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三十六:中國近代的佛教復興2


佛教之三十六:中國近代的佛教復興2

佛教之三十六:中國近代的佛教復興2

(3)居士佛教的興起


  中國清代乾隆皇帝採取了把佛教教團從社會中分離出來的方針,使清末佛教的實權漸漸脫離佛教教團而轉入在家居士之手。儘管這一時期,佛教的發展受到限制和排擠,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居士佛教仍然興盛起來。


  ①刻經與印刷出版佛書


隨著佛教的衰落,清末的佛教典籍已散失殆盡。為了振興佛教,楊仁山居士信佛後,就廣搜亡佚經典,刻印流通。1897年,楊仁山在南京延齡巷住所設立" 金陵刻經處" ,4 年後即1901年,他捐出私宅作刻經處。金陵刻經處是一個兼有出版、發行任務的佛教文化機構。它的成立,對於近代佛教的傳播,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後,在上海、北京等地,諸如" 佛學書局" 、" 佛經流通處" 之類的機構,便都相繼地" 應運而生" 了,使得佛教典籍重新得到流傳。大藏經的刻印事業,在近代也先後興起。


  1909年,中國第一部用鉛字印刷的大藏經《頻伽藏》在上海印刷流通。這一時期還有宣揚佛教文化、研討佛學義理的佛學刊物出現。近代中國門戶洞開,西方技術和思想得以傳播。佛教界為了維護生存和宣傳發展,也隨時代變化而變,採用新式傳播工具弘揚佛法影響社會。民國以後,許多佛教界人士和研究者創辦了大量的佛學刊物,研究、介紹佛教思想。1912年,狄楚青在上海創刊《佛學叢報》,這是中國近代創辦最早的佛學刊物;1913年,太虛在上海創辦《佛教月報》。


②僧眾辦學

中國佛教僧眾辦學始於20世紀初,戊戌變法以後,各地辦起了不少僧學堂。1903年,湖南僧人笠雲得到日本僧人水野梅曉之助,在長沙開福寺首創湖南僧學堂。繼起的有文希在揚州天寧寺設立的普通僧學堂,月霞和諦閒在南京三藏殿舉辦江蘇僧師範學堂,開始用新的方法培育僧才。晚清佛教在社會上已衰弊至極,但在文士當中,佛教義學反而出現異常活躍的氣象。1907年,楊仁山在南京金陵刻經處又創辦祗洹精舍(又名梵文學堂),聚眾講學。他親自講授佛學課程,教授僧俗學生,一代佛學大師太虛和知名佛教居士謝無量等都是這個學堂的學員。他自編《佛教初學課本》,並聘請蘇曼殊等學者教授梵、英等語,培養新式佛學青年,雖然不到兩年,因經費不足而停辦。在中國近代佛教上," 祗洹精舍" 的創辦,首開近代新式佛學教育風氣,影響深遠。中國近代佛學史上的旗幟人物名僧太虛和名士歐陽漸,都出自楊仁山門下。1911年楊仁山去世,歐陽漸繼承楊的遺志,經營金陵刻經處;1912年他與李證剛等人創立佛教會。上述學堂為時不久即告停辦。辛亥革命後,佛教各類院校再度勃興,分佈於全國各地。其中較著名的有月霞於1914年在上海創辦的、專研華嚴教義的華嚴大學;月霞還在杭州、常熟等地舉辦華嚴大學;諦閒於1914年在寧波創辦的、專研天台教義的觀宗學社(後改名弘法研究社);月霞於1917年在常熟興福寺創設的法界學院。這些佛學院成為中國近代培育僧伽和佛學人才的專門學校。這些不同類型的佛學院,先後為各地培養了一批僧伽和佛學研究人才。


  近代中國佛學教育逐漸由寺僧而面向社會各個階層,普及佛教,培養青年僧伽,造成社會青年和學子學佛、做居士的風氣,所以近代佛教有" 居士佛教" 的美稱。當時有一些著名人士受佛學教育影響而學佛並投入佛門,如作家蘇曼殊、藝術家李叔同等。大量在家信徒的活動形成一股社會潮流,有形無形地影響著社會變革。


  20世紀初,佛教在家信團出現。1918年創立於上海的" 居士林" ,後又改名為" 世界佛教居士林" ,為佛教在家信徒團體。居士佛教的興起,與其代表人物的活動是密不可分的。


  ③代表人物:


楊仁山(1837-1911)是清末最重要的佛教在家信徒,畢生弘揚佛法,刻經辦學,印刷佛像,翻譯佛經,是當時中國佛學界泰斗,遺著有《楊仁山全集》十二種。


  楊仁山具有各宗深厚的學問,但以淨土為學佛的歸宿。他的居士佛學,強調信解佛法;而飲食起居等皆按常俗辦理。作為在家居士,他潛心佛學,每天勘印講學,夜晚誦經唸佛,靜坐觀想,經常通宵達旦,是近代新式居士修行方式開創者。他對佛學研究有獨到見解,主張" 先聖設教,有世間法,有出世法。黃帝堯舜周孔之道,世間法也,而亦顯含出世之法;諸佛菩薩之道,出世法也,而亦該括世間之法"。楊仁山一生刻經辦學,普及佛教。1894(光緒二十年)年,又與日本、朝鮮佛教復興運動相呼應,著手在中國實施振興佛教計劃,包括編撰佛教教材、創辦學校、蒐集和刻印佛經等。1897年,他在南京設立" 金陵刻經處" ,後捐出私宅作刻經處。金陵刻經處作為一個兼有出版、發行任務的佛教文化機構,對於近代佛教的傳播,產生了很大影響。這是他對中國近代佛教的最突出的貢獻。1908年,他在金陵刻經處成立祗洹精舍,親自講授佛學課程,教授僧俗學生。他自編《佛教初學課本》,並聘請蘇曼殊等學者教授梵、英等語,培養新式佛學青年,雖然不到兩年,因經費不足而停辦,但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 祗洹精舍"的創辦,首開近代新式佛學教育風氣,影響深遠。


  中國近代佛學史上的旗幟人物名僧太虛和名士歐陽漸,都出自楊仁山門下。


  在中國近代佛學史上,在刻經、辦學等方面,楊仁山都是一位開風氣之先的人。1910年,楊仁山在南京創立佛學研究會,自任會長。研究會每月開會一次,每週講經一次,聽者踴躍。這是培養佛學人才的另一種辦法,在當時也很有影響。楊仁山通過祗洹精舍和佛學研究會培養出來的人才中,有些人在佛學研究和佛教革新等方面作出一定成績,成為中國近代佛教發展史上的知名人物,如譚嗣同、太虛、歐陽漸、章太炎等。


  在國際交往方面,楊仁山做了許多促進佛教發展的事業。他於1878年至1886年(光緒年間)兩次隨曾紀澤率領的中國外交使團出國到倫敦、巴黎,考察英法各國的政治、工業。他在倫敦結識日本留英的佛教學者南條文雄(1849-1927)。回國後,與南條文雄互相交換兩國所缺佛經,刻印流通,並得到日本弘教書院的縮印《藏經》及南條文雄所贈中國失傳經疏。他選擇其中一部分計劃刊印,編入《大藏輯要目錄》,本計劃陸續雕印大、小乘佛典460 部,3320卷,但在他生前只印出2000多卷。這對於當時缺乏佛教文獻的中國佛教研究的開展有很大促進作用。楊仁山同日本其他一些佛教學者也有不少交往。1894年,他同英國人李提摩太一起將《大乘起信論》譯成英文。1895年,又與錫蘭(斯里蘭卡)的佛教居士、摩訶菩提會會長達磨波羅在上海會晤,相約復興印度佛教。在同這些佛教界的國際友人的交往中,擴大了中國佛教的影響。


  楊仁山作為近代居士佛教奠基者,是近代中國佛學復興的關鍵人物,竭力啟人信心,推動居士佛學,是20世紀20-30 年代引導中國居士信佛的原動力。他對中國近代佛教的復興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