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失意,球技高超,宋代是为啥能把体育运动玩出新高度?

2004年7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展览会在北京召开,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北京宣布:中国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的淄博临淄,而临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

战场失意,球技高超,宋代是为啥能把体育运动玩出新高度?

《宋太祖蹴鞠图》

其实,蹴鞠虽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却繁荣于宋代,宋代的蹴鞠不但流行于民间,在宫廷大内也不缺铁粉,北宋画家苏汉臣有幅《宋太祖蹴鞠图》,图上赵匡胤和弟弟赵匡义踢得热火朝天,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四个开国元勋看得是聚精会神。不务正业的宋徽宗对蹴鞠更是如痴如醉,每逢生辰和宴会都少不了踢球助兴,他还组建了宫廷女子足球队,并经常亲自上场踢球。宋朝的足球高手众多,历史记载的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人,宋代不但能学而优则仕,踢而优也能仕,最出名的莫过于柳三复和高俅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体育和军事息息相连,往往体育大国更容易成为军事大国,但宋王朝偏不,他把体育运动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呈现出一种全民性的态势,并出现了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倾向,而军事上仍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宋朝是一个奇葩的朝代,他的更替没有经历过战乱,而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开创的,宋代的经济水平甚至超越唐朝,成为GDP最高的一个朝代,但军事实力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强大起来,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而是在“兴文教,抑武事”的方针指导下,军队彻底成为一只弱鸡,被周边的少数民族辽、西夏、金轮番欺辱,“澶渊之盟”撕掉了宋王朝的大国尊严,从此走上卑躬屈膝的求和道路,而最终发展到“靖康之耻”的亡国地步。

宋代体育项目全、范围广、参与者众多

即便如此,依旧没能挡住宋代人在体育事业上的狂热和大踏步前进。宋代的体育项目种类繁多、门类齐全,成规模、成系统,主要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射箭、摔跤、举重、游泳、马术、武术等。

1、田径运动由来已久,宋代的田径运动有跑、跳、投掷三类,宋军就把长跑作为挑选优秀士兵的重要参考依据,“步军每将五百人,其差次先以强力疾足负重能走者三千人 ”,将这些擅长奔跑的士兵挑出来组成精锐的部队。因为江西赣州多山地,这里招募的士兵善于在险道上奔走,所以有“赣兵精劲,善走险”的说法。宋代还把长跑冠军招募进国家邮政快递系统,称为急脚递,《梦溪笔谈》记载了宋代的快递传送速度“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当然并不是一个人日行四百里,而是一个递铺到另一递铺的接力传送,递铺之间一般二十五公里,由此可见,宋代的跑步高手实力不俗。

除了长跑,跳跃运动在宋代最普遍的娱乐方式就是跳绳了,当时称为“跳索”,是百戏的一种,京城附近的崔府君庙,经常有跳索表演“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官员给朝廷上寿的庆典上也经常有跳索表演。


投掷之术主要是投石和投壶,投石源自远古时代投掷石块采集果实,宋代依然保持着投石的习俗,金兵南下时,宋朝溃退士兵经过宣州,向城内百姓索取粮食,百姓投石回击,”以守抛击石,贼甚苦之“,和投石不同,投壶则是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说是射箭技术的简化版,”壶口径三寸,耳径一寸,高一尺,实以小豆,每投入为一矢为一算“,投壶运动深受是大夫喜爱,经常在宴会中举行投壶比赛,由于材料易得,在民间也受到广泛欢迎,还有一些投壶高手以教别人投壶玩乐为生。投掷类的游戏还有击壤、标枪、戈射和弹弓等。

战场失意,球技高超,宋代是为啥能把体育运动玩出新高度?

2、宋代是蹴鞠发展的黄金时代。宋代鞠球表面用皮革缝合,吹气使球圆实,不像前人在球内填充羽毛,宋代的鞠球和当代的足球已经非常相近了。

宋代的足球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没有球门,称为”白打“,说白了就是表演脚法,看谁的花样多,不落地的就是赢家,类似于现在的踢毽子。”俚俗数少年簇围而蹴之,终无堕地,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亦谓之筑球鞠“,场地大小和比赛人数不定。另外一种踢法叫”筑球“,场地中间立两根高达几丈的竹竿,在竹竿之间张网,网中间有一个洞就是球门,俗称风流眼,进球的难度比现代足球高多了。

蹴鞠是朝廷宴会的必备项目,得胜的一方赏赐奖品,输的一方要挨鞭子羞辱,怪不得宋代的足球高手这么多,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宋代的蹴鞠不但成为全民娱乐的项目,而且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蹴鞠社团,”又有蹴鞠打球社、川弩射弓社“,齐云社就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蹴鞠团体,还制定了《齐云社规》,其中的社员要么是技艺高超的球员,要么是财大气粗的达官贵人和风流子弟。齐云社还有自己的”会歌“,共有《紫苏丸》、《好孩儿》、《大夫娘》等九支曲子,在不同的比赛场合唱不同的曲子,朗朗上口,将比赛气氛拖向高潮。宋代女孩儿童也是蹴鞠爱好者,故宫收藏的宋代陶枕上就有一个少女悠闲地踢着蹴鞠,非常形象。

战场失意,球技高超,宋代是为啥能把体育运动玩出新高度?

除了田径和球类,宋人还洗好摔跤、武术、举重、游泳、马术、秋千、放风筝、拔河、踢毽子、登山、赛龙舟,甚至还出现了体操等养生体育,并著有《云笈七签》和《圣济总录》 等养生书籍,最著名的莫过于”八段锦“和”二十四式坐功“。

战场失意,球技高超,宋代是为啥能把体育运动玩出新高度?

二十四式坐功图

宋代体育的蓬勃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形成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宋代体育不但为宫廷和贵族们独享,最重要的是走到了民间,甚至进入军队,很多项目则是军民两用,例如射箭、棍棒、相扑、马球等项目,对于提高军人骑射能力很有帮助,宋孝宗就非常推崇马球运动,很多运动的兴起与达官贵人的推广不无关系。

由于宋代采取守内虚外策略,民间习武多次下令禁止,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骚扰,政府军不给力,北方的老百姓就逐渐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弓箭社、忠义社、巡社,平时种田,闲时习武,很多社团制定了严明的纪律,逐渐发展成为军队的有益补充,成为抵御外敌的重要力量,习武风潮在全国推动起来。

二是丰富了百姓生活。在古代,由于条件所限,百姓的娱乐生活远没有现在发达,而很多运动则是宫廷贵族和达官贵人所独享,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很多体育项目走出宫廷,进入民间,各种社团组织纷纷成立,还出现了很多专业的游乐场”瓦舍“,人们在这些”瓦舍“立可以观看非常多的比赛表演项目,极大的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

三是增强了锻炼的意识。通过运动强身健体的意识已经被宋人了解掌握,朱熹就提出了”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观念,哲学家陆九渊就提倡学生们锻炼身体,提出了”养心“和”保养“的概念,”艺者,天下之所用,人之所不能不习也“。苏轼也主张要劳逸结合,运动养生。

四是增强了国家统治。军事体育随着民间体育的兴起而发展起来,马术、长跑、投石、游泳等体育项目在军队中非常流行,军队也经常组织一些比赛活动,比如建元初年驻守韩城的将领曲方就痴迷足球,”日以饮酒蹴鞠为事,未尝治军政也“,他痴迷的程度已经达到了耽误事儿的地步了,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在军队的受欢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士兵的体质和技能。

战场失意,球技高超,宋代是为啥能把体育运动玩出新高度?

宋朝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黄金时代

正所谓”温饱思淫欲“,体育运动和社会状况紧密相连,一损共损一荣共荣,宋朝体育繁荣的原因起码有这几个:
一是政治稳定。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这种和平兵变的形式避免了大规模战役,社会平稳过渡,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换了天地。上位后的宋太祖赵匡胤励精图治,吸取前人教训,将权力收归中央,有效的遏制了宦官专权、外戚干政、藩镇割据和百姓暴动,他创立的制度一直被继任者所继承和发展,纵观宋代,虽然经常受到外族入侵,但有外患而无内乱,甚至是北宋的末年,依旧保持着”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的安乐状态,国内政治稳定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二是经济繁荣。任何休闲娱乐项目的发展都是以物质条件为前提的,而宋代高度发展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贸易,则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据研究,宋朝GDP占世界总量的22.7%,人均450美元,而当时富裕的西欧才400美元。宋真宗时期,财政收入是唐朝时期的三倍多,朝廷设立了5大港口,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通商。《梦梁录》记载,宋度宗年间,临安城有120万常住人口,商品交易“每一交易,动即千万”,甚至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清明上河图》就是宋朝经济繁荣的有力见证。百姓手中有钱,不愁吃穿,才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力去追求娱乐。

三是城市格局改变。在宋以前,城市格局执行的是“坊市制度”,“坊”就是居住区,“市”就是交易区,这样的结构虽然便于管理,但是生活和商品交易分开,造成了很多不便,阻碍了娱乐活动的发展。进入宋代后,这些坊市在多年的战火中逐渐消失,格局已经被打破,商业区和居住区相混杂,各种交流进一步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再加上宋朝“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人口增多,商业活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渐改变了。

战场失意,球技高超,宋代是为啥能把体育运动玩出新高度?

四是闲暇时间增多。宋朝的节日每年有50多个,官员每年有36天假期,再加上其他的各种节日,一年有近百天的闲暇时间,宋朝也取消了多个朝代坚持的“宵禁制度”,设立了“早市”和“夜市”,百姓的活动场所比前朝大大增加,人们压抑多年的娱乐需求被释放出来了。

五是体育场所多。随着百姓对文化需求的增长,对体育场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权者和有钱人舍得投资兴建体育场所,《东京梦华录》记载,“瓦舍”在城市中分布广泛,可以为很多种体育娱乐项目提供场地和器材,宋代的体育场所已经有了表演区、休息区和表演区的区别,里面各种设施比较完备,这些场所的兴建,对推广、宣传和官博体育娱乐项目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六是贵族阶层的推广。宋代宫廷经常举办蹴鞠、射箭、打猎和棋类、水上活动的比赛,《宋书》记载“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贵族阶层的喜好往往能形成一定的模范和辐射作用,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大力宣传,很多本来属于贵族的游戏很快在民间流行起来。

儒家思想的包容性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投壶运动,就被儒生们解读为其中蕴含着君子的修齐治平之道,宋代偃武修文、守内虚外的政策也让两宋期间大多数的时间内都处于边境无大战事、民间休养生息的安静状态,这是体育事业发展的肥沃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