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豔后為什麼要殺死親妹妹阿辛諾依公主?

雲緋


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和阿辛諾依本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她們都擁有絕色的美貌,且聰慧機智。本來,這對王族姐妹花都該享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她們卻為此鬥得你死我活。最後,克利奧帕特拉色誘安東尼,請求她殺掉自己的親妹妹阿辛諾依。

(埃及豔后劇照)

那麼,她們之間究竟有什麼糾葛,為何要骨肉相殘呢?

克利奧帕特拉和阿辛諾依都是國王托勒密十二世的女兒,克利奧帕特拉由於年紀居長,所以在托勒密去世前,依託勒密王朝的風俗,她與同父異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結為夫婦,共同執掌軍政大權。

但是,克利奧帕特拉不願意和弟弟分享權利,一心想將弟弟趕下王位。

忠於王權的老臣,為了不使托勒密王朝陷入內亂,於是聯合起來,將克利奧帕特拉驅逐到了敘利亞。

克利奧帕特拉當然不服氣,她招募軍隊,準備發動戰爭,武力奪取王位。

說實話,托勒密十三世只是個少年,根本不具備處理軍政事務的能力。再加上當時托勒密王朝也是岌岌可危,因此,面對克利奧帕特拉發起的戰爭,也沒有太大的勝算。

正在焦慮之時,愷撒追擊政敵龐培來到了埃及。

托勒密十三世手下的一員大臣靈機一動,誘殺了龐培,並割下他的頭顱,獻給愷撒。希望他能幫助朝廷剷除克利奧帕特拉,以緩解王朝面臨的危機。

然而,讓托勒密十三世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向工於心計的克利奧帕特拉,也想借愷撒的力量幫她奪取王位。當她得知弟弟把龐培的頭顱獻給愷撒時,她靈機一動,讓追隨她的臣子打扮成商人,然後她把自己裹在毯子中,讓臣子扛著毯子去見愷撒。

臣子順利地見到了愷撒,並將她獻了出去。

(愷撒劇照)

面對傾國傾城的克利奧帕特拉,54歲的愷撒沒能抵擋住她的誘惑,很快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並立刻幫助她恢復了和托勒密十三世共同執政的權力。

朝中大臣深知,克利奧帕特拉為人毒辣,重新掌握政權後,一定會再次想方設法除掉托勒密十三世。於是,他們慫恿托勒密十三世發起反愷撒暴動,想再次把克利奧帕特拉趕出朝廷。

結果,克利奧帕特拉利用愷撒的軍隊,擊敗了邁勒密十三世發起的暴動,並將忠於邁勒密十三世的大臣們紛紛處死。而邁勒密十三世也在坐船逃亡的時候,掉進尼羅河中溺水而死。

身為妹妹的阿辛諾依,得知邁勒密十三世去世後,立刻逃出城外。她找到戰敗的阿基拉斯軍,利用大家對克利奧帕特拉的仇恨,將他們招募起來,重振旗鼓,以為托勒密十三世復仇為由,準備再次向克利奧帕特拉發動攻擊。

阿辛諾依此舉,很快得到大家的擁護,並被推舉為女王。

不久後,阿辛諾依領著大家攻打克利奧帕特拉。

然而,愷撒的鐵騎兵團卻如天降神兵一樣,出現在了阿辛諾依面前。阿辛諾依不堪一擊,很快全軍覆沒。阿辛諾依,也成了愷撒的階下囚。

克利奧帕特拉害怕阿辛諾依會威脅到她的王權,數次請求愷撒處死阿辛諾依。

愷撒把阿辛諾依帶到羅馬,逼迫她和俘虜們在羅馬城中游街,以示對她的羞辱。

按道理,俘虜最終都會被處死。可是阿辛諾依悲慘的命運,卻讓羅馬民眾對她充滿了憐憫。看到這種情況的愷撒,只好把她放逐到艾菲索斯,讓她在那裡的神廟中尋求庇護。

接下來,愷撒按托勒密王朝的風俗,再次讓克利奧帕特拉和另一個小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結婚,讓他們共同執掌政權。

不過,托勒密十四世形同傀儡,王朝政權,自此全部掌握在了克利奧帕特拉手中。

公元前44年,愷撒遭元老院成員的集體暗殺身亡。

(安東尼和埃及豔后)

隨之,安東尼和屋大維在平定羅馬叛亂後,分別統治了羅馬的東西部。

安東尼為了搞到更多軍餉來打仗,召見克利奧帕特拉。

克利奧帕特拉為了能再次得到羅馬的庇護,於是故伎重演,打算色誘安東尼。

克利奧帕特拉特意把自己打扮成維納斯的模樣,坐著鑲滿寶石的樓船,順著河流來到安東尼所在的城市。

她的出現,讓沿河的百姓都以為真是維納斯再現,因此人們奔走相告,爭相來一睹她的芳容。

美色當前,安東尼被迷得神魂顛倒。對克利奧帕特拉的請求,他實在不知如何拒絕。

克利奧帕特拉成為安東尼的情婦後,請求安東尼除掉妹妹阿辛諾依。

安東尼一口答應。

不久,從艾菲索斯傳來阿辛諾依被斬首的消息,克利奧帕特拉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僅僅過了10年,由於安東尼戰敗,在屋大維的步步緊逼中,克利奧帕特拉只得選擇了自盡,一個王朝也隨著她的死亡走向了終點。

(參考史料:《埃及豔后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埃及豔后生活的托勒密王朝,家族成員有兩大法則:

一、沒有近親不結婚這一忌諱,親哥哥娶親妹妹,親姐姐娶親弟弟,都很常見——埃及豔后就曾跟她的親弟弟結婚,共同執政;

二、沒有血濃於水這一說,親姐妹兄弟之間為了王位都是要鬥爭到你死我活。

埃及豔后為啥要殺妹妹阿辛諾依呢?

因為她跟埃及豔后在野心上是一模一樣的。

首先,阿辛諾依曾跟埃及豔后的丈夫,也就是她們兩的親弟弟——托勒密串通,因為想一人獨掌大權,托勒密打算除掉自己的妻子兼姐姐,還打算把阿辛諾依送給凱撒謀求羅馬帝國的支持。

結果呢?托勒密被埃及豔后毒死了,同謀阿辛諾依想投靠凱撒,結果埃及豔后搶了先。

後來發生的事情,我是說凱撒和埃及豔后之間的,你們想必都知道了。

但你們不知道被搶了男人的阿辛諾依起兵自封為王,糾結姐姐的反對勢力,反抗了兩次吧?

一次把凱撒和埃及豔后圍在皇宮有半年之久,還是凱撒的軍隊趕來救援;一次是埃及豔后喝安東尼卿卿我我的時期,又是一次起兵對抗的王位爭奪戰。

可惜都失敗了,前一次凱撒念舊情,不顧埃及豔后反對饒了她一命;後一次安東尼在埃及豔后的攛掇下,直接被處死了。

因為成王敗寇的鐵則,今天我們只聞埃及豔后的風流韻事,不知她妹妹阿辛諾依的反抗悲歌。


隱語


這樣的權力爭奪在古代皇室中很多見,埃及豔后和阿辛諾依公主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都是其父親托勒密12世的親生女兒。事實上,埃及豔后的父親有6個孩子,他和自己的妻子,也是姐妹關係的克婁巴特拉五世生育了克婁巴特拉六世、貝勒尼基四世和克婁巴特拉七世(埃及豔后)。第二個妻子也生育了三個孩子,分別是阿爾西諾伊四世、托勒密十三世和托勒密十四世。克婁巴特拉六世是早逝的。這位父親後來帶著埃及豔后流亡到了羅馬,埃及曾經被豔后的姐姐貝勒尼基四世單獨統治。


令人吃驚的是,這位托勒密12世為了權力居然親手殺了自己的女兒,後來他在死亡前立下遺囑,希望自己的女兒克婁巴特拉七世(埃及豔后)和自己的兒子托勒密十三世繼承埃及的皇位。但是埃及豔后和托勒密十三世都不是省油的燈,為了利益,姐弟兼夫妻兩個撕破了臉,埃及豔后委身於羅馬共和國的統帥凱撒,開始向其弟弟進攻,最後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失敗,被扔到尼羅河中淹死。



後來埃及豔后的另一個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即位,成為了豔后名義上的第二任老公,這個老公很老實,也沒有做任何出格的事情,但是埃及豔后在公元前44年還是毒死了他,因為她向讓自己和凱撒的兒子繼承埃及的皇位,而弟弟的存在是個巨大的威脅,完全可以謀殺她掌握大權。而妹妹阿辛諾依公主的存在對於豔后來說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就算弟弟死去,妹妹如果謀殺她,依舊可以成為權力的正統所有者,為了自己兒子的前途,在公元前41年,埃及豔后向自己的親妹妹又亮起了屠刀。


所以托勒密十二世的後代中,一個早逝,一個被他殺害,另三個被埃及豔后殺害。這有點像中國唐代李世民發起的宣武門兵變,殺害了自己的兩個親兄弟,奪取皇位。又讓人聯想到了鯊魚寶寶的殘酷本性,在鯊魚媽媽的肚子裡曾經有好多鯊魚寶寶,可是隻有那個殘殺了兄弟姐妹的最強者才能夠出生。


科壇春秋精選


20世紀90年代,奧地利考古學家進入位於土耳其以弗所羅馬古城的陵墓,發現了無頭的少女遺骨,陵墓獨特的八角形形狀暗示它的主人與亞歷山大燈塔是有聯繫的,於是考古學家猜測陵墓主人就是“埃及豔后”克萊奧帕特拉的妹妹阿辛諾依公主!


2000多年前阿辛諾依公主被同父異母的姐姐、“埃及豔后”克萊奧帕特拉下令處死。傳說這是為了防止阿辛諾依篡奪王位!

但阿辛諾依遺骨發現後,經調查,發現她生前沒有任何疾病或影響不良的現象,因此可以斷定是非正常死亡。


這對姐妹之間幾乎毫無親情可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阿辛諾依比“埃及豔后”小10歲左右。當埃及豔后登上埃及王位後,一系列的權力爭鬥就開始了。

托勒密家族的女子,一生下來就有被做為政治工具,被支配的命運。在這樣殘酷的政治環境下,也使得托勒密皇室的女子均頗有手腕,權謀。頗有手腕去反過頭來玩弄男人於鼓掌之中。


這個備受爭議的埃及豔后,這個佇立在金字塔下的尊貴女王、這條盤踞在尼羅河河畔上的媚人花蛇,讓全世界都為之瘋狂的稱號。

她先是被自己兄弟托勒密十三世的支持者趕下王位,但緊接著又在羅馬統治者凱撒的支持下重新奪回王位,並和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共同執政。

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和凱撒大帝墜入愛河後,為他生下了一名兒子。


可是,看似平靜幸福的表面下,卻是埃及王室充滿了刀光劍影的權力鬥爭,反對埃及豔后的大臣一直在試圖推舉埃及豔后的妹妹阿辛諾依公主當女王。

然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阿辛諾依公主慘敗給了姐姐,並被流放!而在凱撒被暗殺後,埃及豔后又成了羅馬統治者馬克·安東尼的情人,為了防止阿希諾伊公主東山再起,克麗奧佩特拉命令一名羅馬將軍將流放在外的阿希諾伊公主殘忍殺死。

可以說是相當殘忍了!(手機答題好辛苦,實在太困,只能明早再檢查看看我都寫了些什麼了🤔)


濃情蜜意西班牙


阿辛諾依是埃及國王托勒密12世6個孩子中的第4個,也是他最小的女兒。她同父異母的姐姐便是著名的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與克利奧帕特拉共同執政的托勒密13世,是阿辛諾伊的同父同母哥哥。

公元前51年,托勒密12世去世前,下令他的長子托勒密13世和長女克利奧帕特拉7世,結婚並聯合執政。他們婚後和執政後不久,托勒密13世廢黜了克利奧帕特拉,並將她驅逐埃及到邊境,令她永不得回到開羅。

尤利烏斯·凱撒為追擊龐貝來到亞歷山大港,克利奧帕特拉聽說後,喬裝潛入他的宮殿,色誘了他。雖然托勒密13世已令人殺了龐貝將頭顱獻上,但凱撒還是被埃及豔后迷得神魂顛倒,唯她的命是從,盡全力助她重登權位。

托勒密13世堅決反對克利奧帕特拉重回開羅,於是和凱撒爆發戰爭。凱撒大勝,托勒密13世則掉進尼羅河淹死了。於是阿辛諾依集結忠於托勒密13世的軍隊,繼續與凱撒作戰,不幸戰敗被俘。凱撒將她作為戰俘押解到羅馬,遊街示眾,以炫耀自己的赫赫戰功。

埃及豔后獨掌大權後,凱撒回率軍回到羅馬。他對處死阿辛諾依的要求置之不理,只是將她放逐到土耳其的以弗所,令她永世不得回到埃及。不久,凱撒被刺死,安東尼成為新的三頭聯盟統治者之一。安東尼與埃及豔后相遇後,又不可避免地成為她的裙下之臣。

雖然已經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又有安東尼的強力支持,但克利奧帕特拉依然視阿辛諾依為自己最危險的敵人。為了徹底打掉托勒密13世的支持者、穩固自己的統治,也為了報前面的一箭之仇,公元前41年,克利奧帕特拉要求安東尼派人到以弗所,殺死阿辛諾依。

安東尼派出的劊子手,在以弗所阿耳忒彌斯神廟的臺階上,斬殺了阿辛諾依,並將她的頭顱送到克利奧帕特拉的宮中。此事傳出,震驚了整個羅馬,有人悄悄為她建了一個無名紀念碑。但是她的身子被葬在何處,哪一個紀念碑是為她而建,千年來一直是個謎。

1990年,奧利地的考古學家在以弗所中心地帶,發現了一個無名的八角形紀念碑。紀念碑下面是一個墓穴,下面有一具無頭女屍,人們懷疑這就是古代土耳其人為阿辛諾依建的紀念碑,無頭女屍便是公主本人。但是研究了多年,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無頭女屍主人是誰。

從墓中挖掘出來的骸骨,也在二戰中失蹤了。後來的人們只能根據文字和圖片資料,復原女主形象,但依然不能確定,她是不是2000多年前慘死他鄉的阿辛諾依公主。


世界真的很大


和年僅12歲的弟弟結婚,殺死不到20歲的親妹妹,埃及豔后如何一步步取得埃及獨立統治權?

1.埃及豔后和親弟弟的獨立統治權之爭鬥

埃及倒數第二任君主“吹笛者”在公元前52年立下遺囑:“死後,埃及將由女兒克里奧帕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三世聯合統治”(為維持政權穩固,親姐弟結婚,聯合統治國家是埃及的傳統)。

之後不到一年,“吹笛者”去世。但野心勃勃的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並沒有和弟弟分享權利的意思,她隱瞞父親的死訊,長達4個月獨攬埃及大權,直到父親去世的消息掩藏不住。一場皇位之爭就此拉開帷幕。

2.弟弟聯合妹妹阿西諾伊四世,奪回政權

弟弟為搶回國家控制權,聯合妹妹阿西諾伊四世聯合發動政變,將埃及豔后趕出埃及,並汙衊其為叛國者。

年僅15歲的阿西諾伊四世,從小仰慕姐姐的權力地位,在此時初次展露出成為埃及女王的野心。

但兩人並沒能得意太久,富有魅力和政治能力的埃及豔后,作出了一項大膽冒險之舉,他把自己裹在毯子裡,獻給了羅馬凱撒大帝,以此獲得凱撒大帝,對她奪回國家統治權的支持。

52歲的凱撒大帝,立即就被大膽、美豔,充滿魅力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迷住。第2天上午,就宣稱自己擁有“吹笛者”的遺囑,根據遺囑,恢復埃及豔后的統治權。

此舉卻激怒了埃及的人民,他們恐懼埃及被羅馬吞併已久。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和妹妹,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對,凱撒大帝和克利奧帕特拉發動了戰爭。一開始,埃及軍民一心,群情激憤,凱撒大帝節節敗退,被年僅15歲的妹妹阿西諾伊四世打得丟盔卸甲,妹妹甚至建了一座豐碑紀念這次偉大的勝利。

但很快凱撒的援兵抵達亞歷山大。在一場破釜沉舟的戰役中,弟弟托勒密十三世,身穿華美但沉重的黃金盔甲,可憐地被淹死在尼羅河中。而妹妹阿爾西諾四世則被俘虜,雖免於一死,但遭到流放。

被流放他鄉的阿爾西諾四世,忍辱負重,等待再次稱王的機會。

3.最後的反擊

公元前44年3月,凱撒大帝因為企圖成為永久的獨裁者,被共和派自殺死亡,羅馬陷入混亂。19歲的阿爾西諾四世趁機聯合凱撒,埃及豔后的反對者,企圖東山再起,奪回埃及合法的統治權。

可憐的妹妹,15歲就能和哥哥發動政變,打得千古一帝的戰爭天才——凱撒連連敗退,權謀、軍事能力出眾,還非常能忍辱,放在其他朝代可能成為一代君王。可惜,卻遇上了更強大的埃及豔后。

充滿政治遠見的埃及豔后很快和羅馬的安東尼形成了新的利益聯盟。為獲得埃及豔后的支持,安東尼毒殺了阿爾西諾四世。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王位再無人能覬覦。


路談談


很驚奇看到這個問答了,去年我在頭條號寫了篇“鮮為人知的埃及豔后妹妹阿辛諾依公主”的故事,沒想到這麼快就出問答了,看來那篇文章還是有很多人看了啊。

那篇文章素材來自紀錄片《BBC埃及豔后:鮮為人知的兇手》,是一欄刑偵類節目。上世紀90年代,人們對今土耳其境內的羅馬古城—艾菲索斯一處顯赫的陵墓內的一具女性遺骨產生了興趣。經鑑定,該遺骨骨骺尚未癒合,還是一位未成年少女,且死前非常健康,生活條件優渥。顯然這是一件謀殺案,這樣一位貴族少女到底遭遇了什麼,勾起了人們的好奇。人們通過考古結合現代偵緝手段終於揭開了“埃及豔后殺死親妹妹”這個謎團。

故事梗概是這樣的,埃及國王死後,根據老國王的遺囑,時年十八歲的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嫁給了十三歲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執掌朝政。此外,埃及豔后還有一個十五歲的妹妹阿辛諾依公主和一個小弟弟托勒密十四世。這四個兄弟姐妹為了爭權奪利是打得不可開交,後來埃及豔后落敗被趕出了皇宮。

羅馬執政官凱撒此時追擊龐培來到埃及,介入了埃及的姐弟兼夫妻之爭。埃及豔后看到了希望,將自己裹在毛毯裡送給了凱撒。凱撒拜倒在豔后的石榴裙下,轉而支持埃及豔后。人們不滿於豔后私通凱撒的行為,發動叛亂包圍了皇宮。在這過程中阿辛諾依公主遺失被叛軍撿到,擁立為新的埃及女王與克利奧帕特拉對峙。

凱撒被打得措手不及,失去了皇宮,困守在一座孤島上的燈塔內。阿辛諾依公主率領叛軍繼續攻打燈塔,凱撒被殺的割須棄袍,泅水逃生。後來羅馬的援軍趕到,鎮壓了叛亂,托勒密十三世在逃亡時喪命,而美麗高貴的阿辛諾依公主則淪為了階下囚。但是,凱撒並沒有殺阿辛諾依公主,而是在將她裝入囚車遊街示眾羞辱一番後,放逐到800公里外的埃菲索斯城。

在埃菲索斯城,阿辛諾依公主受到了阿蒂米斯神廟的庇護。但是兩年後,阿辛諾依公主卻離奇地橫屍在神廟中。一時間埃及上下震動,人們猜測就是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乾的。三百年後,羅馬史學家卡西烏斯.迪歐對此事做了記載。

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埃及豔后乾的,阿辛諾依公主雖然被放逐,但作為皇室的一員,對豔后來說始終是一個威脅,再說阿辛諾依公主就曾被擁為女王,這對豔后來說耿耿於懷。埃及豔后後來甚至對小弟弟托勒密十四世下了毒手,所以她有殺妹妹的嫌疑和動機。

再者,阿辛諾依公主被殺害的時間與埃及豔后與羅馬將軍安東尼交好的時間相吻合,而當時埃菲索斯城恰好在安東尼的管轄下。由於阿蒂米斯神廟權勢非常大,埃及豔后動不了神廟中的阿辛諾依公主,唯有借安東尼之手才能實現。於是這兩人狼狽為奸,苦了毫不知情的阿辛諾依公主。

人們利用先進的技術對遺骨進行了復原,大家來欣賞下阿辛諾依公主的絕世美貌吧。


萌叔觀世界


著名的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的結髮丈夫是她的親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小托勒密登基的時候年僅十三歲,而克里奧帕特拉這時是十八歲。當時埃及正面臨著來自羅馬的威脅,托勒密法老認為應該正面對抗羅馬保證國家權益,但是克里奧帕特拉則希望與羅馬結盟保持和平的關係為上策。這時年僅十五歲的阿辛諾依公主(托勒密的二姐)則支持法老的決定,克里奧帕特拉很快被孤立。因為政見不合,她被丈夫兼弟弟的托勒密驅逐出亞歷山大港。
克里奧帕特拉將自己卷在毯子裡混入愷撒居所,盡展女性魅力的她使得愷撒心甘情願幫助她謀求政治利益。托勒密得知姐姐的行為後大為震驚也很憤慨,認為這是對自己和阿辛諾依公主以及整個埃及的背叛。
此時愷撒正無視托勒密法老與克里奧帕特拉住在埃及王宮,支持法老和阿辛諾依公主的埃及軍隊襲擊了王宮。愷撒趁機將法老和公主劫持為人質,更加令人震驚的是克里奧帕特拉竟然縱容羅馬人點燃港口的船隻想引開埃及軍隊,結果風助火勢,他們所在的城市也陷入火海。埃及軍隊只能放棄攻擊改為滅火搶救家園,埃及豔后的這一作為簡直可以將她劃為叛國者或者是禍國妖妃的行列了。
戰亂中阿辛諾依公主逃出了皇宮,她在叛亂者的支持下被立為埃及女王,意在推翻愷撒和克里奧帕特拉對埃及的統治。她的軍隊發起了出其不意的攻擊,讓凱撒措手不及,狼狽到了跳海游水逃生的地步。如果不是他“割須棄袍”勉強遊走,那麼一代英豪愷撒就會被阿辛諾依公主的軍隊幹掉了。
這場戰役發生在代表克里奧帕特拉家族的法老燈塔之下,是阿辛諾依公主的輝煌勝利。連愷撒的斗篷都被當做戰利品掛上城垛,這對強大的羅馬是個可怕的羞辱。
然而沒過多久叛亂者發生內訌,凱撒得到喘息之機。他發動了反攻,戰鬥中托勒密法老因為黃金盔甲拖累溺斃在河裡。克里奧帕特拉不費吹灰之力就幹掉了最大的政敵,那麼剩下的就是被俘的阿辛諾依公主了。
克里奧帕特拉被愷撒扶上埃及女王的寶座,按照埃及王室慣例,她要嫁給最小的年僅十二歲的弟弟。
阿辛諾依公主同其他俘虜一樣被關進籠子在羅馬遊街,當著她的面愷撒把象徵她輝煌勝利的燈塔雕塑燒燬。儘管阿辛諾依公主的頭銜是叛軍頭目,但是在圍觀者眼裡她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凱撒原打算用這種方式展示自己的勝利,遊街之後公主會被勒死。但是民眾普遍同情公主,愷撒事與願違,公主也沒有被立即處死,而是被放逐到艾菲索斯(今土耳其)。
阿辛諾依公主待在神廟裡,這裡是政治避難者尋求保護的地方。她在這裡住了兩年後,凱撒就死於政變。幾個月後,克里奧帕特拉派人謀殺了自己的丈夫兼小弟弟,為的就是做埃及唯一的女王。而後來與克里奧帕特拉勾結的馬克·安東尼的權力中心正是艾菲索斯——阿辛諾依公主的所在地。
安東尼需要埃及的資源支撐戰爭,而克里奧帕特拉需要王位的保障,也就是除掉妹妹阿辛諾依公主。儘管公主對她現在沒有政治威脅,但克里奧帕特拉從自己身上就看出潛在的危險。
於是,正值年輕健康的阿辛諾依公主突然死亡,就在一個神聖的地方。在有庇護權的神廟殺人在當時是極其嚴重的罪行。
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是世界歷史上最為傳奇的女性之一,一位天才的政治家和才女,也是個挺漂亮的女人,同時也是個冷漠無情的女王。
雲緋文史號:故紙堆間(yunfei919-)
歡迎點贊和評論

雲緋


主要是害怕。

這和埃及豔后能夠重新奪得埃及權力有很大的關係,埃及豔后和她的妹妹,是同父異母的親生妹妹,二者之間究竟存不存在什麼矛盾並不清楚,後來埃及豔后嫁給了自己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但是脫了密13世並不滿意自己的姐姐掌權,因此聯合其他的一些人把自己姐姐,趕下臺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埃及豔后實際上已經失去了能夠重新奪權的機會,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羅馬長老院的執行長官凱撒,追隨自己的政敵一路追到了埃及,這個時候托勒密13世,首先反應過來把這龐貝給殺了。

這種情況之下埃及豔后把自己給打包了,直接送給了凱撒,然後獲得了凱撒的支持,幫助他重新奪得了埃及的權力利。

我們仔細去想一下,在這場事情裡面托勒密13世究竟敗在哪裡?因為他不是女人!埃及豔后在這一場行動裡面,能夠以雷霆之勢獲得這場政治鬥爭的最後勝利,就是因為它擁有著女人的容貌和身體,能夠勾引凱撒,否則,沒有拜倒在埃及豔后石榴裙下的凱撒,又怎麼會去幫助這個女人呢?

雖然凱撒幫助埃及豔后奪得埃及的權利,但是在這之後仍然出現了問題,就是埃及豔后的這個舉動確實引起了當時很多埃及元老的不服,他們認為這是藉助其他人的實力奪得了權力的位置,而埃及豔后更是把整個埃及做了自己的嫁妝,所以他們推舉出來一個人幫助他們能夠推翻埃及豔后的統治,這個人就是埃及豔后的親生妹妹。

結果埃及豔后又一次藉助凱撒的力量把這場叛亂給鎮壓下去,並且把自己的妹妹給抓住了,然後這個妹妹就作為戰俘被帶到了羅馬,本來這個女人是必死無疑的,結果出了問題,本來大家也是當做看熱鬧一樣去觀摩這個戰俘在羅馬城裡面進行巡街,結果,埃及豔后他妹妹的美貌反倒吸引了大家注意,大家認為這是女神轉世,不應該進行這樣的修改,所以凱撒也無奈於國內的壓力,把這個女人直接給放了!

本來這個問題也並不嚴重,只要凱撒還活著,他的心放在埃及豔后的身上,那埃及豔后對於埃及的統治那是絕對的權威,但是後來凱撒遭人行刺死了,新上臺的安東尼和屋大維兩個人不對付!

此時可能埃及豔后也要體驗一把,什麼叫做時間才是女人的第一敵人,自己雖然長得漂亮可以耐不住時間的磨蝕,自己的妹妹比自己遠遠年輕,而且還是埃及皇室的純正血統。

可以這麼說,只要自己這個妹妹願意或者有人想要配合她,那隨時就可以複製一場當初自己的那種成功!因此當安東尼徹底把自己的心放在埃及豔后的身上收埃及豔后的第一反應是把自己的妹妹給殺了,這是為了斷絕自己這個合作伙伴的後路!


漩渦鳴人yy


敢阻擋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步伐的人都要死!

埃及豔后是個相當可怕的女人,其心機不低於武則天。當時埃及正面臨羅馬的威脅,而埃及內部分成兩種觀點。


埃及豔后認為應該與羅馬簽訂合約,依附於羅馬。但是托勒密法老與妹妹阿辛諾依卻認為應該拼死一戰。而自己丈夫兼親弟弟也不同意自己,最後自己被趕了出來。(當時三人18歲、15歲、13歲)。

當時凱撒追殺龐貝到了埃及,埃及豔后趁著這個千載難逢機會。把自己裹在毯子裡,偷偷見到了凱撒。靠著自己魅力,把凱撒迷的神魂顛倒。這一切都是為了埃及法老的位置!

之後凱撒入住埃及,阿辛諾依與法老認為這是刺殺凱撒的最好時機。但是不幸戰敗,凱撒俘虜了阿辛諾依。在這個過程中,阿辛諾依就差一點得手。

剛開始刺殺太突然,又不是本土作戰,凱撒很狼狽。埃及豔后給凱撒出計劃,讓羅馬部隊點燃港口的船隻。沒想到風太大,點燃了港口的城市。追擊凱撒的部隊都回去救火了,就讓凱撒逃過了這一劫。

阿辛諾依可謂是大獲全勝,甚至還拿著從凱撒身上撕下來的一塊斗篷,回國炫耀。但是她忘記了“放虎歸山”一說,凱撒調轉槍頭,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埃及。


托勒密法老被殺,阿辛諾依也被俘虜。但是凱撒並沒有殺她,把她囚禁在寺廟當中。埃及豔后控制弟弟,掌握了埃及實權。在這之後沒有兩年,凱撒被刺身亡。埃及豔后為了避免弟弟反水,秘密處理了他。

羅馬後來分裂成安東尼掌管的東部,安東尼希望可以得到埃及支持繼續征戰,兩人談判的地點就是在關押著阿辛諾依的神廟內。

埃及豔后想繼續做埃及王,一者需要埃及支持,這點安東尼可以滿足。二者除去威脅自己王位的人,眼下就只有妹妹阿辛諾依最有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辛諾依的下場就可以預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