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建置沿革


東陽建置沿革

春秋時,吳越爭霸,越王勾踐都大越(今紹興),今東陽地屬越國。戰國時,楚伐越,又屬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荊、江南地,滅楚國,於故吳、越地置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會稽郡治所在吳縣,今蘇州市)。翌年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今東陽地為諸暨、烏傷縣之一部分,屬會稽郡。  

西漢初,廣封劉姓子弟為王,實行郡、國並行之制。高祖六年(前201)以會稽郡為荊國,高祖十二年更名吳國,景帝四年(前153),復為會稽郡,今東陽地歷為所屬。元封五年(前106),郡國之上初置十三州刺史部,會稽郡隸揚州刺史部。新莽時改諸暨為疏虜,烏傷為烏孝。東漢建武初(25)悉復舊名。

漢末興平二年(195),析諸暨置吳寧縣(《後漢書-郡國志》“諸暨縣”劉昭注、《宋書州郡志-東陽太守》),取“吳地安寧”之義,治所在水門村(也作大門村),為東陽建縣之始,屬會稽郡(東漢永建四年,會稽郡治山陰——今紹興),隸揚州。  

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分會稽郡西部置東陽郡,治所在長山縣(今金華)。《方輿勝覽-婺州》載:以郡“在金華山之陽,縠水之東,因名東陽”。東陽一名始此,隸揚州。吳寧縣遂屬東陽郡。兩晉不變。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分揚州之會稽、東陽......五郡為東揚州,治所在會稽郡。後廢置不常,至永光元年(465)復併入揚州(《宋書-州郡志》)。吳寧縣在南朝宋、齊朝屬東陽郡,隸揚州或東揚州。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復置東揚州,太平元年(556)又罷,梁還於東陽郡兼置婺州,陳永定三年(559)又改縉州,梁、陳朝還改東陽郡為金華郡,陳天嘉三年(562)於會稽再置東揚州(《梁書-武帝紀.敬帝紀》、《資治通鑑-梁紀二十一》、《嘉慶重修一統志-金華府》、杜佑《通典-州郡十二》、《陳書-文帝紀》)。吳寧縣在梁、陳朝屬東陽郡、金華郡,隸婺州、縉州、東揚州。  

隋開皇九年(589),改東揚州為吳州,廢金華郡置婺州,廢吳寧縣入諸暨,分五鄉入烏傷(《隋書-地理志》、嘉靖《浙江通志-地理志》、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建置》)。同年改長山縣為吳寧縣,開皇十二年復改東陽縣,十八年再改金華縣(《隋書-地理志-東陽郡》、《元和郡縣誌-婺州》)。與現東陽市之“吳寧”、“東陽”先後異地同名。大業初,廢吳州置越州,大業三年(607)復改越州為會稽郡、婺州為東陽郡。今東陽地隋代則分屬越州、會稽郡,婺州、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罷郡置州,改會稽郡為越州,東陽郡為婺州。垂拱二年(686)、析義烏縣(唐武德七年改烏傷縣為義烏縣)東衝要地及廢吳寧縣故地置東陽縣(新、舊《唐書-地理志》、萬曆《金華府志-建置沿革》)。縣名由來,唐《元和郡縣誌-婺州》、《舊唐書-地理志-婺州》均有“取舊東陽郡名”之記載。縣治即今吳寧鎮。屬婺州,隸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復改婺州為東陽郡。東陽縣屬東陽郡。隸江南東道。

乾元元年(758),再改東陽郡為婺州,東陽郡從此不再置。東陽縣屬婺州,隸浙江東道(治越州)。大曆十二年(777),升東陽為望縣(《唐會要》卷七十)。  

五代,東陽縣隸吳越國,仍屬婺州。吳越王錢鏐與淮南楊氏交惡,以“淮寇未平,恥聞逆姓”為由,於後梁開平四年(910),奏改東陽縣為東場縣(《輿地廣記-兩浙路》、嘉靖《浙江通志-地理志》、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建置》)。後晉天福四年(939),於婺州置武勝軍節度,東場縣仍為所屬。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納土歸宋。淳化元年(990),改婺州武勝軍為婺州保寧軍節度。鹹平二年(999),復東場縣為東陽縣(《讀史方輿紀要-金華府》、萬曆《金華府志-建置沿革》)。屬婺州,隸兩浙路。南宋,復分兩浙路為東西路,東陽縣屬婺州,隸兩浙東路(路治紹興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婺州為婺州路。東陽縣屬婺州路,初隸江淮行省,後隸江浙行省浙東道宣慰司(《元史地理志-江浙等到處行中書省》)。浙東道宣慰司初治婺州路,大德六年(1302)移治慶元路(今寧波)。元末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克婺州, 改婺州路為甯越府。至正二十年正月又改金華府(《明史-地理志-金華府》)。東陽,縣屬金華府。

明初,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省治杭州),洪武九年(1376)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東陽縣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史地理志- 浙江》)。清承明制東陽縣屬金華府,隸浙江省金衢嚴道(《清史稿地理志-金華府》)。  

民國元年(1912)2月廢道府制,東陽縣直屬浙江軍政府。民國3年6月又行道制,東陽縣屬金華道(道尹行政公署初駐蘭溪,民國6年7月移衢縣。(《重修浙江通志稿-行政》、陳鎬基現行行政區劃一覽表》),隸浙江省。民國16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東陽縣直屬浙江省(內政部《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實現省縣二級制後,因省境遼闊,對縣政指揮難周,省縣之間又設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8月,浙江省普遍推行行政督察區,東陽縣歷屬浙江省第四、第三、第四、第五、第三、第八行政督察區(黃紹竑《五十回憶-下冊》、歷年《浙江省政府公報》、《重修浙江通志稿-行政督察區制》、內政部方域司編《中國之行政督察區》)。民國28年(1939)4月7日,行政院核准置磐安縣,安文、大盤等地入磐安。  

1949年5月,東陽縣屬浙江省第八行政公署,10月屬金華專區。1958年11月,磐安縣撤銷,全境併入東陽縣。1968年4月改專區為地區,東陽縣屬金華地區。1983年7月,析置磐安縣。1985年5月,金華地區撤銷,金華市升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東陽縣屬金華市。1988年5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東陽縣改置東陽市(縣級),浙江省直轄,行政委託金華市代管。

  始置縣名考辨 東陽始置縣名有吳寧、漢寧兩說。吳寧縣,初見於《後漢書·郡國志·會稽郡》“諸暨縣”梁劉昭注:“《越絕》曰:興平二年分立吳寧縣。”及《宋書·州郡志·東陽太守》:“吳寧令漢獻帝興平二年,孫氏分諸暨立。”仍襲此說者有萬曆《金華府志·建置沿革》、雍正《浙江通志·建置四》、《嘉慶重修一統志·金華府》、隆慶(萬曆補刊)《東陽縣誌·建置志》、道光《東陽縣誌·建置志》等。漢寧縣,據目前掌握材料最早見於南宋嘉泰《會稽志·廢縣》:“漢興平二年,分諸暨大門村為漢寧縣,吳改為吳寧縣。”沿用此說的有嘉靖《浙江通志·地理志》、萬曆《紹興府志·疆域志》、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建置》、光緒《諸暨縣誌·建置志》等。兩說非惟記載時間遠以吳寧說為早(約早六、七百年),且吳寧說有正史為據。漢寧說僅見於嘉泰《會稽志》等方誌,又不明其所本。再考《後漢書·孝獻帝紀》及《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興平元年,孫策敗揚州刺史劉繇,後“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盡更置長吏”,“自領會稽太守”。《二十五史補編·三國郡縣表附考證》卷七:“漢揚州所屬江東諸郡,興平中盡為孫策所有。”說明浙東已入孫吳勢力範圍。時孫氏析諸暨置新縣,以吳寧名之也在情理之中。故正文采吳寧縣說,漢寧說錄以備考。   

縣名“東陽”由來 唐《元和郡縣誌》、《舊唐書·地理志》、宋《太平寰宇記·婺州》及萬曆《金華府志·建置沿革》、道光《東陽縣誌·建置志》等均作“取東陽舊郡名”。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建置》則另有新說:“蓋邑當郡之極東,其陽延袤直抵於郡。而邑之鎮山曰東白,面陽相向,其稱斯名也較著明矣。”並認為“取舊郡名”說“於本邑未合。”按三國吳寶鼎元年(266)置東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廢郡改置婺州。正是在這廢東陽郡為婺州期間於垂拱二年(686)置東陽縣,縣名沿用舊郡名是很顯然的,況又有唐代文獻記載為據。康熙《新修東陽縣誌》之說,當屬後人望文生義之詞。   

縣名“東場”考 五代改東陽縣為東場縣。隆慶《東陽縣誌·建置志》、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建置》及道光《東陽縣誌·建置志》皆謂:“東場或曰東傷”,又云“然金石遺蹟多作東場”。按吳越錢氏除改諸縣名陽者外,還好迷信喜吉語,悉改不吉祥的地名。如改龍丘為龍游,“惡丘為墓不祥”;改剡縣為贍縣,“惡剡有二火一刀為不祥”;改蕭山西陵為西興,“以陵非吉語”(見《十國春秋·武肅王世家下》、《越中雜識·古蹟》、《十國春秋·文穆王世家》)。《新五代史·吳越世家》甚至記載信州危子倡投奔吳越,“鏐惡其姓”因改元子倡之事。這就很難相信會把東陽改東傷。另據1963年東陽南寺塔倒塌出土的碑記,此塔建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吳越錢弘俶時,距吳越歸宋尚有17年,碑記縣名也作東場,再次證實“金石遺蹟多作東場”,當為鐵證。加上諸正史地理志,北宋 《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等史地名著,及《吳越備史》等史書,均未見東傷縣之記載。“東傷”疑係“東場”之誤。繁體字中,兩字字形相似,傳抄或刊印時魯魚亥豕,也屬難免。  

吳寧縣省廢考辨 隋開皇九年(589)廢吳寧縣,隆慶《東陽縣誌·建置志》、萬曆《金華府志·建置沿革》、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建置》、《道光東陽縣誌·建置志》等只說“分五鄉入烏傷”,說明還有其他各鄉併入他縣,從文字到內容均有缺損。按吳寧縣東漢末分諸暨立,其省廢后,舊志如無併入何縣的記載,當可理解為復入諸暨。只是因為回並的不是全部,故要單表“分五鄉入烏傷”。這一分析還可從下列文獻材料得到佐證:嘉泰《會稽志·廢縣》:“吳寧縣,寶鼎元年割隸東陽郡,後復併入諸暨。”嘉靖《浙江通志·地理志》:隋開皇九年“廢吳寧縣入諸暨”。光緒《諸暨縣誌·建置志》:“隋開皇九年,廢吳寧復人諸暨。”以故在《建置沿革》文中謂“今東陽地隋代則分屬越州、會稽郡、婺州、東陽郡”。唐垂拱二年(686),設置東陽縣時,隆慶《東陽縣誌》、萬曆《金華府志》、康熙《新修東陽縣誌》的《建置志》均作析“義烏之東衝要地及廢吳寧故地為東陽縣”。其中“廢吳寧故地”,當然包括併入諸暨的這片吳寧故地,今東陽境土自義烏、諸暨劃回,前後脈絡也是清楚的。   

吳寧故城考 明隆慶《東陽縣誌·城》載:“按《舊志》:廢吳寧縣城在縣東二十七里,遺址尚存。”清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城郭》載:“今查縣東二十七里,為八都,土名樓家,有城址,曲轉如矩……相傳周廣僅二里計。”1987年底,紅旗鄉金家村西尚遺存夯土城牆,呈“廠”形,長約200米,高約3米,底寬約6米,頂寬約3米有餘。其中南北向一段,長約150米,縱貫於金家村西,離村約50米;東西向一段,長約50米,與南北向一段交會於金家村西北,走向為自西向東延伸,北距紅旗壟山腳約60米。城牆內側即為金家村。金家村西偏南有一口塘,稱樓家塘,塘邊的自然村名樓家。與清康熙《新修東陽縣誌》所載相符。

1966年底金家村西南尚存城隍廟,村東南緊挨洲義堰水渠處有一丘田,俗呼縣堂田,意謂縣衙署遺址。此田西距南北向城牆約260米,北距東西向城牆約150米,南距東陽江北岸約20米。“廠”字形城牆,當為故城西城牆和北城牆遺蹟。南城牆當在今東陽江北側沿岸,或河道中。東陽江古河道當在今河道以南200-300米處,沿樓西宅、象溪灘、上宅、西宅諸村一線,直達十二山頭北山腳而下。民國時西宅村西有一深潭,是其遺蹟。另據《橫城蔣氏族譜》載,金塘田川 口村有一先民永樂年間與其妻“合葬西故城之原”,由此可證,故城在金塘田川 口村之西,東城牆位於金家、金塘田川口兩村之間。   

清康熙《新修東陽縣誌·名勝》又載:“水門村,去舊城址一二百步,臨溪有石岸,是其遺蹟......今八都洲義堰之水從石岸絕流入堰,計當時蓄洩之方必有門閘以司啟閉,故云水門,其村因以此名。且相其地勢,建邑之後,也必以此為水門可知也。《寀盧家傳》有赤烏年間給貼為置堰久遠之證,不知漢時已有此水門,不獨吳矣。”說明洲義堰漢時已建,置吳寧縣後,其水渠引為護城河;水門村距城一二百步,史稱分諸暨水門村置吳寧縣即此。 吳寧故城周圍約1000米,是以洲義堰之水為護城河的一個小城,其範圍東起金塘田川口,西至金家、上蔣兩村中段,南臨東陽江,北依紅旗壟低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