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冥想”的神祕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人類一直以來有一個基本的注意力紊亂的缺陷,只是在近幾年,西方專家才認識到這種現象,而冥想成為了解決這一缺陷的最好的方法。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和良好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會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如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冥想是一門意境藝術,從嚴格意義上講,冥想是一種感覺範疇的理念,只有個體通過實際體驗才可以真正理解。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冥想並非新生事物,它已經存在了好幾千年。在過去,人們一直把冥想看成是宗教中的一種神秘儀式,並沒有多少人去嘗試練習。20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學家們開始對冥想進行正式的研究。首先,印度有一個叫B.K.阿蘭德的研究者發現,冥想者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以至於能夠讓自己陷入彷彿沉睡的狀態之中,即使是用溫度非常高的物品刺激他們皮膚,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反應。冥想者果真睡著了嗎?1967年,哈佛醫學院教授赫伯特·貝森專門進行了實驗。他發現,冥想者冥想時吸收的氧氣比平時少了17%,每分鐘的心跳頻率也少了三次,腦波也有所變化。而這些都是人們在睡覺時的反應,但是冥想者其實並沒有真的睡著。為了進一步找出其中的原理,199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神經學教授安德魯·紐伯格在實驗中發現,冥想者的大腦在冥想時並沒有關閉,只是大腦頂葉使冥想者失去了對周圍事物的感覺,即大腦頂葉阻止了信息進入的控制方位和時間。這一系列研究都證明:冥想者可以讓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這一研究成果意味著可以解決人類一直以來存在的一種注意力紊亂的缺陷。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正是這種心靈自律行為,它可以使意識在十分清醒的狀態下,讓潛意識的活動更加敏銳與活躍。冥想能提高我們潛在意識的力量。具體地說就是可以讓我們的左腦平靜下來,讓意識自主地去聽右腦的聲音,這樣我們的腦波會自然的轉成α波。當腦波呈現為α波時(特別是中間α波),想象力、創造力與靈感便會源源不斷地湧出,此外對於事物的判斷、理解力都會大幅提升,同時身心會呈現安定、愉快的感覺。比如有位女士為照顧她患病的丈夫而操勞終日,每當夜深入靜時,她總感到整個人像散了架似的。自從練習冥想之後,整個人煥然一新,精力旺盛。還有一位女士是為了治療偏頭痛而練習,當她堅持一段時間後,感覺渾身舒服,睡眠也好了。對於女性來說,來自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很大,來自內心的焦躁、委屈和煩惱也很多,練習冥想就可以擺脫這些煩惱,放鬆心情。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其實,大多數時間我們處於過去或未來之中,但是快樂與親近只發生在現在。在當今年代,我們的心意很容易受到波動:親情、愛情、友情帶給我們的喜與憂;學習、工作、升遷降職帶給我們的躁動;還有那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引起的恐慌……我們有很多理由認為自己不能冥想,比如太忙、太愛分心、太難,其實,冥想完全可以讓你停止意識以外的一切活動,從而達到“忘我之境”。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事實上,冥想除了解決人類注意力紊亂的缺陷,還有幫助人們減輕壓力的作用。通過對冥想者大腦的掃描可以知道:有規律地冥想,可以調節大腦神經,讓處於壓力下的大腦得到放鬆。因此,冥想者比一般人更容易達到平靜而快樂的狀態。一些大腦神經系統專家利用複雜的成像技術做測試,得出的結論更是讓人激動:在深度冥想中,大腦如同身體一樣會經歷微妙的變化,冥想可以訓練頭腦,重新改造大腦。許多醫學研究還證明,冥想可以預防冠心病、前列腺疾病、高血壓的發生,還可以防止或減輕像心臟病、艾滋病、癌症等慢性疾病所產生的疼痛,同時可以提高人們的免疫力。有研究者表示,冥想者的技術越高,他的免疫系統的功能就越好。已經有研究證明,愛冥想的女性患上乳腺疾病的機率非常小。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冥想所具有的神奇作用讓很多人都誤以為練習冥想是一件很困難、很複雜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冥想應該是去叢林深處的某個僻靜地,然後點著薰香,像宗教人士那樣盤腿而坐,而且坐的時間非常長。其實不然,冥想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公園的草地上、寬敞的室內場館中,或者舒適的椅子上,都是適合冥想的場所。冥想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有坐禪的冥想、站立姿勢的冥想、舞蹈式的冥想,祈禱和讀經也是冥想的一種。除此之外,休閒式冥想(直坐或稍微向下斜躺在座椅上)、慢走式冥想(剛開始每步都走得相當慢,之後就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步伐)、超然冥想(反覆重複一個梵語音節)、音樂冥想(閉上眼睛隨著音樂進入寧靜的狀態),等等。冥想所需要的時間也可以根據個人的習慣從幾分鐘到一個小時都可以。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冥想方法很多,主要源於印度教、印度佛教、中國佛教和日本佛教,大多以“靜”為主。以下是其中三種較普及的冥想修行法。

印度式冥想:起源於印度教,既可靜態又可動態,而且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一般適合在安靜場所、單獨或集體進行。第一步,全身放鬆,平躺於地面;第二步,調息,即呼吸控制練習;第三步,身體靜止,精神放鬆,擺脫對身體功能的注意;第四步,將外在意識長時間固定在一個意念對象上,不間斷地默唸自己沉思的對象,超越任何有關自我的回憶,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印度式冥想能夠提高自身體質,改善心理物理平衡。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日本式冥想:起源於日本傳統佛教,採取靜態即打坐參禪的方式。早晚各一次,或者一日多次。一般是在完全安靜的環境中,單獨或集體打坐。第一步,彎腰,面壁,盤腿坐於地墊上;第二步,把注意力集中在距地面一米處;第三步,呼吸均勻,停止一切思考和慾念;第四步,保持心無雜念;第五步,鬆開盤腿,緩緩站立,雙手合十,彎腰再盤腿而坐。日本式冥想能夠使人遠離日常的煩惱,保持頭腦清醒,注意力集中。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中國傳統式冥想:起源於繞式打坐修行術,採取靜態方式。一日一次或多次。盤腿坐於靜室,默唸經文,可用音樂做背景,單獨或集體靜坐參禪。第一步,盤腿坐於蓮花坐墊,眼睛微閉;第二步,按傳統方式,先三叩首;第三步,將意識固定在一個對象上,如固定在呼吸、直覺或同情心上;第四步,調息,心中默唸自己沉思的對象,超越任何自我,達到全身心的放鬆;第五步,暫時把自己帶回到現實中,然後再次入定進入沉思。中國傳統式冥想令人超越自我,解脫煩惱,調節心境。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雖然冥想有著多種多樣的方式,但是並非每種冥想都適合自己,如果採用不當,不僅會有痛苦,而且還會白費心力,最後帶來的則是身心的疲勞。適合自己的冥想方式只能靠自己的感性來判斷。看部喜歡的電影、聽聽最喜歡的音樂(古典、爵士),都可以算是冥想的方式。只要你感覺舒服就可以。但是,冥想並不是單坐在那裡感覺而已,它是一種需要很長時間追求到的境界。在被稱為“冥想”的狀態裡,你不用再去考慮過去、現在和將來。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冥想是一種身體放鬆與敏銳的警覺性相結合的狀態,它既可以帶給我們健康,也可以帶給我們精神回報。當我們處於沉重壓力之下時,心情會不那麼舒暢,肩背也會不那麼舒展挺拔,加上橫膈膜受到壓迫,呼吸變得淺且短促,新鮮氧氣攝入不足,就會導致機體代謝緩慢下來。可想而知,代謝緩慢的身體一定積存了許多毒物與廢物,而冥想所要求的深呼吸則可打開被禁錮的橫膈膜,加快毒物與廢物的代謝,這不僅是一次有效的心靈排毒,對瘦身、舒緩並喚醒肌膚也大有益處。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冥想是一種工具,通過練習,你可用全新的方式認知關於你和他人之間聯繫的可能性;冥想是一種精神,通過體會,你會因此而提升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的質量;冥想是來自天籟的聲音,用心傾聽,在這個焦躁的世界裡你就能日趨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揭開“冥想”的神秘面紗,簡單幾步學會調節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