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的另一面:卑鄙的天才,學術界的流氓強盜!

什麼叫做恃才傲物,什麼叫做目中無人呢?高智商的人往往無心去經營人脈,也不需要提高情商來爭取資源。這些在某些領域有了頂尖成就,為人類做出非凡貢獻的科學家,在看其他人的時候會用什麼樣的眼神:“我不是針對你,在座的都是弱雞。”不是我洗白,比如愛因斯坦、牛頓、居里夫人這樣的大人物,混到他們這個程度,即便是私生活再怎麼混亂,他們的照片還是端端正正貼在小學生的課本上,頗有一種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的感覺。

牛頓的另一面:卑鄙的天才,學術界的流氓強盜!

他們大約心裡總是這麼想的:“我就是喜歡看你們看不慣我,又不能把我從科學史上的神壇拉下來,只能在背後無奈罵我的樣子。”

說說牛頓吧,這位給我們童年留下了勵志的“蘋果”和溫情的“櫻桃樹”的偉大科學家,在學術界卻是出了名的流氓強盜。

牛頓與萊布尼茨兩人,到底誰是微積分成果的持有者,這是數學界著名的一大公案,到現在科學界還沒有定論。和牛頓爭論不下這事兒,將數學家萊布尼茨的後半生推入自怨自艾之中,直至含恨而死。

牛頓的另一面:卑鄙的天才,學術界的流氓強盜!

萊布尼茨不能定案,但是牛頓搶走了下級同事弗拉姆斯蒂德的天文研究成果是板上釘釘的。1689年,弗拉姆斯蒂德為了一項研究做了長達三年、一共2萬多次天體觀測,研究了3000多顆星星,當時錢拿的不多,還在牛頓手下受氣,真的很辛苦。

牛頓的另一面:卑鄙的天才,學術界的流氓強盜!

牛頓為了索要弗拉姆斯蒂德的研究成果,多次利用上級的職位之便給弗拉姆斯蒂德穿小鞋,對他指指點點,出言羞辱。牛頓利用他的數據出版了原理一書,弗拉姆斯蒂德氣憤反抗,於是第二次出版的時候牛頓刪除了他的名字。

牛頓和拉姆斯蒂德已經產生了矛盾,但是牛頓還不能完全撕破臉,他還需要拉姆斯蒂德更進一步的資料。牛頓拉上哈雷軟磨硬施,拉姆斯蒂德當然不會再願意。牛頓畢竟是皇家學會的會長,就這麼明目張膽講人家的的研究成果偷了出來,印刷了別人畢生研究而繪製出的觀測星圖。

我們熟知的牛頓被蘋果砸了的故事,其實是伏爾泰根據傳言湊著寫的,只是好巧不巧成了成人教育小孩子的經典寓言。但是大約很少有人知曉,“萬有引力”這個詞的最早提出者是是胡克。胡克是誰?他發明瞭望遠鏡,顯微鏡,還第一次提出了“細胞”這個概念。

牛頓的另一面:卑鄙的天才,學術界的流氓強盜!

牛頓發表著作,首次將萬有引力的研究成果公開,對於胡克之前的研究和理論貢獻,他隻字未提。胡克心中不平,和牛頓樑子結下來了,後來牛頓寫下了他平生不多的經典語錄:我看得更遠,只因為我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看起來這句話實在恭維胡克,實則實在諷刺他身體缺陷,矮小、其貌不揚。

科學爭論正常,上升到人身攻擊就不對了。後來牛頓當上了皇家學會會長,除去了所有胡克的肖像,說他長得醜。並且將他的的研究成果、資料和實驗器材全部給銷燬了。胡克這位天才科學家,真的是遇上了人生剋星,直到2003年,才有後人為他叫屈平反。

這就是來自於科學“偉人”的報復。

牛頓的另一面:卑鄙的天才,學術界的流氓強盜!

牛頓“偉大”啊,他能憑藉一己之力研究出各項領域的頂尖成果,完成鴻篇鉅著,科學界承認這麼牛逼的人存在。管你怎麼罵噁心,怎麼覺得膈應,他的照片和“踩在偉人肩膀上的”箴言,都會印刷在我們後代的課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