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济南泮壁街,东起曲水亭街,西止庠门里,南邻轱辘把子街,北至大明湖路,街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沿着曲水亭街北口向南走,就会看到路西有一座造型精巧的拱桥横跨溪上,桥对面就是泮壁街的入口。泮壁街入口极有特色,是一座别致的圆形拱门。

街名由来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历下老城,以泮字作街巷名称的虽不多,但名气却不小。名气较大的至少有两条,一条是泮壁街,一条是泮宫街。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泮宫街位于泮壁街以东,北起县学街,南止东华街,东邻按察司街,西邻县东巷。街长100米,宽6.8米,曾是沥青路面,旧平房住宅。两街相隔不远,均以“泮”字开头。《济南老街巷》一书中认为:“泮”字在古代是“半”的意思,大致含义就是提醒诸侯的规制只能是天子的一半。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西周诸侯设立的学校称为“泮宫”,后世对府学、县学也沿袭此名,故济南的府学文庙、县学都可称泮宫。泮壁街的位置,恰好处于府学文庙(泮宫)的东墙壁外,泮壁街由此得名。

街巷故事

泮壁街因近泮宫之地,常年目睹入泮礼。入泮之礼是古代大礼之一,主要指古时学生的入学大礼。此礼是指凡是新入学生员,均需行“入冸”入学仪式。入泮礼有一套明文规制,在《礼记·王制》中载有:“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所谓泮池,就是指学校里的水池。周代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池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因呈半圆形,又只能是天子的一半,故称泮池。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泮池池水因常年不流动,多为死水。而老历下城文庙内的泮池却独树一帜,是灵动的泉水。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明代刘敕《历乘》载:“万历庚子年,知府沈蒸修引芙蓉泉水入外泮池……天启七年,知府樊时英修引明湖水入巽坊……且引水西入内泮池。”旧时济南府文庙内的泮池较为特殊,有一大一小两个泮池,大泮池之上有五孔圆桥横跨。大成殿前,则为半圆形的小泮池。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旧时济南的入泮仪式也十分遵循礼制,新入学生员均要在当地官员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庙,登桥跨泮池,入大成殿拜先师孔子,后到明伦堂拜教官。整个仪式,总结起来大致有:入庙、登桥、跨泮池、拜孔子、拜教官。

街巷赋存

如今的泮壁街,有着这样的光景:石板砖铺就的地面,衬着新粉刷后的洁白墙壁,配以青瓦灰砖的小门小院,这些就是街巷的主色调。街道狭窄而悠长,是典型的小胡同,这样的装饰这样的景色,必然成就独特别样的风情。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走在胡同里,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身处何地。泮壁街也曾进行过整修,但是,泮壁街的整修算是一种细部的微调。住在这里的老人讲,此处房子目前大多都还是老房子,几乎未进行过大的动工或重修,基本保持了街巷的原汁原味。

济南泮宫东墙外的老街——泮壁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