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潘金蓮會嫁給武大郎嗎?

派145357282


潘金蓮為什麼會嫁給武大郎,這個問題回答就兩個字:被逼。

武大郎什麼身份?武松的哥哥,山東陽穀縣人氏,後來與武松分家之後,搬來清河縣居住。武大郎本來有個妻子,還與妻子生了個女兒,名叫迎兒,但妻子生下迎兒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武大郎就獨自帶著女兒過日子,那日子寡淡如水,但也只得將就著過,不過武大郎是個老實人,從不與人爭長論短,也無非分之想,所以日子雖淡,他也過得平實,平穩,從無抱怨。

武大郎什麼職業?炊餅哥,以賣炊餅為業,長期挑著炊餅擔,在清河縣走東街遊西街,叫賣炊餅,以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

武大郎外貌怎樣,性格如何?據《金瓶梅》一書的描寫,武大郎“生的身不滿三尺,為人懦弱,又頭腦濁蠢可笑”。“人見他為人懦弱,模樣猥衰,起了他個渾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俗語言其身上粗躁,頭臉窄狹故也。”

從這些描寫可知,武大郎人矮小,臉粗糙,收入少,無產業,還結過婚,這樣一個基本條件,潘金蓮縱然神經錯亂,也是不可能看上他的。

你看看潘金蓮的條件,“(潘金蓮)長成一十八歲,出落的臉襯桃花,眉彎新月,尤細尤灣”,那模樣之俊俏,身材之苗條,恐怕沒有幾個女孩比得上。再加上她:“本性機變伶俐,不過十五,就會描鸞刺繡,品竹彈絲,又會一手琵琶。”要貌有貌,要才有才,還是妙齡之年,無論從哪方面去考量,潘金蓮都不可能願意嫁給武大郎的。

那麼,潘金蓮最後為什麼又嫁給了武大郎,成為了他的妻子的呢?還是那兩個字:被逼。

潘金蓮在家排行老六,家裡負擔重,父親又早死了,她媽養活不了這麼多孩子,就把潘金蓮賣給了王招宣,後來王招宣死了,潘金蓮在王家呆不下,潘媽媽又把女兒賣給了張大戶。張大戶年過六十了,除了一個兇悍的正妻,從未納過妾,十分想把美貌如花的潘金蓮納為妾,但因怕老婆,不敢提出來,一次趁老婆不在,偷偷把潘金蓮給收用了。

一次當然不能滿足。於是,嚐到甜頭的張大戶便經常找機會與潘金蓮幽會,後來終於被老婆發現,老婆破口大罵,大吵大鬧,又將潘金蓮毒打了一頓。張大戶知道老婆容潘金蓮不下,但又捨不得她,因此就將潘金蓮嫁給了租住在自家臨街門面的武大郎,潘金蓮當然不願意,但張大戶因不想把潘金蓮嫁遠了,因為他還想經常與她幽會,便逼著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儘管潘金蓮成了有夫之婦,但張大戶還是在老婆不在家的時候,隔三差五地到武大郎房裡與潘金蓮幽會,有時武大郎撞見了,也因為張大戶不收一分將潘金蓮嫁他,且不收他房租,而看見也假裝沒看見,讓他們老頭少婦瞎折騰,視而不見了。這也可見,武大郎不但老實,而且懦弱,他後來被潘金蓮毒殺,也是因為他太老實了。


帝國的臉譜


怎麼會主動選擇嫁給武大郎呢,也是被逼無奈才配了這樣的丈夫。

潘金蓮也很可憐啊,清河縣大戶人家的使女,因為容貌美麗,讓男主人動了不軌之心,想要將她強行霸佔。而後潘金蓮如實告訴女主人,大戶記恨她,於是為了報復,將她白白嫁給三寸釘枯樹皮武大郎。



因為武大郎老實,招來不少浪蕩子弟,夫妻倆後來在清河縣待不下去才去了陽穀縣。

自古以來潘金蓮就是狠毒,奸詐,放蕩的典型,但也是一個可憐可嘆的女子。


娛樂侃侃談


潘金蓮為什麼要嫁給武大郎其實有好幾個版本,我就說一個比較靠譜的版本吧,潘金蓮本來是一個員外的家丫鬟,不但人長的漂亮水靈,而且嫵媚又風情,員外自然每次看到她都特別動心,多次對潘金蓮說要娶她為妾,可是潘金蓮就是不同意,於是員外惱羞成怒,發誓一定要把潘金蓮嫁給世界上最醜的男人,於是員外到處打聽,最後終於打聽到了武大郎,於是員外大喜,就硬生生的把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其實武大郎還是有優點,比如武大郎並不窮,有房子,而且武大郎特別勤勞,早出晚歸的賣炊餅,風裡來雨裡去從來都是無怨無悔從不叫苦。武大郎也很愛自己的妻子潘金蓮,捨不得潘金蓮勞作,只讓潘金蓮負責貌美如花,自己負責賺錢養家,別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也是很多美麗的女子願意去選擇的男人。

可是讓人感到悲哀的是潘金蓮在第一眼看到武松的時候,看到武松的高大威猛帥氣形象的時候,就對武松一見鍾情愛上了他,覺得嫁給武大郎太虧了,而且武松沒有娶妻,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想和武松在一起,只能說潘金蓮不知足吧!


逗趣夢夢


燒餅肯定是正經燒餅,金蓮好吃不好吃我就不知道了。

哎,這個問題,《金瓶梅》和《水滸傳》寫得截然不同。

1、《金瓶梅》版 主家婆頗知其事,與大戶嚷罵了數日,將金蓮百般苦打。大戶知道不容,卻賭氣倒賠了房奩,要尋嫁得一個相應的人家。 這大戶早晚還要看覷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為妻。 武大若挑擔兒出去,大戶候無人,便踅入房中與金蓮廝會。武大雖一時撞見,原是他的行貨,不敢聲言。朝來暮往,也有多時。 解說:潘金蓮與大戶廝混,但是大戶的正房容不下潘金蓮,為了掩人耳目,大戶將她嫁給武大郎,武大郎窩囊得很,一有空大戶就繼續找潘金蓮淫亂取樂。

區別:這個版本突出了潘金蓮本身水性楊花。

2、《水滸傳》 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記恨於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解說:潘金蓮不屈服於大戶,並且向大戶的正房告狀,大戶為了報復潘金蓮,特意嫁給了矮醜的武大郎。

區別:這個版本中的潘金蓮是可憐的,是反抗未果而屈從於命運。


不過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其實很恩愛,但是讓人欣慰的是《水滸傳》作者後人向武、潘建造像並寫道歉詩。

潘建民說,凡是去過武植祠的潘姓人,都會拍下這組照片,一來敬佩《水滸傳》作者後人的勇氣,二來也告訴世人,潘金蓮也並未給潘家丟臉。


不慫歷史


潘金蓮雖是被迫嫁給武大,但武大是妥妥的鑽石王老五

1.人醜,有安全感

武大郎又矮又挫,三寸丁的身材,屬於大齡剩男,若不是因為大戶倒貼把潘金蓮嫁給他,估計要打一輩子光棍 ,突然天上掉下個潘尤物,武大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潘金蓮在當時可以多少男人心中的女神,不僅長的好看,還多才多藝,原本就是大戶的歌伎,因大戶垂涎潘的美色,求而不得,報復潘女神,可見潘當時是很貞潔,很有原則的。

《水滸傳》裡描寫:(那個大戶)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2.勤勞,多金

《水滸傳》中,武大是賣炊餅的,我們都知道,在當時很多人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武大能賣燒餅,怎麼說也是可以衣食無憂

俗話說,沒有面包的愛情是走不遠的,武大有炊餅。

燒餅是一門小吃,小吃看不起利潤低,但賣小吃可比其他行業賺錢多了。

而且賣小吃的人起早貪黑很勤快

武大郎的炊餅賣多少錢一個?

羅貫中寫過一本書,叫《三遂平妖傳》,講的是北宋王則造反的事兒,裡面提到了燒餅的價格:大的4文,小的3文。

考慮到武大郎在當地的名氣,賣4文應該算是便宜的了。而每天挑一擔出去,就算100個燒餅吧,那就是400文,如果一個月不缺勤,那就是12000文。

當時宋朝的消費水平還是比較低的,每天大約30文錢就夠兩個人吃。武大郎賣炊餅,算對半利潤吧,每天也有200文,一天下來還能剩一百多文,一個月就是四五千。

3.有不動產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故事背景

按照《金瓶梅》的說法:“縣(衙)門前樓上下兩層,四間房屋居住,兩個小小院落,甚是乾淨。”

武大郎的燒餅店是上下兩層結構,下面為商鋪,上面住人,處於縣城的核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

不管是租是售都很容易脫手。

同時期的文豪三蘇和歐陽修可慘多了

蘇轍,也是一直租房子。到七十歲才圓了買房夢,還是在離開封二百里地的許州(許昌)。

歐陽修,從24歲考中進士,到38歲當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始終在租房。

他給朋友寫信吐槽:自己一直沒有買房,只能租破房子,排水一塌糊塗,下大雨就要出門看海,“出門愁浩渺,閉戶恐為瀦。”

再看蘇軾的學生“蘇門四學士”,同樣在帝都租房子。

只有秦觀租得起市中心,張耒和晁補之都租南郊房子,而黃庭堅住在城西寺廟裡。

北宋名臣韓琦說:“自來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

秒殺歐陽修、蘇軾這些文壇大腕,

4.武大的弟弟是明星

武大的弟弟武松,是打虎英雄,在當時也是名人,有了名人效應做啥都好辦。

而且武松擔任陽穀縣都頭,北宋每一都包括100人,並且都設有正副都頭各一人,所以按照武松當時的權力,差不多就是衙役大哥或是獄警之類的,或是軍隊裡的一個官職。官不大,但也比平頭老百姓強多了

所以

就算武大丑點,又有什麼關係呢,男人不需要好看,好看又不能當飯吃。

放在現在,武大就是妥妥的鑽石王老五,武大的小吃事業,還能繼續發展壯大,成為上市公司,想和武大結婚的姑娘們能排到十條街以外。

我是六神有主,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歡迎評論,點贊,轉發

——————————END——————————


六神有主


潘金蓮與武大郎的故事可謂流傳已久,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潘金蓮給人的印象是集漂亮、淫蕩、狠毒於一身,在背叛武大郎之後竟然和西門慶合謀殺死了自己的老公武大郎。而武大郎給人的印象是又窮又矮又醜,是典型的窮矮挫的形象,但是很勤勞,很愛妻子,做的燒餅很有名氣。兩人的故事在中國兩部著名的小說《金瓶梅》和《水滸傳》中描繪的都基本一致,而且也正是因為這兩部小說在中國的影響讓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在中國流傳至今。

潘金蓮和武大郎雖然是文化作品中虛構的兩個人物,但是,故事往往是來源於生活,離不開現實的影子,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對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從來都看得是津津有味。可以,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我們不禁要思考,如此形象差別巨大的兩人為何會成為夫妻呢?也就是說如此漂亮的潘金蓮為何會嫁給窮矮挫的武大郎呢?無論在古今,人們似乎都認為這是極不相配的一對夫妻,武大郎配不上潘金蓮,而且有調查證明,當代絕大部分的女性認為,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潘金蓮,嫁的老公也是武大郎似的人物,那同樣會出軌。可見,他們兩人的命運是天生不會有好結局的,是註定的悲劇。那既然如此,為什麼兩部小說都要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呢?

其實,潘金蓮為什麼會嫁給武大郎,在歷史的傳說中一直有幾個版本,其中兩個版本似乎比較可靠。

第一個版本是:潘金蓮本是一員外的丫環,由於長得水靈、漂亮,而且風情百媚,自然讓員外動心,要娶潘金蓮為妾,潘金蓮死活不同意,員外惱怒至極,頓生歹念,發誓要將潘金蓮嫁給世界上最窮最醜的男人,幾番打探,尋得武大郎,大喜,遂逼迫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第二個版本是:歷史上真實存在著武大郎,他和潘金蓮是郎才女貌,恩愛白頭,生有四子,武大郎是中年就舉進士,官拜七品了,而潘金蓮

是知州的千金,談不上大家閨秀,但是出身也是名門了,也並不是電視上演的那種蕩婦,而是和武大郎相守到老,還生了四個孩子。武大郎也不是賣炊餅的,也不是矮戳窮,而是七品官員,他們是白頭偕老了的。他們的結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結果。

第二個版本在現在的流傳中似乎越來越真實,而且已有墓誌銘為證。

但是,既然在流傳的小說中與事實真相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們看重的還是小說中潘金蓮和武大郎,那麼,在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呢?

其實,在現實中,還是有不少類似於潘金蓮嫁給類似於武大郎的。大家發現沒有,即使在小說中,武大郎其實還是有許多優點的,是值得美女看中的,首先,武大郎實際上並不窮,在他所生活的城市中有屬於自己的房子,而且還是不錯的樓房,這說明武大郎家並不窮,即使在今天,有房子也達到了女孩嫁的基本標準。其次,武大郎很勤勞,至少能夠自食其力。在小說中,武大郎是相當勤勞的,早出晚歸,風裡來,雨裡去,無怨無悔,從不說苦。第三,武大郎是相當有責任心的,是很愛妻子的。武大郎自己勤勞,但從不讓妻子潘金蓮勞動,而且深愛著妻子潘金蓮,這也是潘金蓮能夠將自己打扮得漂亮美麗的根本原因,也是潘金蓮整天閒著沒事的原因。第四,武大郎還是事業小有成就的企業家。武大郎的燒餅實際上遠近有名,而且已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銷路很好,這也是武大郎憑藉幾個燒餅能夠小有家產的根本原因,按照現在的觀點,武大郎還是一個小有成就的企業家。所以,在美女的眼中,即使在現在,那也是很有市場的,是能夠得到象潘金蓮一樣的美女動心的,尤其是小說中的潘金蓮出生卑微,能夠嫁給小有成就的武大郎實際上是很幸運的,雖然武大郎的缺點也很明顯,即身材不高大,而且其貌不揚,但是,男人無醜相,在現在還是有市場的,何況,在封建時代。

如果潘金蓮沒有遇到更有成就的西門慶,潘金蓮實際上是有可能和武大郎幸福恩愛一生,而且白頭偕老的。可惜,潘金蓮還是在她的青春時期遇到了高富帥加上花花公子西門慶,再加上閨蜜王婆的慫恿,讓她花了心,最終出了軌,最終變成了狠毒女人,謀害了親夫。這樣的事件即使在當今的社會中,那其實是很普遍的,其實,潘金蓮之所以背叛武大郎根本原因有五個:一是自己定力不夠,最初嫁給武大郎或許感到很滿足,但因為有西門慶的勾搭讓她沉迷於第三類感情;二是中了閨蜜王婆的圈套;三是在與西門慶玩第三類情感時上了他的床,可見,異性間的第三類情感是危險的,是出軌的前奏;四是潘金蓮與武大郎沒有孩子,沒有孩子的夫妻是很難穩定的;五是武大郎太愛潘金蓮了,讓她整日無所事事,以為她永遠是男人中的女皇,最終讓她迷失了自我。

所以,潘金蓮嫁給武大郎其實在正常,也是許多民間美女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但潘金蓮為何又背叛了武大郎,最終還謀害了武大郎,根本的原因不是武大郎窮、醜,而是潘金蓮不滿足的結果,以武大郎為臺階,達到一定的平臺之後,看到了更美麗的風景,於是,她又以武大郎為基石,按照現在的觀點是,獲得了所需要的城市戶口或所需的國籍之後,馬上又甩掉了武大郎,只不過她甩掉武大郎的方式很殘忍,以至於無可原諒,但如果是今天,“聰明”的潘金蓮是無須殺害武大郎的,只需要到民政局和武大郎離婚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可惜的,潘金蓮生不逢時,生在了封建年代,如果是今天,潘金蓮就是典型以男人為基石的風雲人物,而在這些風雲人物有眼中,被她踩在腳下的男人實際上在她看來都只不過是武大郎而已。


青海分媒


閬中飛帥,來自有著2300多年曆史的閬中古城,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回答,都是知識點,圈起來,以後要考!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潘金蓮為什麼會嫁給武大郎?

書裡寫的很明白,潘金蓮在清河縣一大戶人家做丫鬟,因為長得漂亮,主人想要辦了她,結果不知她咋想的,去告訴了主人婆。以潘金蓮的作風,很有可能是這主人婆太強悍,又看得太緊了,所以她才告發的。大戶自然就把她打發了,因為心裡氣憤想羞辱她,就把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為啥嫁給武大郎是在羞辱潘金蓮呢?因為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上身長下身則短;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用現在的話就叫做:矮窮矬。

當然,武大郎的條件,在當今社會可就大大不同了。

為啥?第一有自己的小生意,哪怕就是賣燒餅呢?養家餬口絕對是沒問題,弄得好還可以開連鎖。第二最重要的人家有房,還是二層樓房,而且在鬧市區。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潘金蓮又想與武松在一起?

這裡有三點因素。

1、潘金蓮生性風流,書中說她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

2、武大郎形象猥瑣,實在是看了生厭,潘金蓮又貌美如花,自然心裡不平衡。哪個女人又不喜歡帥哥哥呢?

3、恰恰武松就是個帥哥哥,高大威武,又是都頭,典型的高富帥,雖然不算很富,但也是屬於半個公務員了,有保障有地位。潘金蓮第一眼看到武松,就有想法了。心想如果嫁了武松,也不枉了為人一世。這也算是一見鍾情吧。

在後面武松搬到家裡住後,潘金蓮又來撩撥武松,哪知武松頂天立地,不但不為所動,反將她大罵一場。潘金蓮淫心不死,這才有了後來勾搭上西門慶藥死武大郎的事。

我是閬中飛帥,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滿意,也期待大家在評論區和我一起交流討論。


閬中飛帥


當然是因為潘金蓮喜歡武大郎,別笑,是真的。金蓮在嫁與武大之前,的確是喜歡武大郎的;後來被西門慶得手,自然是因為寂寞空虛,然而一個女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寂寞空虛,武大老實也沒什麼,只要他夠雄壯。問題就在於,武大“人物猥衰”。讓我們翻開《金瓶梅》,什麼?你沒有這書?那就沒辦法啦,且聽我隨便掰扯兩句吧。

金蓮確實愛過大郎。

武大郎其實是中國傳統老好人的寫照,但這個老好人有一點厲害之處,那就是他的某些天賦。

他雖然被稱為“三寸丁谷樹皮”,長得粗糙、個頭矮小,但其實並不是一無是處。

相反,他有手有腳,又不乞討,自己做些小買賣,養活一家人,雖常折本錢,但是並沒讓家人餓著凍著,這就相當不錯了。

武大的渾家給他生了個孩子,叫迎兒,一家三口,日子緊緊巴巴,而生活其樂融融。

迎兒十二歲那年,老婆過世,請注意,不是餓死的。留下武大和迎兒,東搬西搬,最後搬到張大戶家租房居住,但是張大戶不但不問他要房租,反而經常照顧他的炊餅生意。

為什麼呢?

這並非是看武大可憐,而是因為:

張宅家下人見他本分,常看顧他,照顧他依舊賣些炊餅。閒時在鋪中坐地,武大無不奉承。因此張宅家下人個個都歡喜,在大戶面前一力與他說方便。因此大戶連房錢也不問武大要。

這番話透露了武大立身處世的兩大特長:

1、本分;

2、奉承。

用現代話講,本分就是不惹事,奉承就是會來事。前者使他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混得太好,而後者使他也不會混得太差。

對武大這個貧民階層來說,這兩大特長是他的保護色,保護他與人為善,偶爾佔些小便宜,並且也不會吃啥大虧,平平濙淡過一生。

喜歡武大這種糯米性格的張家下人中,自然也包括潘金蓮同學。那些在張大戶面前說武大好的人群中,自然也有一個人是小潘。

這便是張大戶收用小潘的事暴露之後,直接倒賠房奩嫁妝,把小潘嫁給武大的是主要原因之一。書中對此也有明寫,乃是老張聽“下人都說武大忠厚,見無妻小,又住著宅內房兒,堪可與他”。當然另一方面,就不足為外人道了,乃是老張圖自己收用方便,各位知道就好。

現在我們可以發現,武大的兩大能力,不止是保護色,更可以說是偽裝色:

不但省了房租,減輕了生活壓力,順便還把美若天仙的金蓮妹妹娶回了家中。

甭管白天小潘和老張有多浪,晚上總要跟武大一個被窩。而這,就像普通人娶了大明星,從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潘金蓮當初願意嫁給武大,未嘗不是和老張兩人密議,哦不,蜜議的結果。她自然也是看上了武大身上的某些特質,然後加以放大,半主觀的將武大想象成了能陪自己廝守終生的人。

一個有今天沒明天,一個要廝守幾十年;一個是姘頭,一個是丈夫;一個快死了,一個身體還行……

在金蓮的內心深處,更向著誰、更想和誰好好過日子,不言自明。

然而,她怎麼也不知道——

武大的身體不行……

不信?

每日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只是一味(口床)酒,著緊處卻是錐鈀也不動。

後面一句話我特意加粗和下劃線,大家可以圈起來,要考的。

顯然,武大給小潘的性的歡愉,還趕不上老張頭所給她的。

這、才是、小潘、討厭、武大、的、原因!



王事情


潘金蓮別說西門慶見了她神魂顛倒,就是在女人的眼裡那也是風姿綽約 。甚至老和尚看一眼潘金蓮,都能被她迷的佛心不穩。

潘金蓮為什麼會嫁給武大郎呢?

潘金蓮九歲的時候,被賣入王招宣府中作使女,王招宣去世後,被清河縣的一位大戶人家買去做侍女,因為年輕,長的又好看,那個大戶人家的老爺經常調戲他,並纏著她,於是,潘金蓮就告訴老爺的夫人 ,這位夫人是一位厲害的角色,老爺從此雖然不敢再動潘金蓮,但是,把她嫁給了武大郎。於是,武大郎沒有花一分錢就潘金蓮娶回家了。

他們結婚以後,經常有人到他們家去調戲潘金蓮,而愛風流的潘金蓮卻和那些年輕的街頭浪子勾搭上了,經常有人在背地裡說潘金蓮偷漢子,本分又懦弱的武大郎覺得在街坊鄰居面前丟盡了臉面,於是,就帶著潘金蓮搬家了,每天還是挑著擔子賣炊餅為生。

雖然過了一段時間的平靜的生活,潘金蓮卻去勾引了武松。那時武松在陽穀縣當都頭,和武大郎相認之後就搬來一起住,潘金蓮見了武松就多次主動勾引,結果,武松不但不被她的美色所動,反而還說教了她一番。從此叔嫂二人關係鬧僵,武松因此搬出武大郎家,到縣衙裡去住。

其實潘金蓮一直就嫌棄武大郎又矮又醜,而且還老實巴交的,在勾引武松不成,於是,在王婆的攛掇下與西門慶勾搭成奸。被一個賣梨的鄆哥撞到後,告訴了武大郎,武大郎捉姦不成反而被西門慶一腳踹到胸口,結果,在床上一躺就再也沒起來過。

武大郎在生病期間,潘金蓮從來沒有給武大郎端過一杯水,一碗湯。每天濃妝豔抹的出去,回來時滿臉通紅。武大郎想讓潘金蓮請個大夫回來給他瞧瞧病,便用武松嚇唬她,結果,潘金蓮與西門慶商議之下,一不做二不休,反而把武大郎毒死在家中。

武大郎死後,西門慶就把潘金蓮收在了府中,雖然她與西門慶的關係表面上看似如膠似漆,可是,從西門慶死前死後可以看出她對西門慶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感情。西門慶在外與家僕韓道國的老婆王六兒偷情回來,本來精疲力盡的他又被淫慾旺盛的潘金蓮強行索要,並服下過量春藥,致使西門慶脫陽而亡。

後來,武松替兄報仇,把潘金蓮剜心而死。潘金蓮死時才二十三歲。

先不說潘金蓮如何的不守婦道,潘金蓮還是比較出色的,比如在才藝方面、廚藝方面、女紅方面都是佼佼者。

潘金蓮九歲被賣入王招宣府中作使女時,學習的是琵琶,而她在與西門慶獨處時,經常彈琵琶助興,而且應該還是彈得不錯的,西門慶聽了,歡喜的沒入腳處,西門慶歡喜的沒入腳處,可見她彈的至少很動聽。

潘金蓮能做的一手好菜,在她還沒嫁到西門慶府中還處在跟他偷情階段時,每次幽會,都擺出一桌好菜助興,大部分菜都是自己做的,而另一個和西門慶偷情的女人王六兒,則都是去買的熟食了。

潘金蓮的特點就在於她女紅的特別的出眾,應該是百裡挑一的,當時王婆幫西門慶勾搭她時,也是藉著請她做壽衣之名,才勾搭上西門慶的。

潘金蓮的適應力特別強,之前和她在王招宣府中一塊做使女的白玉蓮死了,她卻沒死,最後進了西門慶府中,她過五關斬六將,先後鬥死了宋惠蓮,李瓶兒母子,牢牢地佔據著西門慶最多的寵愛,沒有一個人能擋她的路。雖然她也遇到過挫折,第一次偷情時被西門慶狠狠懲罰了一下,但她很快吸取教訓,再沒犯過同樣的錯,重新搏得了西門慶的好感。總之,這個女人機警聰敏,能言善辯,機變伶俐,工於心計富於手段,心思陰毒,斬盡殺絕毫不留情。

潘金蓮被人們批判為不守婦道的壞女人,覺得她很飢渴,就像一個沒被滿足的孩子一樣貪著。一般如果你特別渴求特別在乎一樣東西時,最可能就是你太缺了,你被剝奪的太久了,由此只能說,一個女人被一個男人擁有,卻不能擁有一個完整的男人,其實對她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十佳


潘金蓮原本是一大戶家的丫鬟,但潘金蓮長得好看,大戶家主人就看上了潘金蓮。

一來二去,兩人就勾搭在一起。潘金蓮身為丫鬟,也沒多少拒絕的權力,其實也不想拒絕,說不定還能晉身妾室呢,總比丫鬟好吧。

這大戶家的主人年紀也不小了,老在潘金蓮身上折騰,身體迅速就垮了。這時大戶家的女主人不願意了,不能眼看著潘金蓮禍害自己老公啊,就和大戶鬧,要把潘金蓮嫁出去。

古代丫鬟都是簽有賣身契的,相當於大戶家的人了,人家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大戶狠了狠心,就同意了。但大戶心想,這麼如花似玉的美人,也不能隨便便宜別人,就自己給潘金蓮物色夫婿。

誰知這家女主人早就看中一位,就是武大郎。可見這女人心中有多恨潘金蓮,不但要把她趕走,還讓她嫁這麼一男人,這就是存心噁心潘金蓮。

女主人越想越覺得解氣,就把武大郎找來,問武大郎同不同意,這武大郎還有啥不樂意的,平白撿一漂亮媳婦,樂的直咧嘴。

女主人當場就和武大郎訂了婚書,給他們舉辦了婚禮,還給他們不少銀兩讓他們過日。

兩人結婚後,也覺得在本地不好過,每天都有人指指點點。

於是兩人就來到了陽穀縣,開了一家饅頭鋪,潘金蓮蒸饅頭,武大郎挑著出去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