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如何轉型,做到“零成本”開店,原來是用了“微積分”原理

隨著電商入侵,很多做實體店的​抱怨生意難做(房租貴、人員工資高、顧客不穩定...),針對以上三大問題我們做實體的該如何解決呢?還有沒有辦法?本人從事實體創業7 年,把我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看是如何解決以上老大難問題的,希望對實體創業面臨困境的有所啟發。

實體店如何轉型,做到“零成本”開店,原來是用了“微積分”原理

12年冬,我進入了一個零售企業,做的是食品類:米、面、糧、油、乳推廣的,核心是以超市為基礎,通過食品鏈接顧客,建立一系列服務,增強顧客黏性推廣高附加值產品,基本上萬的。當時剛參加工作,也沒有經驗,我心想賣幾十塊的東西顧客都會猶豫很久,賣上萬的傻子才會買,但是一個禮拜以後,有三分之一的顧客都買了1萬以上的。後來我才明白(當你解決了顧客:相信你人、相信你公司、相信你產品以後,賣給他幾十的和賣幾萬都是一樣的)。後來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做到公司第七名,賺到了畢業後第一桶金17萬,當時班裡同學月薪過萬的還很少,都不相信平時內向不愛說話的我能做好銷售,人總是會改變的,我的改變是從沒錢吃飯,每天晚上揹著書包去大學宿舍推銷襪子開始的,每天敲門500次,被拒絕480次開始改變的。

實體店如何轉型,做到“零成本”開店,原來是用了“微積分”原理

第二年我做到了加盟經理, 所謂加盟經理就是相當於公司內部創業,公司把你部門的利潤再分一部分給你,當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費用。分利潤的同時,把風險、責任、房租、工資、贈品、辦公費用等,能分的一級一級分下去,微分到最後,公司利潤雖少了些,但做到了無限接近於0的無成本經營,是不是利用了微積分原理。這樣不僅解決了員工幹勁問題,還解決了開店成本問題,門店加盟經理多的可以做到“零”成本運營,加盟經理越多分攤的就越多,比學趕幫的氛圍就越好,第二年我加分紅一共賺了38萬,年底買了一輛車。

第三年我培養的部門多了,需要開新店,我做上了總監,每天幾乎都要9點多才下班,沒有星期天,每天研究戰術、分析顧客、抓數據、抓作風、樹榜樣。年底單店做了1000萬(其中新顧客300萬、轉介紹350萬、復購380萬),一半以上都是通過建立服務體系,做好服務,老顧客帶來的業績,這也是線下實體店的優勢所在,通過玩轉老顧客解決業績倍增問題,即使一年沒新顧客,一樣能照常盈利。第三年通過自己努力,也實現了買房。後面幾年就是開發新城市、新市場,公司從一個城市一家門店發展到100多個城市500多家門店,實現了連鎖化、品牌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也就是後來所謂的“新零售”。

實體店如何轉型,做到“零成本”開店,原來是用了“微積分”原理

從我的實際經歷可以總結:

一、門店無成本經營:只要分一部分利潤出去,成就一部分有事業心的人,也就成就了自己。當然這裡有兩個關鍵點:1、別人虧了怎麼辦?前期要靠幫扶、不斷優化戰術去解決,自己要先做好,才有說服力。2、榜樣,榜樣的力量就不用說了,每個月讓財務算收益,小綿羊都會想成為榜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狼出現。

二、員工工資問題 :員工費用都從加盟經理賬上走的,做加盟經理的人多了,公司的費用自然就越低了,一手抓榜樣,一手抓幹部培養即可。分錢的人多了,分風險、費用的人也多了,不斷微分下去原本開支驚人的實體店,經營成本越來越接近零成本開店,是不是和微積分原理很類似。

三、顧客不穩定:通過四套維護體系,顧客與門店員工已經達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程度,顧客不管復購、轉接都很積極,取決於平時的服務與教育。哪怕位置再偏,自然上門消費顧客再少,影響都不大(類似於目前很火的網紅帶貨、和以後將出現的人設帶貨,東西好叫天時、口岸好叫地利,但是我對你很熟就叫人和)。

實體店如何轉型,做到“零成本”開店,原來是用了“微積分”原理

新零售新經濟

以上就是結合實際​例子,說明實體店如何做到零成本運營,旨在給困境中的實體店創業者帶來思維上的拓展,雖然不一定適合每個實體店,但希望對面臨困境中的你有所啟發。我是創業哥阿偉--專注新零售領域創業7年,歡迎留言,多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