠由皇帝的親信充任,起初的時候多是由滿清貴族擔任,後期才慢慢的啟用了一些漢人擔任,著名的有康熙時候的“鐵丐”吳六一,力助康熙平頂鰲拜,還有扶持雍正的隆科多。

九門提督 隆科多

巡撫:剛才說了,巡撫就是一個省的省長,管一個省的民生,民政,官司等等,基本不涉及到軍權,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名。在清朝,巡撫一般為正二品,無論是權力還是職級,都要比一品的總督和將軍要低一些。比如晚晴山西巡撫張之洞1881任山西巡撫,推行洋務,在太原設立洋務局,後來升了官,擔任湖廣總督。

都統:清朝開始設立都統是管理旗人,基本相當於巡撫,後來專門為了邊緣的地區設立的,在一些邊境地區,中央直接管理不太方便,於是就出現了都統,算是在當地最高的軍政長官。雍正元年,皇帝設立八旗都統衙門,八旗都統的出現,就是皇帝削弱八旗旗主,讓自己更好統治八旗的結果,都統的權力越來越小。

八旗都統服飾

總兵:總兵也是有著很大實權的軍事長官,不過它的職級算是最差的,直接受到提督的管轄,和上面的這些大官比起來,就顯得沒有什麼重要的了。

當然有人會說小編說的不對,認為要按照品級來分誰大誰小,對於這個說法,小編笑了,大學校長是省部級,能和省委書記比大小嗎?所以,按照實際權力從大到小排列絕對是:總督將軍、提督、巡撫、都統、總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