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本好淫

寿星老的坐骑白鹿到比丘国为妖,变作国丈,还让狐狸精变作美女,惑乱后宫,把个比丘国国王弄得神魂颠倒,病病恹恹。等孙悟空追到他洞府的时候,他正怀抱狐狸变作的美女讲比丘国的事呢。既然妖狐好淫,那么白鹿照样也是好淫之物。

妖狐迷惑男子,在《聊斋志异》中有很多关于妖狐好淫的故事。妖狐变作美女迷惑比丘国国王,好比妖狐妲己迷惑商纣王,待他国势衰微,可以据为己有。寿星老的白鹿变作的国丈就有此想法,而且那个妖狐并不是他的女儿而是他的配偶。白鹿性能力很强,一天宠幸五六只雌鹿,毫不倦怠,而且精力旺盛,能奔跑三四个小时不停歇,也不见疲惫。一只成年的雄鹿,在发情期可连续与近百头雌鹿交配,即便如此,雄鹿也不倦怠。传说,母鹿很体贴,每次来相会都会口衔灵芝,给公鹿作为滋补品。鹿血、鹿鞭、鹿茸等都是补肾壮阳的滋补品,可强健筋骨,祛风湿,延缓衰老。清朝时,皇帝下令在圆明园里养鹿,供养皇家专用的鹿血、鹿鞭和鹿茸等。但是,这样的滋补品食用过量或者不需要补肾壮阳食用了的,就会起反作用,甚至有生命危险。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电影里演的咸丰帝临死还在喝鹿血,把盛鹿血的碗打碎了,他也就驾鹤西去了。

白鹿本好淫

白鹿本好淫

既然白鹿好淫,那么寿星老为什么还要骑这么个玩意儿呢?有文物考证,在古代人类的生活遗迹中发现过鹿的骨头,说明在早期人类生活中有和鹿接触的经历。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人们认为,鹿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那些长寿神一般都骑着梅花鹿。寿星老骑着的是一头雄性的白鹿,代表长寿吉祥。在商代,鹿骨已用作占卜,殷虚还发现鹿角刻辞。东周时期,楚墓中流行使用本雕镇墓鸟兽神怪,它们的头上都安装真实的鹿角,形成楚文化的特点。此外,鹿也被视为美的象征。鹿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历代壁画、绘画、雕塑中都有鹿。如汉代的骑士射鹿图,佛座上的卧鹿浮雕;内蒙古白岔河发现商代岩画,其中以鹿最多,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浓厚。甲骨文“鹿”字突出一双鹿角。《说文》中提到:“鹿,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由公鹿、母鹿成双出游衍生出婚姻含义。而“丽”字本来就是与鹿有关的象形字,象两张鹿皮之形,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两张鹿皮作为聘礼。寓意迎娶美丽的姑娘!由鹿性好淫引申出美丽、爱情,大抵是由于古人崇尚生命力的缘故。

白鹿本好淫

崇尚就要想方设法据为己有。

白鹿本好淫

我国五代一部著名的本草书《日华子本草》中记载:鹿,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可见人们对鹿药治疗男女生殖疾病是早有认识的。鹿不仅将男性的生殖年限大大延长,而且将做母亲的权利重新赐还给那些渴望做母亲而不能的芸芸众生,对人类的繁衍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人们崇拜是理所当然的。吃它的肉和鹿茸,喝它的血,用它的皮做礼物等等,都离不了对生命力的崇拜,对生殖的崇拜。

白鹿本好淫

白鹿本好淫

比丘国丈原来是个妖鹿,还是象征长寿的寿星老的坐骑,和妖狐鬼混在一起,不免有些丧失人伦,有伤风化。但又不尽然,白鹿到底是个兽,不是人,妖狐也是个兽,都是好淫之物,物以类聚,混在一起情有可原。但是他们联手祸乱朝政就不应该了,或者像妲己一样受了女娲娘娘的差遣,淫乱后宫,好让他不理朝政,加速灭亡,以报纣王侮辱之仇,抑未可知。但寿星老的坐骑不会无缘无故跑下界的,肯定是受了佛祖的指引,下界为妖,给唐僧师徒平添烦恼,造成劫难。寿星老摸着白鹿的头说:“好孽畜啊!你怎么背主逃去,在此成精!若不是我来,孙大圣定打死你了。”话里话外有很多意思,一是说明他并不知道白鹿逃走的事,把自己甩得干干净净;二是袒护之情殷殷切切,护犊子,讲情面,托关系,把白鹿的罪名说得云消雾散。三是说既然是孽畜,孙悟空就不要和牲畜一般见识了。即便如此,孙悟空还说:“老弟说甚么?”寿星老赶紧说:“我嘱鹿哩!我嘱鹿哩!”他怕孙悟空误会,以为在说孙悟空,或者以为自己包庇白鹿。当猪八戒把妖狐的尸体扔到白鹿面前的时候,白鹿用鼻子嗅嗅,有恋恋不舍之意。寿星上前,披头打了一掌说:“孽畜!你得命足矣,又闻他怎的?”说白了,还是护犊子,保住白鹿性命要紧。

白鹿本好淫

寿星老和孙悟空到比丘国,寿星老现身,给国王几个红枣,治好国王的病,算是给白鹿还了孽债。

白鹿本好淫

白鹿本好淫

白鹿好淫,说到底还是生命力旺盛,生殖能力强,以此引申出吉祥、幸福、长寿等意义,连寿星老也因此沾了光,变成长寿的象征。不过,追根溯源,好淫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