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現在有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體力跟不上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年人?

鄉野餘哥


農村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體力跟不上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這種現象現在在農村普遍存在,不是個例。我們的社會是農耕社會,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民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糧食是“粒粒皆辛苦”得來的,可是現在卻出現了年輕人體力比老年人差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造成的。

朋友們在閱讀前,請點擊我名字“三農的心聲”下方的藍色字體“關注”我,贊同我觀點的朋友歡迎留言評論,以後我會繼續努力,向大家提供更多的三農知識。


1、嬌生慣養,缺少鍛鍊。在物質生活好了。年輕人,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裡幹活了。這次去農民看望老人,堂哥去田裡挖一些自己種的菜給我們吃,而他的兒子連鋤頭都不會拿,整天不是拿著手機,就是去健身房練健身。


堂哥從小種田,能吃苦耐勞,雖然現在做生意為主了,可是還是會種一些菜給自己和家人吃。自然他也知道種田辛苦,也捨不得讓兒子種田。反觀看他們,堂哥的體力反而比他兒子要好。

2、勞動形式不一樣

以前農村勞作基本靠人力和牛、驢等動物,如果家裡沒有青壯年勞力的話,家庭生活就成問題,所以農民們知道體力的重要性。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村種植以機械為主了,農村靠得是知識,而不是一味單純的靠體力種植。體力的重要性慢慢有所下降。

3、挑三揀四

現在社會的風氣是一切朝錢看,可是往往很多年輕人眼高手低,想要賺很多錢,可是又想要一份體面的工作,這個看不上,那個太辛苦。找工作挑三揀四,想要腦力勞動,農村的體力勞動根本就看不上眼,造成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現象。


而老年人為了生活,只能勞力兌伙食,他們沒有多大的知識,體力勞動是他們唯一的勞動方式,只有不停地勞動才能生存。


農民是什麼?我認為農民是體力勞動者,肩上挑著的是桶,手裡拿著的是鋤頭,離開了土地就不能稱之為農民。起碼在現在,農民還不能完全脫離勞力運作。所以,慢慢地變成了,年輕人的體力開始退化了,體力自然不比老年人好。

不知道朋友們如何認為呢?


三農的心聲


他們老一輩所經歷的生活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所經歷的完全不一樣。他們那輩是非常辛苦的。從小就開始從事體力勞動。每天都在田地裡,山上勞動著。都是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維持著生活。

像我們這的老人年輕的時候什麼農活都做過,以前沒有什麼機械的東西。什麼東西都是用肩膀挑的。田裡的稻穀,地裡的紅薯,玉米,要施的肥料都是靠肩膀挑的。所以他們的力氣都是一天天鍛煉出來的。直到現在,雖然生活條件變好了,有很多東西也不用肩膀去挑了。但那些老人還是停不下來,田裡,地裡的活一樣做著。

可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有很多從小根本就沒幹活什麼重活,最多也就做點輕鬆的活。肩膀也從來沒挑過什麼東西。沒在農村老家做活的,一直在外面工廠上班的,那就更沒什麼力氣了。說到底,那就是缺少鍛鍊。他們要是跟現在的老人比體力,還真比不過他們。

真希望現在的年輕人,除了工作外,真應該要好好的鍛鍊一下自己的身體。有了一個好的體魄,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桂林農家伊伊


沒辦法的!現在的年輕人,養尊處優,沒有了老一輩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

我記得奶奶給我講過,我太爺爺他們年輕的時候,每天都要揹著100斤的小米去140裡地以外的鎮上去賣,每天早上5點左右出發下午4點就回了,每天都是如此,有的時候賣不了還要揹回來,來回就是進300裡,而且還要揹著糧食,現在的年輕人不要說負重走路就是讓徒步走上10公里都算是稀奇了!

父一輩人從小就是上山能抗柴,下地能幹活,沒天都是忙裡忙外的!大家身體都是非常的健壯,想一想這不就是鍛鍊了一輩子的人嘛。身體底子打的好!我家二姨夫,今年65了,看上去精神狀態就像是40一樣。那身體真不是我們現在人能比的!像我們小時候在村裡的時候,感冒發燒根本就沒有的事情,從來沒吃過藥。這就是鍛煉出來的!

呼籲大家有時間要多鍛鍊。有個好的身體才是幸福的開始。


灰色的太陽系


我就是農村人,所以對這方面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現在別說年輕人體力不如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現如今農村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也就是上世紀40、50後,以我的觀察,自從上世紀50年代的人到現在總體呈下降的趨勢!尤其從70後開始下降比較快。如果都按照25歲~35歲(男人體力達到高峰時期)90後要比80後差點,80後要比70 後弱點,以此類推一直到40後!原因有一下幾點。

(1)現在從事重體力活越來越少。隨著時代進步,農村也都機械化,人們從事重體力活越來越少。原來什麼活都是人工!雖然累但是個個都鍛煉出來好身體~強壯!

(2)建國之後,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文盲率逐漸下降!孩子們都走入了學堂。早先時候孩子很小就幫家裡幹活。長大後隨著時代進步體力活也越來越少。舉一例農村也由原來獨木輪車變成橡膠車胎,推起來省勁,到後來的牛車、農用機動車、到現在基本不用多少體力就能收成到家。用力氣的活越來越少了。力量沒練出來所以勁頭也越來越小了。

(3)原來吃粗糧雜糧較多,和麵粉不同的是,多吃粗糧雜糧對身體有好處的。那時的人一年到頭吃不了幾頓白麵,後來生活提高了,沒人再吃粗糧雜糧了!造成體質下降。

(4)還是和吃有關。現在我們吃的肉類魚類蛋類都是速成的,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激素,不信你看現在有的小學生尤其是小學女孩發育已經非常好了!其實這東西對人壞處很多的!甚至是蔬菜水果也都含有各種農藥殘留,雖然我們都知道不好,飯我們很難吃到無汙染無添加劑的東西了!

(5)現在的人缺乏鍛鍊。父母從小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不參加體力勞動還不鍛鍊所以體質下降!

雖然現在我們生活提高了、醫療提高了,身高也一代比一代高,但是體質總體來說下降了!

還是那句話你別拿你和某個年老體弱的人相比,體質下降這是事實。








拼在國際莊


我認為不全是,有一些年輕人確實體力沒有老年人好,大部分年輕人體力非常好,因為那個年代都是吃苦過來的,一天就是背,挑,扛,長期性的鍛鍊,自然體力到老了依然很好,而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平時不怎麼鍛鍊,大多數都是做一些手工活,不用使很大的勁,體力差點很正常 。再者,現在吃的東西跟以前不一樣了,在老家,以前沒有聽說吃的東西還要打農藥,雖然有時候吃不飽飯,但只要有吃的,都是綠色產品,沒有所謂的添加劑,營養價值很高。現在不缺吃的,但是綠色食品一般人吃不到,垃圾食品太多,熬夜,長時間消耗體力,營養跟不上,自然體力不是很好


緣來就是你133659487


簡單的來說,體力不是天生的,鍛煉出來的,現在的年輕人參加的體力勞動相對有些老人少了許多,所以同經常參加體力活的人比大有差別,我同我老爸來比我都不夠他好耐力,他是1932那年的人。你想身體好,體力鍛鍊不能少,。


用戶57371611928


村裡的老人經常幹體力活,身體好。力氣當大,現在的小夥子,沒有幹體力活,體力差


仙境山村33198352


現代社會物質條件都好了農民都是機械化了。年輕人更不用出體力了。所以就沒有摔打出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正趕上中國最貧窮年代。如果他們不處理就會沒有飯吃。我有一個長輩,在土路上,推了500斤煤一晚上走了150裡地。如果現代的年輕人,空手走150裡地。我估計也夠嗆


娟子農村生活


鍊金術,沒有鍛鍊那裡有鋼造出來,生,鐵,熟鐵,百鍊成鋼,能挑重擔,現代不學無術。


user2787251952304


嬌生慣養的結果!

父母是勤勞幹活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