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如今,家庭文化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將獨立自由精神引入中國家庭文化的內涵,是必由之路。

年輕一代的獨立,會同時生成老輩的獨立心性。關懷與放手,正是恰到好處的張力。

做一個恰如其分的現代母親,正是中國社會更多一點現代性的開端。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中西方的“母愛”有何差距?

童年時,我的母親給我嚴格的品行與文化知性的教育,當我進入少年期之後,她一直給予我自由發展的空間,並且總是默默地關注和支持。

然而,中國人的母愛總是獲得過度的讚揚。有個問題,值得面對:究竟有多少母親是不合格的?

比如,不少年輕人有“戀母”情結,這個責任應由他們不合格的母親來承擔。因為特殊的文化歷史原因,中國人尤其值得研究“母親文化問題”。

2002年,北京大學朱瀅等人以中國大學生為被試的研究首次發現:與西方人不同,中國人的記憶不僅具有“自我參照效應”(對與自己有關的信息記得格外好),而且對與母親相關信息也能記得很好,就像是記自己的事一樣,出現了“母親參照效應”

這與西方文化背景下參與者的實驗結果大相徑庭。對西方人而言,“母親”這個概念,並不比與“自我”相關的材料記得更好。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圖丨《念念母親》劇照

中國人獨特的“母親參照效應”,說明母親在中國人“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從嬰兒時建立的依戀,到成年後,“母親”依然以這種方式存在於中國人的生命裡。

為什麼母親對中國人具有獨特的意義呢?這與“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關。

斯坦福大學社會心理學家黑澤爾·馬庫斯(Hazel Markus)等人曾根據文化差異提出過“獨立型自我”與“依賴型自我”兩種自我概念類型。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自我的概念是獨立的、個人主義的,他們關注於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動;而在東方文化背景下,個人是一種關係自我,強調的是人與人彼此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附,尤其看重家庭。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對美國人來說,母親屬於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在記憶上並不佔有優勢。而對中國人來說,自我中包涵有母親的成分,母親是“自我”的一部分。

一個進一步的實驗證明了這個結論,2007年,朱瀅等人用中西方大學生兩組被試,進行了“母親參照效應”的腦成像研究。結果發現:

對中國人而言,在自我參照和母親參照條件下,都激活了腹側內側前額葉;但西方人只有自我參照激活了腹側內側前額葉。

這說明中國人的自我與母親是住在同一個腦區的,這為中國人獨特的“母親參照效應”提供了神經生理層面的證據。

多數中國人都會以自己的經驗來認同這一結論吧:我們把母親擺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使長大成人了,對母親的情感聯結,也早已滲透到個人的認知與行為甚至生理結構中。

要追究形成這種特殊的“戀母情結”,只能在中國文化傳統的家庭生活中來進行文化分析,我們今日值得提出一個問題:

究竟怎樣的母愛才是好的?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什麼才是恰到好處的母愛

因為“依賴型自我”與“母親參照效應”的巨大作用存在,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便顯得極其重要。

首先要考察的就是“母愛問題”。

無論在過去還是今日,母愛需要做到恰到好處,所謂的恰到好處,就是做到理性與溫情的平衡。

其實一個人最初、最好以至一生的教師,便是自己的母親。一個母親最好的品格,便是蒙臺梭利所表達過的“理智的沉靜”。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我們來看一個範例。


英國小說家羅爾德·達爾在自傳《男孩》和《獨行天下》裡寫道,他的媽媽是怎樣以一種貌似冷酷的方式來培養他成為一個紳士的。


達爾幼年喪父,他的媽媽以能幹、堅強、慈愛、能保護他又任他飛翔的方式輸出恰到好處的愛,從來不會釋放過度的母愛。


達爾中學畢業後不願上大學——雖然只要他肯,牛津劍橋都是囊中之物。當他把這一決定告訴媽媽時,媽媽只說了一句:”好吧。”她因兒子的決定失望嗎?苦惱嗎?無從得知。

達爾考進了殼牌石油公司,半年後被派到東非賣3年石油。去東非或中國這樣遙遠的地方一直是達爾的夢想,他當即奔回家告訴媽媽這個消息。達爾寫道:


“我是她唯一的兒子,而且我們非常親密。絕大多數母親面對這種情況,恐怕都會顯得相當難過。3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非洲又那麼遠,中間不能探視。但我媽媽不允許自己流露哪怕一星半點兒她當時肯定會有的情緒,為的是不破壞我的快樂。”

“噢,你真棒!”她叫道:“真是好消息。這正是你想去的地方,對不對?”

20歲的達爾乘船去了英屬東非,二戰爆發後就地加入英國皇家空軍,後因傷回國。

他的《獨行天下》寫到這裡,詳細地敘述著自己如何在利物浦又溼又黑的夜晚,徒勞地尋找媽媽的新住址,又如何在倫敦和媽媽通了3年多來的第一個電話。

即便到這時候,達爾也沒有聽見媽媽哭泣。當他開口問:”是你嗎,媽媽?”電話那端是完全的沉默,達爾於是知道,是媽媽,只有媽媽會這樣拼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

這就是一個英國紳士的母親深愛著自己的兒子、而決不束縛他的成長和發展的教子之道。把愛藏在心裡,不無殘酷地節制著感情對理智的干擾。

這就是一個恰到好處的母愛。

恰到好處需要的是理智的節制和基於人性常識的理解。一事當前,不需要道德來干預,才是恰如其分的明智。因為道德容易教人上綱上線,不容人基於人性常識的理解,而會居高臨下地扭曲人性。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媽媽應該怎樣引導和處理事情呢?

有兩個關於“分蘋果”的故事,值得仔細觀察和比較。

故事一:

一位西方著名人士說,他小時候,媽媽買了一些蘋果,兄弟兩個都想吃最大的那個。

媽媽就笑著說:“你們來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2塊,你倆一人一塊各自負責修剪,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能得到它。”

結果,他贏了。由此懂得了一個道理:要想得到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這很公平,你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代價。

故事二:

一箇中國犯人說,小時侯,他的媽媽拿來幾個蘋果,大小不等。他一眼就看中了那個又紅又大的,這時弟弟說了他想說的話,結果被媽媽罵了一 頓:“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聽了媽媽的話,他靈機一動改口:“我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

結果,他受到了媽媽的獎勵,給了他最大的蘋果。從此以後,他學會了說謊,然後開始不擇手段。

同樣是分蘋果,結果很不一樣。前者的母親選擇了讓孩子用自己的雙手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後者那位中國母親,卻讓孩子用虛偽的表演來換取他心中想要的東西。

它們背後各自體現了文化價值觀的選擇:

競爭與獲得的理性文化,道德與虛偽的表演文化。

母親總會遇到類似的兩難處境,其實都是很好的教育機會。不過,如果沒有把握好,則常常會因為過度或愚昧的母愛而誤了子女一生。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以分蘋果為例,媽媽應該怎樣引導和處理事情呢?

一個有公平心和有智慧的媽媽,可以這樣說:

“哥哥和弟弟都想要這個大蘋果,媽媽也想要啊,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得到最好的。但是現在只有一個大蘋果。如果誰獨自分到了這個大蘋果,其他人就得不到了。那麼你們說該怎麼辦呢?”

把問題交給孩子們去探究,是一個謙虛和理智的策略。以孩子們的聰明和實事求是的赤子之心來說,他們自會想出諸如公平比賽、用刀切開平分和輪流享有甚至抓鬮決定等等可以共享的辦法來解決。

這樣的話,他們從小就會學會在競爭和合作中公平相處以及用實事求是的智慧來處理利益合理分配的道理。

如果媽媽只是用了專權處分的方式,就會同時把虛偽和偏心、嫉妒和怨恨之壞心眼種植在孩子們的心底。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對待天下的事情,也就這麼一點出息了。

本文無意於說子女的教育只是母親的責任,但不可不特別指出,人類有一些永恆的東西是無法超越自然的。蒙臺梭利特別指出:

對兒童的心理分析有兩個層次:

一個層次是兒童個人的天賦本能和他必須適應的環境條件之間的衝突,因為這些環境條件常常與他的基本慾望相沖突;

另一個需要探索的層次就是童年記憶的深處,在這一層次上,是兒童與他的母親的衝突,更普遍的是兒童與成人的衝突。

她特別強調的是“兒童與他的母親的衝突”,所以,對於女性來說,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教育媽媽”,是天職所在。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一個好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近十數年來,在世界醫學領域上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斯蒂芬·格倫,記者採訪他時問道:是什麼讓你具有了普通人所不及的創造力?

斯蒂芬·格倫提到了幼年時的一段經歷。

有天,他試圖從冰箱裡取出一瓶牛奶,取出後剛走出幾步,就失手將牛奶瓶摔碎在地。

他母親聞聲而至,卻沒有發火、說教,更沒有處罰他。而是說:“反正已經灑在地上了,在收拾乾淨之前,你想玩一會兒嗎?我想,玩牛奶說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就真的就玩起了牛奶。

幾分鐘後,母親說:“牛奶是你灑的,也應該由你來收拾乾淨。我這兒有海綿、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麼?”他選擇了海綿。

接著,母親又說:“剛才你拿牛奶瓶沒拿住,這說明你還沒學會如何拿一隻大奶瓶。現在,我們到院子裡去,在瓶子裡裝滿水,看看你能不能發現一個很好方法,使瓶子不會掉到地上。”

他通過反覆實踐,知道如果他用雙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則瓶子在搬運過程中就不會掉下來。

這個經歷給了他非常深刻的記憶。後來他回憶說,正是從那個時候起,他明白了無須害怕犯錯誤,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開始。

弗洛伊德說:“童年經驗影響人的一生。”而你的經驗首先來自於你的母親。一個好的媽媽,她的愛心就是要用最有益而深遠的經驗影響你的一生,這就是“恰到好處”的智慧。

一個好的媽媽,會有足夠高貴的大度和寬容的耐心,而遠離急躁、尖刻、斤斤計較和居高臨下。

好媽媽除了寬容愛心之外,還需要“理性的沉靜”,即恰到好處的態度,在不動聲色中引導,首先,不要讓已經發生的事件成為強烈追究的“問題事件”,小心保護子女的自尊心,並培養孩子理智的沉靜,讓他從困境和打擊中解放出來。

“恰到好處”就是恰如其分的愛和教育,最後在不經意中使孩子獲得解決難題的成就感。這需要一個母親要有多高尚的修養啊!

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現在,一個新現象正在考驗著中國母親:當你的子女長大之後,你該如何處理好互相獨立自由的關係?

母親不能獨立,子女也肯定不能獨立。這種情形在心理學上稱為未能實現“角色退場”。即一個婦女長時間擔當無微不至關懷子女的“母親角色”,當子女長大後,母親依然不肯退出這種角色,那麼,她的子女必定也屬於長不大的角色。

反過來,她會完全依賴子女,以至變得不懂事、不講理和很無能,甚至無賴地憑著“我是你媽”的信念,繼續幹預和插手子女的人生。

同時,如果她的子女一直依賴於她,一旦發現自己所依賴的母親也變成一個不能依賴、且要依賴自己的老小孩,那麼兩個家庭的生活便糾結得無比折騰。

有一種情形經常見到:

一個母親在子女獨立之後,突然覺得自己一生被需要、被依賴的重要價值正在逐步“被剝奪”(淡化),因此會產生對兒媳或女婿的莫名厭憎心理。這就是懷抱“娶了媳婦忘了娘”之怨情的中老年大媽心態。

普通的大媽母親會以控制子女為主要使命,直接介入子女的婚姻生活,為他們的人生大事做導演;而較成功的職業女性母親,則會以雙重心態來苛責兒媳:一方面愛自己的子女,但未形成愛屋及烏的慈心,另一方面,會以自我標準來批評兒媳,希望他們能夠同時勝任妻子、母親和職業女性的職責。

這些過度的母愛會產生過度代入和干預心理性格,失去了讓自己和子女各自獨立自由生活的意義。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看似無情,其實明智,合則兩害,獨立雙美。此之謂“恰如其分”矣。

“家庭”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一切人情文化圍繞著家庭這個中心一層層構建起中國文化模式。如果要有一個根本的破局,特別是要造就新一代的獨立自主公民,必須適當調整家庭關係。

如今,家庭文化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將獨立自由精神引入中國家庭文化的內涵,是必由之路。年輕一代的獨立,會同時生成老輩的獨立心性。關懷與放手,正是恰到好處的張力。

做一個恰如其分的現代母親,正是中國社會更多一點現代性的開端。

【作者簡介】呂嘉健:教師、學者、隨筆作家。本文略有刪改。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