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讀繪本,是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

明智悅讀


我覺得給孩子讀繪本,應該是孩子看圖,家長給讀字。家長給孩子帶來聽覺享受的同時,讓孩子自己去感受畫裡的內容,從而獲得視覺聽覺的盛宴。

成人讀繪本時,會習慣只關注文字或者先看文字再對照圖畫,這與我們長期以來的閱讀習慣相關。閱讀文字本身很重要,文字能夠精確快速地表達故事的情節。繪本中的文字一般會非常少,但特別精練,而且風趣活潑,符合孩子的語言習慣。繪本里的文字是經過仔細推敲,再三錘鍊。

對於小朋友來說,認字有限,好看的圖畫往往會抓住他們的眼球,引發他們閱讀的興趣。而且繪本中的每個圖畫都是經過精心構圖所得,是與簡單的文字相呼應的。經典繪本的圖是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非常精美,並且重要細節,是一種獨創性的藝術。可以說,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

繪本中精簡的文字和好看的畫面構成一個個小故事,這些故事裡藏著許多道理,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繪本中圖畫可以給孩子很大的想象空間,簡單重複性高的文字也能讓孩子的語言得到提高。繪本既能作為家長給孩子講故事的讀本,也能讓孩子自己看,啟迪孩子的思維。

說到這裡,繪本閱讀關注的重點到底是圖片還是文字呢?我覺得理想的狀態,一定是兩者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單單關注一方面,一定不會把讀繪本的效果發揮到極致的。

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家長有意識地製造溫馨的環境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一定是一件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了。

希望家長們都能享受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的過程,一起體會孩子成長中的幸福瞬間。


A朵朵花開借閱館


我是大學老師,育有一四歲半的孩子,很重視繪本教育帶給孩子的樂趣和習慣養成。我認為給孩子讀繪本,讀畫還是讀字,可以分兩種情況進行。

第一,讀字。當孩子還在懵懂階段的時候,繪本的文字本身並不多,建議讀字,讓孩子耳濡目染,有一天,你會忽然發現,他可以原封不動把字讀出來,而這個時候,也是認字的很好的時機。

第二,讀畫。當孩子語言表達順暢的時候,可以選擇畫面比較動人,故事情節比較曲折的故事畫面讓孩子看看,讓他講述故事,這是鍛鍊孩子語言表達很好的時機。

我認為,兩種側重的練習,一個是抽象思維,一個是語言思維,都是很重要的,可以結合繪本本身進行。

不過說實話,選擇合適的繪本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孩子會因為喜歡一個繪本角色而模仿,甚至可以進一步編故事等,拓展語言思維,也可以在精美語言的語言繪本中識字,為進一步學習認字理解直接做了很好的鋪墊。


我是一名高校教師,用教育和生活的心重視育兒過程的點滴,歡迎大家關注:桃李媽媽育兒說。

桃李媽媽育兒


我女兒從小讀繪本,現在11歲,也還一直看繪本,我們讀繪本經過了幾個過程,現在兒子5歲,正在經歷讀繪本的第二個過程,下面我簡單地談談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就讀圖和讀字問題的想法。

第一階段,我給他讀圖。我一直覺得,繪本里的圖畫比文字能表達更多的內容。前不久讀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打開繪本之眼》,他說,如果繪本的圖畫不能將故事表達出來,那它就不是一本好的繪本,換句話說,一個不識字的孩子一定能只通過圖畫就能瞭解繪本所表達的意思。所以當孩子還不認識字的時候,我不會就只念文字,而是把重點都放在圖畫的解釋上,記得剛開始兒子喜歡的是一套工程車的書,我們就只看圖,分析講解,他特別著迷。

當然,讀圖不等於忽略文字,繪本的文字比較少,家長能自己讀一遍文字再給孩子講圖,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第二階段,當讀了一些繪本後,兒子慢慢地知道了圖畫可以蘊含這麼多的意思,就在我給他解釋的時候,發表自己的意見,尤其是找到我沒發現的細節時,充滿了成就感,這個階段能充分地鍛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比如《火車頭》中,當火車來了,他發現了騎馬的人因為馬🐴受驚被摔下來這個細節,真是把人樂死了,我就及時誇他觀察的仔細。

正因為這樣,優秀的繪本值得一讀再讀,每次都能有新的發現,我們讀的最多的就是《100層房子》系列了,小細節太多了。

第三階段,文圖結合起來傳遞給孩子。我和兒子現在就是這樣,指讀文字,配合圖畫一起閱讀繪本,這樣可以讓他認識一些字,也能深刻體會到文字的魅力,這些簡單又有韻律的文字,能向我們傳達這麼多的意思,一點也不遜色於圖畫,兩者結合才是完美的繪本。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孩子的識字量會增加很多,我不要求兒子會寫,但是認字多了一定是有好處的。


一園青菜綠蔥蔥


孩子讀繪本,可以按年齡階段選擇合適的繪本。低齡兒童適合共讀文字少、圖畫多的繪本,大齡兒童適合讀文字更多一些的繪本。不同年齡階段側重看的內容也不一樣,但我很推薦多看圖畫。

2-3歲的孩子就可以接觸繪本了,比如說《抱抱》、《很餓的毛毛蟲》、《猜猜我是誰》。這些繪本幾乎沒什麼字,但卻很有意思,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後很適合孩子自己翻閱。

我家孩子接觸的第1本繪本就是《抱抱》,我記得當時帶她在書店給她講這一本書,她當時被書上的內容感動哭了。

《抱抱》的內容很簡單,講的是小猩猩到處在找他的媽媽的故事。他看到蛇媽媽和蛇寶寶在一起,長頸鹿媽媽和長頸鹿寶寶在一起,就他是單獨一個的,所以他很傷心。

於是長頸鹿媽媽和長頸鹿寶寶、蛇媽媽和蛇寶寶,就陪同的小猩猩一起去找猩猩媽媽。當猩猩寶寶在大家的陪同下終於找到猩猩媽媽時,他興奮的奔向媽媽,撲進了媽媽的懷裡。

孩子看到這個畫面特別感動,她哭著使勁抱緊我,後來每次去書店她都要找這本書看,最後終於把這本書帶回家。可以說這一本《抱抱》的圖畫開啟了我家孩子閱讀繪本的大門。

四歲之後我們選擇了這些《地上100層的房子》、《地下100層的房子》、《小威向前衝》、《肚子裡有座火車站》之類的繪本。這些繪本文字一點點增加,但是圖畫依然很有意思。

《地上100層的房子》和《地下100層的房子》是女兒最喜歡的兩本書,她會模仿這兩本繪本進行圖畫,這本書幾乎被她翻破了。看得多了她就能夠在不怎麼認識字的情況下,講述這個完整的故事。

所以當孩子喜歡這本書,她會自己獨立去翻閱圖畫的時候,她也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繪本的內容。



放飛的香片


對於學齡前還不識字的孩子來說,絕對是讀畫更重要!

作為陪著孩子讀了1000+本繪本後,創作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繪本的我來說,也覺得當然是圖畫更重要。因為圖畫意味著把整個故事用畫的方式鑲入了孩子的腦海裡,形成一個想像的空間,想像力會越來越豐富。

1.繪本雖然是靜態的,但是由於媽媽用故事把圖畫連接起來,就變一個個活色生香五味俱全的故事。孩子會緊張,會欣喜,會感動,甚至會流淚。

2.不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豐富的畫面感,刺激了孩子的想像力。會陷入無邊無際的想像海洋。


3.孩子雖然小,還不認得字,但畫面本身就會講故事,不需要講他也能看得懂,這就是繪本奇妙的地方。而且越是好的繪本,越能讓孩子喜歡。

4.畫面打開了孩子的認知,讓孩子對這個多彩斑斕的世界更加喜歡。

5.視覺和色彩的衝擊,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審美觀。

6.畫出來的不同的物品,增加了孩子的知識面。生活畢竟是狹小的,通過繪本的呈現,孩子們學習上也更容易吸收。

7.圖畫裡有孩子熟悉的東西,更加拉近距離,容易接受。


當然,如果你家的孩子到了小學一年級,該是認字的時候了,或者學前年齡對字產生了興趣,到了認字的敏感期,那就可以開始和他讀字。一個個指著讀。


但是還是要以故事為主。不要喧賓奪主。


好了,又到琉璃推薦好書的時候了:


如果到了認字年齡的寶寶,可以推薦這本: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兒,繪本閱讀指導師,國際知名IP繪本作者,編輯,早期教育研究會會員。分享國際前沿育兒理念。歡迎關注。


琉璃巧育兒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又例如選擇《偷偷看裡面》這類低幼翻翻書,每一頁都有翻翻、推拉、滑動的互動機關,讓孩子自己動手體會閱讀樂趣。

這些以親子游戲的方式打開的繪本,即不在於著急讀圖,也不在著急讀字,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互動中先將閱讀習慣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又增加親子陪伴的質量。

2-4歲,繪本側重於讀圖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6歲前的孩子的大腦均處在形象思維階段。

也就是說,6歲以前,具體的圖形圖像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認知和學習。

所以,6歲前帶孩子讀繪本,都不要著急一上來就帶孩子讀字。

但根據蒙臺梭利的敏感期觀點,在6歲前,又會經歷“識字敏感期”,以我和孩子親子閱讀4年多的經驗來看,從小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繪本中的文字天天見,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文字產生興趣,“識字敏感期”來得也相對較早。

大部分孩子在4歲左右出現識字敏感期,我將繪本閱讀讀圖側重劃分在2-4歲這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讀圖的黃金期。

我們拿安東尼·布朗的經典作品《我爸爸》舉例。

繪本文字很簡單,故事情節也並不起伏跌宕,但是這本書中的每一張圖畫,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細節和線索,

前後環襯的圖案,是爸爸睡衣的圖案;

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那幅畫中暗藏了三隻小豬和小紅帽的故事;

爸爸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又暗含了“跳過月亮的母牛”這個童謠……

這些細節都是需要帶著孩子讀圖去尋找。

那就更不要說例如《晚安,月亮》這樣每一張圖都帶滿線索的繪本了。

孩子會在每一張圖中都有大發現,也更加形象地幫助他們認知。

此外,還有無字繪本,例如《瘋狂星期二》、《不可思議的旅行》、《海底的秘密》等等,這些繪本在這一階段都不側重讀文字,而是引導孩子發現圖畫中的細節,由父母同步組織語言來講述故事。

這個時候鍛鍊孩子看圖說話還為時過早,先引導他們說出看到了什麼,一個詞一個詞地說,由父母幫助組成句子。


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孩子看圖,父母同步伴讀文字,孩子的看、聽同步進行的方式是最好的。父母每頁讀完了,不要著急翻到下一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節奏看看圖。

4-7歲,讀圖讀字兼顧

我家維尼從3歲3個月開始進入識字敏感期,她的閱讀內容也就從單純的讀圖開始像識字過渡了。

在4-7歲階段,讀圖和讀文字應當是兼顧的。

如果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可以利用繪本來進行“指讀”。

指讀的開始方式可以很自然,選一些圖文並不十分緊密的繪本,例如《月亮生日蛋糕》、這樣的圖文分開排版的繪本,即不耽誤孩子讀圖,也不影響手指劃過文字進行指讀。

(這是我家維尼在指讀早期的時候自己選的繪本,現在她已經脫離了指讀模式,閱讀文字的時候不需要再用手指指點了)

這個時候進行指讀,孩子的識字量會以幾何倍數的方式增加,就好比摘葡萄,零散的刻意識字是在地上一粒一粒的撿,但是利用敏感期孩子的求知慾和積極性指讀,就是在葡萄架上一串一串地摘。

但這個時候依舊是孩子形象思維的階段,讀圖仍然不能放棄。

孩子因為心智發展,她看待圖畫也會更深入、細緻,同樣一本書,會發現以往發現不到的東西。

這個時候也是利用繪本圖畫進一步幫助孩子練習看圖說話的好時機。

從最開始的詞——句子,可以引導孩子逐漸有條理地說“時間、地點、人物”。

6歲+,依舊不要讓孩子放棄繪本閱讀

6歲以上,不少孩子進入了小學階段,開始新一輪的閱讀側重,橋樑書也開始大量取代繪本,這為他們今後進入純文字閱讀做鋪墊。

有的家長認為,繪本就不能再給孩子看了,那是小孩看的,不適合小學生了。

這種想法也是不對的,繪本其實沒有刻意的年齡區分,除非太低幼的認知繪本不能滿足小學階段的孩子需求,大多繪本都依舊適讀,例如《森林大熊》、《小房子》、《市場街最後一站》……

這些繪本故事飽含豐富的哲理,同時刻意讓孩子通過圖畫進一步提高“美商”。

而且,小學老師會用繪本進一步系統地教孩子們看圖說話,可以說,繪本在小學階段也是功不可沒的。

在這一階段,繪本回歸到圖畫更為重要的本位,如果孩子需要大量閱讀文字,可以選用適齡的橋樑書。


沐瀅育兒有料


畫更重要!因為繪本叫“繪”本,不叫“書本”,這一個字的區別就可以看出側重點。

為什麼看畫更重要呢?主要是這幾點原因

【圖畫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看繪本的孩子大部分是低齡幼兒,這些孩子處在用形象思維感知世界的階段。什麼叫形象思維?簡單地說,“形象思維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識領會得到理解的思維。”從信息加工角度說,可以理解為主體運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對研究對象的有關形象信息,以及貯存在大腦裡的形象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比較、整合、轉化等),從而從形象上認識和把握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而大一些的孩子才能在具有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拓展出抽象思維(抽象思維是用詞進行判斷、推理並得出結論的過程,又叫詞的思維或者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詞為中介來反映現實,這是思維的最本質特徵,也是人的思維和動物心理的根本區別。)


而且相比較文字,圖畫具有一些文字不具有的優勢,比如說:

【繪本的圖畫具有直觀性】

比如這幅圖中,小女孩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椅子上,長椅上剩餘的部分如此之大,恰似女孩心中的孤獨。故事的意圖,一目瞭然


【繪本的圖畫更具有美感】

比如這幅,孩子摘了月亮送給母親,母子二人坐在裝飾有愛心的月亮上,溫馨又美妙


【繪本圖畫具有視覺衝擊力】


【繪本圖畫具有文字沒有的互動性】

比如這個: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之後,原來因為毛毛蟲醜陋而不跟毛毛蟲玩的小動物們,都羞愧的藏起來了。繪本提出了問題:能不能看出是哪些小動物藏了起來。這裡用圖畫的形式展示了各個動物身體的一部分,這種互動是文字不能替代的


【繪本的圖畫信息承載量大】

比如這個繪本中,文字部分只是說明了小女孩跟著父親回家了,但是圖畫中展示了文字沒說到的部分:女孩家的整體樣貌(可以據此告訴孩子中外居民樓的差距),院子中的噴泉是傾斜的茶壺,十分有趣。



育人育己漫漫行


關於繪本,畫重要還是字重要?我覺得應該看孩子處於哪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的繪本也是不一樣的。

0-3歲的繪本

0-3歲的孩子,對於文字,只是一些黑色的符號,對於他們而言,“畫”的意義會比較大,通過講解,培養孩子看圖講故事的能力,這時候,畫能幫助孩子快速的理解世界。

生活就是一個大繪本,如果孩子學會了看圖講故事的能力,通過繪本懂的一些是非道理,那麼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她會理解的更容易。

0-3歲的孩子,主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情緒管理有個恰當的認識,這個時候你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情緒管理和生活習慣的讀書。

我之前給1歲多的九兒買了一套小腳丫情緒管理的圖書,她看到了3歲,也非常喜歡看,有時候看完一本書,你會發現,她真的學起來了,這就是榜樣的力量。3歲左右的孩子更喜歡畫多一點,多接觸一些這樣有趣的繪本不光讓孩子懂一些生活上的問題,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審美能力,讓她對色彩有一定的認識。

3-6歲的繪本

3-6歲的孩子處於幼兒階段,這個時候可能爸爸媽媽都著急讓孩子多認些字,多認識些數字,為他們1年級的學習打基礎,這個階段,其實爸爸媽媽沒有必要刻意的專門認數識字,可以通過繪本讓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更多。

指讀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爸爸媽媽這個時候可以買一些字比較多的繪本,和孩子一起指讀繪本。讀繪本時我有時指讀,有時就會放棄,主要看寶寶的態度是怎樣的。如果她有興趣,就進行指讀訓練,沒有興趣,就會放棄。讀繪本本來就是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識字並不是目的。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關於要不要指讀,什麼時候開始指讀,這個沒有太強求的說法,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段,跟寶寶一起試著指讀,說不定,寶寶會覺得更有意思。也許讀著讀著,寶寶有一天會指著某個字,跟你說:這個字叫“媽媽”。

最後呢,說一個重要的事,讀繪本,不管是畫也好,字也好,關鍵在於“讀”,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九媽講故事,一個3歲孩子的媽,自學通過育嬰師,催乳師。希望自己的觀點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我,關注我,我們一起聊聊養娃的那些事~~

九媽講故事


這個問題好多爸爸媽媽都跟我聊過。有家長覺得應該早點教孩子認字,這時候呢,就有教育專家出來說,不建議過早教孩子認字。家長就很糾結:要是讀繪本的時候,孩子問我這是什麼字,我是教還是不教?

其實,這個完全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孩子的“書齡”

幾個月大:

閱讀的習慣可以從出生就開始培養,對於才幾個月大的新生兒來說,鮮豔、大色塊,還有一些趣味的設置的書就比較適合,比如觸摸書,書裡就有觸覺材質,書裡小動物的身體用實物模擬做出來的,給孩子粗糙、柔軟、堅硬、光滑等多種觸摸體驗。還有一些洞洞書,單單是把書放在那,寶寶都有興趣去扣扣洞洞,不及讓孩子對書有興趣,也有利於孩子鍛鍊手指精細肌肉。

這些書,當然是讓寶寶體驗觸感更重要了,讓幾個月的寶寶認字也不現實不是?


一歲左右:

比較適合看單重複模式的,有旋律的,字少的繪本。

比如,有一個日本的科學繪本作家松岡達英,他出的本繪本叫做《蹦》,只要拿出這本書,用手指著畫面。輕輕地、帶點跳躍感地說‘Beng!” 寶寶就特別喜歡。因為一歲左右的小寶寶剛開始學說話,可以說單字,喜歡重複地聽到自己常發的那類語音,因為順應了寶寶的這方面需要,所以這本書帶給寶寶很大的愉悅感。書裡從頭到尾不斷地重複“Beng”這個音,小寶寶樂此不疲。

這樣的繪本即便有字也很少,孩子更多的還是讀圖


1 歲半、兩歲以後:

因為語言發育的需求,那麼重複、回應式語句的繪本就比較適合一歲半左右的孩子,每個語句都得到一次回應,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很有幫助。比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兩歲以後,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漸漸發展起來,就可以給孩子講講有情節的故事了。這個類型的繪本也很多,比如《魔法親親》《索菲生氣了》《小紅書》等等等等

這些書的字相對來說要多一點了,但家長給孩子讀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視線還是落在圖的地方。你如果能和孩子一起,看著圖把故事講清楚,下次孩子自己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就能夠自己看著圖閱讀了,他會很有自信。可如果一開始,家長是照著字讀的,那下次孩子自己看,就覺得自己不認識這些字,沒有媽媽在自己就不能看書,孩子會很受挫,很可能不喜歡讀書了。

更大一些的孩子

如果以前已經養成了很好的閱讀習慣,儘管之前大部分時間都在讀圖,但是漸漸地開始對字有興趣,家長當然可以適當引導,但注意,我說的是適當引導,而不是強迫認字哈。比如你可以讓孩子看書的封面,教孩子把書名念出來。書名很短,也方便記憶。下次要讀書的時候,還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找,大聲地告訴爸爸媽媽,今天想讀那本書啊?叫什麼名字啊?對於那些已經看了好多遍,孩子都爛熟於心的書,我們可以適當地指著文字,做一些點讀。久而久之,那些反覆出現的字和詞彙,每次出現的時候孩子自己就能找出來。然後你就可以鼓勵孩子去一些大部頭書裡,找找他熟悉的字,用這樣的方法,孩子找完一本大部頭書,就彷彿看完了一樣,以後大部頭書也不會對孩子閱讀造成恐懼。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孩子喜歡圖畫勝過文字,因為圖畫一目瞭然,所以初始階段讀圖畫重要,文字放後面。

根據我陪孩子親子閱讀2年的經驗來看,孩子更喜歡看圖。圖畫和文字的側重點不一樣,不好說那個重要。

剛開始親子閱讀,要給和孩子一起看繪本,讓圖畫刺激孩子的視覺,引起他的注意,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閱讀圖畫的內容,這本身也是看圖說話能力的培養,孩子能把圖畫說得井井有條、合情合理就非常了不起了。記得剛開始和孩子親子閱讀時,她幾乎不認識上面的字,倒是對圖畫特別感興趣,每次給她讀文字,讀一個她就問

閱讀的習慣培養出來後,再開始用手指著文字閱讀。解讀圖畫和認字並行,邊讀圖畫後引導孩子閱讀文字,父母可以糾正孩子讀圖畫時語言組織上的不足,培養思維能力。

閱讀文字在於加深孩子對於文字的認識,漢字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個個小小的圖畫,看的多了自然就認識了。只要堅持下去,兩年時間孩子的識字量會突飛猛進。

兩年時間的親子閱讀,從簡單到複雜,陪孩子讀了很多書,現在5歲半就能順利的閱讀小學一年級的課文了,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加油寶媽寶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