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呼喊与细语》于1972年在瑞典上映,由英格玛·伯格曼担任导演和编剧,豆瓣评分高达8.7分。

该片获得了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技术大奖以及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奖,曾被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称为“战后电影史上少见的杰作”

影片主要围绕着艾格尼丝、玛丽亚、卡琳三姐妹展开。艾格尼丝、玛丽亚、卡琳三姐妹虽然是亲人,但是她们各自之间有着难以消除的隔膜,关系并不亲密。

影片开始时艾格尼丝身患绝症,善良温柔的女仆安娜一直在她身边,像母亲一样爱护她,玛丽亚和卡琳也来到她的身边。艾格尼丝希望能消除姐妹之间的隔阂,可是三姐妹却因为性格和生活现状等等原因,始终不能拉近彼此的心。

这部影片风格独特,服装精美华丽,拍摄手法精妙,而故事背后对人性的洞悉,对生与死的思考亦非常地引人深思,是一部值得细细欣赏的优秀影片。今天,我将从影片的主题呈现方式、色彩运用以及其情感表达方式来多方面解读这部影片。

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01、主题呈现:将故事发生背景简单化,利用雕像暗示与反转设置,更彰显了人性中的虚伪冷漠以及对爱的渴望与呼唤

影片为我们展示了三姐妹各自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们发展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之后又把她们推向孤独。“人性之中有太多虚伪太多冷漠,只有爱是人性的救赎”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下面就来谈谈影片是如何呈现这一主题的:

①将故事发生地点基本限制在艾格尼丝的家,在简单背景下更凸显了三姐妹各自心理的复杂

导演伯格曼非常擅长使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展现故事,《呼喊与细语》亦是如此。

因为艾格尼丝的病情,三姐妹一起生活在一栋房子里,从影片开始到结束,出门的情况非常少,但是故事并没有角色所在地点的局限而被限制住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三姐妹各自有着自己的心事:

  • 艾格尼丝对母爱非常渴望,十分希望能在自己死前修复姐妹们之间的亲情。
  • 玛丽亚风情万种,最得母亲的宠爱,有丈夫也有情人,总是追求着愉悦与刺激,同时,她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地在乎艾格尼丝,还用真诚的语言唤醒了卡琳冰冷的心,最后给了女仆安娜一笔钱让她的生活不至于太悲惨。她表现得像个圣母,但她最后用非常冷漠的方式拒绝了卡琳的亲近。这一切不过是虚伪的表象,她只是用充满爱的外在行动掩饰了内心的虚伪和冷漠。
  • 卡琳比较传统,和丈夫的关系并不好,总是活得非常压抑,有时甚至会自残。她也是希望得到爱的,但是她又很难给出信任,所以在渴望着爱的同时又拒绝着别人的爱。

这些复杂的内容或是通过回忆展现,或是通过梦境展示,或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但基本都是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里,即一栋固定的房子中展现给大家。

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类无比广阔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得简单化的背景和复杂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冲击力,更显人性复杂。且三姐妹在如此简单的环境下朝夕相对,却仍然无法处好关系,引人深思。

同时,限制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有利于排除许多外界的干扰因素,让观众更好地走进她们的内心,更好地体会影片的意蕴。

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②影片开头所展示的俄耳甫斯雕像奠定了影片的基调,预示了影片的结局

这部影片的场景主要都发生在室内,但是开头用了一组镜头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内容对房子周围外部环境进行了展示,其中第一个镜头,就是一尊俄耳甫斯雕像。

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与九位缪斯女神之一的卡利俄帕所生的孩子。他与妻子情投意合,但是妻子却不小心被毒蛇咬死,俄耳甫斯感动了冥王和冥后,他们同意让他带走妻子,但是有一个条件:在他领着妻子走出地府之前,决不能回头看她,否则妻子将永远不能返回人间。

不幸的是,在路上,妻子因为受不了丈夫的冷遇而埋怨,丈夫情不自禁想要回头拥抱安慰她,结果失去了妻子,只能一个人返回人间。

俄耳甫斯苦苦追寻想要找回自己的心爱之人,但是最后却还是无奈痛失。

艾格尼丝渴望母亲的爱,希望姐妹们能亲密起来,但还是事与愿违。卡琳对爱的渴望一直被她压抑在心里,通过玛丽亚的引导,她慢慢走出来,可是最后还是被虚伪的玛丽亚伤害,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爱。而玛丽亚,虽然一直在找刺激,希望能够得到欢愉,但是事实上她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爱。

一尊背对着镜头的沾满尘土的俄耳甫斯像,其实已经奠定了影片悲伤的基调,暗示了三姐妹苦苦追寻着爱希望得到救赎,最后依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结果的命运。

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③设置两次反转,展现了看似可以互相亲近的姐妹之间仍是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引人深思

第一次反转是在艾格尼丝死后,也许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玛丽亚开始引导着卡琳,想要唤醒卡琳的爱。卡琳一开始拒绝了她,可是玛丽亚言辞恳切,不断地劝说卡琳,最终卡琳还是接受了她,两姐妹幸福地抱在一起,低声细语。

当我看到这里,我以为两个人的感情可以顺顺利利一直走下去,虽然艾格尼丝和姐妹的感情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推动,但是好歹玛丽亚和卡琳亲近了,这也算一个不错的结局。

但是第二次反转却发生了。在影片接近结尾时,两姐妹参加完了艾格尼丝的葬礼,卡琳叫住了玛丽亚,希望能和她保持亲密的关系,但是玛丽亚却无情地表示她已经忘记了她对卡琳说过什么话,再次扭转姐妹之间的关系,把曾经的那些温情给抹去了。

原先的卡琳心是冷的,被玛丽亚给温暖了,可是当卡琳的心暖过来之后,玛丽亚的虚伪冷漠与自私也展现出来了。

看似亲近的姐妹俩之间,仍然有着高高的一堵墙。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失败的一面,比如自私,比如冷漠。其实,电影中表现得有些夸张和极端了,让我们没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这些悲哀。比如同事间的相互猜忌,比如许多人对父母展现出来的冷漠。

其实,有的人是怕受伤害才不与人真心相交,但是如果你一个能交心的朋友都没有,又如何得到爱,如何获得安宁与救赎呢?电影中唯一让人觉得安宁的就是善良的安娜,她真心地照顾艾格尼丝,一直陪伴着她,给予她母亲一般的关爱,这也表明了爱才是救赎,只有真诚的爱才能给人内心的安稳,更好地生活。

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02、色彩运用:影片独具特色又极具冲击力的色彩运用,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也蕴含了对人性的思考

导演伯格曼说过:“我所有的电影都可以用黑白画面来想,《呼喊与细语》是例外。”

的确,色彩这部电影中被伯格曼导演几乎运用到了极致,而这些色彩也不仅仅是作为颜色而存在,其背后也有着丰富的寓意和内涵。

首先影片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场景转换时用的是红色,开场显示演员表等等字幕时背景用的也是鲜红的红色,而作为故事主要发生地点的那栋房子,也是以红色为主色调,墙是红色,地是红色,椅子也是红色。

而玛丽亚的衣服,也是以红色为主。玛丽亚是三姐妹之间最开放,最会寻求欢愉的人,满身的红色,正代表了她无处安放的欲望与热情。

红色是非常鲜艳的颜色,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强,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这房子里不寻常的气氛。与此同时,红色代表着想要冲出的内心欲望,暗指了“红房子”内的女人内心欲望的不安与碰撞,增添了一些紧张的气氛。

不过,红色虽然代表着不安与生命的流逝,但另一方面也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带来希望,暗示了还有作为救赎的爱存在着。

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其次电影中白色的运用也具有深意。白色是艾格尼丝服装的主要颜色,也是姐妹们睡衣的颜色。白色一般大家都认为是代表着纯洁与柔和,在艾格尼丝身上,我们的确也看到了纯洁与柔和,这个颜色与她本人性格相符。

但是,总是一成不变的白色配上她那张几乎总是写满痛苦的脸,反而有些“白过头了”,衬得她更加苍白,更加无力,暗示了她的死亡命运,也暗示了苍白无力的艾格尼丝不可能有强大的力量来帮她实现“让姐妹们和好”的愿望,预示了结局。

而白色的睡衣明显是不符合她的两个姐妹的,当她们也穿上洁白的睡衣,总是给人不协调的感觉,反衬出了玛丽亚的不安分,以及卡琳的压抑。

最后黑色,也是电影中非常重要的颜色。卡琳的衣服是以黑色为主,同时黑色是艾格尼丝葬礼上的主色调,在影片的许多正反打镜头处还充当背景色。

卡琳的发型很正式,服装是肃穆的黑色,领口也是扣得紧紧的,俨然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性,显得非常严肃,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易接近的人。

黑色是卡琳的保护色,她用黑色第一步拒绝了许多人的亲近,保护着自己,时刻提醒着她守好自己心里的防线,不要随便相信别人,不要随便敞开心扉。同时,黑色也压抑着她,拉远了她与周围人的距离,让她变得十分缺爱,变得十分孤独。

黑色的衣服一直是卡琳穿着,不过在艾格尼丝的葬礼上,大家都穿上了黑色。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合乎葬礼的规矩,但是情节进行到卡琳找到玛丽亚,想要跟她巩固亲密关系却被拒绝的时候,我才品味出来,这黑色不仅仅是为了哀悼艾格尼丝,更是为了衬托“剩下的两姐妹最终关系还是破裂”这件事其中的悲哀。

而充当着背景色的黑色使得人物成为画面的中心,使得画面从视觉上“安静”下来。使得观众能够更近距离地去接触人物的内心,将人性更好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色彩的运用是《呼喊与细语》的一大特色,但凡看过这部影片,基本都会对此留下印象。运用色彩不仅仅是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更是为了让观众体会色彩背后的含义,更好地对人物以及情节进行理解。

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03、情感表达:影片利用近距离的面部特写以及角色之间的身份的替代对情感进行表达,和观众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看一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看表面的故事,更是为了体会更深的内涵,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欲望,从而给自己带来启发。而这些情感,就在影片的一些细节里表现出来。

今天,我就结合一下《呼喊与细语》的影片内容,对其情感表达方式简单分析一下:

①近距离的面部特写,为我们捕捉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

在玛丽亚试图勾引艾格尼丝的医生时,被医生拒绝了,医生带着玛丽亚来到镜子面前,一点点通过她的眼神、她的嘴唇、她的皱纹等等来分析出了她的自私与冷漠。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长达一分四十多秒的近距离面部特写镜头。

这个镜头给我造成了很强的冲击力,因为近距离镜头我看过,但是没看过这么近的。玛丽亚的脸就这么被放大,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演员非常敬业和优秀,这么长时间连眼都没眨一下。

随着医生的分析,玛丽亚会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包括斜眼瞥,包括冷笑,包括带着冷漠看自己的皱纹。这些细微的动作是玛丽亚下意识被医生牵着鼻子走的表现,同时她又用冷笑来保护和伪装一下自己,如果你直视玛丽亚的眼睛,你也能从中读出一些茫然,一些哀伤。

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近距离面部特写是在最后卡琳和玛丽亚的关系破裂的时候,在拍摄两个人对话时,影片用了正反打镜头,说话的一方近距离正面面对镜头,不说话的一方基本隐藏在背景色黑色里。

卡琳眼中对爱的的渴望与被拒绝后的受伤,玛丽亚假装亲密的伪善笑容以及亲自揭开残酷真相后的冷漠眼神,这些小细节全部都被镜头记录,就算没有台词,通过这些细节,也能传递情感表达的信息。

这些特写为观众捕捉了人物内心细微的情感变化,缩短了观众和人物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能更好地与人物“共情”,更好地理解电影。

豆瓣8.7分《呼喊与细语》:服装华丽,画面精美,背后却无比哀伤

②注意角色之间身份的相互替代,其背后往往有着丰富的情感表现

玛丽亚是母亲最宠爱的孩子,长相也与母亲极为酷似,同时,她也是三姐妹中唯一一个有孩子的,可以说,我们可以把玛丽亚认为是母亲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母亲。

但是,玛丽亚却是三姐妹当中最冷漠最虚伪的人。艾格尼丝一直渴望着母亲的爱,希望母亲多注意她一些,可惜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不过她一直对母亲有所思念。可惜,在她身边的这位“母亲的化身”却是如此的冷漠无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算母亲还活着也不会对艾格尼丝倾注太多爱的残酷真相,凸显了亲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

同时,守护在艾格尼丝身边的女仆安娜也是”母亲的化身“。安娜很安静,但是脾气温和,拥有一颗爱人的心。她也有一个女儿,只不过死去了,女儿死后,安娜的所有精力都在艾格尼丝身上,她爱艾格尼丝,照顾她无微不至。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艾格尼丝对于安娜来说是替代了女儿。

所以说,艾格尼丝渴望的母爱其实在安娜这里得到了,也算是一种慰藉。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艾格尼丝在最后呼唤着有没有人来帮帮她时,她最先求助于玛丽亚和卡琳,可见在她心里,母亲不在了,姐妹之情是重于主仆之情的。

虽然两姐妹拒绝她之后,安娜再一次像母亲一样陪在她的身边,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安娜给予的母爱对于艾格尼丝来说是安慰,是温暖,但是还是比不上她自己母亲的爱和姐妹之间的感情分量重,艾格尼丝虽然也爱安娜,但是这种感情和亲情还是不一样的。

角色之间身份的互相替代往往透露着许多角色内心真实的感情与渴望,也往往会透露一些故事的真相。其中表露出来的复杂情感有时根本不能用语言来转述,但是却能直击人心,与观众在心灵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写在最后:

《呼喊与细语》的故事性并不强,更多地是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人性进行了思考。通过从主题呈现方式、色彩运用、情感表达来多维度分析这部影片,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分析其创作背后的思考。

看完这部电影,卡琳被玛丽亚拒绝后露出的那个哀伤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玛丽亚是一个伪善的人,总是在追求欢愉,追求刺激,可是她也不见得多么快乐。如果她真诚地接受了卡琳,也许两姐妹从此就得到了救赎。一个人就是一个人,有血有肉,并不是一座孤岛,在擦亮眼睛保证自己不被人骗的同时,付出真心给我们换来的是另一颗真心,是安宁与幸福。欢迎关注@顾依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