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全國愛耳日:先天性耳聾的危害及防治


「健康說」全國愛耳日:先天性耳聾的危害及防治

(圖片源於網絡)

耳聾泛指輕重程度不等的各種聽力障礙,是全球流行最廣的感覺器官致殘性疾病,也是我國所有致殘疾病中的首位病因,但大家對聽力健康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早在1999年,針對我國耳聾發生率高、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國家原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積極推進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倡導,將每年的3月3日定為全國“愛耳日”。

聽力損失不僅影響個人和家庭,而且成為沉重的社會問題。及時發現和有效干預聽力損失可以確保患者能夠獲得最大程度康復。2020年伊始,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難以開展線下面對面的科普諮詢活動。為此,上海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和上海市醫學會聽覺與前庭醫學分會組織撰寫了相關的科普文章,為大家介紹愛耳用耳及耳聾疾病防治健康知識。

「健康說」全國愛耳日:先天性耳聾的危害及防治

(圖片源於網絡)

先天性耳聾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約每一千名新生兒中就有3 人患有聽力障礙。引起先天性耳聾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遺傳因素,據統計先天性耳聾約60%由遺傳因素引起,即父母攜帶了耳聾遺傳基因傳給了孩子或者孩子由於基因突變,獲得了耳聾基因出現耳聾;另一方面是環境因素,主要與孕早期的病毒感染,如風疹病毒、鉅細胞病毒或帶狀皰疹病毒等感染,以及孕期使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耳毒性藥物有關;此外,若孕婦體質較弱,孕期患有糖尿病、慢性腎炎、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也是導致孩子耳聾的高危因素。

先天性耳聾最大的危害是“因聾致啞”。由於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建立在正常聽力之上,而語言的發展也存在黃金期。寶寶剛出生,寶媽寶爸們沉浸在添丁進口的喜悅和手忙腳亂的照顧當中,往往忽視了寶寶的聽力問題。等到孩子大了,該說話卻遲遲不開口,家長們這才重視起孩子的問題。在聽力門診經常會遇到很多家長,因為孩子說話不清或者不開口,四處求醫,先後輾轉於口腔科、兒童保健科,直到最後才想起可能存在聽力問題。這時候,往往給孩子做個聽力檢查,就能發現孩子的問題。但若就診過遲,錯過了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即使通過助聽裝置重建了聽力,孩子的言語能力嚴重受限,最後因聾致啞。

「健康說」全國愛耳日:先天性耳聾的危害及防治

(圖片源於網絡)

由於先天性耳聾是高度“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帶上助聽裝置後,孩子可以和聽力正常的寶寶一樣達到正常說話、交流的程度。因此,早期診斷耳聾就顯得尤為重要。

「健康說」全國愛耳日:先天性耳聾的危害及防治

(圖片源於網絡)

目前全國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寶寶在出生48小時內即進行聽力篩查,早期發現聽力有問題的寶寶。這些“聽力有問題”的寶寶經過42天時的復篩和3月齡前的聽力診斷,就可以得到早期診斷。若真的存在聽力問題,也可以提醒家長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如佩戴助聽或安裝人工聽覺裝置,早期康復,最終“聾而不啞”。

因此,先天性耳聾雖然發病率較高,但是目前臨床已經出現相應的預防措施,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早期發現聽力可疑的寶寶。若寶寶的聽力篩查未通過,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寶寶出生3個月內去專業的兒童聽力診治機構複查確診,若有問題早期干預,切莫諱疾忌醫,耽誤了孩子的治療。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聽覺與前庭醫學分會

執筆:李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聽力中心)

審核:李蘊(上海市醫學會聽覺與前庭醫學分會委員兼秘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人工聽覺植入中心主任,聽力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