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趣味性”的角度分析大家為啥觀眾如此喜愛它

《人在囧途》是徐錚"囧“系列的第一部,該片在2010年6月4日上映,上映後就收到了觀眾的熱捧,最後這個投資只有幾百萬的電影竟然有了高達3700多萬的票房,這回報率放到現在都是很了不起的別說是10年前電影行業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

從現在來看,該片的現實意義絕對不僅僅是為徐崢爭取了高額的現金回報,更重要的還是它打開了徐錚通往導演之路的大門,還將“囧”系列成功打造成了熱門的IP,徐崢此後的”囧“系列電影的靈感和觀眾基礎都是基於本片的成功。

也是因為《人在囧途》珠玉在前,所以但凡徐錚有”囧“系列的電影上映時,人們總是會將影片和”囧“系列的第一部《人在囧途》進行對比。然而每對比一次,人們就對《人在囧途》更多一份認識和喜愛,所以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一直是徐錚導演”囧“系列電影的最高分。

近期因為《囧媽》上映的緣故,人們提起《人在囧途》的次數更加的頻繁,因此我又對該影片進行了二刷和三刷。

影片講述了徐崢、王寶強飾演的一對在旅途上偶遇的“囧兄弟”的搞笑故事。徐崢飾演一個過年回家的老闆,而王寶強的角色是普通打工一族,為了追債而遠赴長沙。兩個人因為機緣巧合碰到了一起,在回家路上演繹出一系列的笑話。

看完影片我就在思考為什麼該影片上映十年了還被大家津津樂道?為什麼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對該片有很高的評價?這篇文章我將從情節的趣味性、人物的趣味性和社會的趣味性這個角度為大家帶來分析。

《人在囧途》|從“趣味性”的角度分析大家為啥觀眾如此喜愛它

01.人物的趣味性

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除了有情節的趣味性之外,人們常常也關注他的人物趣味性。影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往往都是觀眾內心潛在情感的反映,如果影片單純的把角色分為好人或者壞人雖然更容易造成喜劇衝突,但這樣的人物往往都太過於流於表面,人物的立體感就不容易體現,而這樣的人物自然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

對於這部電影來說人物的趣味性其實體現在兩個方面:角色的設定以及演員的選擇。

從角色設定來說,電影在人物設定的時候不是一刀切的將兩個人完全定性,沒有將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塑造的過於完美,而是毫不掩飾的展現每個人身上的優點和缺點,讓兩個角色的人物設定特別的豐滿,也特別的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

影片中鄭成功,他穿著得體、工作順利、腰纏萬貫看似是一個事業有成的老闆,但與此同時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他不忠於家庭、玩弄了一個女孩的感情卻不想負責、不被公司員工待見甚至還有“沒有什麼是用錢解決不了的“萬惡金錢觀念”以及除了自己誰都不相信的不安全感,總體來說鄭成功其實是一個除了錢什麼都沒有的做好的可憐蟲。

反觀牛耿,他只是一個底層的擠奶工,從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人有點傻、有點土鱉、有點不會變通、有點理想主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人其實樂觀、善良、仗義,總的來說這就是一個“沒錢還假HIGH的理想主義窮小子”。

從角色設定來說這兩個人其實是有一定對立面的,因為他們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交際圈甚至是為人處事都毫無相似之處,放在生活中一般是沒有相遇並共處的機會的,但影片通過春運巧妙的將這二人聯繫在了一起,也是因為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意外走在了一起,他們才能觸碰到彼此都從未體會過的世界。

所以說影片中角色的設定特別的貼合實際而且豐滿,人物的交集設計的也完全不覺得突兀,而這對於電影的完成度以及滿意度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部分。

《人在囧途》|從“趣味性”的角度分析大家為啥觀眾如此喜愛它

電影想要得到認可,除了角色的設定特別重要外,演員的選擇也不容忽視。對於演員的選擇來說除了要看演員的演技之外還需要看演員與角色是否相適應,在這點上由徐錚來飾演成功人士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問題的核心在於由誰來飾演有點傻的農民工?

很多人在提起”囧“系列這幾年的作品的時候,都說影片和之前相比就差一個王寶強的距離,可見王寶強將這個憨憨傻傻的農民工演繹的是入木三分。

其實王寶強並不是在這一部電影中就將這類型角色演到觀眾心坎去的,早在03年王寶強拍攝《天下無賊》的時候王寶強就曾飾演過”傻根“,並且他的表演受到當時的導演馮小剛的大力誇讚,並勸他以後也多接這類的角色,最好能打造成個人品牌,讓大家一看到這類角色就覺得非你莫屬。

而接下來王寶強去電視劇圈發展的時候演了現象級的兩部劇《士兵突擊》、《我的兄弟叫順溜》也是類似於有點憨傻的角色,也正是因為這幾部電影以及電視劇的精彩詮釋,讓王寶強憨傻這一形象慢慢在觀眾心中生根發芽,而《人在囧途》中的精彩表現讓這顆種子成為了參天大樹,這才有了王寶強後來演繹《Hello!樹先生》以及《堂探》系列的機會。

從結果來看,王寶強與《人在囧途》其實是互相成就的過程,該影片是王寶強跨界喜劇電影登上大熒幕的敲門磚,而也是因為王寶強的加盟讓影片成為當年現象級喜劇片,而這種結果恰好又反映了影片在演員選人方面的成功。

《人在囧途》|從“趣味性”的角度分析大家為啥觀眾如此喜愛它

02.情節的趣味性

托馬斯·福斯特教授曾在《如何欣賞一部電影》中說道:“如果觀眾對劇情沒有代入感,那電影本身就沒意義了。”,而讓觀眾對劇情產生代入感最重要的就是在故事中放置一些能夠滿足觀眾好奇與偷窺心情的素材,就這一點來說《人在囧途》做的十分成功。

《人在囧途》因為是一部典型的公路電影,所以整個影片的故事都發生在從河北趕回長沙的這一段旅程中,而影片的主要亮點就突出在串聯整個電影的一次次換乘以及中間發生的一個個小故事中,相比於《囧媽》中用來串聯電影的情節來說,這部早期的電影更讓人覺得故事渾然天成且具有趣味性。

從細節的趣味性來說,作為擠奶工且並不富裕的牛耿在坐飛機被空乘告知不能帶牛奶的時候選擇一口氣喝完牛奶,上飛機後要求飛機開窗以及中途停止的行為既讓人覺得可笑,“開光的烏鴉嘴”而且因為牛耿還是一個喜歡裸睡、說夢話、打呼、放屁的粗糙男子,讓和他同住的有品位的老闆無法忍受,導致接下來鄭成功勸別人安靜卻發現別人更MAN的尷尬情節以及進錯房睡錯床被抓姦毆打的讓人捧腹大笑的情節。

從劇情的趣味性來說,影片的“囧”途其實不止是兩人從河北到長沙一路的烏龍經歷讓人覺得“囧”,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因為這兩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身在“囧”途。鄭成功其實在老婆與情人之間左右搖擺,不知道哪一種選擇是對的“囧況”,而牛耿則在沒錢回家過年需要去長沙要賬還可能面臨無法要到的“囧況”。

在他們不斷在回家的路上掙扎的過程其實也是他們互相救贖的一個過程,這是十年後再看影片的時候我才突然明白的一點,長大後才真正明白徐崢說的一直都不是抱著做”爆米花“電影的心態在做導演的意思,只是他的這層意思在眾多的歡樂當中容易被忽略,而且講“正經”故事的手法還是需要提高。

生活中逗樂一個人就很難,想要逗樂一群人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在這基礎上再加上十年時間的限制變成連續十年逗樂無數人那就是難如登天了,但是《人在囧途》因為這些有趣的情節設計,讓觀眾既能在生活中找到共鳴,同時通過誇張的手法將這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梗演繹出來逗樂觀眾,也難怪這部電影能數十年如一日的收到觀眾的歡迎,被譽為2010年最好的喜劇片。

《人在囧途》|從“趣味性”的角度分析大家為啥觀眾如此喜愛它

03.社會的趣味性

日本作家山本薩夫在《我的電影生涯》中說:“我希望電影是傳達真實的眼睛,它批判政治和社會的謬誤,為群眾的幸福而盡力。”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殊的脈動和背景,不管怎樣的社會秩序,必然會有兩極化的呼應,所以一部好的電影除了有趣,在思想上他還需要有一定的拔高作用。

而《人在囧途》的拔高就體現在他結合了2010年比較有代表性的議題,影片中以李成功為代表的富裕階層婚外情,以牛耿為代表的討債農民工以及到處都是人擠人的春運現象均具有現實映射。

整個影片都是立足於百姓,講的是普通老百姓的事,老百姓看來都會有共鳴,他通過喜劇的形式將社會尖銳的矛盾以及不公平現象進行了闡釋,引發更多人的深思和改變,而這對於電影來說是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好的電影該有的初心。

對於《人在囧途》這部電影來說,正是因為影片在趣味性方面兼顧了有趣性、社會性以及情節性等諸多特性,才會讓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對該影片讚不絕口,該片真正的印證了“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這句話的特性。

《人在囧途》|從“趣味性”的角度分析大家為啥觀眾如此喜愛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