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有什麼軍事用途?

兵器世界


高鐵在軍事上的用途,好像除了運兵(輕步兵)之外,其他的軍事用途不明顯吧,像坦克、火炮這樣的重型裝備高鐵是運不了的,還是得靠貨運火車,高鐵除了本身就沒有貨艙之外,其各方面的設計就不用用來運送貨物的,根本就不具備貨運列車那樣的重載負荷能力,不管是軌道承受壓力的設計,還是最大優勢之一的高速機動,都僅僅是針對人員的運輸,而不是拉貨。

大家不要只看到高鐵的速度很快,在軍事用途上,這種速度除了永磊運輸輕步兵之外,完全沒有其他作用?為什麼?首先,理論上

貨運列車的速度是可以達到100公里/小時左右的(基本上不會超過這個速度),不過如果是在彎道較多的山區路段,那麼速度需要降低到60~80公里/小時,要是運輸坦克、火炮等這樣的重型軍事裝備,貨運列車每小時能跑60公里就差不多了,所以,即使高鐵能用來運輸重型軍事裝備,其速度也不可能達到每小時幾百公里,更何況高鐵是電氣時代的產物,電力才是其機頭的動力來源,而不是像傳統的火車頭那樣是燒油的。

也就是說,

高鐵機頭的拉力根本就不可能跟傳統火車頭相提並論,雖然高鐵的速度快,但是速度快卻並不代表著拉力大,所以,如果你用高鐵運輸重型軍事裝備,別說跑高速了,能不能順利起步都是個問題,萬一要爬坡怎麼辦?或者高速轉彎的時候直接脫軌?畢竟載重越大,受到的離心力作作用也就越大,還有就是高鐵軌道承受壓力的問題,畢竟高鐵設計的時候就是以運人為標準的,突然之間要運輸重型軍事裝備,也就是說軌道能不能承受壓力,保證列車不脫軌就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所以,高鐵運兵還行,至於其他作用還是算了,交給空軍吧,多造些大運來得實在,列車的速度再怎麼快也是比不上飛機的,而且,高鐵的運力保證需要電網支持,到了戰時,電網如果遭到對方打擊,那麼高鐵的運力也會同時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民用高鐵的軍事用途在我個人看來也就運兵靠譜一點,而且更多的還是和平時期的兵力調動,如果到了戰時,則需要保證高鐵的運兵路線不會遭到敵方的打擊!


哨兵ZH


在目前來說,高鐵最大的用途就是客運,而在軍事上的用途也就是快速的調動部隊。比方說武廣高鐵,全程一千公里,四個多小時就跑完了。如果要將一個師從武漢調到廣州,只要弄六七列高鐵,一個上午就可以調動完畢了。不過,受高鐵運力的影響,目前也只能運送步兵和輕武器,如槍支彈藥、火箭筒、迫擊炮、肩扛式導彈等。像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牽引火炮等重型裝備它是沒辦法運送的。沒辦法啊,貨運高鐵,特別是運送大型裝備和物資的貨運高鐵目前還沒有造出來呢。

另外,高鐵運行需要強大的電力做支撐。而且支撐高鐵運行的電線是露天設置的,打仗時人家弄個石墨炸彈或者電磁脈衝炸彈就可以將它摧毀了。這是高鐵的致命弱點。炸燬路基咱們倒不怕,就算是炸燬高架橋我們也不怕,以我們基建狂魔的能力,要快速搶修它並不難。麻煩的是怎樣預防石墨炸彈和電磁脈衝炸彈的攻擊。畢竟電力機車和高鐵沒了電,它就是個鐵疙瘩,動彈不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有了高鐵還要大量的封存內燃機車的原因。萬一哪天電力系統出故障了,高鐵和電力機車動彈不得了,它可以馬上上陣救場。

第三,高鐵只能在國內運兵,特別是適合在相對安全的大後方運兵。如果咱們反擊作戰,將戰爭打出國門了,那它就沒辦法了——除非你將高鐵修到外國去。

當然,這些弱點是可以克服的。比方說大型的貨運高鐵我們也在積極的研製當中。一旦研製成功投入使用,高鐵也能運送坦克、裝甲車等大型和重型裝備了。至於說它在戰時被敵人轟炸,這是免不了的。用高鐵被轟炸,難道用飛機、火車、艦船、汽車運送兵員和武器、物資裝備它們就不被炸了嗎?敵人到時候也懂得說要炸咱們的交通樞紐、車站、港口、機場、跑道等目標的。但敵人能炸,我們就能防。在我們周邊的國家,有能力進入內陸轟炸我們內陸目標的還沒幾個呢。如果敵人進入我們的內陸轟炸如家常便飯的話,那說明我們的海空軍和陸軍遠程防空力量已經全完了。而目前能將我們海空軍和陸軍遠程防空力量全殲的國家還沒幾個呢,真要是打到那個地步,只有一種可能——世界大戰爆發了。


血染戰旗紅


高鐵說起來好像只是一種交通運輸工具,能夠運輸旅客和貨物,其實高鐵也是具備重要的軍事價值和戰略價值的。其實說起高鐵,為什麼說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沒有積極的發展高速鐵路,目前只有中國大力發展高鐵,這其實跟我國的國情密切相關。

前面說到的這幾個西方國家,以航空業和公路為主,其中日本以航空為主,日本國土小,道路偏窄些,公路里程短。德國美國人口密度小,公路比較暢通。現在說中國,中國幅員遼闊,更重要的是,中國山地偏多,高原偏多。而美國德國平原多。如果想要讓中國的交通網活起來,就需要架橋和修鐵路,這種方式經濟而且使用週期長。中國的很多地方,目前並不適合建立大型機場。

如果發生了軍事衝突,高鐵可以在短時間裡輸送大量物資和人員去事發地,特別是物資。人員可能更需要使用戰略運輸機來轉移。但飛機的運輸能力帶不了太多物資,主要的戰略物資還是需要陸地運輸。效率高,成本低。特別是在高寒地帶,飛機很容易出現故障。

除了運輸,高鐵還能承擔發射導彈的任務,眾所周知,蘇聯曾經發展過導彈列車。把導彈裝在火車上,隨時停下發射,讓美國人防不勝防。雖然美國擁有龐大的天基衛星偵查系統,但要監視一個大國的全部鐵路網,還是顯得力不從心。這還是普通火車,如果是監控高鐵和動車,難度就更大。導彈列車會成為除了核潛艇外,最可靠的二次核反擊手段,具備戰略價值。再加上我國有大量的山地,火車經常要在山洞隧道鑽來鑽去,這就更讓對手防不勝防。

高鐵和普通火車的價值和用處還是很大的,在軍用和民用領域都很重要。


兵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高鐵並沒有太多軍事用途,這要讓大家失望了。

原因如下主要就是:高鐵的載重量太低。

目前高鐵在設計上本就不是重載機車。

這是因為速度和載重本來就是矛盾的。

資料中這麼寫:高鐵的鐵軌、路基、橋樑、車站首先考慮的是高速通過,技術上追求的是軌道面的平整度和無縫隙。世界上的高鐵有無砟軌道和有砟軌道兩種,我國採用的都是無砟軌道,就是高鐵鐵軌底下看不到那種普通鐵路上常見的石塊堆,而是鐵軌和枕木直接安裝在平硬的水泥路基上。

高鐵要求鐵軌平直度達到1000米內變形起伏不超過數毫米,而且上千公里鐵軌沒有一個分離的縫隙,這一切要求就是要保證高鐵列車高速下的安全和平穩。但是如此平直的鐵軌就不能承載過重的列車,否則很快就會壓的鐵軌和路基沉降變形,失去高速運行的能力。

因此高速鐵路都是專線專用,絕對不讓貨運列車上高鐵運行,連普通客運列車都儘量避免借道高鐵,就是防止這些普通列車自身太重,壓得軌道變形,失去平整度就不能跑出高速了。

由於高鐵的速度太快,如果載重量較大,車廂在轉彎時的離心力就會發生大的改變。

如果不能重新設計彎道半徑和拐彎速度,那麼高鐵就會脫軌。

我們根據乘客數量推算,每節車廂的實際有效運載重量也不到10噸。就算我們放大百分之五十,也不過15噸,相比普通綠皮車廂60噸運輸能力還是差遠了。

而軍隊的大型武器,沒有低於15噸的。

所以目前高鐵只能載人,或者是快遞的小包裹,不能運輸重量較大的貨物,比如軍隊的重武器。

大家都知道,目前軍隊作戰是非常依賴重型武器的。

如果沒有重型武器參戰,即便是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精銳的遊騎兵,也被索馬里的黑人打的滿頭包。

高鐵無法攜帶重型武器,那麼把輕裝士兵迅速轉運也就沒有意義,運過去也是送死。

其實不要說打仗,就算是搶險救災,最初趕到汶川的救災官兵因為缺乏大型設備,依靠鐵鍬、撬棍幾乎是束手無策的。

況且,今天的普通載重貨車的速度並不慢。

國內目前貨運最高等級的行郵專列,速度可以160公里/小時。可以說,它也不比高鐵慢多少,還能裝載重武器,足夠用了。

其實,如果真正開戰,只要敵人比較強,肯定會第一時間破壞我們的鐵路網。

鐵路運輸是有限制的,公路網運輸更為重要。


薩沙


高鐵的重要用途是民用,但軍事用途不容小視

1、高鐵的重要特點是快,利用高鐵輸送部隊,隨著中國高鐵不斷髮展聯通更多地區,高鐵龐大的鐵路網和其快速直達的便利性,將對我軍長距離的兵力調動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從速度上看如果運送人員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高鐵計算,15個小時就是4500公里,這個數字即便從新疆運兵,在15小內也能到達中國的東部和南部沿海,即使再加上準備的時間,在24小時內也完全可去運到。

2、運載能力強,同樣以16節的高鐵為例,大概有900個座位,加上餐廳,一等座等可坐1200人左右,還可以裝備各種輕載武器。相比于飛機,高鐵的運載能力是伊爾—76運輸機的數倍。

3、運輸成本低廉,這個不用多說,火車和飛機比較,成本當然相對低得多。

缺點:無法運輸大型、重型裝備。


睡夢心經


老兵頭條,隨手關注!國外一些評論家認為高鐵的軍事用途可以使用戰略導彈部隊機動,從西北機動到東北,另外和和鄰國發生奪島衝突,大量部隊快速投入戰場。我認為高鐵廣泛軍事用途是需要技術不斷進步保障的。但2018年9月,我國超過時速超過250公里的貨運動車已經發布。該貨運動車最高運營速度可達350km/h,由於受自然環境條件因素影響小,不管酷暑嚴寒,1500公里長的距離,5小時之內便可快速投送到達。這給高鐵應用到軍事上帶來了無限的空間 。



軍事主要利用高鐵速度快的特點,輕裝部隊,快速機動,彌補公路投送速度慢而飛機空中投送規模受限制。雖然高鐵載重受限制,但研發的高鐵集裝箱運送一般輕型裝備器材,能夠滿足。因此高鐵對戰役機動有重要意義。

具體高鐵軍事用途,我認為主要是軍隊快速應付突發時件,從駐地快速機動到遠距離任務區,展開軍事行動的時間大大提前。便於運輸非重裝的軍隊一般常規武器裝備。擔任快速反應任務的機動部隊,他們使用高鐵執行軍事任務除快速部署、快速支援、快速突襲、快速制敵外,還可以緊急救災、人道主義援助、打擊有組織的恐怖武裝分子等,因此擔任快速反應的部隊使用高鐵的頻率會逐漸增加。例如媒體多次公開報道利用高鐵的軍事演練。

蘭州鐵路局軍代處協同蘭州鐵路局就開展了高鐵應急投送部隊試驗運輸演練。演練包括運力緊急動用、人裝快速乘降、動態調度指揮和應急供應保障。不僅積累了高鐵投送部隊的實踐經驗,同時檢驗了蘭新高鐵戰役新通道的快速投送保障能力。所以高鐵在軍事上的用途,主要是快兵力速投送。另外一般軍事用途,隨著高鐵的開行,應用十幾年了。例如徵兵季節,運送新兵很多地方都使用了高鐵。


我若閒庭信步


我們今天的出行大多無不依靠高鐵,高鐵帶給我國帶來的意義是重大的。到2018年底,我國的高鐵運營里程達到了2.9萬公里,累計運送旅客突破90億人次,高鐵能夠方便人們的出行,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能夠促進國防事業的發展,自古以來就有“兵貴神速”一說,也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得到了檢驗。

高鐵擁有強大人員投送能力。在以前只能通過高速公路、綠皮、還有少量的運輸機投送兵力;有了發達的高速鐵路網絡,在平時和戰時可以快速調運兵力到達戰場,還能攜帶上一些輕型裝備,對整個戰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我國目前雖然已經獨立研製裝備了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運-20,但是在數量方面是有劣勢的,而且還要改裝為加油機、預警機等,用於運輸的數量也就大大縮減了。有了高鐵,運輸機就可以安心的運送各型重型裝備,比如坦克、裝甲車、步戰車等,有了高鐵就多了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機場有限的承載能力也是限制大型運輸機進行大規模空運的重要原因,一架伊爾-76的運載力才抵得上一輛高鐵的1/10。運送1萬人只需要調度10輛動車,一個大型車站可以做到同時上下車,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運輸機就需要準備100架左右,哪有那麼多的機場。

高還能夠讓軍費得到更高效的使用。運輸機越多固然越好,但並不是時時需要運輸投送,平時需要投入一筆不小的費用進行維護。高鐵在平時需要於運營和維護,軍隊平時調兵時租用就好,不需要花一大筆購置費、維修費。這也是軍民融合的一大好處,將一大筆軍費用於研發新型裝備、購置攻擊性武器和改善軍隊待遇,其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高鐵為我國國防事業帶來了重大機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快速運兵的優勢依舊是運輸機比擬不了的。如果將在能夠裝載輕型車輛裝備就更好了,比如山貓全地形車、8×8輪式步戰車、猛士等。


軍見


高鐵雖好,可不要貪杯哦!在現今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絡,里程達到兩萬多公里,平均時速在300公里以上,以我國南北東西最長6000公里距離計算,任何地點之間的交通時間不會超過24個小時,這在世界上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但要是說高鐵有什麼軍事用途,我個人認為在和平時期可以拿來運兵,戰爭時期有點雞肋,最後還得靠空中機動!
高鐵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快,運力大,在和平時期拿來轉運兵員最好不過了。拿普通的二等座車廂來計算,一節車廂就設置有80個座位,如果採用重聯編組就是16節車廂,那麼一次性可以運輸1280人,對比伊爾76最多隻能運輸305人來看,這絕對是妥妥的優勢,而且速度350公里/小時,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現在像新兵運輸、遠程機動訓練、部隊移防等經常會使用到高鐵運輸。而諸如抗洪搶險、抗震救災這類需要大規模調遣兵員的非軍事行動,未來也可以使用這種快捷、方便的運輸方式。


那麼有人就會說了,既然高鐵這麼多優點,那麼戰時用來調兵譴將,跨地域遠距離集結優勢兵力應對戰爭簡直不要太爽了!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沒有那麼美好!

第一、高鐵雖然運人多,但是因為高鐵線路的先天不足,車廂不能重載,面積也不夠,所以只能人裝分離,重裝備什麼的基本上不能帶到集結地,最後還得等普通列車或者運輸機把裝備運過來才能開拔,有種畫蛇添足的多餘感。
第二、高鐵都是電氣化高架橋線路,在戰時很容易受到敵方集束炸彈和石墨炸彈襲擊,陷入癱瘓後搶修工期長,難度大,一時半會兒根本難以恢復。

第三、高鐵成本高,每公里最低的按秦沈客專算也要3700萬,按最高的京津高鐵算,則需要1.8億。這樣的線路修到邊境地區如果沒有客流會造成巨大的浪費,而在戰時一旦被敵人摧毀,維修成本也是一筆巨資。

所以我認為高鐵的軍用價值在戰時其實並不是很大,我們目前還是要著重發力軍用運輸機,運20這種大運要加快生產,運8、運9這種戰術運輸機也不能停歇,只有具備強大的空中戰略運輸能力,才能稱之為強大的軍隊,光靠國內的運輸鐵道線是遠遠不能滿足軍隊需求的,畢竟咱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軍武吐槽君


眾所周知,高鐵是現代社會進步的產物,目前主要被人們當做是交通工具來使用。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將人在短時間內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外一個地方。但我們知道,不論是汽車還是火車,不論是鐵路還是公路,一旦國家爆發戰爭,這些交通設施都會對軍事起到一定作用。

即便是地鐵的地下通道,都能當做防空洞來使用,但同樣作為交通工具的高鐵,屆時國家爆發戰爭,又會有什麼軍事用途呢?在看過不少的回答之後,許多人都是千篇一律,都覺得一旦爆發戰爭,作為現代產物的高鐵,幾乎不會起到太大作用,充其量只能用來運輸兵力。但事實上,高鐵真有我們想的那樣,功能單一嗎?其實不然。

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看看高鐵在未來戰爭中,究竟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第一點,高鐵之所以會出現,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要知道,一個國家在做基礎建設時,特別是像高鐵這樣在全國範圍內做的利國利民的基礎設施時,都會從多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比如從國際角度、經濟角度、國家基礎建設角度,更重要的是同樣也會從軍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在方便人民出行的同時,高鐵在戰爭爆發後,能夠在短時間內輸送大量部隊到達指定地域,然而這只是軍事用途中的一個點而已。

第二點,高鐵便民的同時,其他國家開始引進。

在許多人看來,其他國家引進高鐵項目不是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嗎?為什麼會和軍事用途扯上關係呢?其實,這個意圖並沒有我們想的那樣簡單(個人觀點),目前和我國建交的不少國家紛紛想著引進中國高鐵,這個時候通常都會和我國高鐵連接起來,直通其他國家。之所以這樣做,從某些程度上來講已經不單單是為方便人民出行而已,而是加深國家之間的交流,這樣一來屆時一旦爆發戰爭,便會出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情況。

第三點,高鐵同樣能夠運輸物資。

在多數人看來,高鐵動力單單夠運輸人員,想要運輸物資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實際上人們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思維誤區。相信不少人見過高鐵座位是可旋轉的,同樣高鐵坐位也是可拆卸的,也就是說,在緊急情況下用高鐵運送一些精密物資完全沒有問題。

說到這,相信不少人都會質疑筆者,覺得我腦洞比較大,顯然這只是個人觀點。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是輸送人力資源,高鐵都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回顧此前我軍軍演期間,軍方利用高鐵展現的運兵速度實力,讓國人大為讚歎,鐵路和渡輪相結合,將10萬大軍不出半天時間,跨過海峽運輸到目的地。


這種運輸能力讓西方發達國家都非常驚歎,即便是連美國的軍事專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而隨著中國巨大的運輸潛力在國際舞臺上亮相,不僅提高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同時也間接體現出了高鐵的軍事價值。


軍武視界


眾所周知高鐵並不是軍用設施,但是高鐵對於軍事來說卻又重要的意義。對於大多數人可能都明白高鐵對於軍事的用途就是可以快速的投送兵力,進行兵力部署。但是高鐵在戰時不僅僅可以投送兵力,更重要的是我國高鐵設計者在進行高鐵設計時就考慮到將高鐵在戰時可以快速的改裝成可以運輸各種作戰武器與戰略物資的軍用列車。

在很多戰爭史上都可以看到,在戰爭時侯人員物資的運輸暢通對於戰爭的獲勝至關重要,二戰時期德軍由於後方運輸不暢,導致整個巴巴羅薩行動失敗,為德軍的戰敗埋下伏筆。在2011年利比亞戰爭中,多國部隊首先空襲的目標就是利比亞的車站,橋樑,交通樞紐等,切斷卡扎菲政權的兵力部署和戰略物資運輸。因此不過在過去還是現在戰爭中運輸是否暢通,對於戰爭獲勝只管重要。

所以我們在設計高鐵是就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了,和平年代高鐵就是為我們普通而服務的,到了戰時高鐵就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軍用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