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住校"前,須提前培養的3項技能,才不會學習生活一團糟

有一個認識的朋友,她家小孩中考達到了市重點中學分數線,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一件事,但是剛開學後就出現另一個問題,弄得朋友很是苦惱。

這還不是說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了,相反我大致的瞭解過這個孩子一些情況,尤其是在學習方面,真的可以被稱讚為是典型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學習上從來不用家長督促,在學校裡也是備受老師表揚,即便班裡下課時間其他孩子都鬧哄哄的,他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所以當聽說他考入重點一中時,真的沒有太大意外,反而覺得如果沒有考上,才是真的可惜了。

不過就是這樣品學兼優的孩子,卻在新學校的住宿問題上遇到了阻礙。

在中學之前,孩子從未住校過, 誰知,開學半個月不到,孩子打電話過來,哭的稀里嘩啦的。

朋友可嚇壞了,趕緊問孩子怎麼了,又恰好逢週末,便把孩子接回家中。

一問,才知道孩子在學校住校這段時間,衣服都沒洗過幾次,一是不會洗,而是覺得每次耽誤時間太多,索性一身校服穿一個星期都不換,而這樣就導致他身上散發出異味,弄的同宿舍的同學提意見。

而他在處理人際交往上並沒有那麼多經驗,也可以說是"特立獨行"慣了,就絲毫不理會舍友們的抗議,結果導致和舍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受到了舍友們的排擠孤立,這種情況一直蔓延到了班級中。

孩子從來沒遇到過這樣棘手的問題,後面老師都找他談心,驚慌失措的他終是忍不住打電話給父母求助。

朋友聽孩子說完這這個月的經歷,也是如當頭一棒,恍然大悟般懊惱以前只專注孩子的學習,卻並沒有想到過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

其實很多孩子在剛開始住校後,都會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這對孩子的生活來說是一次轉折,同樣需要孩子具備相對應的能力,才可足以應付。

所以,當孩子住校前,須提前培養孩子這三項技能,才不會導致學習生活一團糟。

當孩子

一:獨立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的學校住校管理,很明顯的可以說是從高中進行了劃分,高中以下的年級,學校在宿舍管理方面還是比較完善的,分配下去的阿姨在生活方面也會比較上心。但是到了高中之後,宿舍生活可以說是比較獨立化的,有關於生活中的各種瑣事都需要自行解決,有的學校可能會有專門的洗衣房或者提供洗衣機,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需要孩子自己清洗衣物,這首先就是對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考驗。

而很多孩子以前並沒有住過校,在家裡如果是比較受父母溺愛,或者像開頭朋友的做法一樣,只讓孩子專注於學習,自己包辦孩子其他一些事物,這就會導致孩子獨立自理能力較弱,甚至在這一方面根本就沒有經驗。

所以,家長們在孩子住校前,至少要注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

1.學會基本生活技能

首先不要在這個緊要關頭溺愛孩子了,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家長要趕緊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生活常識和技能,比如記得早起疊被子、自己的東西要收拾整潔、學會清洗衣物,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教會孩子簡單的烹飪(煎蛋、煮麵條)、學會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

而家長們可以先給孩子做示範,再慢慢地讓孩子學著模仿,記住可能孩子會出現一些錯誤,但家長們不要急躁,而是多一些耐心去教導孩子。

2.確保自身安全

另外,在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時,也要注意告訴孩子注意自身安全,比如不要在手上有水的時候去接觸開關插座、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頭邊充電、在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否超過了宿舍規定的使用範圍,以免造成超負荷跳閘斷電。

住校其實就意味著孩子開始獨立生活,需要孩子自己去應對各種日常瑣事,而基本的獨立能力是首要的。

當孩子

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宿舍一般情況下都是幾個人在一起,大家同住一個環境中,而且可能一住就是好幾年,那麼在這期間,難免會出現摩擦,導致矛盾爭端的產生。

我曾經也住過校,那個時候也有聽聞過有人吐槽著自己的舍友邋里邋遢,也聽說過哪個宿舍關係不融洽,當初剛住校的時候,我和舍友之間也是不熟悉,也存在誤會不過好在後面相處久了,相互瞭解了,宿舍關係可以說是比較和諧溫馨的。

但是有的孩子如果不懂得與他人相處,就可能會導致一個宿舍都硝煙瀰漫,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會出現欺凌和暴力事件,所以,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對於住校期間能否順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家長就需要提前告訴孩子以下幾點人際交往注意事項:

1.未經允許不侵犯他人隱私

首先大家相處在一個環境中,對自身的財產都會比較在意,所以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慎記千萬不要去亂動別人的私人物品,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2.包容卻堅守底線

在相處中,難免會有誤會和矛盾的產生,而自己也不要得理不饒人,相反有的時候多一些包容,或許可以得到對方更多的好感,但也並不意味著自己就是一個軟柿子任人揉捏,而是在具有包容心的情況下,堅守自身的底線,當他人觸犯底線時,也要勇敢的反抗。

3.誠實守信友好往來

帶著一個真誠的心和他人進行交往,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幫上忙就幫一下,不要輕易許下承諾,而且一旦許諾就要言出必行。還要對自身的情緒做到控制,要記住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要輕信傳言,不要做出傷害他人身心的舉動,如果真的不想跟一個人相處,直接可以不去接觸。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際交往標準,其實只要多一些理解,一般不會有什麼大的矛盾爭端產生,畢竟大家都想擁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宿舍氛圍。

當孩子

三:足夠的金錢管理能力

很多家長在孩子住校之後,都會定期的給孩子生活費,但是有的孩子在經濟上沒有獨立過,所以在第一次自己可以支配這筆"鉅款"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不理智的消費舉動。

我就見過這樣一個孩子,他的父母每個月給他1000塊錢生活費可是一拿到生活費,他就非常闊氣的請身邊人吃飯,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管自己能不用得著直接就買,後面越來越過分,居然通過貸款借錢去揮霍,借債轉債。

知道後面,借的高利貸越滾越大,等到最後欠下上百萬的債,孩子父母知道之後直接崩潰。

家長們真的不能小看這個問題,孩子極有可能因為金錢物質方面的處理不當,而出現一些不可挽回的錯誤。

所以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告訴孩子理性消費

首先要告訴孩子要合理消費,這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培養的觀念,要讓孩子學會貨比三家,要追求性價比,不要造成錢財的浪費。

2.讓孩子瞭解賺錢辛苦

讓孩子瞭解父母的工作內容,知道父母工作時辛苦的,同時也可以在孩子假期時間去做一些兼職,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金錢來之不易,也可以明白要用勞動去換的自己想要的東西。

3.不要過分寵溺孩子

不要寵溺孩子,有的家長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最好的,這樣最容易助長孩子虛榮心,容易讓孩子養成不體諒父母,揮霍無度的不良習慣。

住校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家長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就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住校生活。


當孩子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