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小县城!汝南坐拥两个亚洲之最,未来不可限量

说起河南的经济发展,也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进行着,一起来看看河南诞生黑马小县城,坐拥两个亚洲之最,未来不可限量!!

黑马小县城!汝南坐拥两个亚洲之最,未来不可限量

那这个县城到底是哪里呢?这个县城就是位于河南省驻马店的汝南县,这个小县城虽然面积不大,总面积只有1475平方公里,但是这却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从建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除了历史悠久,这里的人文景观也非常的多,据了解汝南境内文化遗址有280多处。那说到汝南县的两个亚洲之最,一个是自然景观——宿鸭湖,这是亚洲面积最大平原人工水库。

黑马小县城!汝南坐拥两个亚洲之最,未来不可限量

很多来过宿鸭湖的小伙伴们就知道,这里的景色就像古诗词里写的那样水天一色,非常的美丽。而汝南县的第二个亚洲之最就是——南海禅寺。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寺庙。南海禅寺跟很多寺庙不同,虽然知名度高,但是这里的门票非常便宜,好像只要40一个人,所以这里非常受人们欢迎,常年香火旺盛。

黑马小县城!汝南坐拥两个亚洲之最,未来不可限量

汝河之南,千年古县。文化厚重,历史久远。淮西大地,乐山东端。翠绿沃野,万顷良田。宿鸭湿地,碧波漪涟。城南园区,百企扬帆。今非昔比,汝南巨变……

黑马小县城!汝南坐拥两个亚洲之最,未来不可限量

小暑临近,红花绽放,绿叶葱茏。沿着汝南城郊的北汝河走过,河水清澈,鱼翔浅底。两岸银杏排列整齐,郁郁葱葱。汝南,这座千年古县、梁祝之乡,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出自己的勃勃生机。

黑马小县城!汝南坐拥两个亚洲之最,未来不可限量

2019年5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全省又有3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汝南县作为省定贫困县名列其中,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2019年3月18日,交通运输部主要负责同志到汝南实地调研时,对汝南积极开展交通扶贫、建设“四好农村路”等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去年10月19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之农村垃圾治理和公厕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汝南召开,推广了汝南的典型经验。去年12月26日,驻马店市又专门在汝南召开现场会,市县领导在现场观摩后,对汝南农村环境整治、产业扶贫、重症残疾人托养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汝南的脱贫攻坚工作,积累了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7月2日,行走在汝南县汝河北路上,伴随着大型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古城汝南、江北水城、悬瓠倒影的美好画卷,渐渐展现在记者眼前。

汝南县城,三面环水,古因汝水环抱,形如垂瓠,故称“瓠城”,素有江北水城之美誉。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河流、水系被阻断,水流不通;水系生态补源、水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问题突出;水系治理单一化、碎片化,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等问题。

水,曾经是汝南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水,现在成为汝南城市建设跨越的跳板。

把河流打通,将“死”水变活,依水而治,依水而建,强力推进汝南县城市建设高质量跨越发展。重塑悬瓠倒影、再造江北水城,是让汝南再度辉煌的措施之一。

为此,汝南对北汝河、新汝河、南护城河、梁河、祝河和市民文化公园、滨河体育公园、龙亭公园、西湖公园、东湖公园、南海禅寺湿地公园和天中山文化园等“五河七公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实现全城水系连通、生态治理、景观打造。按照“一河一景、一段一文”、传承历史文脉、分段打造滨水景观,形成“水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滨水休闲空间。

在古城建设上,汝南坚持走“双修”之路,把城市“双修”作为提升城市发展形象、改善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实施“四街五巷三门”古城修复计划、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生态修复项目,打通“断头路”、修补坑洼路,加强城区燃气管网建设,增开城市公交线路,新建城市停车场……

行走在古塔路、南海大道等四条古街上,迎面飘扬的都是五星红旗,房屋都更换了古式瓦片,米黄色的墙面搭配铝合金推拉窗,既有古色古香,又添加了现代元素。

“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和一系列的‘双修’工作计划,梳理出了汝南发展的空间布局,引领和带动汝南的‘城市双修’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轨道。”刘军民表示,“双修”激活一江春水,不仅收获了包括政府、企业、老百姓在内的广泛支持,而且提升了城市的古韵,将有助于汝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画将来。古城、名寺、水生态。不日,江北水城、悬瓠倒影,船游汝南不下船、水拥千年古县、绿满大美汝南将可期可待。

要让环境更美好守护好一湖清水打造亮丽生态名片

“百里长堤锁洪水,万只野鸭戏游鱼”是对位于汝南县宿鸭湖水库人鸟和谐共享生态壮美画卷的真实写照。而当下,走到宿鸭湖,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画面。

7月2日,汝南县罗店镇尤庄村东侧,机声隆隆,激战正酣,上百台大型机械正在施工,技术人员戴着安全帽在现场指挥。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尤庄试验段工程正在进行,一条宽约300米、长达17公里的水带正在开挖。

宿鸭湖水库是亚洲库容面积最大、堤坝最长的人工平原水库,建成于1958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农业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担负着为淮河干流错峰调度的重任。曾因“水清、林密、鱼儿跳,稻香、蟹肥、大雁鸣”被誉为“中原明珠”“人造洞庭”。

但是,修建60多年来,由于大量泥沙杂物卷入,宿鸭湖水库自身遭受了严重的淤积损毁,导致水体丧失自净功能、库区生态环境变差,严重影响水库综合效益发挥。

为提高水库防洪兴利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18年年底,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大型水库清淤试点项目、全省“四水同治”战略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宿鸭湖清淤扩容工程正式开工。

据介绍,此次清淤扩容工程设计开挖淤泥及土方9102万立方米,其中清除淤泥3775万立方米,扩挖土方5327万立方米。

“清淤扩容工程实施后,不仅可以恢复水库防洪功能,减轻汝南和淮河干流的防洪压力,保障8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更能有效改善区域水生态,让汝南今后的生态发展受益。”汝南县副县长陈孟君告诉记者,该工程的开工,既为汝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是脱贫摘帽后的汝南实现再度辉煌的重要抓手。

机遇来了,如何把握,考验着汝南。

按照打造“一湖四园一都”的建设构想,打造宿鸭湖水上旅游景观,环湖建设10万亩生态果园,湖内湿地建设10万亩生态草原,借助清淤弃土建设宽300米、长17公里的坝上公园,在湖滨达大道和新大坝之间建设坝后公园。

打造中国渔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国渔都”,最终形成以水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以加工仓储贸易为载体,以全国水产知名企业集聚为特色,以文旅科研、教育、康养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鱼经济、鱼文化、鱼生态、鱼社会的集合体。

…………

一个个项目规划、一个个红色箭头,一个个鲜明标识……就像一张“作战图”,激励着汝南的干部群众为了自己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奋斗。

宿鸭湖,正以自己的蜕变,向着生态之湖、美丽之湖而阔步前行。

汝南,正用自己的行动,守护好宿鸭湖一湖清水,保障住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要让经济更澎湃携手新能源产业绘就发展新画卷

脱贫摘帽后,发展的任务更重了。谋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基石支撑。说起汝南的县域经济,那就绕不开“新能源”“电动车”这几个词。

新能源电动车在汝南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什么地位?你可以到汝南县产业集聚区寻找答案。

在汝南县产业集聚区立马电动车展示厅,一辆挂有豫QAG576的电动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这辆车是河南立马公司完全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河南省第一辆挂牌的电动车。

“目前,汝南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共有电动车整车生产和配套企业61家,年整车生产能力260万辆,配套300万辆。”刘军民自豪地告诉记者。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就必须去繁就简,把力量集中在一个“拳头”上。

为此,汝南将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七大支柱产业进行整合,集中精力重点培育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并明确提出集聚区重点引进新能源电动车生产企业和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

汝南还举全县之力,把资金、土地、政策、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向产业集聚区倾斜,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不遗余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

在此基础上,汝南不断深耕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条优势,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和关联配套企业,加速开发生产新型电动乘用车、电动货运车、低速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等,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产品多样化,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下好政策的棋、搭好要素的台,最终都要落脚在如何念好服务的经。

建成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产品检测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成立电动车产业协会,加快建设省级电动车检测中心,积极筹建国家级特种塑料制品标准化研究中心……在优质的营商环境下,汝南形成了年产150万辆整车、200万套零配件的生产能力,电动车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链条越来越清晰、种类越来越齐全,集聚效应更加明显,也为新能源产业下一步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未来,汝南力争在3到5年内,实现年生产电动车600万辆以上,把汝南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电动车生产集散地。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300亿元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面对未来,彭宾昌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憧憬。

汝南,每天不一样。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县,正在发展的道路上华丽转身,逐渐成为新能源产业强县。

要让乡村美如画秀美田园留乡愁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脱贫摘帽后的汝南,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百姓富,生态美,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文章功不可没。

走进罗店镇李岗村,纵横交错的村村通水泥路上没有一片垃圾纸屑、村民前的绿化带配有整齐划一的木篱笆、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游园中徜徉的老人、水中嬉戏的鸭子,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自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汝南就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为此,汝南实施了覆盖267个村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采取“公交站点式农村生活垃圾直运模式”,构建定时发车、定点收运、自由上下、终点导向的生态闭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及时清扫、及时运输、及时处置”。

截至目前,全县已整治坑塘9260个、清理河道587.9公里、清运陈年垃圾5万余吨,顺利通过全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铺设农村污水管网26万米。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汝南还通过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厕所革命”,建成三类标准以上公厕349座,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4万个。

“每天保洁员不停地打扫卫生,桶内的垃圾,垃圾车一来就清理走了,村民们也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李岗村村民李庆明说,村民因环境的变化而幸福满满。

“脏乱差”不见了、道路整洁了、垃圾治理了,居住环境越来越宜人了……城市繁华气派、有强劲的辐射力;而农村的美丽富庶,则帮人们留住乡愁。

目前,汝南县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推进“厕所革命”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生态效益已初步显现。

汝南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既能为当代人带来金山银山,更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这正是,江北水城,钟灵毓秀;千年古县,生机盎然;秀美田园,留住乡愁;天中沃土,风光无限;梁祝之乡,声名远播;大美汝南,前程灿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