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雏菊》

看电影《雏菊》有感

看电影《雏菊》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我想那个桃花源就是暗恋的对象,暗恋就像那朵初春开放的雏菊,把心底的爱隐藏,把馨香留给对方,把内心的煎熬和愁苦留给自己,它可能是一种自卑也是一种清醒,但那种爱却坚定在心中,无论风云变幻,暗恋的人却痴心不改,杀手朴义就是这样一个冷酷而又有温暖情怀的一个男人,有时我们会忘记他的职业身份而去认同他所付出的真爱,这样会使人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斗争。韩国电影因为故事的感人而会让人去改变一个固有的看法和观念,这就是电影的成功之处。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远隔千山万水,而是近在咫尺的那个爱她的人她却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错失和误会,而那个他却始终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份爱,直到用生命才唤醒,然而已经晚了,爱与被爱的人已化作尘烟,远离这个罪恶纷争的世界。

韩国的爱情电影似乎都是以悲剧结束,以唯美浪漫温馨的相遇而开始,这种情节上的反差极大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有时再理性的人也会因为那份纯真的爱而深深感动。慧英本是一个定居在荷兰阿姆是特丹的一个画家,和爷爷相依为命,她有时会在广场跟人画画,她最爱的花就是雏菊,那种淡白的清香,那种在初春绽放的姿态让她爱不释手,在一次野外画雏菊的时候她不慎掉落桥下,被闲居乡下的杀手朴义看见,她对这个漂亮纯真的女孩一见钟情,不但为她捞起了她的画包,而且还特意为她修了一座新桥,慧英为了感谢没有见面的朴义,把画的一幅雏菊画放在桥边,从此以后慧英每天都收到一盆匿名人送来的雏菊,她欣喜也热切的期待那个送花的人出现,然而即使朴义自卑的出现在她面前她却不知道,代替他的是一个叫郑宇的来阿姆斯特丹执行任务的国际刑警,故事就这样拉开了俗套的三角恋情,但旧瓶总能装新酒,因为相互成全而不是彼此占有争斗而使得这个爱情故事增加了吸引力,爱是排他性的,有时我能得到绝不能让第三者存在,但我得不到又成全别人,让被爱的人幸福,虽然纠结痛苦,但也成全了对方,这种精神上的超越也许一般人做不到,但朴义做到了,觉得这个杀手是真心实意的为慧英好,他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爱的纯粹和真切。郑宇本来是没有机会出现在慧英面前的,朴义站在窗口瞄准的枪口随时可以杀了他,但朴义放过了这个拿着雏菊接近慧英的郑宇,他深知自己是一个杀手,没有人会爱她,他也没有勇气去见她,只能远远的望着她,包容那个接近慧英的男子。

当一个人真正要等待一个人出现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有幸福的期待也有失望的悲伤,慧英因为那盆雏菊还有桥的故事一直记着一个男人,在鸽子飞翔的广场一边画画,一边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当一个拿着雏菊找她画画的郑宇出现,她眼睛一亮,他是哪个送雏菊的人吗?她没有问,他也没有回答,在来来往往的相处中似乎有一种默契和认可,也产生了爱慕之情,她因为雏菊认定了他,他因为她的纯真爱上了她,然而站在暗处的朴义却远远的看着他们进入感情的甜蜜港湾。有时爱不仅仅是一盆雏菊能打动人的,还需要奋不顾身的去保护,在一次广场的枪战中郑宇为了救慧英受伤了,而慧英也因此而失声,但她就认定了那个送雏菊的人是郑宇,即使后来郑宇承认他不是送花的那个人,她也坚定了对他的爱,相处总是甜蜜的,分离也许是永别,郑宇的愧疚告别成了慧英心中永远的痛,因为他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牺牲了,他们不可能再在一起。即使是这样,朴义在接近慧英的时候也不敢承认他就是送雏菊的人,他为什么不承认也许有太多的苦衷,他的职业不能让他拥有爱,但他内心又千万百计的想接近她,和她在一起。在后来他们相处的日子,慧英发现了他是杀手,甚至怀疑郑宇是他杀的,愤怒之时举枪想杀死这个“仇人”,结果自己被摊倒在地,而当她看到离她而去的朴义留下的一封信的时候,一切真想大白,在郑宇去世一年的时间里陪伴安慰她的那个人就是每天送雏菊,给她修桥的朴义,她万分感动,当她去追他的时候,朴义被人追杀,她又奋不顾身的替朴义挡了致命的一枪,她死了,朴义也在枪战中而亡,故事就这样以死亡的悲剧结束,苦苦等来的不是一生一世的相依相伴而是永远的别离,不能不让人伤感。我有时想每个人心中藏一朵雏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心中有爱,即使有遗憾也无怨无悔,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过程是那么美好,何必去在乎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