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光就像一把小刀刺開生活的面具,無處可逃

在路演宣傳的時候,這部電影的導演董潤年說,電影的靈感來自於他的突發奇想,如果一道神秘的光把一部分人抓走,社會的平靜和法則被打破,那我們會怎麼辦?沒有預兆的,這個問題拋出來都會引起拷問,因為這是一個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問題,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就好像一把小刀慢慢劃開你為生活戴上的面具,無處可逃。

《被光抓走的人》:光就像一把小刀刺開生活的面具,無處可逃

我第一眼看到這個電影名的時候以為是一個科幻電影,因為實在聯想不了一個愛情文藝片會和科幻掛上鉤。拋開一切主觀的因素來說,雖然沒有達到觀眾的預期,但概念非常好,有創意,有想法。光是上帝視角,你以為它存在,它抓走有愛的人,留下混亂不堪的互相猜忌。整部電影的發展線有好幾條,但我在這想說的只有兩條,武文學(黃渤飾)和李楠(王珞丹飾)。

《被光抓走的人》:光就像一把小刀刺開生活的面具,無處可逃

對於武文學來說,他和妻子的愛情就是人到中年的愛情,沒有了激情,愛情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果沒有這道光,兩人的關係或許還會和之前一樣,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可是光來了,把相愛的人帶走了,他們被赤裸裸的留了下來,留給世人去審視,留給雙方去猜疑。

我沒有到那個年齡,沒有辦法體會到如果處在那樣一個階段會是什麼樣的感受,但僅僅作為光的旁觀者,我是無地自容的。羞愧在哪裡,我想是武文學為了面子,PS照片,辦假車票,甚至在同學面前拼命強調夫妻性生活有多美滿,儘管除了自己的老母親之外,旁人並未主動問他:你和老婆都留了下來,究竟是誰不愛了?想自證清白卻越描越黑,想保全面子卻撕破了最後一絲尊嚴。

我能懂得發生這樣的事,夫妻雙方在無法面對面交流的時候,都會採取找另一個人傾訴的方法。武文學的傾訴對象是他的同事小韓老師;而他妻子的傾訴對象是文化館的館長——他女兒同學的爸爸。我們也許可以換一種委婉的說法,兩人從愛情的關係變成了親情。

《被光抓走的人》:光就像一把小刀刺開生活的面具,無處可逃

之前看到過對黃磊的一個採訪,被問到結婚多年的兩個人,相互之間留下的究竟是愛情還是親情,他言辭激烈的表示,“我就反對夫妻之間變成親人”。我能理解他的意思,兩人在一起,戀愛或者結婚都是一種形式,愛情不能因為時間推移而發生改變,它一旦發生就永遠不會結束。

相比於武文學的發展線,王珞丹的這條線詮釋了七年之癢。因為小三的出現,李楠的婚姻出現危機,但就在準備離婚時,光照出現了,李楠的丈夫消失了。這讓原本見面就打的兩人一同開始了尋夫之旅。

《被光抓走的人》:光就像一把小刀刺開生活的面具,無處可逃

兩個原本站在對立面的人,卻因為那道光,有了一個瞭解彼此的渠道。誰能想到,原配和小三竟然可以並肩行走,同桌吃飯,讚美對方的大衣真好看,共同詰問在男人身邊流轉的情人們。或許這兩個人都想知道,你不愛我了,你究竟愛誰?可當她和小三瞭解了他不同的情人之後,李楠好像覺得和她過了七年的丈夫就像一個陌生人,本以為會很瞭解,卻一無所知。其實李楠愛的餘威仍然存在,要不然她不會在丈夫離婚失約後又重新戴回鑽戒,露出小女孩一般調皮的笑容,更不會去探尋他是和什麼樣的女人消失的。有些東西你越是不甘心想要證明,結果卻越讓人寒心。這7年她努力活成了她丈夫喜歡的樣子,卻丟失了自己。

《被光抓走的人》:光就像一把小刀刺開生活的面具,無處可逃

其實我挺認同那個文化館館長面對這個事件的做法,他和她妻子在光照之前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因為這道光讓他們開始重新審視兩人的關係。他們兩個選擇積極的面對問題,而不是像鴕鳥一樣視而不見。當武文學去賓館試圖報復性的出軌小韓老師的時候,我已經猜到了他不會繼續往下,在他的內心裡,始終不願承認他和老婆不相愛的事實,因為那樣就等同於否定了他們認為生活之所以幸福,最基礎的東西。在掙扎之後,他還是選擇回到了家裡,面對妻子,說出了那句在夫妻關係中極少出現的“我愛你”。

《被光抓走的人》:光就像一把小刀刺開生活的面具,無處可逃

李楠在最後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的丈夫沒有被帶走,而是在去離婚的路上出了車禍。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知道真相的李楠茫然的望著江水,這道光直到最後也沒有為她帶來答案,我想她絕望崩潰的站在江堤邊上哭泣時,肯定了想起了過往,想起了那些在她看來美好的往事。和武文學一樣,因為光的出現,從不同的方向重塑了信仰,並走向了更真實的自我。

真愛不是我們自己能定的標準,夜深人靜,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是可憐人還是騙子?可憐人是不被愛的人,騙子則是假裝還愛的人,在片中,他們都是被光留下的那群人,現實生活中,多少都市現代人也面臨著這樣的拷問。

很多時候,你說你拼命堅持去相信的,也許根本就不存在,不真實。光是什麼我們不能夠去清楚,但它能帶我們瞭解更好的自己。以你的方式定義和相信愛,便是最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