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艾灸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老吳艾國潮


艾灸從燧人氏鑽木取火,無意發現火烤可以減輕人體某些部位痛苦!這種無意發現,到後來有意的用火烤一些人體特殊受傷部位,以及烤火材料方法!慢慢總結經驗方法,自己和人體經絡穴位結合!和中醫理論結合,到三國時期就形成完善艾灸理論!以及成書著作!

艾灸到21世紀,出現蓬勃發展,被越來越多人喜歡!

艾灸從古代麥立灸留疤痕演變到現在溫和灸,不留疤痕!

艾灸理想狀態是什麼樣呢,

我大體把艾灸技術分為幾個等級,最好等級技術,是我心中理想樣子!

1小白級技術,什麼都不懂,別人說艾灸好,也跟著燻!

2啟蒙級技術,大體懞懞懂懂知道些什麼,也說不出來照著模仿

3入門級技術,會找一些人體基本穴位,基本艾灸手法!

4學徒級技術,在師傅指導下可以做一些艾灸工作,疾病艾灸調理

5半罐子水技術,懂一些穴位,艾灸手法,也做出一些效果,這個時候飄飄然,以為自己很厲害,什麼都懂了!

6艾灸師傅級,有一定經驗,會常見病症分析辯證配穴!做出效果!

7優秀師傅級,利用辨證論治。結合脈診舌診,問診。八綱辨證,六經辨證,五臟辯證,氣血營衛辯證以及各種辯證方法。準確判斷病因病位病勢,利用艾灸針刺,等等方法,處理疾病效果明顯。

8艾灸奇人級別,以艾灸代替針刺中藥推拿按摩。把艾灸做到極致,治病效果良好。因為專而博!在艾灸領域成為奇人,灸到病除。

艾灸奇人級別是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

回答完畢。我是老吳和蘄艾,專注蘄艾種植加工緻力於艾灸文化的公益傳播。


老吳和蘄艾


我一直認為,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肯定是珍貴的。艾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的結晶,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它的傳承與創新是每一個健康從業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古法艾灸是用點燃的艾葉製品燒灼或燻烤人身的穴位,通過艾絨燃燒發出的紅光釋放出的0 -1 5mm的近紅外線,穿透力更強,能將艾煙中的有效成分輸送到臟腑和病灶之處,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通過熱量打開皮膚毛孔,使艾煙作用在皮膚上,打開瘀阻的經絡,補氣補血,讓經絡恢復暢通。

所以艾灸的首要條件是明火,滲透力強!但是傳統的艾條灸有其明顯弊端:

1.很難掌控溫度,很容易造成皮膚燙傷

2.艾煙到處飄散,造成大量煙霧,汙染周邊環境。

3.自己很難給自己操作;

4.施灸者手持艾柱操控費力。

近期出了款叫百穴灸的艾灸產品:

1.艾灸過程中一直是明火,滲透力強

傳承古法艾灸原理,向下直接懸灸特定部位,靶向直灸,直達穴位;

1.螺旋滑道控溫設計,五檔調節,溫度隨心控!

2.專利納米控煙系統,明火控煙

在家艾灸不怕煙大,同時也保證了艾煙能很好的作用於病灶;

3.醫用膠貼設計,方便使用,想灸哪裡灸哪裡!

4.專利進口耐高溫環保材料,安全更放心!

5.配套醫用冷敷凝膠,搭配使用體驗更加,效果更強!

6.固定卡槽艾柱定位,安全放心,灸感更舒適!

7.防燙隔墊設計,雙層保護,防燙防火更安全

8.獨有條形通氣孔,區別傳統空氣進出,溫度更穩定!

9.罐體簡易拆裝,方便清洗,可循環使用,不易滋生細菌更衛生。

9.造型精美,採用上方下圓,五行八卦的設計原理,猶如一件精緻的藝術品!

10.負壓無塵,專利提絨,3年以上陳艾,經過42道工序提絨,黃金艾柱,灸療效果更佳!

這樣的艾灸產品是否符你的需要?





艾眼愛眼睛


古來,中醫十三科,有針灸科,根本沒有艾灸科。過去,中醫大部分都懂針灸,出門都隨身帶著針包,有的帶著艾絨。根據病情需要,或針,或針灸並施。一般不專門艾灸。針灸一般是為了配合服藥,作為扶助治療,從增加療效。現今,興起艾灸。艾灸師必須懂中醫理論,辨症施灸。不是任何病都可以艾灸。比如;體實有熱,頭昏目赤,胸膈悶滿,胃腹脹滿,大便秘結等等。一般均不可以施灸,否則,易造成不良後果。


郗金民新號


艾灸只要對症了,那感覺就是舒服







強強艾灸匠


理想的艾灸是做到把被灸者灸到身心合一,知冷知熱,飢飽自知,安然入睡。把艾灸的美好生活方式帶回家。


福謙艾灸


艾灸,就相當於烤火。越是愛烤火的人,越沒火氣。經常艾灸,人體陽氣最終散失,畏寒成癮。而且,任何煙物顆粒,都屬於有毒氣體,在煙霧繚繞中貪圖一時舒服,就像吸大煙,產生毒癮,產生的危害是難以估量的。餵過貓的人都知道,北方養貓,小貓咪愛烤火,烤火很舒服,但過不多久,愛烤火的貓越發萎靡,最終死去。


133150747


你要的是理想的艾灸產品還是理想的艾灸效果?

艾灸產品的話,應是充分利用艾燃燒的熱、煙、油,能讓它三管齊下,艾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艾灸效果的話,我想對準穴位施灸,特別是能夠找到熱敏穴,效果會事半功倍。

現在盛行的倒塔引流式艾產品,再加上控煙罩,能充分利用熱、煙、精油,效果就不錯,如身體不適,向下👇🏻的煙穿到皮膚都能感覺到煙中帶有的熱量。

如有瘀堵嚴重的部位,會有燙的感覺,並且過後可能此處或附近部位會出現灸花。通過附著在皮膚上的精油情況,能知曉你身體溼寒、血虛的情況。

圖片供參考!











濟州島的壽司火鍋


人體熱舒適是一個複雜的不確定因子

在ASHRAE 55標準中,人的熱舒適被解釋為“在此環境中人們表示滿意的一種心理狀態”。在生理學上認為人處於舒適狀態時,人體的熱調節機能處於最低活動狀態。人體熱舒適是一個複雜的不確定因子,它受到許多不可測量和隨機因素的影響,但主要的影響因素有物理因素(空氣溫度、平均輻射溫度、空氣流速和空氣的相對溼度)、個人因素(人的活動量及服裝熱阻),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如瞬時熱的影響、非熱因素的影響等。


艾灸熱敏度高低不同,對溫度的把控也不同

艾灸就屬於瞬時熱的影響,我們常常在艾灸的時候,有的人艾條或艾灸儀器離身體很近了,還不感覺熱,有的人離的很遠,就感覺熱了。這就是熱敏度高低不同的原因。

造成熱敏度不同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人而異,也有的是因穴位不同導致熱敏度不同。還有一類比較特殊的,就是有些人群由於疾病原因(尤其是糖尿病人、腦出血病人、腦血栓病人),導致神經不敏感,就是說,明明溫度已經很高了,但他還是感覺不到熱,這種情況下,皮膚就很容易被灼傷,給他們艾灸時,一定要注意對溫度的把控;

人體忍受溫度

寒性體質和氣血虧虛者,熱敏感度相對較低,因為虛寒嚴重,體內寒氣就會與熱量相抵消,相對來說,不太容易感覺到熱,此時應該加大灸量,即增加單穴艾灸時間和頻率。

艾條

艾灸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

關於“艾灸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專家特別做過研究,在研究論文《不同熱灸溫度和麵積刺激對神經元的激活作用》中,專家們得出結論:艾灸面積與溫度一定時,可以產生治療效果,但並非面積越大、灸溫越高越好。比如,當灸溫為40℃、42℃時,不管灸多大面積也不產生效應,而當溫度在44℃-52℃之間,SRD神經元總能被激活。而人類對於熱刺激誘發的痛閾(指引起疼痛的最低刺激量)在45℃左右,考慮到散熱及個體等因素,可以比這個溫度稍高一些。

也就是說,既能發揮作用,又不引起疼痛, 45℃是相對理想的溫度值,是艾灸最適宜的溫度。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個體及穴位的熱敏感度不同。

大唐艾神R20艾灸儀

大唐艾神R20艾灸儀灸頭

怎麼艾灸,才能最有效果?

中醫說:“灸之要,氣至而有效”,“氣至”就是:表面不熱深部熱,局部不熱遠部熱,此處不熱他處熱(或者麻、脹、痛及其他非“燒灼皮膚”的熱感)。

也就是說,灸療的要點,在於“得氣”,通過艾灸某一個敏感的地方,讓這個地方發生“感傳”現象,從這個地方傳到其他地方,就說明有效果。如果沒有這種感覺,僅僅是皮膚感到燒灼、燙痛,就會表面熱深部不熱,艾草的藥性就難以滲透,就只是在做無用功,或者效果很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