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豆瓣圖書TOP250榜單,應該是能得到較多人認同的榜單。畢竟,每一本書的評分都是讀者辛辛苦苦打的,拋開其中那麼幾本注水的書之外,它還是能體現出當代人讀書的喜好的。

從這個榜單裡,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當下人閱讀的特點。比如,文學書佔比超過80%,是大家閱讀範圍狹窄,還是因為文學無所不包,是大家最能找到共性的領域呢?有很多作家一上就上好幾本,不知道是因為作家足夠優秀呢,還是因為KOL效應?

本期,小編詳細列舉TOP250榜單上文學之外的40本書,並對文學書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特別要強調的是,這個榜單是在隨時變動的,小編截取的只是當下的瞬間。


文學之外的上榜書

豆瓣好書TOP250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看見》

柴靜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1-1

評分:8.8 ( 237572人評價 )


透過柴靜的眼睛,看見一個當下的中國。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06-9

評分:8.7 ( 167369人評價 )


厚重的歷史,輕鬆地讀。作為文言文和中國史外圍了解者,這是第一次這樣沉迷於歷史。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7-5 2007-2

評分:8.9 ( 120068人評價 )

8.3(23652人評價)


小細節裡蘊藏大時代,誰說歷史是一種進步,而不是往日的循環?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11 2017-2

評分:9.1 ( 105435人評價 )

8.4(35063人評價)

這兩本書賊討厭,什麼榜都要上,有實力了不起啊!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 著

作家出版社

1999-04

評分:8.5 ( 98619人評價 )


一本西方哲學入門書,因為足夠入門,所以被奉為經典。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烏合之眾》

勒龐 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1-5-1

評分:8.2 ( 80903人評價 )


100年前的書,100年後還在震撼人心,你就知道作者有多麼厲害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需要全盤接受他的觀點。有反思,才是好的讀書人。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少有人走的路》

M·斯科特·派克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7-1

評分:8.4 ( 75708人評價 )


聽起來很雞湯,但是看下來很有幫助。成長中的痛苦是無法避免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那段痛苦的旅程中走出來。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送你一顆子彈+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

劉瑜 著

上海三聯書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0-1 2009-6 2013-1

評分:8.6(118590人評價)

8.6 ( 65709人評價 )

8.3(24613人評價)


劉瑜的書,有很新鮮的思考在其中,聰明,接地氣,又有腔調。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遇見未知的自己》

張德芬 著

華夏出版社

2008-1

評分:8.0 ( 70367人評價 )


聽名字像個雞湯(小編還沒有看),但是據說張德芬老師是一個厲害的人。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如何閱讀一本書》

莫提默·J. 艾德勒 著

商務印書館

2004-1

評分:8.4 ( 55664人評價 )


在告別九年義務教育很多年之後,我們才發現,就讀書這件事情,我們需要指導。這本書,就前來指導。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菊與刀》

魯思・本尼迪克特 著

商務印書館

1990-6

評分:8.2 ( 52301人評價 )


日本是一個複雜的國家,我們對日本的感情則更為複雜。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富爸爸,窮爸爸》

羅伯特・T・清崎 著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0-09

評分:8.3 ( 48711人評價 )


這本書看著好有道理,甚至能讓人看到財富自由的曙光。但是大約是因為自己不理財的關係,所以書裡講了啥,現在竟然一個字也不記得了。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史蒂夫·喬布斯傳》

沃爾特·艾薩克森 著

中信出版社

2011-10-24

評分:8.7 ( 41767人評價 )


喬布斯的世界,我們只能遠觀,因為近了可能會成為他攻擊的對象。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時間簡史》

史蒂芬·霍金 著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4

評分:8.8 ( 40156人評價 )


號稱是非常簡單的科普,但實際上根本就不簡單啊,一個理科白痴甚至想發出看不懂的怒吼。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尋路中國+江城》

彼得·海斯勒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1-1 2012-1

評分:9.0 ( 37601人評價 )

9.0(31926人評價)

一個外國人眼裡的中國,看著有一種熟悉,也有一種陌生,看完會感嘆,這裡是我生活的地方啊,我竟然一點也不瞭解他。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約翰·赫斯特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11-25

評分:8.2 ( 40771人評價 )


足夠簡單,但邏輯足夠強大,完全滿足了我們對歐洲想要了解個大概的渴望。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錢穆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1

評分:9.2 ( 35496人評價 )


錢穆先生關於中國曆代問題的演講合集。即便你不同意他的觀點,也必須承認看他的書很長見識。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自控力》

凱利·麥格尼格爾 著

文化發展出版社

2012-8

評分:8.2 ( 39270人評價 )


提升自控力,是人類進化的一種需求。有這種能力未必會讓你成功,但一定會讓你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關乎幸福。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人性的弱點全集》

戴爾·卡耐基 著

中國發展出版社

2008-1

評分:8.2 ( 36712人評價 )


在打開這本書之前,充滿了偏見。看完之後,才發現這本書裡滿是真誠、尊重和操作方法。這本書可以讓你在溝通之前心懷敬畏,當然,傻X除外。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歷史深處的憂慮》

林達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7-5

評分:9.0 ( 33575人評價 )


林達的書是真的好看。雖然是好多年前的書了,但是裡面的觀察還鮮活地存在著。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影響力》

羅伯特·西奧迪尼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5

評分:8.6 ( 35149人評價 )


六個看起來就能說服別人的超簡單的方法,但是不太容易做到。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人間詞話》

王國維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2-01

評分:9.0 ( 32277人評價 )


怎麼說呢?這本書能上榜說明我們還有希望,愛古詩詞的人還大有人在,真好。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把時間當作朋友》

李笑來 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9-6

評分:8.4 ( 33459人評價 )


把時間當朋友,把朋友當韭菜,把韭菜給割了?(不好意思,開個玩笑)這本書的重點是管理時間,聽起來真是一個學不會的技能。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文學回憶錄》

木心 講述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1-10

評分:9.2 ( 28971人評價 )


看這本書,對木心老師會有無限感慨,您也太博學了吧?也許是因為作者太過博學,對於沒有閱讀過那些書的人而言,反倒常常不能理解作者的說法。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娛樂至死》

尼爾·波茲曼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6

評分:8.5 ( 28959人評價 )


人們終究會因為享樂而失去自由。不過,小編還是想說,無論怎樣,都不要失去希望,因為希望是我們所剩不多的東西了。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激盪三十年》

吳曉波 著

中信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1

評分: 8.8 ( 27469人評價 )


中國三十年企業史,確實光看這個主題就足夠精彩,不輸任何王侯將相的故事。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設計中的設計》

原研哉 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6-11

評分: 8.6 ( 27479人評價 )

設計是什麼?設計不是又大又小的圓,不是五彩斑斕的黑,更不是又長又短的邊。所以,一個好的設計師和一個平庸的設計師中間總是差了一個哲學家。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鄉土中國》

費孝通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4

評分: 9.2 ( 24368人評價 )


社會學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幾十年前的觀察,幾十年後依然成立。這本多年前關於中國鄉土問題的觀察,多年後依然是我們要尋找的答案。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槍炮、病菌與鋼鐵》

賈雷德·戴蒙德 著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006-4-1

評分: 8.8 ( 25017人評價 )

為什麼是歐洲人征服了世界,而不是其他?這本書從令人震撼的角度提出瞭解答。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愛的藝術》

艾·弗洛姆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4

評分:8.8 ( 24724人評價 )


要不要愛?如何愛?這個時代缺愛,是因為很多人自以為具備愛的能力。關於愛的修行,這本書能提供大大的幫助。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浪潮之巔》

吳軍 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1-8

評分:9.0 ( 23741人評價 )


為了更好地瞭解互聯網,看這本書顯得非常有必要。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史蒂芬·柯維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1-6

評分:8.2 ( 25070人評價 )

以原則為中心,作者教你如何做個優秀的人。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非暴力溝通》

馬歇爾·盧森堡 著

華夏出版社

2009-1

評分:8.4 ( 24700人評價 )


非暴力溝不通的人,都需要一本《非暴力溝通》。雖然看完了這本書,但是在好好溝通的路上,我們都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豆瓣好書TOP250:中國人自己選出來的經典書單

《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1

評分:9.1 ( 21942人評價 )


一個人和他開創的新時代。


文學

豆瓣好書TOP250


在豆瓣好書top250的榜單上,超過80%的書,都是文學。因為這些文學作品太多,且有很多書拖家帶口的上榜,所以小編只能做簡單的梳理。為了更好地梳理,小編把這些書分成了國內文學、國內網絡文學、國外文學三種。

國內文學


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四大名著心裡可能在想,要是沒有我們,你這個書單不能存在。

餘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餘華,是那個永遠都能讓人爆哭的人。一本《活著》,多少人從小哭到大,最後過上了裡面的生活,反倒哭不出來了。

劉慈欣:《三體》《流浪地球》《球形閃電》,中國科幻的珠穆朗瑪峰,就是靠這些作品堆積起來的。


錢鍾書、楊絳:《圍城》《我們仨》,這兩位先生,有被人敬仰的文化,有被人羨慕的愛情,有他們從容平淡的人生。不管外界多少紛爭,自己的人生從容平淡,這種人生,真讓人羨慕。

路遙:《平凡的世界》《人生》,每個人的人生,到頭來都是平凡的世界。這兩本書,去偽存真,讓很多年輕人第一次理解到生命的本真。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夢裡花落知多少》《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萬水千山走遍》,三毛的故事都是淡淡的,但是裡面卻包裹著一個性子很烈的三毛。

龍應臺:《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野火集》,關於親情,關於成長和告別,龍應臺比誰都得心應手。

沈從文:《邊城》,多年後,沈從文放下自己的筆頭,翠翠的故事從此沒了結尾。我們遺憾,遺憾整個時代。

姜戎:《狼圖騰》,讀的時候被其中的精神所感染,等冷靜下來思考的時候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一本有爭議的書,但並不妨礙它的暢銷。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更好的世界?房思琪沒有答案,因為她已經被黑暗吞沒。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一個穆斯林的宏大的愛情故事。

老舍:《駱駝祥子》,第一代北漂努力且失敗的過程實錄。

王小波:《黃金時代》《沉默的大多數》《愛你就像愛生命》《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我的精神家園》《紅拂夜奔》《白銀時代》,王小波,可甜可鹽,騷話說起來很溜,深刻起來也不輸金城武的眼神(如果把王小波的深刻擬人化,那就是金城武的眼神吧)。

金庸:《天空八部》《笑傲江湖》《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鹿鼎記》,武俠的世界,誰是武林盟主?金庸用6本書做了最好的證明。

林海音:《城南舊事》,越長大,越能讀懂其中的滋味。忘不了那句“夾竹桃落了,我是大人了。”

魯迅:《吶喊》《朝花夕拾》《阿Q正傳》《狂人日記》,魯迅的文章太深刻了,深刻到讓我隨時都在懷疑我自己是不是阿Q。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金鎖記》《第一爐香》,小編因為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看了原版小說,總是不能忘記公交車上重逢的那段描寫。

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網友說,只要功夫深,《讀者》磨成吳念真。讀完也搞不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故事多一點呢,還是會講故事的人多一點呢?

李海鵬:《佛祖在一號線》,這本書當年可真是火得不行。

王朔:《動物兇猛》,關於人生中二期的準確記錄,電影叫做《陽光燦爛的日子》。那段時間究竟是動物兇猛,還是陽關燦爛?我們多半已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到最後,我們只能心裡充滿幻想,腳踏實地的活著。

齊邦媛:《巨流河》,巨流河,在清代被稱為巨流河;啞口海位於臺灣南端,是鵝鑾鼻燈塔下的一泓灣流。這本書寫的是一個並未遠去的時代,關於兩代人從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故事。

曹禺:《雷雨》,命運向來殘酷,喜歡作弄無辜的人,但誰又是真的無辜者呢?

史鐵生:《我與地壇》,我們無法想象史鐵生到底經歷了什麼,卻總覺得自己經歷的那點子痛苦,能配得上他的文字。

阿來:《塵埃落定》,“我再床上變冷時,血也慢慢地在地板上變成了黑夜的顏色。”一種被別人稱為傻子的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變成的智者吧。

蔣勳:《孤獨六講》,雖然高產的像個雞湯作家,但蔣勳依然在用實力證明自己,能征服某個讀者群的人,必須具備過硬的實力。

蕭紅:《呼蘭河傳》,受過苦的蕭紅,把痛苦寫得讓人痛徹心扉。所謂風土人情,重在人情的描寫,這種紮實的不動聲色的白描,實在是高級。

王安憶:《長恨歌》,王安憶筆下女人的情與愛,一個個陰差陽錯的選擇,最終勾勒出南轅北轍的人生。有時候,真覺得上帝可能就是個程序員,我們的每一步都徘徊在bug的邊緣。

嚴歌苓:《陸犯焉識》《芳華》《小姨多鶴》,“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嚴歌苓的這支筆呀,讓人又愛又恨。

梁文道:《常識》《我執》,梁文道總是什麼都談一點。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人活一輩子,不圖別的,就為個能說上話的人。生命中能遇得著這樣的幾個人,也就值得了。孤獨是無解的,有那麼幾個能稍微安撫的時刻,就已經很幸運了。

林語堂:《京華煙雲》,《時代》週刊說它“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這個極有可能用的很巧啊)

海子:《海子的詩》,“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蜷縮起來,赤身裸體,像嬰兒一樣睡在床上。有時候,絕望快吞噬我。因為想到你,所以我才有勇氣。拉下蒙在頭上的被子,去看這個可怕的世界。”

蘇童:《妻妾成群》,寫《妻妾成群》的蘇童才26歲,他大概也沒想到這是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再超越過的經典。

白先勇:《臺北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白先勇寫“人情”,寫得很好。

國外文學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追風箏的人》被頂在了這個榜單的第一。大概,“為你,千千萬萬遍”,是每個人都渴望的獻身吧。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惡意》《新參者》,從《白夜行》開始,就有很多人著了東野圭吾的道。

聖埃克蘇佩裡:《小王子》,小時候看著像個童話,某個節點突然懂得了其中的人生,那個節點,叫做長大。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一直對那個混亂的愛情故事不太感冒,但是看了《百年孤獨》之後,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馬爾克斯這麼流行。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1Q84》《海邊的卡夫卡》《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舞!舞!舞!》《巡洋冒險記》

,誰能想到,我們都是看著村上春樹的書長大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在陪跑諾獎!(內心竟然渴望他繼續陪跑,要不然他得獎了,這個梗就破了)

丹·布朗:《達·芬奇密碼》《天使與魔鬼》,國外的故事,我們能看到作家依然在進步。單是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學習。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活在別處》,表面的輕鬆,背後往往都有沉重的底色,看似隨意的斑駁,其實都是精巧構思的結果。


J. K. 羅琳:《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也太優秀了吧,一套書佔了7個名額。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簡·愛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很不現實,一個人,不管你多窮,多醜,但只要你有一顆向上的心,你依然能遇到愛情。美好的想象,總是敵不過殘酷的現實。

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當今偶像劇、言情小說的源頭,多了一份簡奧斯汀敏銳的觀察和對社會的鞭撻。

太宰治:《人間失格》,這個讓人想說髒話的世界,就是這麼的讓人想說髒話。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這就是人生啊,這TM就是人生啊,可她才28啊!這不只是個小說,也寫滿了社會變遷。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在我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懵懂無知,也渴望能被善待。

海明威:《老人與海》,故事是很好,但人生也就這樣了。誰也過不出更好的人生,自己滿意就是最高標準了。

笛福:《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大概是滿足了很多少俠對流浪的渴望。

喬治·奧威爾:《1984》《動物農場》,喬治·奧威爾太討厭了,總是帶給人深深的恐懼。

瑪格麗特·杜拉斯:《情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好多人以為能在書裡尋找到愛情的模樣,誰能想到竟然看見了自己並不如意的人生。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刀鋒》《面紗》,毛姆本身就擁有足夠精彩的人生,做過很多工作(助產、間諜、演員、司機);愛過人,也被人愛過;傷人,也被人所傷;“四分之三喜歡女人,四分之一喜歡男人”。在文學領域,他優雅、老到且冷漠。

保羅·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鍊金術士們守候多年,觀察冶煉金屬的火焰,觀察久了,漸漸就把世上所有的虛榮盡皆棄之腦後。於是,有一天,他們發現提煉提煉金屬的結果卻是淨化了他們自身。”所謂使命,終究不是完成一件事,而是成為一個人。

阿爾貝·加繆:《局外人》,生活,就是一出悲劇,隨你怎麼演,反正結局都不會更改。(加繆寫完這本書時才26歲啊)

伍綺詩:《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感覺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這大概是很多人哭成傻X的原因吧。

小仲馬:《茶花女》,瑪格麗特早就知道愛情是無法跨越階級的,但她還是選擇了愛上阿爾芒,就像愛上她的狗一樣。(被一個網友的評論笑成灰,這個網友是這麼寫的:太無聊了,二奶和啃老族就不要搞對象了吧,瞬間破功)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為初戀女友頂包的故事,告誡我們要遠離女司機。很多人都反饋,並沒有get到這本書的厲害之處。但,就衝著這個很容易被看成“了不起的比爾·蓋茨”的書名,它就勝出了。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看完這本書,只想說,有錢真好,想報仇報仇,想戀愛戀愛,所有的創傷都能修復啊。

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感覺可以叫天蠍座復仇記。為什麼沒談過戀愛的人都擅長指導人生?看看艾米莉就知道了,她啥都懂。

斯臺芬·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哪怕不要有愛情,也不要搞這麼卑微的戀愛吧。把自己奉獻給一個自己完全不瞭解的人,又有什麼意思呢?

阿加莎·克里斯蒂:《無人生還》 《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羅傑疑案》,推理女王,一生寫過66部長篇推理,21部短篇,15個劇本……是個僅次於莎士比亞的大魔王。

阿·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是真的挺好看的,而且每一次的改編都能給人驚喜。

維克多·雨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雨果太過分了,10歲就知道自己想寫小說,然後一輩子就越寫越精彩。


巖井俊二:《情書》,非常虐狗,小說不輸電影。

莫泊桑:《羊脂球》《項鍊》

,作為看過十遍《羊脂球》的腦殘粉,小編對莫泊桑完全沒有抵抗力。

斯蒂芬·金:《肖生克的救贖》,一本書裡,有三個故事都被排成電影了,三個故事都好好看的。

安徒生:《安徒生童話故事集》,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成年人再看童話是會傷心的。

格林兄弟:《格林童話故事集》,有錢人心腸壞且不快樂的故事,大概只存在在童話裡吧。

儒爾·凡爾納:《海底兩萬裡》,努力登這艘船,你就是下一個基督山伯爵。

肯·福萊特:《巨人的隕落》,聽說全世界都在熬夜三天讀完,但是熬夜不利於身體健康。

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偏見不僅會消滅肉體,更會扼殺靈魂。但不偏見是不可能的,就連隱藏都很難,就算你閉上嘴巴,偏見依然會從眼睛裡跑出來。

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信念不崩塌,世界就不會崩塌。成年人都喜歡這麼騙自己。但你轉頭看,這個世界誰都可以崩塌,塌了還不是一樣過。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這個世界上有個人滿心滿眼都是你,這種事情已經無法感動我了。得不到的統統舉報處理。

海蓮·漢芙:《查令十字街84號》,太神奇了,這個世界最能安撫你的竟然是個陌生人。

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飛鳥集》,“感謝這個世界上深知我的不足還仍舊愛著我的人。”

梭羅:《瓦爾登湖》,我只需要過簡樸的生活,這種事,只能想想,只敢想想。

E.B.懷特:《夏洛的網》,雖然知道自己的命運是成為社畜,但只要我努力過了,社畜的生命就有了新的價值。很能安慰人心的一本書。

埃萊娜·費蘭特:《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失蹤的孩子》,那不勒斯四分之三都在這裡了,這一系列可以說是今年難得的口碑與銷量齊飛的書了。

考琳·麥卡洛:《荊棘鳥》,本來想擁有生活,結果碰見了愛情。命運弄我的時候,麻煩也這樣,至少給我點啥。(命運:不是給了你工作嗎?我:……)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淡淡的,有點矯情的,且很容易記不住說了些啥的,美好的故事。

司湯達:《紅與黑》,這個劇情放到今天,網絡作家能寫三年,一部真正的《都市傳奇之市長夫人愛上我》。當社畜擁有這樣的生活時,社會得病成什麼樣。但社會病了,也不會死。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實在是太經典了,不想看書的可以先看看電影,最終會沉迷其中的。

奧德麗·尼芬格:《時間旅行者的妻子》,在生活中自帶閃回技能也挺可怕的。

納訓:《一千零一夜》,能馴服一個殘暴國王的故事,當然也要非常殘暴才行。

卡夫卡:《變形記》,為什麼我就不能在早上起床的時候,發現自己成了一隻甲蟲呢?可能是因為我住在出租屋裡?

喬治·R. R. 馬丁:《冰與火之歌(卷一)》,只要人死的出其不意,故事總能繼續。

帕·聚斯金德:《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人可以在偉大之前、恐懼之前、在美之前閉上眼睛,可以不傾聽美妙的旋律或誘騙的言詞,卻不能逃避味道,因為味道和呼吸同在,人呼吸的時候,味道就同時滲透進去了,人若是要活下去就無法拒絕味道,味道直接滲進人心,鮮明地決定人的癖好,藐視和厭惡的事情,決定欲、愛、恨。主宰味道的人就主宰了人的內心。”

伊塔洛·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雖然看過之後很快就不記得講了些什麼,但還是記得閱讀的時候有很美好的體驗。

乙一 :《ZOO》,啥叫恐怖小說,這就叫恐怖小說,簡直就是神經病。

莎士比亞:《哈姆萊特》,我覺得莎士比亞可能覺得自己出場有點晚,出場次數有點少。

馬里奧·普佐:《教父》,一本全是壞蛋的書,看完覺得都是社會的鍋。

狄更斯:《霧都孤兒》,世間冷暖,反應到一個孩子的身上,給人帶來深深的恐懼。

伊恩·麥克尤恩:《最初的愛情 最後的儀式》,“一個自卑的卡夫卡,一個希區柯克狀態的弗洛伊德,一個溫柔甜蜜頹喪又變態的托馬斯曼。”

約翰·威廉斯:《斯通納》,講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愛,認同,憐憫,志業,傲骨,信任與死亡。

弗雷德裡克·巴克曼:《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最後,讓我們念念不忘的,還是曾讓我們難以忍受的生活。

卡森·麥卡勒斯:《心是孤獨的獵手》,年輕的時候沒看懂,後來不太敢看了。

島田莊司:《占星術殺人魔法》,看過少年包青天(一)嗎?還記得凌楚楚家的乾屍嗎?嗯,就是這麼個故事。

馬克斯·蘇薩克:《偷書賊》,苦難的講述方式有很多種,有些人選擇大聲疾呼,有些人悄無聲息地記錄了路邊那個人的痛苦。

湊佳苗:《告白》,人心不可測。

網絡/青春文學&漫畫

豆瓣好書TOP250


在豆瓣TOP250的榜單上,上榜了一些網絡文學和漫畫,因為文章篇幅的關係,對這兩個部分只做個書名的羅列。(沒別的意思,就是懶得寫了)

網絡/青春文學:《盜墓筆記》(南派三叔)《悟空傳》(今何在)《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喬一)《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天下霸唱)《華胥引》(唐七公子)《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愛》《橙》(安東尼)《步步驚心》《雲中歌》(桐華)《你好,舊時光(上 下)》《最好的我們》(八月長安)《此間的少年》《九州·縹緲錄》(江南)《東霓》(笛安)《失戀33天 : 小說,或是指南》(鮑鯨鯨)《匆匆那年》(九夜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大地之燈》(七堇年)《七夜雪》(滄月)《薔薇島嶼》《蓮花》(安妮寶貝)《琅琊榜》(海宴)《來不及說我愛你》(匪我思存)《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高銘)

漫畫:《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月亮忘記了》(幾米)《你今天真好看》(莉茲•克里莫)《海賊王》(尾田榮一郎)《一個人住第5年》 (高木直子)《父與子全集》(埃·奧·卜勞恩)《阿狸•夢之城堡》(hans)《子不語》(夏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