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在前一篇( )中, 胡哥帶領大家欣賞了長治縣八義村這條千年古道的滄桑美。本篇文章帶領大家欣賞八義村的千年古槐以及稀奇古怪的古寺廟。

長治縣八義村昔日的繁華除了故老相傳的故事,以及故紙堆中的隻言片語能夠體現外,也許最有感受的當屬村中那十餘株古槐樹和倖存的大小廟宇了。

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長治縣八義村的隋槐。

村中現有百年以上的古槐樹十餘株,樹齡最大的有兩株,一株隋槐、一株唐槐,分別在村子的東西兩邊,彷彿是守護村子的神木,千年來默默地看護著村民,經歷了多少風雨雷電、抗過了多少旱災震災,頑強不倒,巍巍屹立。

從官道中部拐入向東的衚衕,胡哥一行步行三百來米就見到了最古老的隋槐。隋槐位於一戶人家的房屋背後,樹圍有5.4米,樹幹往上分出三個粗杈各自向上生長,雖然看起來不那麼挺拔,但魁梧結實。不是文藝小說中描寫的那樣像一個滄桑的老人,它更像一位壯漢,生機勃勃。粗大的樹根露出地面的部分就有一米多高,現在道路一側砌起一個磚垛子保護起來,外圍還圍起了一人高的鐵柵欄,對古樹全面保護。

這株千年古樹有的地方已經沒有樹皮,有樹皮的地方也是龜裂成一塊塊,那是無情的歲月留下的印跡。樹身上有幾個巴掌大的樹洞,背陰的一側還長滿了苔蘚,綠油油的。儘管如此,這株隋槐依然枝繁葉茂,年年開花。

滿樹的翠葉在陽光下伸展開來,像張開了一柄大傘,它給村民們帶來的何止是陰涼啊。它已經成為村民眼中的神樹,樹身上的紅布和紅燈籠不知何時掛上去的,顏色還很鮮豔,不知道這神樹又聽到了什麼許願。

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長治縣八義村的唐槐。

村西的那株千年古槐樹離官道也沒有多遠,位於一戶人家的山牆外,同樣做了簡單保護,上面也掛有燈籠。與村東的隋槐相比,這株唐槐要年輕些,樹圍4.7米,樹皮也不再是裂成一塊塊的,而是縱向裂成條紋狀。整株樹看起來挺拔俊秀,倒挺像一株迎客古槐。

古槐無言,不知記錄下了八義村怎樣的興衰,留下了多少滄桑感慨。它們自身能夠躲過歷朝歷代的自然災害和兵災匪患,存活到現在依然生機勃勃,也是奇蹟。

與它們相比,更具有承載文化意義的廟宇道觀則沒有那麼幸運了。

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正在修繕的長治縣八義村正覺寺大殿。

作為周邊三縣最大的村莊,還有著“鎮”的名號,長治縣八義村過去廟宇很多,寺觀閣庵廟堂齊全,總數多達20多個。不僅數量多,而且佈局也奇特有趣。諺語有“廟對廟、廟套廟、廟上廟、廟挨廟、廟背廟”之說。比如,廟套廟說的是東嶽觀內有一座供奉彌勒佛的小小鐵廟;廟上廟說的是東嶽觀內天齊殿上有姜子牙小廟等等。

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八義村裡只剩下戲臺的白龍宮廟。

廟宇多,神佛多,信眾也多。這些多姿多態的廟宇建築風格,和它們在各個歷史時期所起的作用,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可惜的是,歷經朝代更迭和戰亂兵災,再加上人為損壞,現在只殘存著為數不多的幾座廟宇,也大多在風雨中飄搖。

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長治縣八義村現存最小的廟。

村子東北高坡上的正覺寺當年是巍峨壯觀的一座大廟,佔地將近4畝,建於宋元祐六年,距今已有900餘年。現在廟址保存完好,各大殿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現正在修繕。

胡哥走訪時,廟內到處是堆疊的磚瓦木料,已經修繕好的主殿和南邊的天王殿,都已經恢復原來的模樣,樑柱都是舊物,迎面的柱頂上,巨大的斗拱雕作龍頭形,神武威嚴;大梁上還保留著原來的彩繪,斑駁不全,但顏色依然鮮豔。無論是正殿還是倒座的天王殿,前廊的柱子都是粗大的四方抹角石柱,坐在半人高的石柱礎上。柱礎除了罕見的高度,中間束腰收窄,四面淺雕麒麟。關鍵是下部的須彌座非常有特點,四角雕兇獸,單面看是側臉,正對角部看,是一個立體的活靈活現的獸頭,嘴巴大張,眼睛突出,鬚髮飄飛,神態兇猛,好似在與揹負的重物抗爭。

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長治縣八義村的刷圪沱關帝閣。

長治縣八義村的千年古槐和千年古廟

刷圪沱關帝閣內的壁畫。

長治縣八義村保存最好的一處古建築就是歸屬於一戶村民管理的刷圪沱關帝閣。閣下是券洞,仍可通行。二樓存有清嘉慶十七年重修關帝閣碑記,牆壁上的壁畫仍然保存完好。村民記憶中的白龍宮廟則只剩戲臺,甘露庵、三官廟、關爺廟等或殘或壞,尚存遺址。而像東嶽觀、十方院、夫子廟等曾經紅火的廟宇則只留有名字了。


喜歡胡哥文章的請加關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