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對於條件好的人或許只是換了一種學習方式,但條件不好的呢?

00後老李


我覺得網課是無奈之舉,你所指的客觀條件,應該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1.指孩子的主觀條件,也即是已有的學習方法、習慣和自律能力,2.指的是客觀條件,包括硬軟件。硬件方面指的是家庭網絡條件和學習環境,還有就是軟件,家長的指導能力和照看的精力時間等。從這兩方面看,孩子的主觀條件差的可能主要還得依賴家長的努力了,家長只有先從硬件入手,先解決寬帶問題和提供家庭安靜的學習環境,在儘量爭取時間的情況下,多向老師資訊,多和孩子談心,適當採取強制措施。多關注網絡上特別是來自權威媒體和官方及學校相關問題的指導意見,在疫情當前形勢下,我們唯有如此,抱怨也無意義啊。


匠心微語


你的條件是指學習條件嗎?還是自身條件?


布玄


條件不好的會給家庭帶來困擾,孩子也會被老師責罵,被同學取笑。


閩南小恬恬謝雨珊


上網課當然是好事啦,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嘛,但是對於這個經濟基礎不好的孩子來說,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但是很多事情呀,要辯證地去對待。

從目前情況來看呢,上網課主要兩有兩大種形式: 第一種是私人的,私立的,私人的一對一的。或者一對多的自己付費的那種網上教育育形式。第二種是公立學校舉辦利用釘釘微信趕考狀元等等媒體的網上教學。這兩種都屬於網上教學,但是呢?所達到的效果差別是很大的。

比如公立學校的教學呢,往往是一個老師,老師面對一個班,甚至好幾個班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是一種換了形式的學校教學而已,況且呢呃,這種教學在鄉下和縣城以及城市裡面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據瞭解,在鄉下有些地方呢,有些家長去年打工就沒有回來所以還是在家裡面上網課呢,是一種無政府狀態,家長不在身邊,好多貧困家庭或者鄉下家庭,家裡面沒有筆記本電腦,光靠一個手機呢,是條件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在一些鄉下的學校呢,孩子處於一種‘’失聯‘’狀態。那麼同樣如此,在現在城市裡面一些經濟條件差的孩子可能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那麼咱們這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孩子就沒辦法了嗎?我想我們不應該悲觀。

首先聲明一點啊,前提就是每個孩子的學習天賦是有差異的,不管用什麼形式,上網課的孩子呢?相對來說,老師資源或者互動他的條件資源呢?是要優於這個不上網或者條件差的同學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辦呢?

首先,咱們的我們沒有這個網上資源,我們可以找一些往線下的資源比如說想法去找一些這個課本,還有學習資料,其實很多學習呢,是可以通過自學完成的,尤其是當你有一本很好的學習資料之後關鍵看家長的孩子的監督了,而不是上網課。所以當這個學生能夠充分的利用這些資料進行學習的話,80%的問題已經解決,剩下的問題呢,完全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查找資料,查找答案,得到解決,如果網上不能查到答案解決的話,現在我們雖然不能上網課,但可以用微信啊,這些條件同學這麼同學們之間進行交流,也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最後最難解決的,那就只有主動聯繫老師去解決了。

我們的教育呢?是面向全體的一個都不能少我相信我們的老師呢,尤其是公立學校的老師,一定會做得很好,不會放棄每一個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希望。

也許優質的教育資源呢,會讓你經濟條件好的孩子得到先機,但是不要忘了,成功是通過不斷的連續的努力與付出才能達到的,所以說沒有網課資源,你只是硬件資源差了一些,條件差一些的,家長不要灰心,要把精力放到監督孩子這件事上,通過其他手段努力。也可以彌補這個個漏洞!和孩子一起共進退同成長,有志者事竟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能夠把事情做好,不抱怨,專注去做才是正途。


檸墉度日


網課既然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不管條件好壞,我們都應該去適應它,克服自己的困難,而不是找藉口。

就像現在的教育條件一樣,不是每個地方、每個家庭的條件都是好的,此時,只能靠自己去克服。


育林園鍾老師


我們要通過建立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的對策體系來徹底解決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上網課的配套服務問題。

網絡運營商要研究制定針對性的網課服務套餐,尤其是針對農村地區學生沒有網絡信號、網絡信號差、流量套餐貴等問題,而不只解決新聞報道中的問題。如果我們單純依靠新聞報導來完善公共基礎服務問題,不僅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還會助長“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不良社會心態。

教育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發揮網絡教學的主體作用,提前排查、研究、總結網絡教學過程存在的相關問題,結合地區實際情況,為老師、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和學習引導手冊,協調整合相關單位解決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而不能只考慮政策出臺,不考慮政策落地。

加大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傾斜力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各項政策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把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推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弟弟喬治


朋友,你好,有一些觀點與你分享:

好孩子是管出來,優秀孩子是陪出來的。你每一次缺席孩子的教育,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不要等到孩子的教育失敗了,才幡然醒悟: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父母,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對於兒童時期的孩子來說,父母是萬能的,是最值得信任的,這就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等到孩子獨立了,有主見了,就會和父母漸行漸遠,你再想教育孩子也沒有用了。

不管用哪種手段上課,都是當下最合適的,要以國家大局出發,為孩子多創造有利的學習條件,不能等開學後讓孩子輸給別人。

希望能幫到你!


吳忌88


很多人都覺得網課不公平,的確,看到山區的孩子為了找信號滿大山跑,看到農村老父親孤零零陪著女兒學,還有更多沒有信號沒有手機的孩子們,這些與城市擁有單間房電腦平板手機齊上陣的孩子形成鮮明對比。

可是,為了公平是不是就取消網課?畢竟多數孩子是可以上的,畢竟禁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除的,畢竟教育對孩子來說是一輩子的事,這長時間不上課,對孩子學習不好,對孩子視力不好,對性格養成不好,對家長監管不好。

這個事分開說,上網了對缺少硬件的孩子來說的確不公平,但也是現實條件下最有效最顧多數人利益的做法了。

當然,如果能及時幫助那些孩子,都能上網課,那是最好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