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小学前要不要提前学点东西?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蜜牙哥哥上中班了,因为上的是公立学校,幼儿园不教孩子文化课知识,蜜牙爸爸也属于那种“无作为”的家长,他说,孩子上学之后要学习很多的文化课知识,已经很累了,他不想让孩子有个“有负担”的童年,他想要孩子有个“快乐童年”,所以,他不主张我给孩子报各种的学习班。

「父母必读」小学前要不要提前学点东西?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今天蜜牙妈妈为什么会和大家聊这个话呢,是源于我去孩子的幼儿园参加学校活动时,和几个大班的妈妈聊天,她们跟我说:“不知道要不要提前让孩子学点东西呢?心里很矛盾。”

“担心孩子提前学了以后,在小学课堂上专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有小动作和分神...”

“担心孩子不提前学,到了学校,老师不会因为孩子一个人的学习跟不上而放慢学习的进度,到时候孩子学习的压力会更大,孩子也会非常的累...”

为此,我专门咨询了我的好朋友娜娜老师,她是公办小学的老师,她说:“孩子在一二年级主要学的是语文数学,三年级才开始把英语当做主要科目。而民办小学,在一年级就会开始学英语,在一年级就已经开始了比较难的朗文教材的学习。”

那我们需要在小学之前给孩子学点东西吗?

先说说数学:

一年级,学校的数学,其实对孩子来说并不难,只要孩子稍微细心一点,不看错,不漏题,考个九十、一百并不是很难。一年级下学期从讲减法退位开始,差距会慢慢地拉开。

如果大家只是单纯地想应付一下学校的数学,即便是一张白纸一样进入小学,只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有没有做过学前储备影响不大。

但是,如果你不是单纯地只希望孩子应付一年级的数学,而是希望能够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他能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不错的结果。那学前的启蒙还是很有必要的。

娜娜老师说:启蒙不是让孩子狂刷题,而是培养孩子的一些数学能力,培养他对数的感觉,对图形的感觉,学会有序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

启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无法通过一个月半个月时间进行突击,没有捷径,这点我很赞同。

这要从孩子学计算的逻辑说起:

数数(建立数与量的关系)→认识数→5以内计算→10以内计算→20以内计算→大数计算→竖式计算

其实孩子学计算,不应该是简单粗暴地让孩子记住5+3等于多少,而是从数理去理解。对孩子来说,第一步非常重要!

小学每天都有作业,并且语文是一个大头,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也很少会花时间去帮助孩子建立数和量的对应关系,所以孩子可能出现计算薄弱的问题。

习惯数手指的孩子,大多是因为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没有建立好。当你说起5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并不能浮现出5个苹果、5个人、5把尺子、5个鸡蛋等实物的样子,这时候孩子就会需要用实物去帮助理解,而能够随时带在身边的实物就是我们的手指。

那对于幼儿园的家长,我们现在可以做什么?

  • 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想培养孩子的数感,一定要让孩子多去数实物!爸爸妈妈在家可以让孩子数数,数水果,数小木棒,数楼梯等等~
「父母必读」小学前要不要提前学点东西?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以此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观察能力,强调有序思考。
「父母必读」小学前要不要提前学点东西?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其实关于语文,大魔王——拼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很多爸爸妈妈在上小学前知道拼音很难学,所以大家会刻意地去练习拼音。

「父母必读」小学前要不要提前学点东西?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关于拼音,娜娜老师的建议是:

如果大家真的要学,一定要找专业一点的机构或者老师,如果爸爸妈妈自己发音都不准的话,建议还是别教!语言这东西吧,想纠正会比较很难,因为孩子已经在原来的学习模式下形成习惯了。

语文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识字量!

如果孩子的识字量很少,不认识字,又看不懂老师写的,可能连把作业抄回家都很困难,包括每天都要回家读课文,如果不认识字,读课文就要耗费上大半个小时甚至一小时时间。假如孩子一直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不了什么成就感,很快就会失去对这个学科的兴趣。

大家如果能在孩子没有那么多课业压力的时候,把识字这一关过了,孩子上课的效率和写作业的效率也会极大地提高。孩子不累,爸妈也轻松。

注意啦~识字和写字是非常不一样的,娜娜老师建议教孩子识字,但是不建议大家过早地让孩子写字!

现在亲子阅读盛行,但是很多爸爸妈妈只是单方面地给孩子读故事讲故事,而并不会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认字。用指读的方法给孩子讲故事,并不是刻意让孩子认字,但是低龄的孩子对字形的感知能力是很强的,孩子确实能够慢慢地自己认识。

学过之后,孩子会不会在学校就不想学?


「父母必读」小学前要不要提前学点东西?听听学校老师怎么说

孩子学过之后,会不会对学校的知识就没有兴趣了?会不会上课不认真?

娜娜老师觉得这个要看孩子的情况来具体操作,确实会有一部分的孩子会出现这种学过了就轻视的现象,上课会走神。但是目前为止我接触到的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这种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引导,孩子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

蜜牙妈妈总结了几点:

1. 孩子该启蒙的,还是需要启蒙的!

2. 快乐和学知识并不是对立的,快乐教育并不是什么都不学,“零基础”不等于“零准备”。真的完全“零基础”,入学后也没你想得那么轻松。

3. 完全放任不管不行,疯狂拔苗助长也不行,只有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潜移默化,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面对未知的能力。

4. 最后,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关键还是看家长的视野和格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