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跑轟”戰術的前世今生:太陽才是“跑轟”的開山鼻祖

近年來,NBA最為人熟知的戰術,就是"跑轟戰術"。過去五年,金州勇士的迅速崛起,徹底將"跑轟"的威力釋放,在他們的光環下,"跑轟"得以被人從戰術庫中重新提出來解讀。這其中,很多人認為"跑轟"是金州勇士的成名之作,其實並不準確,因為更早些時候,菲尼克斯太陽才是"跑轟"的最初代言人。

當年納什帶領下的太陽,十分完美的展現了"快、準、靈、活"四字特點,在NBA聯盟一舉掀起青春浪潮,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證明了"跑轟"戰術的價值。

這一次,我們回到當年的太陽,深度解讀一下,跑轟戰術在太陽的理念形成和進攻演變。


揭秘“跑轟”戰術的前世今生:太陽才是“跑轟”的開山鼻祖


"跑轟戰術"理念和特點是什麼,從何而起?

跑轟一詞出現之初,並不被大多數教練認可,原因在於:籃球遵循的規律永遠是身體大於技巧,幾乎所有人都信奉的理念就是,內線優勢帶來勝利。因此,跑轟的理念,從一開始就被認為是"反傳統"的。

由於不是每個隊伍都能得到自己所渴求的高大內線,於是這一"反傳統"的出現彷彿也是必然。久而久之,人們產生了新的進攻思路,這兩種思路形成了最基本的跑轟戰術的理念。

  1. 充分利用"移動性",在內線進攻的移動中,找尋瞬時的進攻時機進行內線的衝擊,而非傳統的陣地內線對抗。以此為思路,我們才看到了之後出現在太陽隊的能力中鋒斯塔德邁爾。
  2. 內線對抗自古激烈,造成了相對的進攻效率低下,而三分可以彌補減少對抗這一弱點的同時還能增加得分提高進攻效率


揭秘“跑轟”戰術的前世今生:太陽才是“跑轟”的開山鼻祖

斯塔德邁爾

這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發現了,雖然這一理念出現時被認為是“反傳統”,但他成功的趨勢基本是勢不可擋的,因為籃球世界從沒有規律是一成不變的,推陳出新下的“跑轟”,將以他的姿態席捲聯盟。

理念既定,特點也同樣需要抓清楚,不然只是一層華麗的外殼罷了。

而跑轟的特點,自然就不是內線強求的“高、大”,而是前文已經提到,十分注重靈活的四字箴言“快、準、靈、活”。其中,“快”不是簡單的“傻跑”就是快了,深意在於球隊組織的快攻回合數遠大於其他球隊,這才有別於其他“非跑轟”類球隊;“準”就十分好理解,既然尋求外線主導進攻,那麼投射準是必須的,否則“跑出戰術、無法得分”是最大的忌諱;“靈”,不只是要求隊員靈活那麼簡單,而是球隊五人仿若一體,體現整個戰術的靈動一致;“活”

體現的是一個“靈活”,實戰中必然會出現各種情況,而球隊需要在不同情況下靈活運用戰術的要領,這體現在個人技術的運用,進攻點的選擇以及進攻方式的選擇

理念和特點建立完畢的情況下,好比是練習上乘武功,已經運好內力,接下來便是如何發功施展威力,而如何發功擊敗對手,也就是我們最為關鍵的:跑轟戰術的進攻打法

“跑轟”戰術的進攻發起和進攻選擇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跑轟”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打出快攻,那在此之前,我們就要先明確快攻的進行:由守轉攻時,趁對手尚未及時退回防守,以迅速上籃或者以多打少方式快速得分結束戰鬥的進攻方式,通常被稱作快攻。這是一種“在混亂中快速得分”的方法,而在戰術中,如果這一波快攻選擇不是上籃,而是球在外線投出並且對手退防未穩,我們往往稱之為“追著打”。大家一定不陌生,前幾年的金州勇士,他們下快攻的時候,由庫裡或者湯普森的三分作為快攻的終點十分普遍,這便是金州勇士的“追著打”。


揭秘“跑轟”戰術的前世今生:太陽才是“跑轟”的開山鼻祖

而跑轟既然名為“轟”,必然是外線三分大炮不絕。因此,“追著打”的進攻方式是跑轟的主流進攻方式。

在“追著打”進攻的背景下,衍生出了幾種不同打法。

1、重點接應人發動進攻:這是目前最主流的跑轟發動方式,在過去的太陽隊是這樣進行的:納什是重點接應人,後場只要有人拿到籃板球,

首先尋找重點接應納什,長傳給納什後,由他來選擇運球、快速傳球或者長距離傳球完成一次快攻發動。選擇納什是因為組織能力出色,移動能力出眾以及大局觀良好

2、傳中場接應人發動進攻:當年的太陽,主要有當時的巴博薩來扮演這個角色,場均7.0分2.1板2.0助,可說是能力在此之上,但也甘願犧牲一點自己數據做了隊內的“中場一傳”。所以後場球員收下籃板時一般會將球傳給巴博薩,隨後進行快下的組織進攻。


揭秘“跑轟”戰術的前世今生:太陽才是“跑轟”的開山鼻祖


以上兩種發動進攻的方式裡,很明顯,第一種重點接應人發動的進攻進攻選擇更多,內容更豐富,所以漸漸成為了跑轟進攻發動的主流。

在此之下的進攻選擇有三種:長傳推進、短傳推進和快速運球推進。

  1. 長傳推進:太陽隊納什接球后長傳發動快攻,納什往往能在接球后,敏銳觀察到隊友在快下中獲得的有利攻擊時機,迅速做出恰到好處的傳球,使隊友搶攻得手。例如:在2006- -2007 賽季太陽隊對馬刺隊的比賽中,納僕在後場直接傳球給快下的馬里昂,兩人打出了一次長距離的“空中接力”
  2. 短傳推進:納什接球后短傳發動快攻。巴博薩與希爾都有在中場附近接球的戰術安排。當納什接球后,能迅速發現“潛伏”在中場附近的隊友,然後,迅速傳球給他們,由他們進行快攻結束階段的攻擊。
  3. 快速運球推進:納什接球后運球發動快攻。納什經常直接運球推進到前場,並且在防守疏忽的時候,直接進行遠投或運球急停跳投進行攻擊。
    目前NBA比賽中性攻的主要推進方式是運球推進的方式。傳統籃球理論認為:在快中,首先要求在發動階段一定要突出一個“快”字,即一傳接應快,運球推進快,以最短的時間,最簡捷的方式,快速完成快攻功擊前的準備過程。


上述三種進攻,分別節選了三個比賽片段來分析進攻模式,以助於更好的瞭解跑轟的推進進攻。


揭秘“跑轟”戰術的前世今生:太陽才是“跑轟”的開山鼻祖


縱觀NBA諸強的快攻過程,當搶到後場籃板球由守轉攻之時,仍然是強調一傳接應快;而當重點接應人持球之後,卻更多是以一種相對慢的速度推進。這說明: NBA現行的快攻理論已經把快攻的攻擊階段提前到重點接應人持球之後,即一旦重點接應人持球,則快攻已進人攻擊階段。這種最新的快攻理念,解釋了目前NBA諸強在快攻中“慢”推進的現象:當以重點接應人最先持球所在區城(後場)開始計算快攻攻擊階段時,則攻擊的範圍更大,防守方由攻轉守後出現混亂的時間更長,防守方因混亂暴露的薄弱環節更多.而進攻方可以乘勢攻擊的機會更多。可以這樣認為:“慢”節奏的運球推進,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場上局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敵我雙方攻防進行的程度,清楚地知道已方隊員哪一點已是最好的攻擊機會,然後準確地發動最後的攻擊。“慢” 節奏的運球推進,產生清楚的觀察,產生冷靜的判斷,進而產生正確的戰術行動選擇,產生較高的攻擊成功率。NBA比賽中快攻的實踐證明,快攻不但要以快治慢,更要強調快中以慢治亂,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快攻成功率,實現快攻的最大價值

結語:太陽掀起“跑轟”風潮,而勇士壯大了“跑轟”的門面

看完前文,我們早已清楚,太陽隊是最早將“跑轟”理念執行出來的,他們可以被認為是開山鼻祖(當然是略去了上古近似“跑轟”的打法而言);同樣,勇士用一個又一個總冠軍,一次又一次橫掃聯盟的氣勢,將“跑轟”發展壯大,向世界證明這一打法存在的價值。

總結一下:“跑轟”進攻模式之所以攻擊的速度快、攻擊的次數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進行快攻與“追著打”的次數多,而它之所以能進行多次快攻與“追著打”, 與他們以多種形式酌情運用發動快攻有極為重要的關係。

首先,他們可以根據雙方不同的態勢,發動各種形式的快攻。不僅能發動“以多打少”的快攻,還能充分利用對手退後以後出現的混亂狀態,進行“以少打多”的“追著打”攻擊。如此打法,既可以充分發揮“跑轟”進攻模式快速天話進攻方式的攻擊特長,又能充分發揮外線隊員(巴博薩等) 來亂以少打多的技術特點,還能拉動對手進入自己習慣的比賽節奏,進行一一場以快對快,以亂對亂的比賽

。而在這種比賽節奏中, 可以盡情發揮自己快速靈活、以亂治亂的技術優勢,使對手失去習慣的節奏,抑制其技術特長的發揮,使其陷人一一種被制約的比賽過程之中。

這就是太陽帶給我們的“跑轟”史,我們或許能從學到很多,借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