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牛郎》:夢一場,柔腸百轉

《午夜牛郎》:夢一場,柔腸百轉

《午夜牛郎》

《午夜牛郎》,約翰·施萊辛格導演的作品,電影裡John Barry的配樂一流,片頭Harry Nilsson的《Everybody's Talkin'》又是熟悉的經典老歌,電影雖還沒觀看,就一下子入了迷,這種感覺真好。

故事很殘酷又很現實,那是上個時代的“美國夢”,也是如今大城市裡面很多人的“顛沛流離”。喬恩的天真和瑞科的落魄,是一種對應,也是一種不經世事和老練的反諷。無預知的相遇,為他們的友誼注入一股不一樣氣息,無奈同樣的落魄只能為他們提供短暫的心心相惜而不能保證他們能夠永久長存。


《午夜牛郎》:夢一場,柔腸百轉

相遇


正如瑞科從樓梯摔下,勉強回家脆弱到要崩潰的時候,兩個人依然還是以鬥嘴、逞強來面對自身的不堪和對另外一個人的擔憂,“等你買回來阿司匹林的時候,或許我已經離開人世”“這件大衣比我穿的碼數到了不止十個號,你以為我要來幹嘛?”瑞科的每一句話,沒有一句不是真話,也沒有一句不是對喬恩的關懷,互相幫助也互相傷害啊,但那傷害是假的,只是一種掩飾,一種不甘示弱的逞強。

喬恩自然也不賴,為了瑞科,他學會了偷,學會了搶,甚至賣血和打人(殺人?),在種種精神壓力之下,他依然還能做到為了瑞科,不管不顧,只為拿到錢給他治病,從沒想過,一開始他會變得那麼落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瑞科騙了他20美元。


《午夜牛郎》:夢一場,柔腸百轉

瑞科走了


互相攙扶,彼此鼓勵,最後為了一個“佛羅里達”的夢,開始新的生活,德州牛仔、紐約牛郎到迴歸正常人的生活(邁阿密陽光),努力做回正常人,不偷不搶,這一過程,喬恩應該感謝的還是瑞科,哪怕瑞科的原意可能不在此,但友誼已將這一切都變得浪漫華化,將這一切都合理化。

不管是日常現實的攝影還是迷幻的夜店攝影還是意識流式的閃回,《午夜牛郎》都做到了將人拉扯著,沉浸入電影的夢裡不自知,感同身受不走出來的效果。作為一部70年代的電影,它無疑是前衛的,大膽的,新奇的,就如今觀看,依然還是會被震撼到,驚豔到,猶如看了《搏擊俱樂部》一般,轟轟烈烈,酣暢淋漓,哀而不傷。

奧斯卡獎,當之無愧。

《午夜牛郎》:夢一場,柔腸百轉

梳頭髮


《午夜牛郎》:夢一場,柔腸百轉

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