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小貸背後的還錢問題,欠錢還錢,也許真的不是負債人的錯

總是能在評論中看見一些負債人罵網貸、罵小貸公司,而且一副受害人的語氣。很多人很懷疑,難道欠錢還錢不是一件應該的事情嗎?怎麼搞得 好像負債人是受害者一樣。但是其實,這些還真的,很可能不是負債人的錯而造成的負債。今天來給大家揭秘一下,隱藏在小貸背後的催收風波。

揭秘小貸背後的還錢問題,欠錢還錢,也許真的不是負債人的錯

在早前,還沒有整治時,小貸的催收也是很激烈的,全方位地滲透到負債人的生活中。舉個上門的例子,負債人是經營服裝店的,小貸催收的2個人就會在店內坐著,不催收也不說話。負債人出門,他們也跟著出門,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給負債人施加很多的壓力,使其還款。

揭秘小貸背後的還錢問題,欠錢還錢,也許真的不是負債人的錯

除了催收手段,在催收的金額上,也總是會有出入。比如催收拿著平臺的賬單說是負債人要還5萬元,可是負債人實際到手的錢也只不過是3萬5,很明顯這裡面就出現了漏洞,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小貸有線上和線下之分,因為線下能夠提供的資料更加齊全,所以通常額度會很大。比如會要房子近六個月的流水、房產證、車證等相關資料。而小貸的業務員想要發展業務,獲得高額提成,自然就會瞄準線下的客戶。可是真正有一定資產和實力的人,畢竟是有限的,而且缺不缺錢還是另一回事,真正想要借錢的人通常都是比較缺錢,或者資金實力比較薄弱的。

揭秘小貸背後的還錢問題,欠錢還錢,也許真的不是負債人的錯

比如月工資2000,外地打工租房子的人,每個月還款能力最大也不過1500元,想要貸一個5萬元的貸款,假如分成了12期,光是每個月的貸款就需要還4000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給放下貸款,更何況連基本的車房情況都沒有。

但是業務員為了成單,很可能會幫助負債人去偽造相應的車、房證明,最後提交的材料很可能是除了身份證是正確的,其他信息全是錯誤的。在這樣偽造和糊弄的過程中,業務員也會拿到20—30%左右的提成,也就是說如果是5萬的下款,很可能業務員一開始就拿走了1萬5的錢,真正到手的錢也不過是3萬5。

揭秘小貸背後的還錢問題,欠錢還錢,也許真的不是負債人的錯

欠錢還錢?可是應該還的是哪筆錢呢,這種情況還真不是負債人單方面的錯誤……

所以在催收介入之後,平臺即便是再想要收回欠款,但是這筆錢很明顯是違規的產物,還到手金額平臺不滿意,還合同金額負債人接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