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前段时间,一批轻症确诊患者入住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医院

”,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焦点。


有人晒伙食,有人跳舞,而一位年轻人却旁若无人地,躺在病床上专心看起了书。这张照片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清流哥”。今天,卓小越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好消息,这位爱读书的“学霸”经过20多天治疗已痊愈,2月28日搬出了“方舱医院”,目前还需要隔离观察14天。


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可能很多读者就好奇了,他是看什么书看的这么入迷呢?他看的书有什么来头呢?“方舱医院”里还有其他人在看书吗?


卓小越今天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他看的书是什么来头?


因为照片不是很清楚,所以大概只能判断出,他看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理想国”系列丛书。但还好有强大的媒体记者,经过湖北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得知,“读书哥”看的书的具体名称是《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这本书在豆瓣目前也只有1800个标记,远算不上热门,但它的内容却干货满满。作者弗朗西斯·福山(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在书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善治”需要三个因素的结合:国家能力、法治及问责。其中,还有专门对“中国国家兴起”和“国家建设”的论述。


本书略显晦涩的主题和500多页的大部头,可能会“劝退”一部分读者,但如果你能认真读下去,一定会收获颇丰。


经过卓小越观察,“理想国”系列丛书中,还有其它的几本也广受好评,非常值得一读,在这里一并推荐下(都需要耐心):


  • 《娜塔莎之舞 : 俄罗斯文化史》 豆瓣评分9.2

相比于日韩,我们对俄罗斯这个邻居着实有些陌生。中西文化的差异,让我们对他们的印象流于表面,一时间只能想起“硬核”这个形容词。


但其实俄罗斯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更是出过N个闻名世界的大文豪、艺术家。本书就以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为脉络,叙述了俄罗斯文化深刻复杂的多重面向,同样是大部头。


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 《八月炮火》 豆瓣评分8.9

可能是这个系列中最易读的一部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文笔引人入胜,让卓小越感觉像在看悬疑小说。但实际上,作者记录的都是真实的历史场景,这也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曾荣获普利策奖


这本书的主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年推出之后就轰动世界,现在隔了这么多年再看,也丝毫不过时。


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二、他为什么看书看得这么入迷呢?


对于这一点,“读书哥”付先生本人作了回答“我平时自己就很喜欢看书,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兴趣爱好,压根没想到自己在网上走红。”


是的,一切的入迷都是源于爱好。卓小越突然想起了一句话“阅读是心灵的避难所”,非常适合用在这样的情况下。


“读书哥”本人也是高学历人士,今年39岁,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职业是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研究方向是高分辨冷冻电镜。


那么,问题就来了,应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呢?


上面卓小越推荐的几本书虽然非常优秀,但感觉不太适合孩子阅读,家长可以从“国学启蒙书籍”、以及“中外绘本”入手,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经典童话也是不错的选择,里面的故事早已被改编成了N多动画、电影,脍炙人口。比较推荐的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


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这样的书还有一个好处,里面的故事都是一个个单元式的,家长完全可以朗读给孩子听,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从新课标推荐书籍中选择一些,让孩子持续阅读,养成打卡看书的习惯。反正这些书老师迟早都会让他们看的,语文考试也可能会考到相关的知识点,提前看完印象更深刻,学习更深入。


比较推荐的有《红楼梦》(可以从小看到大的一本书)、《骆驼祥子》(课本就有节选)、《时间机器》(非常有想象力的一本书)。


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科普图书,从小培养学科素养。比如生物方面的《我包罗万象》、物理方面的《上帝掷骰子吗》、数学方面的《从一到无穷大》(这也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送给清华大学新生的入学礼物,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普书之一)。

从而,为将来的理科科目学习打好相关基础。


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卓小越前几天的文章中也介绍了,广东新高考方案已公布,文理不分科是大势所趋,对孩子的“学科特长”要求更高了


另外关于最后一个问题,方舱医院里当然还有其他人在看书啦!前两天就有人抓拍到一位医护人员,在难得的换班空闲时间看起了书。放大一看他看的书的书名是《现代礼仪大全》


武汉方舱医院“看”上热搜的书,是什么来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