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中藥注射劑?

宋藥師


中藥注射液的安全性飽受質疑。近年來頻發的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一次又一次軒然大波的同時,讓中藥注射劑被貼上了“危險”的標籤。中藥注射劑,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中藥注射液存在問題,國家藥監局的屁股必須要捱上一大板子!

本質上講,中藥注射液,跟煙熏火燎的中藥罐子裡的黑藥湯子沒什麼本質區別!

不從分子層級上把中藥的化學成分、作用機理、毒副作用搞清楚,什麼針劑、片劑和粉劑;什麼膠囊、注射液等等,都只不過是李逵帶個聖誕老人帽,張飛穿身比基尼泳衣。本質上不會有任何變化。

違背藥物安全的邏輯鐵律,必然會產生嚴重的用藥安全後果

不管中藥西藥,不管藥物形式如何,針劑、片劑、粉劑,其形式不同,但其作為藥物,邏輯關係必須遵照以下鐵律,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唯有知道藥物成分,才能知道藥物構成;唯有知道藥物成分構成,才能知道哪種成分在起作用;唯有知道哪種成分在起作用,才能知道成分與疾病的關係和作用機理以及毒副作用;唯有知道藥物成分的作用機理和毒副作用,才能確保用藥安全。

這是鐵律。違背這個鐵律,必然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中藥注射液,符合這個鐵律嗎?其他的中藥片劑、粉劑符合這個鐵律嗎?顯然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以青蒿素為例,給上述鐵律做個完美註腳

中草藥---青蒿中化學成分:分為四類:揮發油、倍半花、黃酮和香豆素。從中可以分離出多種倍半店內酯,其中之一青蒿素(Artenisinin)是治療瘧疾有效成分。

青蒿素的作用機理:青蒿素首先作用於食物泡膜、表膜、線粒體,內質網,此外對核內染色質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食物泡膜受損,使瘧原蟲較快出現氨基酸飢餓,迅速形成自噬泡,並不斷排出蟲體外,使瘧原蟲損失大量胞漿而死亡。

青蒿素類藥物的毒理學研究

1、大劑量單次肌注青篙素的急性毒性症狀有:動物懶動、發抖、運動失調,呼吸緩慢,感覺遲鈍。鴿子、豚鼠、兔、貓及狗可表現出陣攣性和強直性的驚厥,死前均有頻繁抽搐,先呼吸停止,然後心跳停止;鴿子對青蒿素毒性最敏感;大鼠最耐受,存活動物一般在10h一24h後逐漸恢復正常。

2、長期毒性恆河猴肌注青蒿素的亞急性毒性病理學研究

恆河猴連續14天肌注青素油懸劑,停藥後3天,會引起多種臟器組織的損傷。於停藥後35天,上述病變明顯減輕或消失,表明青蒿素的毒副作用是可逆性的。停藥後各種變化亦可基本恢復正常。

3、生殖毒性大鼠於孕後第1~6天,灌胃青蒿素,幾乎全部胎鼠發育和生長無明顯影響。大鼠和兔在相應的低劑量時對胎仔生長髮育亦無影響,在相應高劑量時大量胚胎被吸收。小鼠受孕後d6-15肌注籬甲醚,對第二代胎鼠生長髮育無不良影響。

中藥基本上沒有從分子層級上把藥物成分弄清楚過

不管是作為針劑的注射液,還是其他形式的粉劑、片劑和湯劑,中藥從來就沒有在分子層級上把藥物成分區分開來過。這是中醫陰陽五行錯誤的基礎理論指導的結果。

五行理論認為,物質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很顯然,這種思想根本不可能指導中醫能把中藥成分區別清楚。只能錯誤的把中藥藥性分“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沉浮、有毒無毒”等。這種認知與真實的物理世界的化學成分南轅北轍。

試想,如果說注射液裡面的成分含“四氣、 五味、 歸經、 升降沉浮、有毒無毒”,你能相信注射液能給你治好病嗎?你能相信注射液不出醫療事故嗎?說實話,鬼都不會相信。

國家藥物審批標準存在問題

中藥注射劑被看作是中藥現代化的延伸,但其安全性卻飽受質疑。而近年來頻發的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一次又一次軒然大波的同時,讓中藥注射劑被貼上了“危險”的標籤。中藥注射劑,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導致了中藥注射劑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一是中醫藥陰陽五行理論存在著致命性錯誤。因為陰陽就不是物質世界的根本;世界不是“五行”構成的。這種錯誤理論讓中醫失去了認識真實世界(藥物)的基礎;二是國家藥物審批標準上出了問題。

中醫藥作為國粹,有幾千年的歷史,中醫藥在中國成了一種特殊的存在,承擔起了民族情感、中華文化和國家名片等多種非醫療技術性功能,加上國家把中醫列入法律保護。因此,在中藥審批上有了一種不能言明的特殊優待。審核標準無形中降低了很多。這看似是對中藥的保護,其實本質上,是對中藥的縱容與禍害。

中藥注射液存在問題,國家藥監局的屁股必須要捱上一大板子!


三月森林


中藥注射液最近隨著前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局安的持續曝光和炮轟,已經各個醫療自媒體大咖的持續發聲,使得很多中藥注射液的安全問題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中藥注射液目前有一兩個品種,我們常人比較熟悉的有清開靈注射液,丹紅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這些注射液每年因為毒副作用等不良反應都會出現很多安全事故,有些品種直接被叫停了,比如魚腥草注射液,因為前幾年連續發生幾起輸液中嚴重不良反應,現在已經停產了。

中藥注射液可以說是是現在醫學的一個畸形產物,在我們國家七八十年代時候,由於缺醫少藥緣故,於是利用現代醫學藥物提取技術,從一些中藥中提取一些有效成分,然後製作成中藥注射液,用於很多疾病的治療,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中藥注射液既不是現代西醫的產物,也不是祖傳中醫的產物,因為現代西醫是循證醫學,任何藥物的臨床研製都要經過千錘百煉,要經過藥物的毒副作用的檢測,要經過臨床藥理實驗,動物實驗,大數據支撐,證明這種藥的有效成分確實對某種疾病有效,而且有非常清晰明瞭的毒副作用之後才會應用於臨床。而現在中藥注射液根本就沒有臨床大數據的研究和實驗,治療作用和毒副作用都不明確,就憑採取經驗醫學竟然膽敢用於臨床,真是令人汗顏。中藥注射液也不是傳統中醫的產物,因為傳統中醫也沒有把中藥有效成分直接提取出來用於靜脈注射的實例和說法,無跡可尋,無證可查。

所以說中藥注射液只能是中國社會發展到特定年代特定歷史的產物。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所有的這些中藥注射液,加如沒有足夠的臨床研究的情況下都會退出歷史舞臺。



疼痛診療劉醫生


中藥本身不具有不良反應,而是中藥注射劑裡的防腐劑和穩定劑造成的,中藥注射劑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新生事物,需要多方面研究,不能因為出了反應,就開始打棍子,扣帽子。監管部門並沒有做出毒理實驗,也沒有評估,更沒有長期對照,就勒令下馬。

而西藥的抗生素裡面的過敏反應,死亡反應,公佈一下每年因抗生素死亡的人數?將中西藥對比一下,看看究竟是誰的反應大?

再就是抗生素的副作用是永遠去除不掉的,過敏反應,死亡的,怎麼就沒有人看見抗生素更具有危險性?而老百姓現在拒絕抗生素。外國抗生素的管理十分嚴格,多開一天,大夫就坐牢。其危害程度國際社會更加明白,外國醫院幾乎沒有住院的,更沒有輸液當做家常便飯的,因為外國人知道抗生素的危害過敏死亡,誰死誰倒黴。恰恰是國內抗生素濫用已經達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如果將中西藥關於過敏反應和死亡的人數公佈一下,就知道中西藥之間的差別。

抗生素的過敏反應和死亡率很多,為什麼繼續使用,而中藥注射劑到底出在什麼地方?至今沒有確切說法。幾乎都是猜測。

任何科學都具有風險,中藥天然植物藥,只要是研究到位就能突破不利因素。也就是說中藥注射劑還在起步階段。為了能夠解決中藥注射劑的防腐劑和穩定劑對人體的損害,以及抗生素對人的副作用都消除掉,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抗生素的耐藥性,西醫也解決不了,還有藥物抗體也解決不了,抗生素殺死正常細胞產生的後果,為什麼不向人們公佈?抗體對抗生素的反作用,以致出現臟腑衰竭,最後死亡。這種死亡有多少是由疾病,還是抗生素造成的?一點中藥注射劑出現正常反應,就有人大動干戈,還是回頭看看抗生素帶來的嚴重後果,更適合社會發展的重新認識。


笑著看西方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經驗科學,有用沒用要在醫療實踐中去驗證,所以你就是把醫學理論背得滾瓜爛熟,也不能成為合格的醫生。就拿我們科室為例吧,對於心臟瓣膜置換術後病人,收縮壓一般維持在90多至100多點(mmhg),心率也是90多至100多點(次/分),中心靜脈壓6-9mmHg,就比較理想;而對冠脈搭橋病人,收縮壓一般維持在110多至130多點(mmhg),心率也是70多至90多點(次/分),中心靜脈壓10-13mmHg左右,才比較理想,一旦中心靜脈壓低於6-7mmHg,就極可能出現房顫。我們常用的強心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對於一些危重病人,用的劑量很大,一般心內科醫生沒有用過,藥物說明書也沒記載,要按藥物說明書的要求,根本無法有效救治病人。對於心臟術後低心排病人或血管麻痺綜合徵的病人我們加用垂體後葉素,對於冠脈搭橋術後病人心功能差而心率過快病人,我們應用新斯的明,而這些藥理作用卻是一般藥物說明書中提到的副作用。我們醫院的一個心內主任開始就對我們的用藥不能理解,直到她老公在我科手術,她才認可了我們的用藥特點。所以機械的套用醫學理論,很難處理好病人。每種醫學,每種專業都有自己的特色、竅門和經驗,沒幹過,不會有深的體會,其實這些都是理論的具體化。從我的經驗,參麥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和血栓通用在合適的患者,療效很好,特別是前兩種沒有合適的西藥替代。中藥製劑有用沒用,外行沒資格評價,中藥製劑有多大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需要在臨床使用中觀察、監測,現在每家醫院都有藥物不良反應監測部門,出現藥物不良反應都會及時上報,對一些不良反應較多或較重的藥物,國家相關部門都會通報,必要時會要求一些藥物下架,停止生產。中藥製劑的審批、製造、上市等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和規定,它的療效也有理論及其臨床依據,與西藥製劑相比,藥物成分相對複雜,不良反應可能相對較多,但到底每種中藥製劑有哪些、有多少不良反應,需要拿數據說話,而不是想當然!中醫需要發展,也需要創新,其價值判斷基於臨床,而且只有臨床。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一些藥物、治療方法,都要經歷動物到人的步驟,最終它的價值要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給予評價!醫療實踐證明,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對每種治療藥物的療效不同,每種藥物的不良反應也不同,所以治療某種疾病的藥物種類越多,醫生的選擇也越多,這是病人之幸!中國有中醫和西醫,同樣,是中國人民之幸,而不是之禍!藥物是治病救人的,它的安全性和療效至關重要,但它最終需要臨床去驗證,需要數據來說話!如果認為中藥製劑無效,毒副作用嚴重,就拿事實、數據來證明,並上書國家相關部門,應該比信口開河、譁眾取寵管用!


雙層防燙


對於西醫來講,說中藥注射劑是中藥。對於中醫來講,說中藥注射劑是西藥。這本身就是一個謬論。但是確實沒有一箇中藥注射劑真正做完了臨床實驗(含分子結構、雙盲對照、毒副反應)的。所以現在使用中藥注射劑的人都是做實驗的小白鼠。但是據行業人士傳說,單一中藥注射劑給醫生與醫院的回扣是最多與最高的。

基本上一種中藥材裡面,基本上都是有效成分,無效成分,有毒成分。大家試想一下,注射液是通過血液在全身循環起作用,很多的成分大家都不清楚,那麼這些血液在通過心臟、腎臟等等器官的時候,有可能會和裡面的細胞分子發生反應,不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所以如果中國醫藥局真正為老百姓著想,中藥注射劑使用應該要停掉的。因為中藥注射劑和中藥還不一樣,中藥吃到腸胃裡面,大部分就排掉了,就是有一些毒副反應對身體的本質特別是重要的器官,心臟,肝腎產生的副作用比較小。

大家千萬不要把中藥、中藥注射劑、中藥材裡面分離出來的中藥分子(如青蒿素)混為一談。


dongchuan


我反對使用混合物靜脈製劑,因為問題太多,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中國的傳統歷史上也沒有通過靜脈給藥的,口服,包括現代藥品口服的安全性是醫學共識,不僅中醫注射液,我同時反對國內目前不管什麼疾病,什麼狀況,統統靜脈給藥,這個是違反常識的,靜脈是風險最高的給藥途徑,大部分能用外用口服不會優選靜脈。

所以如果中藥提取物單體,有確切的123臨床,我覺得和現代藥品沒區別,混合物不能靜脈,靜脈都是胡鬧。目前的不良反應證據,比蛋白質藥品還要多。具體可以翻翻文獻


伊伊醫療


步長製藥的心腦同治學術研討會:包個景色宜人地方的五星酒店,讓各地辦經理通過醫藥代表邀請當地前五名的三甲醫院相關科室主任赴會,會上趙家父子應景式的講幾句,然後山珍海味開吃,後兩日由會議自願者(各地醫藥代表[笑哭])陪同主任專家遊玩,合影留念,再發個證書,最後豪車送主任專家到機場,專家共識就此產生了!會議自願者回去,做點桌下交易,什麼丹紅、腦心通、穩心、腦肽的通通銷量開掛。[笑哭]


萊奧巴普蒂斯唐


中藥不是西藥,沒有經過提煉萃取,而是以動植物乃至礦物原型直接入藥,成份複雜,有益有害,進入人體,兼容幷蓄。而且,中藥的作用,憑的是經驗,不像西藥,有寵大的科學實驗數據支撐。傳統中藥一般情況下,大多通過口服,由胃腸道吸收。由於有胃腸道這個屏障,可以規避或減少許多有害物質以及由此產生的副作用。而中藥製成針劑,不再有胃腸道這個屏障,而是直接進入血液,這在中醫是沒有經驗,更不要說理論支持了的!

現在的中醫藥行業、中醫院,打著中西醫結合的旗號,卻缺乏西醫的科學、嚴謹精神和人文關懷,有時還充斥迷信。副作用一欄統統拿“不詳”兩字搪塞,難道這麼多年來,這麼多中醫藥研究和使用機構,就不能做個試驗和統計嗎?說到底還是沒有底氣,不敢去做這個試驗和統計。所以,勸人拒絕使用中藥針劑,遇重大疾病,少去缺乏人文關懷和科學精神的中醫院!


日月明1220


父親因風寒感冒,低燒、偶爾咳一下無痰不喘。輸:左氧、多索茶鹼、痰熱清。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好,這些藥是慎用、禁用或禁合併使用的,痰熱清更是用反了(適用於風熱感冒咳嗽)。提醒醫生兩次,不理。結果,結果,嚴重心律失常,輸死了。這就是稀裡糊塗的草菅人命醫療現狀,除了當醫鬧,你還能怎樣討公道?真想殺了那個醫生。


姐妹三1157870197


對於近兩日引起軒然大波的中藥注射劑問題,我感覺一些大V和專家們又找到了口誅筆伐的對象,趙家子輩的移民助學問題牽出了中藥注射劑的安全隱患,作為一名臨床大夫,而且是心血管科的,我就想問一句你們知道西醫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有幾種?擴張血管的幾種?硝酸酯類被用了幾十年,可對於改善預後及降低死亡率一樣沒有任何改變,中藥製劑在國家納入輔助用藥前我們也在常用,從丹紅、燈盞到丹參酮,這些製劑的臨床反應都很好,而且在我8年的工作經歷中僅見過一例過敏的,還是皮膚瘙癢,沒有起藥疹,而硝酸甘油等製劑引起的頭痛等不良反應基本上天天都有,我不想為中藥製劑辯護,但也不想老是國人天天以為只有西藥才是治病救人的,中藥裡的丹參、紅花早在千年前就被我們的祖先用來治療胸悶、氣滯、心悸,如果說中藥是粗糧,那西藥就是轉基因食物,你更擔心那個對你的身體產生長久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