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六大美男

中國古代可是有許多美男的,快來看看吧

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晉著名文學家,河南鞏義(今河南鄭州鞏義市)人,籍貫河南中牟(今河南鄭州中牟縣大潘莊),有“河陽一縣花”之稱。雖說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卻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為在那時候他就已經有了一批死忠的“粉絲”了。劉孝標註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潘安,君生頎長而白晳,如花一般俊美精緻的五官對於中國人對於男子的審美影響之大,已經變成一種千年形成的標準。潘安成為美男子的代稱,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語林詳解》


中國古代六大美男

宋玉

宋玉(約公元前298年-約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淵,崇尚老莊,出生於戰國時期宋國(今河南商丘),為宋國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國。雋才辯給,善屬文而識音。”他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中國歷史上與潘安齊名的最著名的兩大帥哥之一,風流倜儻、瀟灑幹練、反應敏捷、談吐不凡,所以楚王經常要他陪伴伺候,或遊於蘭臺宮,或遊於雲夢澤。

衛玠

衛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晉朝玄學家、官員。

衛玠是歷史上唯一因為太帥了而被人“看”死的美男子。衛玠從豫章郡到京都時,人們早已聽到他的名聲,出來看他的人圍得像一堵牆。衛玠本來就有虛弱的病,身體受不了這種勞累,終於形成重病而死。當時的人說是看死了衛玠。此即成語“看殺衛玠”的典故。


中國古代六大美男

子都

子都,鄭國國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人,春秋時期鄭國公子,《詩經·山有扶蘇》有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這個“子都”大名叫做公孫閼,不僅相貌生得美,還有著一身的好武藝,能徵善射,因此便做了鄭莊公的大夫。

中國古代六大美男

宋文公

宋文公,宋國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宋文公沒有做國君的時候,是宋國的公子,被喚做公子鮑。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的話,本來是輪不到他做國君的,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歷史照著非正常的狀況發展了下去而讓原先的公子鮑坐上了宋國國君的寶座的呢?原因就是因為他長的實在太帥了

據《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公子鮑是一個“美而豔”的大帥哥。後果很嚴重,被中年守寡、獨居深宮而難耐孤寂的王姬看上了,“欲通之”。順便說一下,這個王姬,是公子鮑的祖母。公子鮑要是不美得驚天動地,何至於讓他的祖母對他生出這種念頭?作為國家領導人的長輩,她什麼男人得不到?何況春秋時期早已禮崩樂壞,誰也管不到她了。可是公子鮑不願意和祖母私通啊,王姬便千方百計的拍他馬屁,連國家都肯送給他,這可以算是“不愛江山愛美男”的典型版本。

蘭陵王

蘭陵王(541年―573年)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高肅,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詳,北齊都城(今河南安陽)人,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封爵蘭陵王。

蘭陵王高長恭相貌柔和內心豪壯,聲音姿容很不錯。被後世稱為“四大美男”之一。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邙山,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金墉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長恭,派弓箭手開始放箭保護他,之後高長恭成功替金墉解圍,高長恭在此次戰中威名大振,士兵們為此戰而謳歌他,即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中國古代六大美男

大家還知道有哪些美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