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無上妙法:《心經》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宏大至天地,細微至髮梢!心是驅動人行為的第一元動力。所以自古至今,修心被很多帝王、宗教首領、達官顯貴、富商巨賈、政壇精英和社會精英所重視。

修心無上妙法:《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修心無上妙法:《心經》

審視和照亮自心,不為世間既世間外的萬物所動,心中常能清淨,能自由自在地觀察自身奧秘的覺者,在運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達光輝彼岸的過程時,修行功夫已達到甚深境界,起先要用意念克服內心,現在不用意念守護也能達到空的狀態,一旦境空、心空,心境兩忘,便升入了一個新的緯度,甚至連這種緯度也可以拋棄,進入能空心和所空心的境界,這樣的修行從純熟而轉深,再勇猛精進,便可以最終使一切人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達於無上正覺。

修心無上妙法:《心經》


妙智妙慧在黑暗中也可以光明照耀,洞見一切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色、受、想、行、識這些原本具有可變的空態性質,諸法均為不實在,均為虛假。諸位,從宏觀角度看,色和空沒有區別;從微觀角度看,空與色也是相同的。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幻化。儘管你反覆透徹地去領受、深思、認知和識別,其結論仍然不變。諸位,凡有形象和無具體形象的事物,其本質都具有空性和可變的特點,不存在生長滅亡、骯髒潔淨、增多減少。

修心無上妙法:《心經》

所以,空中沒有色的實體,沒有對色的思維意念。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要歸於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也要歸於空。沒有六根六塵的界限和其被認識的界限,心中沒有不明白、不自覺和因不明白而煩惱的影子,知直到沒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沒有累積惡因所造成的苦果,沒有修煉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運用智巧去獲得什麼,那是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得到的緣故。

修心無上妙法:《心經》

菩薩因為運用可以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的緣故,清淨的心沒有一絲掛念,沒有掛懷和障礙就免除了恐懼害怕,便脫離了異想天開的夢幻雜念,最終覺悟得道而修成正果。那些過去、現在、未來的得道智慧者,依靠大智慧,榮獲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果位。

修心無上妙法:《心經》

所以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煉中最神聖的準則,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是無與倫比的規範,能真實而不虛妄地將全部苦難化解清除,要牢記修唯識行這句真言。既然如此,便號召眾生去吧!去吧!彼岸才是歸宿,為修道心,趕快用行動去成就無上正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